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支付业务是通信业和金融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在描述移动支付定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对目前主流的移动支付的实现方案方式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3G 移动支付 IVR SMS
1 概述
移动支付满足了消费者在商品交易、资金流转方面个性化、便捷化的需求,颠覆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和消费观念。3G技术的日趋成熟、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移动支付在技术应用创新、安全防护保障、合作盈利模式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移动支付业务已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创新性业务之一,移动支付的实现方案也得到专业人士的更多关注。
2 移动支付概述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将移动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金融结算系统整合衔接,使商品贸易或金融交易的双方,通过移动终端作为业务接入手段进行商业交易的过程。主要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两种形式。通过短信、移动网络、3G技术等系统平台进行交易的称为远程支付。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衍生出来的基于手机的NFC技术、基于银行卡的Pay Wave和Pay Pass、基于手机卡的SIM Pass和RF-SIM等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完成刷卡记账的称为现场支付。
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在政府、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服务提供商(CP/SP)多方的参与和协作下,在政策监管、商业模式、技术创新、业务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智能交通、商场购物、便民缴费、网上购物等方面的广泛需求,为移动支付的应用普及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移动支付业务已经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之中,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产品。
3 移动支付的特点
移动支付作为传统交易方式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在原有的支付结算的基础上又展现出如下特点:①操作灵活便捷:用户借助移动通信网络,只要在有无线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完成所有支付和结算的操作。②交易成本低:移动支付节省了往返银行的交通成本、柜台签单的时间成本。特别是对于交易频繁的小额度支付业务,移动支付的优势明显。③安全系数高:无线通信技术的编码策略、交易过程中的密钥验证,有效地避免了非法的截取或窃取。④优化产业链:作为创新性业务,整合了上下游的资源,不仅为金融系统增加了中间业务的收入,也为运营商带来了增值业务收入。
4 移动支付的主要实现方式
随着通信技术由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的演进,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发展。移动支付在实现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和变化,目前比较主流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语音电话
语音电话业务(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是传统固网语音类增值业务。用户只需拨打特定号码,就可进入相应的系统服务中心,按照语音提示,完成相应的信息输入,通过互动式服务,完成费用的支付或商品的交易。其优点是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高效。声讯语音服务市场运营时间长,用户基础广泛,服务提供商(SP)与各方合作的经验丰富,业务推广和产品使用已经相当成熟。
IVR的服务费常常与普通语音通话的费用不同。对于大量的支付额度小、交易行为频繁的情况,有时会产生较高的通信费用,造成用户无法接受。此外,交易平台提示语音的设计思路、操作过程的时限长短,都是影响用户支付时间和业务感知的关键因素。
4.2 短信方式
短信方式是语音通话之外手机用户之间的一种重要沟通方式,它已成为最成熟的文本类信息交互模式,为通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SP)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以短信作为移动支付的媒介,伴随着手机的普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是早期移动支付成熟推广的主要实践方式。在短信支付系统中,手机用户按照服务提供商(SP)要求的规则,通过手机输入固定格式的信息,发送短信到短信中心(SMSC),经短信中心、短信网关、支付结算平台的交互配合,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用户信息、完成费用划转、生成核实指令后,再将相应的确认短信发送给手机用户。手机用户核实确认后,一笔交易完成暨宣告完成。其优点是使用简单、方便、交易成本低,短信费在支付交易中所占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金融机构、公共服务行业等领域广泛采用这种方式,在各类移动增值业务中,短信支付业务也已成为手机用户交易消费的主要方式。
但是短信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短信固有的存储转发技术机制,致使信息时延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业务高峰时期、在网络拥塞区域,时常出现短信丢失的情况,或者短信延时到达,导致交易拖延或操作失败。所以,移动网络质量的影响、信息交互的延误会影响用户的业务使用,导致付费不成功、重复付费,从而导致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不认可。
