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从哲学层面深思,形势与政策课表现出浓郁的生活世界逻辑。在课程教育之内容、师资、传播、评价之维度,分别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质和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形勢与政策教育增强实效性在哲学思维中的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观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能引导青年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国家形势,理解和领会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促进学生真正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培养与时偕行的时代风貌,形成创业创新的精神气质。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相比,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更紧密。但在部分高校, 此课程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从哲学层面加强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追问与深思,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探寻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程度上有益于破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有利于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虚功实做”。
一、哲学语境中形势与政策课表征出浓郁的生活逻辑
形势与政策课程着意于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语境中演奏着强劲的音符。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但体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向度上具有独特的表征和价值。
1.凸显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中的合需要性
社会施教需要与个体受教需要的契合是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不断了解重大时事及热点问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显然,形势与政策课表征了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体现了国家需要和大学生自身需要的共振,凸显了思想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符合“生活的逻辑”的向度。
人是独立存在方式与社会存在方式统一的哲学规定,折射了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双重性,这种个人与社会的互需性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一方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思想教育传释着国家主导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体现了社会的利益所需,体现了强烈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主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受体的需要为出发点,从根本上符合“现实的个人”的需要,体现了浓厚的个体价值。这种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考虑》一文中做了阐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该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和互相冲突的。”
然而就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是宏观视域的,而形势与政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其间蕴含的个体与社会价值统一是中观视域的。宏观视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现实生活的切近感和关联度较低。中观视域的重心在于与现实世界的联结,在于与日常生活间广阔的交界面。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适时引导大学生了解世界大事,掌握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既直接满足大学生“智、真、善、美”的精神需要,又间接引导大学生的生活和职业规划,从根本取向上契合思想教育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趋势,引发大学生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强烈共振。形势与政策教育这种合目的性、合需要性、利益相关性的特点,是其他思想政治课难以比拟的。
2.凸显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中的现实具体性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既统一,又存在一定区别。“世界观是主体对客体的存在方式、本质属性及其客观规律的系统认识,而方法论则是思维达到正确认识的途径与工具,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中介与桥梁”[1]。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的视域中,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的是宏观层面的,而形势与政策课体现的是中观层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旨在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情怀。形势与政策课的重心在于把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教育,在于用现实的问题开启学生的辩证思维,凸显方法论的锤炼过程,“方法论是世界观的生命力所在,是连接世界观和人们现实利益的桥梁”。显然,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基础上浓厚的方法论意义,其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度、现实具体性的特质,是其他思想政治课难以达到的。
二、哲学语境中形势与政策课增强实效性的生长路径
形势与政策教育“合需要性”的逻辑,没有代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课程内容的随意性、教师队伍的随意性、考核方式的随意性,这些随意性的叠加必然带来教育效果的损抑。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在多重维度进行哲学层面的考量和深思。
1.内容之维——“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形势与政策课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主要是教育部下发的要点,点多面广,受时空有限制约,全面讲授必然“蜻蜓点水”,浅表、零散,效果差。因而在内容选择与组合上,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以实现教育目标实现度和受教育者欢迎度的契合为着力点,发挥施教者的智慧,使理论知识鲜活起来。第一,在内容组合方式上,要做到详略得当。以教学要点为依据,重点突出,实现以点带面。第二,在内容组合方向上,要做到有的放矢。抓住要害,使热点、难点、学生的关注点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第三,在内容的组合方针上,要做到动静结合。动静相生,静态是稳定的基本理论,要有厚重感;动态是即时性,要有鲜活感,特别要做到对时间流的敏感和捕捉,避免“炒冷饭”现象。
2.师资之维——质和量的统一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方面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的组成要遵循质和量相统一的原则。
从“量”的方面来说,教师队伍主要包括数量和组成結构。首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要保持一定的教师数量。人数过少或过多,都会激起相关因素的变化,进而危及教师队伍质的规定性。其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以党政干部和辅导员为兼职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做到发挥所长,相互补缺。
从“质”的方面来说,在保证教师队伍量的同时,关键要保持这支队伍的“质”,因为“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加强教师队伍“质”的建设,第一,要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坚定的队伍。思想教育者的人格形象是受体重要的接受因素,形势与政策思想性的课程特点,要求教师队伍政治上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仅要懂,而且要真信。只有内心认可的东西,才能有效传授给他人。第二,要建立一支能力强的队伍。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涵盖面广的特点,要求教师队伍的知识要渊博,授课水平要高。第三,要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的队伍。形势与政策松散性的课程特点,要求教师队伍具备较强责任心,从而促进“虚功实做”,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力度。
3.传播之维——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发展,但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对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来说,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要求施教内容与施教方法统一。内容具有质的规定性,是刚性要求,而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柔性艺术。“思想教育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特殊社会活动,而寻求与人们内心世界的沟通,进而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方法是十分活跃的因素”[2]。因为方法是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反映了主客体的共性需要。对形势与政策课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一要着眼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使用,二要着意于师生主体交互性的发挥,三要着力于教育环境的优化和社会实践的拓展。
