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现在使用的《新课标》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去。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获取知识时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学习方法多样化,课堂教学情景化,最终回归到生活数学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多样化;情景化;数学化
我从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就开始接触新教材,一直到现在,新教材是陪着我一路走来。每一次去听教材分析,都有很大的收获,结合多年的实践,我觉得新教材优化了知识结构,前后的衔接更紧密了,知识内容的教学都是有着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安排,非常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我们应认真研读课改里面的内容,特别是课改前与课改后的内容变化,要求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我们的教学活动。
一、数学生活化,学生易理解
改革后的新课程更强调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所呈现出的内容往往就是学生身边的发生事情,学生会觉得很有熟悉感和亲切感,这样一来,他们对将要学的数学知识就不会感到陌生与害怕,也不会因此有畏惧的情绪产生,学习起来,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前,我们应该多一些思考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分析他们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达到什么层次,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后,再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例子讲数学,让学生明白到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6和7的认识》的课堂中,教材以小学生的其中一次值日作为引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教学蓝本,既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他们的兴趣,又使他们受到了团结合作思想教育。
二、方法多样化,学习更灵活
教材是实施课教学的资源,我们依托于这一资源,结合当地情况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可以创新有效地使用教材。特别是完成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时,通过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学生细心的思考,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是有多种解题思路的,使他们渐渐明白数学知识不但很有趣,而且还可以学得很灵活。例如这样一条题目:一头大象从森林里搬木材,地面上有8根已经砍好的木头,大象用鼻子搬走两根。旁边有两条减法式子:8-□=□ □-□=□,要填的结果很明显,既可以填8-2=6,也可以填8-6=2。这就是算法选择的多样化,新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散了自己的思维,从多个方面思考解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灵”和更“活”。面对改革后的课程,对教师而言,因为既要讲授知识,又要引导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归纳方法。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学生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樣既能解决问题,还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例如有这样一副图:池塘里有2片荷叶,其中一片荷叶上有4只青蛙,另一片荷叶上没有青蛙。学生列出的式子有:4+0=4、4-0=4、4-4=0、0+4=4。我将学生分成四个组进行辩论,说说列式的理由,他们可热闹了,你一言他一语的,谁也没有辩赢。最后我总结:像这种题目,4条式子都对,我们列式时要弄清题意,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的意思列式计算就可以了。由此可以看出,面对问题的多样化,教师如果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还给学生,他们会学得更灵活,效果也会更好。
三、课堂情景化,学习更积极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引起他们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程改革后,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适合创设情景学习的,这样会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小小商店》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小售货员”游戏活动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售货情境的模拟练习,同学们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次做售货员和顾客的乐趣。这样的学习情境,使他们融入了课堂,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玩得更愉快,学得更积极,课堂也因此焕发了生命力。
在情景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组织课堂活动,把游戏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只要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认识时间》一课中,课前我让学生准备好一个闹钟,在课堂上认真观察钟面,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后,很多学生都发现钟面分成12个格,有12个数字,有长短针,能看整点,都能读整点。然后我让学生玩分针时针拼整点的游戏,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小小的游戏既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合作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四、生活数学化,实践能力强
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我认为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生活数学化。新教材中出现的综合实践课,就是生活数学化的体现,在“确定起跑线”这节课中,需要学生圆的相关知识准备。把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放回到课本上。如:“参加200米、400米跑步比赛的运动员为什么会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的呢?这个跑外圈最靠前的运动员是不是容易拿第一?最内圈的运动员会不会很吃亏呢?”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需要回归到一个核心点,让学生先了解运动场跑道的形状结构,研究相邻两条跑道相差距离的规律:跑道是有直道和弯道之分的,直道的长度的固定的,弯道的外圈比内圈要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选取更优的方法来确定跑道起跑线,并明白比赛是公平的,因为每个运动员所跑的距离是一样的,让他们开启一扇生活数学化的知识之窗。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清楚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开展教学工作。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他们变得爱学习了。
参考文献
[1]孙顺平.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5年04期.
[2]唐警梅.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5年03期.
