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小班化教育的主渠道。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必须扎根课堂,通过校本课堂研究,真正让教师把已形成的对小班化教学精神、理念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教学行为,并坚持运用于课堂,从而实现小班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小班化;百分百课堂;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2-0009-04
我校是嘉兴市首批小班化教育实验试点学校。实验开展以来,我校以小班化核心理念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百分百”小班化教育理念,并以此引领我校小班化教育实验逐步展开。我们力求在实施过程中,实现对每位小班学生的“百分百关注”、“百分百互动”、“百分百展示”,最终达到“百分百育人”的目标。
但是,实验一段时间后,我们在与教师交流以及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实验教师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究竟“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才真正体现小班化教育理念”等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晰。我们都知道,小班化教学绝非仅指班级人数的减少,达到了小班人数并不等于其班级教学就实现了“小班化”。
课堂教学始终是教育的主渠道,小班教学要想真正实现“小班化”,取得显著效益,关键取决于教师‘在进行怎样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如果教师仍然沿着旧有的教学策略、方法,则小班并无多大作用,充其量不过是小班条件下的大班式教学。我们必须坚持校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实现小班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为此,我校在小班化“百分百”教育理念引领下,积极打造小班化的“百分百课堂”,尝试构建了“百分百”小班课堂教学操作规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规范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问题·互动·应用”模式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具有怎样的特征,没有一种让教师照着去做的特定模式。我校教师对此缺乏思考与经验支持,无所适从。因此,我校初步创设了“问题·互动·应用”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总共分为三大模块:“问题情境”、“互动展示”、“应用反馈”。这三大模块的教学流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细分为六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2,)→“提出问题”(3’)→“自主尝试”(7,)→“互动展示”(10,)→“应用巩固”(10’)→“当堂反馈”(8,)。
这六个环节虽然与传统大班教学模式区别不大,但是运用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却必须体现“百分百”理念:课堂上要人人有机会,人人能互动,人人能展示,人人能面批,人人能解决问题。这种“百分百”的课堂形态,尤其是“互动展示”、“当堂反馈”环节,是大班所无法达到的,“百分百”的课堂,是我们的小班化教育所特有且必须呈现的课堂状态。
当然,模式一旦形成就可能转化为一种比较僵化的形式,因此,我们认为其只适用于实验的初级阶段;而且各门学科不同,相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因此,其模式并非都能照搬使用。我们只是初步提供了一个范本或参照,随着实验进程的深入,我们希望逐渐呈现出一种理想状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有对小班理念的个性理解,创造并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二、规范小班化课堂组织形式——个别化与小组合作有机统一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大班教学中往往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学习实效难以体现。而小班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也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个别化自主学习的规范
班级制的产生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大创举,但是长久以来,班级统一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始终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小班是区别于大班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和大班的本质区别是使关注每一位学生成为可能,从而也使班级统一和个性差异的矛盾的有效解决成为可能。
从学生角度来说,必须遵循自主学习规范:保持良好坐姿,眼睛注视教师;积极动脑,专注倾听,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至少处于这样的自主学习状态,才能产生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而从教师角度来说,则务必兼顾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有四种考虑和策略。
1.课堂提问兼顾不同指向,每一节课不少于1个深度思维问题。我们将问题设计的质量作为备课质量的评价依据之一。看课堂问题是否避免了全班只问同一层次的问题;除了基础问题外,每一节课提问是否不少于1个深度思维问题这样才可能使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考点。
2.学生发言率力争100%。我们将课堂发言覆盖面也作为课堂评价的依据之一,每一个问题尽可能点叫一个以上的学生回答,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言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自己设计统计表格,对每节课的学生回答次数进行统计,对这节课没叫到的学生,下节课要尽量叫到。我们也要求听课老师在听课时对学生发言情况进行统计,以此强化“百分百关注”的意识。
3.扩大课堂巡视范围,关注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扩大眼睛巡视的范围,不要只关注前三排。教师课堂行走的路线,也尽量走到最后,走到每一位学生身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予以关注,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信息,及时提醒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要走到学困生旁边,给予必要、有效的个别指导。
4.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思考和多元理解。小班课堂,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特殊情由下的“不规矩”学习参与行为,以确保学生们的话语权、探究权、选择权。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仿佛织网、捕鱼,小组学习就是几根绳织网,单绳形不成网也不可能捕到鱼。须知,差生手里可能没有绳,但或许他们有织网的梭子。这种认识就是合作学习意义的充分体现。
1.组员的构成。要组员配置均衡。不论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应大致相同,还要根据学习需要和学习内容,以及活动小组的实际活动状况,对小组人员结构作及时、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符合教学发展需要。此外,要男女混编,组长轮流担任。 2.合作的形式。小组合作教学一般有3种形式:分组讨论、分组操作、分组交流。
