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动物混为一体的植物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huiy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人们将生物界分为“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只要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可以制造“食物”——有机物供自己维持生命的生物就是植物;而能够自由运动、必须要靠“嘴巴”进食的生物则为动物。苔蓟、藻类、菌类、花、草、树木属于植物,虫、鱼、鸟、兽属于动物。植物、动物各成一界,彼此径渭分明,互不混淆,似乎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常识。
  然而,有一天,有一些既像植物又像动物的“怪胎”却叫人类犯了难。它们与动物“混为一体”,搞“障眼法”,叫人分不清它们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
  先说说在生理结构与营养方式方面与动物混为一体的植物们,它们是低等植物中的一些藻类,既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像动物一样“进食”食物,于是植物学家将它们定为植物,归类于植物界的藻类门,动物学家又把它们定性为动物,归属动物界的原生动物门。一时争论不休,后来甚至产生了“三界分类法”,将它们另外列为一“界”——“原生生物界”。
  这类“怪胎”最具代表的是眼虫藻。
  眼虫藻是绿藻家族中的一员,常年生活在淡水中,池塘、水沟和流速缓慢的溪水里,都有它的分布。在温暖季节,常常大量繁殖,使水变成绿色。它身体微小,体长仅有60微米(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人们只能凭借显微镜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眼虫藻的身体由1个细胞组成,形状像个织布的梭子,前端钝,后端尖。它的体表没有细胞包被,而由细胞的质膜直接与外界接触。在生理结构上,说它像动物,是因为它身体前端有一个胞口,从胞口中伸出一条鞭毛,能靠鞭毛的摆动在水中自由运动。说它像植物,又因为它在细胞质中分散着大量卵圆形的叶绿体 ,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在营养方式上,眼虫藻也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依靠自己体内的叶绿体,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另一方面,它又依靠自己身体的渗透作用,直接从水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而且它还用胞口和胞咽,吞吃周围环境中的颗粒状有机物。
  跟眼虫藻一样的“怪胎”几乎遍及绿藻的整个家族。绿藻家族约6000个家族成员中,绝大多数都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和b、胡萝卜素、叶黄素,比例并且与种子植物和其他高等植物非常相似。而这些成员又具有动物的特点,身长鞭毛,可以像动物一样活动。
  再说说其它方面与动物混为一体的植物。
  青藏高原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它专门钻到动物怀里,长得既像植物又像动物,同样叫植物学家摸不清头脑。这种植物名叫冬虫夏草,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米的高寒湿润的草甸上。它的生长特性十分奇怪,先是由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然后,再由一种孢子,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到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孢子吸收幼虫体的营养后,就快速繁殖起来,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长成了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这时,由于是夏天,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夏草”。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当子囊成熟时,孢子会散出,再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循环。后来,植物学家说,冬虫夏草非动物,也非植物,而是一种菌类。但按照最早的“两界分类法”,菌类就是一种植物。
  说来有趣,世上还有一些植物,竟能让真正的动物也跟植物一样,产生光合作用。
  2011年11月,国外有媒体报道,有一种藻类,甘愿成为一种“美味”,被一种叫Elysiachlorotica的海参“进食”,海参“吃”下这些藻类后,体内会积存大量的叶绿素,让自己也能跟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当把太阳光转为能量后,海参能在剩下的10个月里安心的晒着日光浴,而不需要任何“进食”。后来,科学家研究,这是藻类植物与动物的一种“共生关系”。海参为藻类提供场所,而藻类并不会因海参的“进食”而死亡,实则是靠自己体内的叶绿素所进行的光合作用为海参提供了能量。
  藻类同跟海参的共生关系一样的动物还包括蝾螈。每年春天,美国东南部都能看到蝾螈从睡眠中醒来,并聚集开始繁殖。它们大量繁殖,几天后所有的卵都呈现淡淡的绿色。事实上,是一些藻类“定居”在这些卵当中,通过提高细胞内的氧含量而促进胚胎的
  发育。
  植物爱与动物“混为一体”的生长特性,尚存在着太多的奥秘,有待人们去
  破解。
  (责编:高雨薇)
其他文献
