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之拓展

来源 :东南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dfafs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讼诉的主体仅有检察机关.单一提起主体带来案件线索发现存在障碍、环境公众参与机制不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建议拓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范围至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公民个人诉前应优先行使环境参与权利,穷尽行政程序救济,以便行政机关自纠.各提起主体的先后顺位依次应为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
其他文献
以我国2016-2019年度开展精准扶贫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ACW模型、Heckman两步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企业精准扶贫力度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产权性质、债务规模、市场化程度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开展精准扶贫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而且扶贫力度越大,缓解程度越高,尤其对于非国有、资产负债率高、发达地区的企业,精准扶贫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明显.上市公司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扶贫脱贫与乡村振兴工作,履行社会责任,建立精准扶贫奖惩机制和企业扶贫披露机制.
课程建设一直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议题.把握职业教育课程发展与课程研究的趋势,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行动,促进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取向是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者综合运用哲学、心理学以及有关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观点形成的对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总体认识和把握,是开展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方向指引.基于价值论视角,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取向的发展,发现其背后有明显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变迁线索:早期的知识发展取向反映了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盲从普通教育所追求知识传授的教育价
无论是将"自由自觉的活动"看作"人的类特性",还是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本质",抑或将"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作为"人和动物区别"的标志,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都包含了深刻的交互主体性意蕴.从哲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透视来看,交互主体性代替孤立主体性是时代必然和大势所趋,作为孤立主体性外在体现的单边主义也终将被象征交互主体性自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扬弃.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命运与共的思想认识筑牢交互主体性的观念基础;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互利共赢的实践追求铺就交互主体性的现实道路.随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的孕育地和发源地.习近平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中,福建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路,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使得福建在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马克思生活观从现实的人、现实生活的角度,对旧生活观进行了历史的、具体的批判,开启了生活观的科学革命,使生活观实现了从思想世界到现实世界、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从被动生活到主动生活的转变.马克思生活观肯定了历史主体与生活主体的一致性,揭示了无产阶级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真正创造者的历史使命,唤起了无产阶级对生活命运的觉悟、信心和勇气,指引无产阶级找到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着眼于创造科学形态的生活样态,马克思生活观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空想层面与科学层面、个体层面和共同体层面等维度,实现了对人类生活梦想的升华.
狄恩在《共产主义地平线》中把批判的靶子指向交往资本主义,推出了新共产主义观念,塑造了作为共产主义政治主体的"剩余之人",并以此对抗资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概念的一种当代阐释."剩余之人"是被当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化的人,是被资本筛选、挤压到边缘的"大众",是极度包容性的概念.但是,作为共产主义的托举者,"剩余之人"已经不再是马克思存在论意义上的历史性概念,也不再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工人阶级,而是发生了"从抽象到具象""从无产到无分""从革命到分裂""从雇工到诸众"的转变.这种转变改换了无产阶级的存在场域、
新发展阶段,文化建设被赋予新的历史坐标.文化被纳入国家宏观战略、社会发展规律、生活要素构成等多个面向的考察,体现了新思想所包蕴的全局视野、系统观念和风险意识,需要以文化政治视角阐发文化价值新内涵.与文化价值相对应的文化功能,在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体现民族深层精神追求、促进文化基因传承转化和民族文化世界意义呈现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时代意蕴.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传统文化再造具有更高的标准与尺度.推动传统美学精神的深层转化,确立中西文化双重视野,营造健康的文化批评氛围,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推动文明古国当代新生,
书面劳动合同规则对高管的适用在规范解释和证据规则存在分歧,反映了实践对二者间法律关系状态与合同性质的长期困惑.揭开面纱,高管与公司间存在委任关系和劳动关系之双重法律关系一体运行的状态,形成委任合同和劳动合同之类型融合型混合合同.然而,该合同中形式规范的隐藏型法律漏洞造成了劳动合同要式与委任合同不要式规范的冲突.协调路径以利益衡量为原则,通过劳动法价值判断的实体性规则论证得出高管“强雇主代表、弱劳动者”的特性,将劳动合同形式规范对高管适用的漏洞进行目的性限缩的填补,探索劳动者类型化调整的法律模式.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文化嵌入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具有思想延续性、现实紧迫性和技术可行性,是统合中国传统共同体思想、人民本位治理理念和柔性社会治理技术的内在要求.通过文化对共同体的有机嵌入,构建以价值嵌入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价值认同、以行动嵌入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有序参与、以工具嵌入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权责清晰的整体理论逻辑.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地域文化时代内涵、健全微观文化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有序衔接等方面提出实践路径.
网络自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发展本国网络以保障其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权利,其基础是网络主权,但其内涵和外延远大于网络主权.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网络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网络霸权地位,否定网络空间存在国家主权,不断侵害其他国家网络自主发展权利.我国强调网络主权的重要性,同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并以此为基础,积极维护各国网络自主发展权利,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但也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体制机制不健全、网络安全遭到攻击等一系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