3.小组合作进程。小组合作的一般进程是:有步骤提出问题——个体自学——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展开全班范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互评。
三、规范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互动、分层、合作、参与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依据,是小班容量小、师生交往空间大的优势,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以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发展。我们认为互动、分层、合作、参与,应该是具有小班化特征的四种策略。
(一)互动教学策略
在小班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旨在改善教学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交往潜能,形成师生、生生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1.教师面带微笑进课堂。“面带微笑进课堂,课堂从微笑开始”,这是我校老师必须营造的微笑课堂氛围,这才能给学生最大的心理安全和思维自由。在课堂中,教师只有自己先微笑了,才能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看到学生活跃的表情,听到学生响亮的发言,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2.优先考虑互动讨论而不急于讲解或告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至少要有五秒以上甚至数分钟的等候时间。当学生的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优先考虑互动讨论而不急于讲解或告诉,尤其要关注中低层次学生的达成度。
3.“一支红笔进课堂”,练习当堂面批三分之一以上。我们提倡一支红笔进课堂,以便课堂书面训练内容能够当堂面批三分之一以上,在面批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4.课后停留1分钟,帮助解决学生的疑问。我们要求教师课堂中采用实物投影、个人汇报、小组汇报等形式对课堂训练当堂反馈,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倡教师准时下课,下课后在教室中停留1分钟,帮助还有疑问的学生解决疑难。
(二)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策略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已有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差生能在课上和课下得到更多关注;能对优生提出更高要求,真正实现关注“百分百”。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达到三个要求。
1.让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进入教案。“让学生名字进入教案”,能真正实现“少一半学生,多一倍关爱”,把教育的目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这一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做好学情分析,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情,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等符号对各类学生准确评价,为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分层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2.问题设计要多方兼顾,指向明确。我们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班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课前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要针对班级实际学情,问题设计多方兼顾,有难有易,层次各异,指向皆准,避免同一层次问题。
3.预设好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教师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要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量身定制,能适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使活动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足够的学习机会。
总之,课前预设须达到三个要求:第一,教师心目中要有全班学生、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层学生群体以及每个学生个体的位置;第二,教学内容与要求必须是共性化、分层化和个性化的有机融合;第三,能够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寻找到全班同学的名字。
(三)合作教学策略
小班中由于座位的宽松,活动空间更大,合作学习中学生大胆质疑,热烈讨论,切磋合作,主体意识会更加强烈。
1.变换座位编排,加强多向互动。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尽可能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且力避单一,其学习任务应呈现多种类型,恰当运用二人组、四人组、多人组等合作规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课型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座位编排灵活地变换成“品字型”、“圆桌型”、“U字型”等多种形式;加强多向互动交往,利于开展小组讨论,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保证有效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我们要求合作学习的有效时间不能少于3分钟,以确保组内学生的共同行动、倾听与分享,使每一个人都能承担起小组学习的责任,以促进他们的个性成长。
3.关注学生的讨论、分工、记录、汇报等行为的指导。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例如,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一定要教给学生与同伴一起学习的姿态。当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而致使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把回答的机会让给别人,在别人回答问题时认真聆听;当问题有难度时,个别能回答的学生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大胆发言。只有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才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
(四)参与教学策略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体现于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教学意识的激发和培养,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项策略有三个要点。
1.课堂练习设计的题型基础与拓展并重。设计的课堂练习题,题型要尽量多样,基础与拓展并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每节课不少于5-10分钟的训练时间。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与充足的学习时间,学生才能享受参与的过程,获得参与的快乐,在参与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3.走下讲台,有一个座位留给老师。我们提倡在学生的座位中给教师留一个座位,缩短师生的空间和心理距离,真正实现师生平等;教师要经常走下讲台,坐一坐自己的那个座位,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去。