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时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不仅彰显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这一科学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而且指明了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十八大报告正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对生态文明理念做出
期刊
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创新行动,也是致力于“大地植绿”“心中播绿”的重要宣传实践活动。  7月20日至23日,本刊记者在4天的时间里对北京平谷、河北承德和秦皇岛三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情况进行了走访。  平谷区争创北京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7月20日上午9点30分,记者来到平谷,正赶上京冀地区大到暴雨,当时风大雨急。记者一行先后参观了马坊森林小镇小龙河湿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本溪市因丰富的煤铁矿资源在我国工业建设中大放异彩,但也因过度的资源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卫星拍摄图片上一片被烟尘笼罩看不到的地方。“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阻碍着本溪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本溪市开始实施林业强市战略,拂去烟尘,用绿色装扮自己,走重工业城市生态化改造之路。  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本溪成功摘掉了“卫星
期刊
那日,有着明媚的日光,为着寻访山西历史文化名镇碛口,我们的越野车赶赴着吕梁山的重重叠叠,弯弯拐拐,经过一路持续的颠簸,一路回避山中路境不时出现的坑洼,终于来到了临县城南五十公里处,吕梁山中的黄河边。  碛口古镇,这个有着“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美誉的壮丽图景就在眼前了。座落于黄河边的碛口镇,相邻的是古渡口,这个古渡口就在山西省临县的边缘处。  总有人问:“碛口,这是个什么字啊?这是什么意思啊?”在当
期刊
江一燕,中国女演员、歌手、写作者。2006年出演中国第一部胶片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的女主角周蒙。2008年在电影《南京南京》中饰演舞女小江。2011年首次出演话剧《七月与安生》,获“现代戏剧谷2012壹戏剧大赏”年度新锐女演员,首届丹尼奖最佳女演员奖。2012年在电影《四大名捕》中惊艳突破。2013年凭借《消失的子弹》中的表演荣获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2015年举办首场个
期刊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更高的战略眼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须,更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息息相关。  过去一段时期,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攒了不少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象普遍存在,有些甚至危及到了群众的生命健康。人生病了要及时就医,不然就会危及生命安全;生态环境出了
期刊
在这秋意盎然的美好季节里,本刊记者随“森林城市·森林惠民”中央新闻采访团来到江苏省常州市,实地采访常州创建森林城市的成果和做法。记者先后走进新龙生态林、龙城大道健身绿道、红梅公园、南山竹海、淹城遗址公园等地,并在嘉泽南一号地块岸举行了植树活动,感受常州市创森以来取得的成效。  9月19日,在陕西省延安市召开的2016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常州、金华、珠海等22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期刊
一泓泉,一茶园,数点清影。深山老村,白墙黛瓦;高山梯田,十里画舫。3月26日至30日,绿色中国摄影万里行——走进大美衢州摄影采风活动在浙江省衢州市举行。活动由绿色中国行活动组织委员会与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浙江开化、江山、衢江三县(巿、区)委宣传部联合承办。  江南三月,是诗人的梦境,是摄影家的天堂。  四天的行程中,自全国各地而来的18位摄影家和记者们先后赴衢州境内的开化县的中山堂、台回
期刊
在我来到云南之前,甚至潜意识里对这块土地的真实性都不无怀疑。它离我日常的生活确实太远,它古朴的山川地貌、独特的风俗民情之于我一一缥缈如对月亮上的景物的想象。在中国大陆的南方,沿海地区由于金钱势力的割据而打破了一切神秘感,而多民族聚居的云南及其依托的那片沉默封闭的红土高原,保留有太多的人间神话,令我联想到诞生了文学史上魔幻现实主义的拉丁美洲——譬如博尔赫斯笔下迷宫般充斥历史感与宗教色彩的新月悬挂的南
期刊
他们是机关干部,他们还是生态指导员。2013年10月15日,浙江省衢州市抽调1480名机关干部,以生态指导员的身份奔赴全市1480个行政村,开展“共建生态家园”干部走亲连心服务基层行动。带着责任、使命与热情,他们开始了任职为期三年的“生态指导员”工作。“共建生态家园”干部走亲连心服务基层行动是战场,也是考场。冬去春来,桃红柳绿,1480名生态指导员在所驻乡村,把自己当作一名战士,在生态建设的战场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