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垂直导购死路一条,全品类导购尚有生机
实际上,早在2012年5月的时候,《搜淘购物》团队就已经尝试过做垂直类的导购产品,但以失败告终。当时他们做了一个叫《一闪街》的社区,专做明星相似款服装的导购生意,但是仅在一年后,这个项目做不下去了。除了明星相似款这一领域本属小众产品之外,垂直型的导购更依赖于资金的推广,在先期没有足够资本运作的团队无以为继。
在经历了这一次失败之后,吴帅总结出了些许经验:做小而美或者定向化的导购应用,是无法长久的,因为区别于用户习惯而言,审美疲劳是这一类应用最难克服的难点,除非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在保证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前提下,还得加紧推广措施。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现在我们该做多平台、全品类导购,因为这类产品更符合用户在移动应用端的购物场景。”吴帅说,“我们的定位是移动端。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是未来的趋势。现在有很多用户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再开电脑了,直接用手机了或用手机购物了。”
在吴帅看来,全品类导购产品的优势在于,除了用户分属会多很多之外,自己本身对资金的依赖性也会降低不少,因为买拖把的用户不会只买拖把,而且在二次消费的前提下,用户交叉程度提高很容易。再一个原因,就是市场中已经有了如《美丽说》和《蘑菇街》这类产品,无论是媒体化导购也好,社交化导购也好,市场空缺在逐步紧缩,再入局不太明智。
将产品定义为移动购物平台
2013年10月15日,阿里巴巴实施了“导购跳转”政策。即只有在用户安装了《淘宝》客户端,并且从导购应用跳转到淘宝客户端购买了商品的情况下,导购方才能获得佣金。这无疑给导购方设置了很高的障碍。在这种前提下,《搜淘购物》想到了多平台的生存方式,不局限于一家产品,不依赖于淘宝一家购物平台。再者,目前很多传统的企业的不断“触网”,让《搜淘购物》加速了这一方向的确立。
在对比同类产品时,吴帅将自家产品和《口袋购物》做了比较:“我们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口袋购物》,因为大家都在做多平台、全品类。但是在产品层面上,我是这样理解我们和《口袋购物》的不同的:它的命名和定义都像是一个一个的精品店一样,进去之后他给你的分类不多,而且都是精品。”
“在咱们手机上,假如一个电商一个APP,那么我们手机上会有很多APP。但是我们是多平台、全品类的,有一个APP就可以了。我们想做什么?把所有的电商的产品都聚集起来!以后,你要选一个款产品,直接到我这里来就行了,我这里对各个电商就行比较。比价、比服务,或者比物流速度等。《搜淘购物》提供的是一个商品的聚合,就像ZAKER那样,它是一个媒体的聚合。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平台那里它的价位、它的好评可能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们把它呈现出来了,帮用户选到最好的为止。”
而在《搜淘购物》团队目前的规划中,移动购物是指特卖。这种特卖模式是导购类应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踏板,因为有了特卖就可以进行电商的构建,通过特卖这种轻资产模式来实现现有流量的二次变现。特卖的商品根据现有用户群的属性来进行选择,进行差异化区分。
对于一般的购物情形而言,用户随机浏览的时候较少,随便逛逛更是不具备可参考性,但当用户需要购买,在寻求“物美价廉”的东西时,导购的重要性变凸显出来了。和一个商店中的商品架不同,《搜淘购物》并非是对用户介绍商品架上的东西,而是在一条街中,带用户去最合适的店,那里有最便宜,最好的东西。将这种比较方式对应移动购物之后,《搜淘购物》为用户做的,则是甄别智能手机里的各大购物客户端。
在确定产品定位之后,《搜淘购物》从“搜索”和“发现”这两个方面发展用户群体,前者是面向寻找需求商品的目标用户,后者则是针对拥有标签和分类的习惯用户。
而对于产品本身,《搜淘购物》采用了瀑布流展示方法和离线下载两个贴心设计。
因为手机移动端拥有小屏幕这个特性,这就意味着用户在移动端选择商品时,一次概览的数量,而瀑布流拥有图片显示较多的特性,这在购物客户端上是比较常用的方式。但离线下载则是较为人性化的考量了。在Wi-Fi环境下,将商品信息下载到手机上。用户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开启离线下载,在坐公交、地铁等闲暇时间段拿出来看,可以减少浏览过程中流量的消耗和时间上的节省。