4.3 WAP/WEB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WAP/WEB方式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各商业银行、各航空公司、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推出了基于WAP/WEB方式的支付服务。基于2.5G的WAP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网络支持,通过手机访问WAP交易网站,按照网上交易的流程完成支付。3G技术提供了充足的无线带宽,随时随地WEB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互联网上的各种病毒、木马程序,对WAP/WEB方式的移动支付造成了很大的安全威胁。盗取用户账户致使用户利益受损的现象,时至今日尚无彻底的解决方案。此外,WAP/WEB交易过程中的流量费,无论是按照时长计费、还是按照流量计费,都与语音电话方式、短信方式大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的交易类型,进行具体的选择,努力降低支付交易的成本。
4.4 RFID方式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的基本组成包括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其工作原理是,当标签进入磁场范围后接收、解读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取的能量,或者发送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处理。RFID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特性得到大家的认可,从最初的身份识别到商品标签、门禁考勤、移动支付、跟踪定位等,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手机公交卡为例,将传统公交卡与手机终端整合在一起。用户乘车刷卡时,使用配备RFID芯片的手机来刷卡付款。结算平台识别手机用户信息,传递信息到后台支付系统进行交易处理,确认声音提示后完成一次交易支付过程。
RFID的技术特点,使其在移动支付方案中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首先,发展RFID支付应用对运营商来说是双赢的选择。目前手机用户趋于饱和的特征日趋明显,传统语音业务的发展空间已经面临瓶颈。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服务行业的RFID应用,使RFID技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培育起来。所以,运营商将RFID移动支付应用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战略产品。其次,RFID与手机都对私人专有特性有一定的保密措施,身份证、银行卡、门禁卡等RFID应用都是基于个人身份识别的成熟产品。RFID技术与手机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使通信终端成为个人身份的标识。再次,手机中SIM/UIM卡能够存储身份识别信息和支付信息。随着卡容量的不断扩大,可以存储更多的用户识别信息、个人身份信息,能够更广泛的支撑RFID在消费领域的应用。最后,移动通信网络使RFID的应用更加灵活和方便。比如,传统的公交卡充值,用户必须到特定的网点或POS机上才能完成。而利用RFID与SIM/UIM卡结合,就可以利用移动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空中充值操作。
5 结束语
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安全可靠的交易保障、经济实惠的使用成本,这些都是移动支付不断追求的目标。随着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必将成为通信业、金融业跨行业合作的利润“金矿”。随着技术的演进和市场的变化,需要专业人士对移动支付方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春红.3G时代的移动支付业务[J].中国新通信,2007(19).
[2]刘楠.我国移动支付仍需克服三大瓶颈[J].通信世界,2009(28).
[3]袁琦.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电信网技术,2010(02).
[4]郝文江,武捷.移动支付安全性分析及技术保障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09).
关键词:3G 移动支付 IVR SMS
1 概述
移动支付满足了消费者在商品交易、资金流转方面个性化、便捷化的需求,颠覆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和消费观念。3G技术的日趋成熟、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移动支付在技术应用创新、安全防护保障、合作盈利模式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移动支付业务已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创新性业务之一,移动支付的实现方案也得到专业人士的更多关注。
2 移动支付概述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将移动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金融结算系统整合衔接,使商品贸易或金融交易的双方,通过移动终端作为业务接入手段进行商业交易的过程。主要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两种形式。通过短信、移动网络、3G技术等系统平台进行交易的称为远程支付。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衍生出来的基于手机的NFC技术、基于银行卡的Pay Wave和Pay Pass、基于手机卡的SIM Pass和RF-SIM等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完成刷卡记账的称为现场支付。