第一,要善于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平面直观、信息量大等优势,既可连接外部世界,又可连接现实生活,减少教育信息的时空损耗,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要善于探索网络教学的新方式,特别是要吸收当前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相关特点,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拓宽参与渠道。要善于利用网络实现互动教学,建立形势与政策专题网站,以便学生“菜单式”学习,设立专家论坛和学生论坛等特色互动内容,以网络促进教育的增值效果。
第二,在信息化时代,填鸭式灌输的功能在减弱,思想教育受体的主体性上升,特别是大学生知识群体。在教育教学中,要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主体作用,“总的看来,无论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3]。要加强开展课堂讨论、学生主题演讲与辩论等特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感情,因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4]。教师要创新话语体系,特别是善于把理论话语、政策话语与网络话语结合起来,将文件话语转变为较“接地气”的契合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需求的教学话语体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亲近感。
第三,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第二课堂的开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时事宣传栏、热点之窗等特色内容,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校园宣传作用。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和政策的变化,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环节。要实现形势与政策实践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团活动、三下乡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与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观看视频、勤工俭学等结合起来。总之,实践教学形式要具体,组织形式要得体,不搞一刀切。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对高年级学生要以实践教学为主。
4.评价之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是互动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目的和归宿。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在知行合一,而践行更具目的性,因为“只有应用能检验思想,只有通过检验能使思想具有充分的意义和现实性”[5]。
尽管如此,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考核具有必要性。其必要性在于,一方面合理的考核,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认知到认同的过程。基于此,考核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不以死记硬背为要义,注重对学生心灵感悟和创新思维培养的测定,对不同主题、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论文、课堂讨论、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等措施,使考核尽量科学合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推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增强反馈和课程评价效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程丽,杨洪林.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70-173.
[2]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3.
[3][美]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1.
[4]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本文受到教育部高校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6JDSZK068)经费资助。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观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能引导青年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国家形势,理解和领会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促进学生真正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培养与时偕行的时代风貌,形成创业创新的精神气质。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相比,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更紧密。但在部分高校, 此课程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从哲学层面加强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追问与深思,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探寻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程度上有益于破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有利于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虚功实做”。
一、哲学语境中形势与政策课表征出浓郁的生活逻辑
形势与政策课程着意于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语境中演奏着强劲的音符。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但体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向度上具有独特的表征和价值。
1.凸显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中的合需要性
社会施教需要与个体受教需要的契合是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不断了解重大时事及热点问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显然,形势与政策课表征了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体现了国家需要和大学生自身需要的共振,凸显了思想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符合“生活的逻辑”的向度。
人是独立存在方式与社会存在方式统一的哲学规定,折射了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双重性,这种个人与社会的互需性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一方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思想教育传释着国家主导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体现了社会的利益所需,体现了强烈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主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受体的需要为出发点,从根本上符合“现实的个人”的需要,体现了浓厚的个体价值。这种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考虑》一文中做了阐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该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和互相冲突的。”
然而就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是宏观视域的,而形势与政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其间蕴含的个体与社会价值统一是中观视域的。宏观视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现实生活的切近感和关联度较低。中观视域的重心在于与现实世界的联结,在于与日常生活间广阔的交界面。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适时引导大学生了解世界大事,掌握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既直接满足大学生“智、真、善、美”的精神需要,又间接引导大学生的生活和职业规划,从根本取向上契合思想教育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趋势,引发大学生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强烈共振。形势与政策教育这种合目的性、合需要性、利益相关性的特点,是其他思想政治课难以比拟的。