实际上,早在2012年5月的时候,《搜淘购物》团队就已经尝试过做垂直类的导购产品,但以失败告终。当时他们做了一个叫《一闪街》的社区,专做明星相似款服装的导购生意,但是仅在一年后,这个项目做不下去了。除了明星相似款这一领域本属小众产品之外,垂直型的导购更依赖于资金的推广,在先期没有足够资本运作的团队无以为继。
在经历了这一次失败之后,吴帅总结出了些许经验:做小而美或者定向化的导购应用,是无法长久的,因为区别于用户习惯而言,审美疲劳是这一类应用最难克服的难点,除非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在保证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前提下,还得加紧推广措施。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现在我们该做多平台、全品类导购,因为这类产品更符合用户在移动应用端的购物场景。”吴帅说,“我们的定位是移动端。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是未来的趋势。现在有很多用户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再开电脑了,直接用手机了或用手机购物了。”
在吴帅看来,全品类导购产品的优势在于,除了用户分属会多很多之外,自己本身对资金的依赖性也会降低不少,因为买拖把的用户不会只买拖把,而且在二次消费的前提下,用户交叉程度提高很容易。再一个原因,就是市场中已经有了如《美丽说》和《蘑菇街》这类产品,无论是媒体化导购也好,社交化导购也好,市场空缺在逐步紧缩,再入局不太明智。
将产品定义为移动购物平台
2013年10月15日,阿里巴巴实施了“导购跳转”政策。即只有在用户安装了《淘宝》客户端,并且从导购应用跳转到淘宝客户端购买了商品的情况下,导购方才能获得佣金。这无疑给导购方设置了很高的障碍。在这种前提下,《搜淘购物》想到了多平台的生存方式,不局限于一家产品,不依赖于淘宝一家购物平台。再者,目前很多传统的企业的不断“触网”,让《搜淘购物》加速了这一方向的确立。
在对比同类产品时,吴帅将自家产品和《口袋购物》做了比较:“我们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口袋购物》,因为大家都在做多平台、全品类。但是在产品层面上,我是这样理解我们和《口袋购物》的不同的:它的命名和定义都像是一个一个的精品店一样,进去之后他给你的分类不多,而且都是精品。”
“在咱们手机上,假如一个电商一个APP,那么我们手机上会有很多APP。但是我们是多平台、全品类的,有一个APP就可以了。我们想做什么?把所有的电商的产品都聚集起来!以后,你要选一个款产品,直接到我这里来就行了,我这里对各个电商就行比较。比价、比服务,或者比物流速度等。《搜淘购物》提供的是一个商品的聚合,就像ZAKER那样,它是一个媒体的聚合。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平台那里它的价位、它的好评可能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们把它呈现出来了,帮用户选到最好的为止。”
而在《搜淘购物》团队目前的规划中,移动购物是指特卖。这种特卖模式是导购类应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踏板,因为有了特卖就可以进行电商的构建,通过特卖这种轻资产模式来实现现有流量的二次变现。特卖的商品根据现有用户群的属性来进行选择,进行差异化区分。
对于一般的购物情形而言,用户随机浏览的时候较少,随便逛逛更是不具备可参考性,但当用户需要购买,在寻求“物美价廉”的东西时,导购的重要性变凸显出来了。和一个商店中的商品架不同,《搜淘购物》并非是对用户介绍商品架上的东西,而是在一条街中,带用户去最合适的店,那里有最便宜,最好的东西。将这种比较方式对应移动购物之后,《搜淘购物》为用户做的,则是甄别智能手机里的各大购物客户端。
在确定产品定位之后,《搜淘购物》从“搜索”和“发现”这两个方面发展用户群体,前者是面向寻找需求商品的目标用户,后者则是针对拥有标签和分类的习惯用户。
而对于产品本身,《搜淘购物》采用了瀑布流展示方法和离线下载两个贴心设计。
因为手机移动端拥有小屏幕这个特性,这就意味着用户在移动端选择商品时,一次概览的数量,而瀑布流拥有图片显示较多的特性,这在购物客户端上是比较常用的方式。但离线下载则是较为人性化的考量了。在Wi-Fi环境下,将商品信息下载到手机上。用户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开启离线下载,在坐公交、地铁等闲暇时间段拿出来看,可以减少浏览过程中流量的消耗和时间上的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