[3]刘文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年05期.
[4]徐仁香.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关键词:生活化;多样化;情景化;数学化
我从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就开始接触新教材,一直到现在,新教材是陪着我一路走来。每一次去听教材分析,都有很大的收获,结合多年的实践,我觉得新教材优化了知识结构,前后的衔接更紧密了,知识内容的教学都是有着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安排,非常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我们应认真研读课改里面的内容,特别是课改前与课改后的内容变化,要求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我们的教学活动。
一、数学生活化,学生易理解
改革后的新课程更强调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所呈现出的内容往往就是学生身边的发生事情,学生会觉得很有熟悉感和亲切感,这样一来,他们对将要学的数学知识就不会感到陌生与害怕,也不会因此有畏惧的情绪产生,学习起来,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前,我们应该多一些思考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分析他们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达到什么层次,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后,再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例子讲数学,让学生明白到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6和7的认识》的课堂中,教材以小学生的其中一次值日作为引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教学蓝本,既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他们的兴趣,又使他们受到了团结合作思想教育。
二、方法多样化,学习更灵活
教材是实施课教学的资源,我们依托于这一资源,结合当地情况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可以创新有效地使用教材。特别是完成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时,通过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学生细心的思考,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是有多种解题思路的,使他们渐渐明白数学知识不但很有趣,而且还可以学得很灵活。例如这样一条题目:一头大象从森林里搬木材,地面上有8根已经砍好的木头,大象用鼻子搬走两根。旁边有两条减法式子:8-□=□ □-□=□,要填的结果很明显,既可以填8-2=6,也可以填8-6=2。这就是算法选择的多样化,新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散了自己的思维,从多个方面思考解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灵”和更“活”。面对改革后的课程,对教师而言,因为既要讲授知识,又要引导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归纳方法。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学生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樣既能解决问题,还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能力。例如有这样一副图:池塘里有2片荷叶,其中一片荷叶上有4只青蛙,另一片荷叶上没有青蛙。学生列出的式子有:4+0=4、4-0=4、4-4=0、0+4=4。我将学生分成四个组进行辩论,说说列式的理由,他们可热闹了,你一言他一语的,谁也没有辩赢。最后我总结:像这种题目,4条式子都对,我们列式时要弄清题意,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的意思列式计算就可以了。由此可以看出,面对问题的多样化,教师如果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还给学生,他们会学得更灵活,效果也会更好。
三、课堂情景化,学习更积极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引起他们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程改革后,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适合创设情景学习的,这样会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小小商店》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小售货员”游戏活动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售货情境的模拟练习,同学们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次做售货员和顾客的乐趣。这样的学习情境,使他们融入了课堂,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玩得更愉快,学得更积极,课堂也因此焕发了生命力。
在情景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组织课堂活动,把游戏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只要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认识时间》一课中,课前我让学生准备好一个闹钟,在课堂上认真观察钟面,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后,很多学生都发现钟面分成12个格,有12个数字,有长短针,能看整点,都能读整点。然后我让学生玩分针时针拼整点的游戏,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小小的游戏既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合作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四、生活数学化,实践能力强
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我认为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生活数学化。新教材中出现的综合实践课,就是生活数学化的体现,在“确定起跑线”这节课中,需要学生圆的相关知识准备。把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放回到课本上。如:“参加200米、400米跑步比赛的运动员为什么会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的呢?这个跑外圈最靠前的运动员是不是容易拿第一?最内圈的运动员会不会很吃亏呢?”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需要回归到一个核心点,让学生先了解运动场跑道的形状结构,研究相邻两条跑道相差距离的规律:跑道是有直道和弯道之分的,直道的长度的固定的,弯道的外圈比内圈要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选取更优的方法来确定跑道起跑线,并明白比赛是公平的,因为每个运动员所跑的距离是一样的,让他们开启一扇生活数学化的知识之窗。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清楚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开展教学工作。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他们变得爱学习了。
参考文献
[1]孙顺平.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5年04期.
[2]唐警梅.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5年03期.
[3]刘文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年05期.
[4]徐仁香.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