2.凸显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中的现实具体性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既统一,又存在一定区别。“世界观是主体对客体的存在方式、本质属性及其客观规律的系统认识,而方法论则是思维达到正确认识的途径与工具,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中介与桥梁”[1]。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的视域中,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的是宏观层面的,而形势与政策课体现的是中观层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旨在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情怀。形势与政策课的重心在于把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教育,在于用现实的问题开启学生的辩证思维,凸显方法论的锤炼过程,“方法论是世界观的生命力所在,是连接世界观和人们现实利益的桥梁”。显然,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基础上浓厚的方法论意义,其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度、现实具体性的特质,是其他思想政治课难以达到的。
二、哲学语境中形势与政策课增强实效性的生长路径
形势与政策教育“合需要性”的逻辑,没有代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课程内容的随意性、教师队伍的随意性、考核方式的随意性,这些随意性的叠加必然带来教育效果的损抑。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在多重维度进行哲学层面的考量和深思。
1.内容之维——“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形势与政策课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主要是教育部下发的要点,点多面广,受时空有限制约,全面讲授必然“蜻蜓点水”,浅表、零散,效果差。因而在内容选择与组合上,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以实现教育目标实现度和受教育者欢迎度的契合为着力点,发挥施教者的智慧,使理论知识鲜活起来。第一,在内容组合方式上,要做到详略得当。以教学要点为依据,重点突出,实现以点带面。第二,在内容组合方向上,要做到有的放矢。抓住要害,使热点、难点、学生的关注点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第三,在内容的组合方针上,要做到动静结合。动静相生,静态是稳定的基本理论,要有厚重感;动态是即时性,要有鲜活感,特别要做到对时间流的敏感和捕捉,避免“炒冷饭”现象。
2.师资之维——质和量的统一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方面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的组成要遵循质和量相统一的原则。
从“量”的方面来说,教师队伍主要包括数量和组成結构。首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要保持一定的教师数量。人数过少或过多,都会激起相关因素的变化,进而危及教师队伍质的规定性。其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以党政干部和辅导员为兼职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使师资队伍做到发挥所长,相互补缺。
从“质”的方面来说,在保证教师队伍量的同时,关键要保持这支队伍的“质”,因为“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加强教师队伍“质”的建设,第一,要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坚定的队伍。思想教育者的人格形象是受体重要的接受因素,形势与政策思想性的课程特点,要求教师队伍政治上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仅要懂,而且要真信。只有内心认可的东西,才能有效传授给他人。第二,要建立一支能力强的队伍。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涵盖面广的特点,要求教师队伍的知识要渊博,授课水平要高。第三,要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的队伍。形势与政策松散性的课程特点,要求教师队伍具备较强责任心,从而促进“虚功实做”,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力度。
3.传播之维——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发展,但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对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来说,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要求施教内容与施教方法统一。内容具有质的规定性,是刚性要求,而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柔性艺术。“思想教育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特殊社会活动,而寻求与人们内心世界的沟通,进而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方法是十分活跃的因素”[2]。因为方法是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反映了主客体的共性需要。对形势与政策课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一要着眼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使用,二要着意于师生主体交互性的发挥,三要着力于教育环境的优化和社会实践的拓展。
第一,要善于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平面直观、信息量大等优势,既可连接外部世界,又可连接现实生活,减少教育信息的时空损耗,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要善于探索网络教学的新方式,特别是要吸收当前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相关特点,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拓宽参与渠道。要善于利用网络实现互动教学,建立形势与政策专题网站,以便学生“菜单式”学习,设立专家论坛和学生论坛等特色互动内容,以网络促进教育的增值效果。
第二,在信息化时代,填鸭式灌输的功能在减弱,思想教育受体的主体性上升,特别是大学生知识群体。在教育教学中,要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主体作用,“总的看来,无论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3]。要加强开展课堂讨论、学生主题演讲与辩论等特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感情,因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4]。教师要创新话语体系,特别是善于把理论话语、政策话语与网络话语结合起来,将文件话语转变为较“接地气”的契合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需求的教学话语体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亲近感。
第三,形势与政策课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第二课堂的开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时事宣传栏、热点之窗等特色内容,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校园宣传作用。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和政策的变化,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环节。要实现形势与政策实践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社团活动、三下乡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与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观看视频、勤工俭学等结合起来。总之,实践教学形式要具体,组织形式要得体,不搞一刀切。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对高年级学生要以实践教学为主。
4.评价之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是互动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目的和归宿。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在知行合一,而践行更具目的性,因为“只有应用能检验思想,只有通过检验能使思想具有充分的意义和现实性”[5]。
尽管如此,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考核具有必要性。其必要性在于,一方面合理的考核,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认知到认同的过程。基于此,考核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不以死记硬背为要义,注重对学生心灵感悟和创新思维培养的测定,对不同主题、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论文、课堂讨论、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等措施,使考核尽量科学合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推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增强反馈和课程评价效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程丽,杨洪林.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70-173.
[2]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3.
[3][美]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1.
[4]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本文受到教育部高校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6JDSZK068)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