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留守儿童的“死亡游戏”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过后,父母纷紛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中开始流行一种游戏——“死亡游戏”。
  何为“死亡游戏”?例如几个孩子,三五成群的,避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视线,或者悄悄约至一个僻静的地方,或者躲藏在室内,为了排解内心的孤寂无聊,寻求特别的刺激,或所谓的“巅峰体验”,按照约定,对当中的一个人,长时间用手或被子捂住其口鼻,致其几近窒息为止。然后,呼天唤地、手忙脚乱地对昏厥者实施抢救。
  以生命为儿戏的“死亡游戏”,把兴奋与欢笑建立于他人生命的危险之上,可谓离奇怪异,令人发指。
  如何应对呢?
  一方面,积极关注和应对。生命重于泰山,此种以别人宝贵生命为游戏,可能酿成生命悲剧的荒谬之举,必须即刻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的关注与警醒。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尤其要大力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从法治层面打击这种漠视生命的危险行为,制止这种践踏生命的错误行径。
  同时,借助新闻媒体,着眼于思想层面,开展“健康、文明娱乐方式”的专题宣传活动,从舆论角度,努力在全社会倡导情趣健康、文明和谐的风尚,讲文明,树新风,提升生活品位,铸就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
  另一方面,普及“生命教育”。针对疏于管教的未成年农村留守儿童,在给予各方面关爱的同时,应立足长远,从战略的高度,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地进行“生命教育”,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崇尚高雅,规避粗俗,从本源上帮助孩子克服愚昧,消解无知。
  具体而言,不仅要使被游戏者懂得敬重自己的生命,提高警惕远离危险,同时也要让游戏者学会敬畏他人生命,尊重他人生命权益,坚守道德底线,秉承利他性原则,停止自己邪恶的“害命”举动。要在每个人心中筑起一道生命防线,时刻敬惜生命,以捍卫生命的尊严,展示生命的风采,彰显生命的意义。教育孕育美好,一旦美好在心中成为风景,那么,肮脏丑陋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作者单位:云南省泸西县金马中学)
其他文献
1概况rn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是以开展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基础性科研机构.从1986-2003年我所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计316项,获资助总金额超过5000万
1基层科研单位科学基金管理队伍现状rn基层科研单位的科学基金管理人员是我国实施科学基金制的最基层、最直接的管理者,随着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入和科学基金制的不断完
引言rn如何通过完善基金项目的管理,使国家的有限投入能够产生最大限度的高质量产出,应该始终是基金管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毋庸置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层次,按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已经连续7年对结题一年的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估,也称为项目后评估.目的是为了切实加强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的后期管理,以绩
期刊
在我国民间美术的创作中,色彩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象征性意义和视觉效果,从而提升了我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整体创作效
国家四部委发布“减负令”几个月过去了,而据有关调查,校外培训市场依然火爆,孩子负担仍有增无减。  解决孩子负担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有关“为孩子减负”的问题时,就强调要从学校、校外、考试、老师、家长五个方面“减负”。  国家层面,要加大发展素质教育和推行均衡教育的政策执行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覆盖。  学校、教师和家长要通力配合,共同创造
期刊
荔枝叹  串串丹枝體态丰,风中谁共诉情钟。  贵妃一去无音讯,快马何从觅艳踪。  咏残荷  一池萧瑟一池寒,几片枯黄掩瘦盘。  偶有残花亲浅水,全无彩蝶恋淤滩。  可怜尘客追风易,谁叹莲心守洁难。  过眼繁华浮世景,但存傲骨伴金冠。
期刊
孙犁的文学语言清纯如露、简美如诗、畅达如行云流水,成为其思想与艺术的最佳载体。“荷花淀”系列中,原本应弥漫着硝烟、浸染着鲜血、充满着艰难困苦的大多数的作品,却在孙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