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二三十年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及大规模人口流动,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教育与成长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计,两类儿童在全国未成年群体中占比接近4成。换言之,全国近4成儿童青少年受到人口流动影响。
已有大量研究揭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面临教育和成长中的多种挑战与困境,如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情感缺失等。不过,相比之下,另一个被称作“回流儿童”的群体在心理成长和教育方面,面临更为严峻和残酷的挑战,同样值得引起全社会关注。“回流儿童”是介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曾经的流动儿童,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或学习,但由于多种政策和制度原因,不得不最终回到“老家”继续学习和生活。而所谓“老家”,很多时候也只是孩子父母的老家,因为这些儿童中相当一部分生于城市、长于城市。回到老家后,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留守儿童,成为有过城市生活学习经历的“另类”。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户籍制度改革在中小城市稳步推进,不过在一些大城市,非户籍儿童“幼升小”或者“小升初”入读公办学校门槛越来越高。不少流动人口曾对异地中高考政策给予厚望,但该政策似乎也没有突破根本的户籍限制。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公布了异地中高考政策,但绝大多数流动儿童仍难以在流入地升学参加中高考。一些城市的人口管控政策趋紧、打工子弟学校被关闭,将流动儿童导向成为回流儿童。
如何解决回流儿童问题?首先,这个群体急需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回流,将对儿童个人、家庭及社会分别产生怎样的中长期负面影响?回流儿童遭遇的成长挑战与困境何解?有太多诸如此类的严肃问题,需要研究者投以关注,并作出描述和回答。对于地方各级决策者和治理者来说,也应坚定不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法,保障儿童在父母或监护人工作或居住地享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此外,减轻回流儿童之痛,有赖于继续推进户籍制度及中高考制度改革,停止“以学控人”的人口管控措施。(作者:宋映泉,系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已有大量研究揭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面临教育和成长中的多种挑战与困境,如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情感缺失等。不过,相比之下,另一个被称作“回流儿童”的群体在心理成长和教育方面,面临更为严峻和残酷的挑战,同样值得引起全社会关注。“回流儿童”是介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曾经的流动儿童,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或学习,但由于多种政策和制度原因,不得不最终回到“老家”继续学习和生活。而所谓“老家”,很多时候也只是孩子父母的老家,因为这些儿童中相当一部分生于城市、长于城市。回到老家后,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留守儿童,成为有过城市生活学习经历的“另类”。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户籍制度改革在中小城市稳步推进,不过在一些大城市,非户籍儿童“幼升小”或者“小升初”入读公办学校门槛越来越高。不少流动人口曾对异地中高考政策给予厚望,但该政策似乎也没有突破根本的户籍限制。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公布了异地中高考政策,但绝大多数流动儿童仍难以在流入地升学参加中高考。一些城市的人口管控政策趋紧、打工子弟学校被关闭,将流动儿童导向成为回流儿童。
如何解决回流儿童问题?首先,这个群体急需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回流,将对儿童个人、家庭及社会分别产生怎样的中长期负面影响?回流儿童遭遇的成长挑战与困境何解?有太多诸如此类的严肃问题,需要研究者投以关注,并作出描述和回答。对于地方各级决策者和治理者来说,也应坚定不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法,保障儿童在父母或监护人工作或居住地享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此外,减轻回流儿童之痛,有赖于继续推进户籍制度及中高考制度改革,停止“以学控人”的人口管控措施。(作者:宋映泉,系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