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全:技艺的传承与文化的新生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谓时尚?其时者尚也
  “时尚”这个词在当下颇为流行,频繁出现在诸多媒体上。追求时尚似已蔚然成风。说到时尚,或许你会想到T台上那让人看不懂、猜不透的另类服装服饰,其实时尚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有充满时尚感的元素。特别是在当前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传统与时尚在无声地沁润着我们的生活,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我们的审美。用传统技法表达现代时尚,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蜀绣结合传统的创新表现,在传统针法中融汇了抽象艺术的意境魅力,把这种传统经典带到社会大众的身边,使之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语言。
  刺绣这一文化载体,非常能够体现时尚的包容性,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在蜀绣里蕴藏的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当代艺术形式,它们有的狂放,有的内敛,有的放肆,有的性感。当代蜀绣完美地诠释了传统与时尚的契合性。
  二、蜀绣传统文化沿革
  蜀绣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蜀绣的特色是平齐光亮、车拧到家,其针法细腻,色彩过渡柔和。蜀绣的锦文针是截至目前保存得最完美,最齐全的纹样和针法,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几大绣种的最大特点。蜀绣历经千年历史,口传心授积淀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已随时代兴。
  蜀绣顺应时代演进到当代后,除了传统的针法以外,还结合抽象图案的设计,进化出当代针法的表达。我们继承蜀绣传统的针法,像以前较规整的如“二三针”,就将其规矩改良进而重新组合。借西融中、顺势而为,针法灵动、一以贯之。使其更加适应当代审美和人文的需求。
  刺绣当随时代新,蜀绣是传统手工艺,是用“心”和“手”来表达人文的一种技艺。这个技艺传承至今,历史和人文的精粹更需要保留和进一步挖掘,即:通过我们当代的思想和语言去表达。除了传统人文的作品题材以外,我们还需要更多表达现在人们内心需求的作品、让人们看后内心非常愉悦的作品、大自然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我们通过针线将它们梳理和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来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相融合。
  三、蜀绣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未来的展望
  百尺雕堂悬蜀绣,银叶添香香满袖。蜀绣需要“针”功夫,更需要开阔的视野和文学艺术修养。蜀绣发展至今,已不允许绣娘们只埋头运针,就如绣制峨眉云涛,首先自己就得胸有丘壑,否则哪能理解云卷云舒的写意之美。所以在绣坊之外,还要大量阅读文学、艺术甚至音乐与哲学经典,还要与艺术家交流碰撞,提高审美能力,让作品呈现自己的思想。
  当前蜀绣的生机盎然是经历了起起伏伏和市场化的竞争和考验。蜀绣这种传统的手工需要通过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们自己的时尚思想提炼,通过她们的巧手才能把大自然的美景、人们心中的情感表现出来。
  我认为,作为几十年的工艺美术的从业者,首先要对生活热爱。蜀绣不仅仅是一件艺术作品,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健康、向上的思想表达。比如一幅“蜀绣唐卡”里除了金刚,还有药师佛。它们交织互补、它们包容共生在一幅画面上才会呈现出那么多美,其寓意是告诫大家,财富要与健康同在,这样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古时刺绣仅作为个人或家庭里的装饰摆件,但现在可以进入公共环境去进行时尚的艺术表达,蜀绣可以将其特色充分地展示出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附加更多的时代价值才会走得更远。
  四、让时尚回归传统!