四、规范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阳光洒遍每一个学生” 小班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要充分利用人数少的优势,尽量关注全员,真正把“阳光洒遍每一个学生”。
(一)重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同伴相互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主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例如,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先要让他独立思考、判断,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养成自我检验、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也可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诸如是否认真倾听,是否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是否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等,促使学生提高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素质,发展能力。
同伴互评特别适合于小班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可一并提出这样的要求:“先自己想想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再到小组里说明自己的想法。而其他同学则必须认真倾听同伴发言,有错的要指出,不完整的要补充,不同意的要反驳。”这样的要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大胆评价伙伴发言的主动性和胆量。通过互评来激励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达到交流知识、整合意见的目的,补充和延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敢争、敢驳的习惯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评价
在小班教学中,对优秀学生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发现他们的瑕疵,对他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帮助他们完善自我,促使他们充满不断探求新知的动力;而对于有这样或那样不足的学生,则要善于发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让鲜花和小草都能得到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
(三)每个学生每周要得到至少一次正式的表扬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及时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要得到一次正式表扬,得到正式表扬的学生授予“表扬信”并记入成长档案袋。而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学生成长档案袋的搜集、整理、反思的评价过程,帮助学生发现进步,总结不足。
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有丰富情感的鲜活个体。小班课堂评价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用多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
总之,“百分百”小班课堂教学规范的构建,使我们的小班化教育研究扎根课堂,通过校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真正让教师把已形成的对小班教学精神、理念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真正的小班化教学。
[责任编辑 韩立鹏]
关键词:小班化;百分百课堂;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2-0009-04
我校是嘉兴市首批小班化教育实验试点学校。实验开展以来,我校以小班化核心理念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百分百”小班化教育理念,并以此引领我校小班化教育实验逐步展开。我们力求在实施过程中,实现对每位小班学生的“百分百关注”、“百分百互动”、“百分百展示”,最终达到“百分百育人”的目标。
但是,实验一段时间后,我们在与教师交流以及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实验教师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究竟“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才真正体现小班化教育理念”等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晰。我们都知道,小班化教学绝非仅指班级人数的减少,达到了小班人数并不等于其班级教学就实现了“小班化”。
课堂教学始终是教育的主渠道,小班教学要想真正实现“小班化”,取得显著效益,关键取决于教师‘在进行怎样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如果教师仍然沿着旧有的教学策略、方法,则小班并无多大作用,充其量不过是小班条件下的大班式教学。我们必须坚持校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实现小班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为此,我校在小班化“百分百”教育理念引领下,积极打造小班化的“百分百课堂”,尝试构建了“百分百”小班课堂教学操作规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规范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问题·互动·应用”模式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具有怎样的特征,没有一种让教师照着去做的特定模式。我校教师对此缺乏思考与经验支持,无所适从。因此,我校初步创设了“问题·互动·应用”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总共分为三大模块:“问题情境”、“互动展示”、“应用反馈”。这三大模块的教学流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细分为六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2,)→“提出问题”(3’)→“自主尝试”(7,)→“互动展示”(10,)→“应用巩固”(10’)→“当堂反馈”(8,)。
这六个环节虽然与传统大班教学模式区别不大,但是运用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却必须体现“百分百”理念:课堂上要人人有机会,人人能互动,人人能展示,人人能面批,人人能解决问题。这种“百分百”的课堂形态,尤其是“互动展示”、“当堂反馈”环节,是大班所无法达到的,“百分百”的课堂,是我们的小班化教育所特有且必须呈现的课堂状态。
当然,模式一旦形成就可能转化为一种比较僵化的形式,因此,我们认为其只适用于实验的初级阶段;而且各门学科不同,相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因此,其模式并非都能照搬使用。我们只是初步提供了一个范本或参照,随着实验进程的深入,我们希望逐渐呈现出一种理想状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有对小班理念的个性理解,创造并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二、规范小班化课堂组织形式——个别化与小组合作有机统一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大班教学中往往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学习实效难以体现。而小班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也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个别化自主学习的规范
