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仅仅依靠课堂进行识字,难免过于狭窄。生活中的识字资源非常丰富,打破课堂、课本的局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识字,建立一个开放的识字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一、善于发现,开发资源,提高识字效率
1.因地制宜,开发社会资源
在一所比较闭塞的山区小学,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丰富的优势,指导学生认识了更多的字。
老师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小虫的名字,学生兴致高昂,纷纷说出了蜘蛛、蛐蛐、蚯蚓、蝙蝠、蝎子等等。老师根据回答,把每一种虫子的名字写下来,贴在学生的桌角。引导学生先认识自己知道的虫子名称,再和小伙伴互相交流,看他们都知道哪些小虫。一个学生介绍两个字,全班学生就介绍了几十个。学生在不经意间认识了好多小虫的名字。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与虫子有关的字有什么共同点?”细心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和“虫”字有关的字大都带“虫”字旁。
这样,教师通过不断更换主题——动物、蔬菜、庄稼、电器等等,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用品,都变成了识字的资源。让学生由一个字认识了一串字、一族字。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拓宽了识字渠道,提高了识字量。更重要的是学生明白了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提高了从生活中学习的能力。
生活中,汉字随处可见——吃饭的时候,餐馆、菜名、饮料的名字;看电视时的字幕;路边的广告;公园草坪的提示语;超市里的物品;外出游玩时的名胜介绍;报纸杂志的文字等等,都是识字的很好资源。
2.处处留心,开发家校资源
同学们在一间教室里学习,彼此之间的交往也是一种丰富的识字资源。有位教师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在苹果卡片上,粘贴在墙壁的“班级智慧树”上,请大家找到好朋友的名字,摘下苹果,送给自己的小伙伴。有的教师把教室里的物品上写上名字:“黑板”“课桌”“凳子”“窗户”等,让学生每天轮流领读,字物对照,反复记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些字。
校园中的树木、花草、班牌、校牌、格言警句等,无一不是识字的资源库。教师指导学生在认识物体的同时,诵读相应的汉字,使学生在不经意间认识汉字。
家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识字资源。一位教师开展了“向你介绍我的家”活动。首先“介绍我的家庭成员”,让学生向他人介绍家庭和亲戚成员的名字;其次,“介绍我家的摆设”,指导学生按照客厅、卫生间、卧室、厨房等一定的顺序,一周介绍一间屋子的物品,学生拿着写着物品名称的卡片在全班交流,在认识物品的同时,识记了更多的字,也锻炼了说话的能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生活中不是缺乏資源,而是缺少发现。处处留心,架起生活和识字的桥梁,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措并举,激发兴趣,保持识字热情
1.营造浓厚的识字氛围
首先教师要热爱我们的汉字,多给学生讲关于汉字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还可以在教室里布置图配字、有趣的字谜、组词接龙等栏目,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引导孩子多看汉字类节目,如《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然后在班里交流体会。
2.开展多种活动,保持识字热情
有位教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开展一次“我的发现”识字活动,请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在课外书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字,把识字多的同学评为班级“字多星”。
有的教师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指导他们阅读报纸、商标、包装袋等,并将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文字剪下来,贴到画纸上,变成“主题识字剪报”;有的教师在班里建立识字角,让学生把课外习得的字积累在识字角里;还有的教师组织学生作趣味识字游戏,如:“我给动物找家”“到植物园做客”“摘水果”“买电器”“送文具”“介绍电视节目”等等,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品尝识字的快乐。
总之,用好生活中的识字资源,拓宽识字渠道,让识字意识植根孩子头脑,让得体的活动和评价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那么,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更是他们识字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本文系河南省小学语文“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的有效性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立项编号 JCJYC140218059。)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459000)
一、善于发现,开发资源,提高识字效率
1.因地制宜,开发社会资源
在一所比较闭塞的山区小学,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丰富的优势,指导学生认识了更多的字。
老师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小虫的名字,学生兴致高昂,纷纷说出了蜘蛛、蛐蛐、蚯蚓、蝙蝠、蝎子等等。老师根据回答,把每一种虫子的名字写下来,贴在学生的桌角。引导学生先认识自己知道的虫子名称,再和小伙伴互相交流,看他们都知道哪些小虫。一个学生介绍两个字,全班学生就介绍了几十个。学生在不经意间认识了好多小虫的名字。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与虫子有关的字有什么共同点?”细心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和“虫”字有关的字大都带“虫”字旁。
这样,教师通过不断更换主题——动物、蔬菜、庄稼、电器等等,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用品,都变成了识字的资源。让学生由一个字认识了一串字、一族字。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拓宽了识字渠道,提高了识字量。更重要的是学生明白了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提高了从生活中学习的能力。
生活中,汉字随处可见——吃饭的时候,餐馆、菜名、饮料的名字;看电视时的字幕;路边的广告;公园草坪的提示语;超市里的物品;外出游玩时的名胜介绍;报纸杂志的文字等等,都是识字的很好资源。
2.处处留心,开发家校资源
同学们在一间教室里学习,彼此之间的交往也是一种丰富的识字资源。有位教师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在苹果卡片上,粘贴在墙壁的“班级智慧树”上,请大家找到好朋友的名字,摘下苹果,送给自己的小伙伴。有的教师把教室里的物品上写上名字:“黑板”“课桌”“凳子”“窗户”等,让学生每天轮流领读,字物对照,反复记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些字。
校园中的树木、花草、班牌、校牌、格言警句等,无一不是识字的资源库。教师指导学生在认识物体的同时,诵读相应的汉字,使学生在不经意间认识汉字。
家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识字资源。一位教师开展了“向你介绍我的家”活动。首先“介绍我的家庭成员”,让学生向他人介绍家庭和亲戚成员的名字;其次,“介绍我家的摆设”,指导学生按照客厅、卫生间、卧室、厨房等一定的顺序,一周介绍一间屋子的物品,学生拿着写着物品名称的卡片在全班交流,在认识物品的同时,识记了更多的字,也锻炼了说话的能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生活中不是缺乏資源,而是缺少发现。处处留心,架起生活和识字的桥梁,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措并举,激发兴趣,保持识字热情
1.营造浓厚的识字氛围
首先教师要热爱我们的汉字,多给学生讲关于汉字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还可以在教室里布置图配字、有趣的字谜、组词接龙等栏目,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引导孩子多看汉字类节目,如《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然后在班里交流体会。
2.开展多种活动,保持识字热情
有位教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开展一次“我的发现”识字活动,请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在课外书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字,把识字多的同学评为班级“字多星”。
有的教师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指导他们阅读报纸、商标、包装袋等,并将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文字剪下来,贴到画纸上,变成“主题识字剪报”;有的教师在班里建立识字角,让学生把课外习得的字积累在识字角里;还有的教师组织学生作趣味识字游戏,如:“我给动物找家”“到植物园做客”“摘水果”“买电器”“送文具”“介绍电视节目”等等,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品尝识字的快乐。
总之,用好生活中的识字资源,拓宽识字渠道,让识字意识植根孩子头脑,让得体的活动和评价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那么,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更是他们识字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本文系河南省小学语文“小学低年级多元化识字的有效性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立项编号 JCJYC140218059。)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45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