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中国古典诗词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浩如烟海,经常阅读吟诵一些诗词名篇能够陶冶性情,提高文学修养,得到美的享受。如何欣赏古典诗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中包括欣赏水平、知识结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倾向等。总之,因素很多。这里简略地谈一些基本的要求。
  一、辨明体裁,掌握特点。中国的古典诗歌从体裁上可以分成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歌行等,又叫古风;唐代以后讲究平仄格律的诗是近体诗,又叫格律诗。我们不能把古体诗当作近体诗来欣赏,也不能把近体诗当作古体诗来欣赏。古体诗写法比较自由,受的约束较少,我们除了同近体诗一样欣赏它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情怀、崇高的人格之美、优美的意境外,还可以欣赏它所表现出来的重章叠句的回环之美、音韵和谐之美,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的生动含蓄之美。而近体诗受到的约束较多,比如平仄、用韵、章法、对偶、炼字等,这些都是我们欣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弄懂语言,学一些字词、音韵方面的知识。语言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媒介,作者通过语言才能将所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读者、听众;反之,读者、听众也只有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古典诗词距今几百年、几千年了,今天欣赏难度大,很大的一个障碍就是语言文字。有很多字词的含义今天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弄不懂,对诗意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如《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诗中的“坐”怎么解?有的书解释为“坐着观罗敷”、“坐着看枫林的晚景”这都是错误的。这里的“坐”都是“因为”的意思。回家发火,因为在外面看见了罗敷那么漂亮;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枫林的晚景。再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首先题目中的河南河北就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河南省河北省,诗中的“妻子”也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一词,而是“妻子”和“儿子”的简称。音韵方面,近体诗很有规律,因此读起来就显得抑扬顿挫。但是古代的平仄和韵到今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用普通话读有的已经感觉不到那种起伏和和谐。这也就是一些古诗为什么用方言读更和谐的道理。
  三、把握形象,调动艺术想象力。诗人塑造形象,或抒发感情,或描绘社会生活,往往需要借助一些意象,欣赏时就要在头脑里对这些意象进行加工、组合,让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读者再创造。它需要我们调动艺术想象力。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沙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我们通过在头脑里加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在辽阔无垠的沙漠上有一缕狼烟冉冉升起,一条长河从远处延伸过来,把沙漠分成两半,天边的一轮落日给沙漠和长河铺上了一层余晖。这样,在我们的眼前就浮现了边疆一派雄浑壮丽而又苍凉的景象。
  四、要有一定的美学素养。不同的作者在作品的情调上,在意境的创造上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欣赏这些不同的风格,就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古典诗词欣赏中,人们经常会拈出一些名词术语来概括某个作品的特色,对于这些术语我们应当懂得其含义。比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清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的冲淡,“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的纤秾,“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壮阔,“天苍苍,野茫茫”的雄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瑰丽,“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的清空……对于这些概括诗词风格的“清丽”、“冲淡”、“纤秾”、“壮阔”、“雄浑”、“瑰丽”、“清空”等词语的准确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五、要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来的,后来逐渐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传统,为历代文艺批评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知人”,即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品德、性格、修养,以及写作该诗的缘起;“论世”,即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或置身的社会环境。我们懂得了辛弃疾处在南宋与金人对峙的大环境,而又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处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词中为什么有“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悲愤;了解了陆游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不幸的婚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为什么直到垂暮之年还有“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的凄怆;知道了李商隐处在晚唐牛李党争的夹缝中的境遇,我们才能理解他的诗中为什么总有一股浓厚的感伤情调,诸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诗句。
  诗歌欣赏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谈的也不深入,如果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也就达到本文的目的了。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其他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极好途径。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教材内容的滞后
近几年来,我们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强化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研究。学校加大投入,加快建设,重硬件更重软件,抓管理更抓应用,做到“硬、软件”两手抓,“配、管、用”一体化
从计算机与教学联姻开始,广大教育工作者就一直在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佳途径,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本质的区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项
高语第五册《治平篇》中的第三段这样写道:  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来尽辟,闭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对其中“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一句,人教版的《教学参考书》译为:“即使这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