班级制的产生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大创举,但是长久以来,班级统一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始终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小班是区别于大班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和大班的本质区别是使关注每一位学生成为可能,从而也使班级统一和个性差异的矛盾的有效解决成为可能。
从学生角度来说,必须遵循自主学习规范:保持良好坐姿,眼睛注视教师;积极动脑,专注倾听,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至少处于这样的自主学习状态,才能产生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而从教师角度来说,则务必兼顾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有四种考虑和策略。
1.课堂提问兼顾不同指向,每一节课不少于1个深度思维问题。我们将问题设计的质量作为备课质量的评价依据之一。看课堂问题是否避免了全班只问同一层次的问题;除了基础问题外,每一节课提问是否不少于1个深度思维问题这样才可能使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考点。
2.学生发言率力争100%。我们将课堂发言覆盖面也作为课堂评价的依据之一,每一个问题尽可能点叫一个以上的学生回答,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言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自己设计统计表格,对每节课的学生回答次数进行统计,对这节课没叫到的学生,下节课要尽量叫到。我们也要求听课老师在听课时对学生发言情况进行统计,以此强化“百分百关注”的意识。
3.扩大课堂巡视范围,关注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扩大眼睛巡视的范围,不要只关注前三排。教师课堂行走的路线,也尽量走到最后,走到每一位学生身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予以关注,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信息,及时提醒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要走到学困生旁边,给予必要、有效的个别指导。
4.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思考和多元理解。小班课堂,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特殊情由下的“不规矩”学习参与行为,以确保学生们的话语权、探究权、选择权。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仿佛织网、捕鱼,小组学习就是几根绳织网,单绳形不成网也不可能捕到鱼。须知,差生手里可能没有绳,但或许他们有织网的梭子。这种认识就是合作学习意义的充分体现。
1.组员的构成。要组员配置均衡。不论是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应大致相同,还要根据学习需要和学习内容,以及活动小组的实际活动状况,对小组人员结构作及时、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符合教学发展需要。此外,要男女混编,组长轮流担任。 2.合作的形式。小组合作教学一般有3种形式:分组讨论、分组操作、分组交流。
3.小组合作进程。小组合作的一般进程是:有步骤提出问题——个体自学——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展开全班范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互评。
三、规范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互动、分层、合作、参与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依据,是小班容量小、师生交往空间大的优势,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以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发展。我们认为互动、分层、合作、参与,应该是具有小班化特征的四种策略。
(一)互动教学策略
在小班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旨在改善教学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交往潜能,形成师生、生生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1.教师面带微笑进课堂。“面带微笑进课堂,课堂从微笑开始”,这是我校老师必须营造的微笑课堂氛围,这才能给学生最大的心理安全和思维自由。在课堂中,教师只有自己先微笑了,才能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看到学生活跃的表情,听到学生响亮的发言,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2.优先考虑互动讨论而不急于讲解或告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至少要有五秒以上甚至数分钟的等候时间。当学生的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优先考虑互动讨论而不急于讲解或告诉,尤其要关注中低层次学生的达成度。
3.“一支红笔进课堂”,练习当堂面批三分之一以上。我们提倡一支红笔进课堂,以便课堂书面训练内容能够当堂面批三分之一以上,在面批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4.课后停留1分钟,帮助解决学生的疑问。我们要求教师课堂中采用实物投影、个人汇报、小组汇报等形式对课堂训练当堂反馈,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倡教师准时下课,下课后在教室中停留1分钟,帮助还有疑问的学生解决疑难。
(二)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策略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已有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差生能在课上和课下得到更多关注;能对优生提出更高要求,真正实现关注“百分百”。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达到三个要求。
1.让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进入教案。“让学生名字进入教案”,能真正实现“少一半学生,多一倍关爱”,把教育的目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这一要求促使教师必须做好学情分析,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情,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等符号对各类学生准确评价,为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分层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2.问题设计要多方兼顾,指向明确。我们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班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课前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要针对班级实际学情,问题设计多方兼顾,有难有易,层次各异,指向皆准,避免同一层次问题。