  在传统文化中回归习俗、品味传统,已经成为今天许多中国人追溯文化的记忆、探寻传承的根脉。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创新技术、创新形式的加持和助推下,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体验更加契合了。
  传统文化唤起了不少人的“乡愁”,传统文化唤起了中国人的“文化之根”。
  另一方面,無论形式如何变化,传统文化背后的价值理念、体现出的情感要素,才是吸引现代人的根本原因。社会生活中许多让人熟悉的中国元素,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国情感、中国价值,才是真正构成传统文化的活的灵魂,让人为之向往。
  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需求,集中呈现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相信:传统文化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埋下种子,假以时日,洒之阳光、润之雨露,定能让中华文明的千年根脉,越扎越深、越扎越牢。
其他文献
无论东西方,每个时代都有体现其时代认知的艺术呈现。就西方艺术而言,源于理想、希望的超自然崇拜产生的宗教题材绘画,发轫于文艺复兴的人性解放而回归社会现实世界的生活题材绘画,以及随着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解放带来的人性释放所产生的,主观意义越来越重大的印象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等绘画莫不如此。正如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名著《美学》中讲到:“从艺术的使命看,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儿子,他有一个任务,要把当时的基
天黑了,星星悄悄爬上了夜空。  河边的蒲公英和大家打招呼:“朋友们晚安,我要睡觉了。”三叶草打着哈欠说:“我也困了,大家再见,我去睡觉了。”说完合上了叶子。  “你们都睡了,我和谁玩啊!”蹲在荷叶上的小青蛙看着伙伴们纷纷回去睡觉了,急得直跺脚。  忽然,一阵沙沙的声音从河边传来,小螃蟹年年从河底钻了出来。只见他挥舞着两只大钳子,一副失望的样子:“沙滩上真安静,也没人出来玩!”“谁说没人,我不就是一
邹文正  字思孟,号雪扉,1938年出生于四川忠州。1957年就职于忠县文化馆,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63年成都美术学校任教,1971年调成都军区《战旗报》社,1995年退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小爱好习书,1978年拜陈无垢先生为师,初研汉魏六朝、二王行草,1988年始专攻草书,以求结字严谨、点画生动,寓险绝于平正之中,思取法自然,脱去古人窠
李世华《金龙狂舞》  李世华  都江堰市人。都江堰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都江堰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參加各地摄影展,获奖并多次入展。热衷于通过摄影的方式推广家乡,推广成都都江堰!
编者按  曲艺声声入耳,舞剧缦缦入心。  四川曲艺是以四川民间说唱艺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起源可追溯到汉代以前。受到地域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四川曲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建国以来,四川曲艺事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四川曲艺也成为了全国曲艺中国不可替代的一支奇葩。而舞剧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20世纪30年代方才初见端倪,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在新时代又有着新的意义与内涵。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以“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著称的月城西昌,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因为有了泸山邛海的荫庇,天空虽骄阳如炽,城市却温凉如春,与此呼应的是,这片邛水孕育的彝族同胞更是热情似火。2017年5月13日上午10:30时,著名画家朱常棣收徒拜师仪式在西昌市邛海宾馆举行,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同胞白呷约正式成为朱常棣先生的第三位入室弟子。收徒拜师,弘扬传统美德;教学相长,促进民族友谊。来自成都市和
深秋行走金马河  (一)  听风枯叶落,漫看水长流。  金马今何在,芦花亦白头。  (二)  游人皆不识,乌鹊唱情歌。  天阔云无影,河宽月涌波。  江安河遇渔翁  碧玉溶江水,孤云伴鹭飞。  老翁头染雪,撒网捕余晖。  漫步杨柳河  垂柳轻扬恋细波,月光踏浪唱清歌。  人随花影匆匆过,一笑相逢有几多。  凤溪河抒怀  凤凰中夜久徘徊,可是梧桐嫩叶开?  凫雁呢喃交颈悦,涓涓溪水入怀来。  清水河
潘天寿先生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始终注重意境、气韵和格调等中国民族绘画的价值标准体现。他的作品从奇处着意,以平见奇;多处着墨,又以少胜多,真诚朴实,给人以气魄宏大、令人激奋的感觉,充溢着内在的精神美和力量感。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以兽毫制作的圆锥形毛笔伴随了中国画从装饰到格物到致意的整个过程。同时,书法的书写性也丰富了绘画的表达语言,增加了绘画的人文情感和内涵。尤其是自宋元以来,在文人参与绘画的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