3.预设好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教师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要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量身定制,能适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使活动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足够的学习机会。
总之,课前预设须达到三个要求:第一,教师心目中要有全班学生、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层学生群体以及每个学生个体的位置;第二,教学内容与要求必须是共性化、分层化和个性化的有机融合;第三,能够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寻找到全班同学的名字。
(三)合作教学策略
小班中由于座位的宽松,活动空间更大,合作学习中学生大胆质疑,热烈讨论,切磋合作,主体意识会更加强烈。
1.变换座位编排,加强多向互动。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尽可能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且力避单一,其学习任务应呈现多种类型,恰当运用二人组、四人组、多人组等合作规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课型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座位编排灵活地变换成“品字型”、“圆桌型”、“U字型”等多种形式;加强多向互动交往,利于开展小组讨论,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保证有效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我们要求合作学习的有效时间不能少于3分钟,以确保组内学生的共同行动、倾听与分享,使每一个人都能承担起小组学习的责任,以促进他们的个性成长。
3.关注学生的讨论、分工、记录、汇报等行为的指导。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例如,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一定要教给学生与同伴一起学习的姿态。当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而致使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把回答的机会让给别人,在别人回答问题时认真聆听;当问题有难度时,个别能回答的学生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大胆发言。只有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才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
(四)参与教学策略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体现于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教学意识的激发和培养,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项策略有三个要点。
1.课堂练习设计的题型基础与拓展并重。设计的课堂练习题,题型要尽量多样,基础与拓展并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每节课不少于5-10分钟的训练时间。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与充足的学习时间,学生才能享受参与的过程,获得参与的快乐,在参与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3.走下讲台,有一个座位留给老师。我们提倡在学生的座位中给教师留一个座位,缩短师生的空间和心理距离,真正实现师生平等;教师要经常走下讲台,坐一坐自己的那个座位,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去。
四、规范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阳光洒遍每一个学生” 小班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要充分利用人数少的优势,尽量关注全员,真正把“阳光洒遍每一个学生”。
(一)重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同伴相互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主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例如,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先要让他独立思考、判断,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养成自我检验、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也可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诸如是否认真倾听,是否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是否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等,促使学生提高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素质,发展能力。
同伴互评特别适合于小班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可一并提出这样的要求:“先自己想想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再到小组里说明自己的想法。而其他同学则必须认真倾听同伴发言,有错的要指出,不完整的要补充,不同意的要反驳。”这样的要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大胆评价伙伴发言的主动性和胆量。通过互评来激励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达到交流知识、整合意见的目的,补充和延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敢争、敢驳的习惯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评价
在小班教学中,对优秀学生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发现他们的瑕疵,对他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帮助他们完善自我,促使他们充满不断探求新知的动力;而对于有这样或那样不足的学生,则要善于发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让鲜花和小草都能得到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
(三)每个学生每周要得到至少一次正式的表扬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及时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要得到一次正式表扬,得到正式表扬的学生授予“表扬信”并记入成长档案袋。而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学生成长档案袋的搜集、整理、反思的评价过程,帮助学生发现进步,总结不足。
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有丰富情感的鲜活个体。小班课堂评价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用多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
总之,“百分百”小班课堂教学规范的构建,使我们的小班化教育研究扎根课堂,通过校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真正让教师把已形成的对小班教学精神、理念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真正的小班化教学。
[责任编辑 韩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