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在政府、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服务提供商(CP/SP)多方的参与和协作下,在政策监管、商业模式、技术创新、业务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智能交通、商场购物、便民缴费、网上购物等方面的广泛需求,为移动支付的应用普及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移动支付业务已经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之中,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产品。
3 移动支付的特点
移动支付作为传统交易方式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在原有的支付结算的基础上又展现出如下特点:①操作灵活便捷:用户借助移动通信网络,只要在有无线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完成所有支付和结算的操作。②交易成本低:移动支付节省了往返银行的交通成本、柜台签单的时间成本。特别是对于交易频繁的小额度支付业务,移动支付的优势明显。③安全系数高:无线通信技术的编码策略、交易过程中的密钥验证,有效地避免了非法的截取或窃取。④优化产业链:作为创新性业务,整合了上下游的资源,不仅为金融系统增加了中间业务的收入,也为运营商带来了增值业务收入。
4 移动支付的主要实现方式
随着通信技术由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的演进,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发展。移动支付在实现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和变化,目前比较主流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语音电话
语音电话业务(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是传统固网语音类增值业务。用户只需拨打特定号码,就可进入相应的系统服务中心,按照语音提示,完成相应的信息输入,通过互动式服务,完成费用的支付或商品的交易。其优点是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高效。声讯语音服务市场运营时间长,用户基础广泛,服务提供商(SP)与各方合作的经验丰富,业务推广和产品使用已经相当成熟。
IVR的服务费常常与普通语音通话的费用不同。对于大量的支付额度小、交易行为频繁的情况,有时会产生较高的通信费用,造成用户无法接受。此外,交易平台提示语音的设计思路、操作过程的时限长短,都是影响用户支付时间和业务感知的关键因素。
4.2 短信方式
短信方式是语音通话之外手机用户之间的一种重要沟通方式,它已成为最成熟的文本类信息交互模式,为通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SP)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以短信作为移动支付的媒介,伴随着手机的普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是早期移动支付成熟推广的主要实践方式。在短信支付系统中,手机用户按照服务提供商(SP)要求的规则,通过手机输入固定格式的信息,发送短信到短信中心(SMSC),经短信中心、短信网关、支付结算平台的交互配合,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用户信息、完成费用划转、生成核实指令后,再将相应的确认短信发送给手机用户。手机用户核实确认后,一笔交易完成暨宣告完成。其优点是使用简单、方便、交易成本低,短信费在支付交易中所占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金融机构、公共服务行业等领域广泛采用这种方式,在各类移动增值业务中,短信支付业务也已成为手机用户交易消费的主要方式。
但是短信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短信固有的存储转发技术机制,致使信息时延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业务高峰时期、在网络拥塞区域,时常出现短信丢失的情况,或者短信延时到达,导致交易拖延或操作失败。所以,移动网络质量的影响、信息交互的延误会影响用户的业务使用,导致付费不成功、重复付费,从而导致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不认可。
4.3 WAP/WEB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WAP/WEB方式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各商业银行、各航空公司、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推出了基于WAP/WEB方式的支付服务。基于2.5G的WAP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网络支持,通过手机访问WAP交易网站,按照网上交易的流程完成支付。3G技术提供了充足的无线带宽,随时随地WEB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互联网上的各种病毒、木马程序,对WAP/WEB方式的移动支付造成了很大的安全威胁。盗取用户账户致使用户利益受损的现象,时至今日尚无彻底的解决方案。此外,WAP/WEB交易过程中的流量费,无论是按照时长计费、还是按照流量计费,都与语音电话方式、短信方式大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的交易类型,进行具体的选择,努力降低支付交易的成本。
4.4 RFID方式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的基本组成包括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其工作原理是,当标签进入磁场范围后接收、解读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取的能量,或者发送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处理。RFID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特性得到大家的认可,从最初的身份识别到商品标签、门禁考勤、移动支付、跟踪定位等,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手机公交卡为例,将传统公交卡与手机终端整合在一起。用户乘车刷卡时,使用配备RFID芯片的手机来刷卡付款。结算平台识别手机用户信息,传递信息到后台支付系统进行交易处理,确认声音提示后完成一次交易支付过程。
RFID的技术特点,使其在移动支付方案中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首先,发展RFID支付应用对运营商来说是双赢的选择。目前手机用户趋于饱和的特征日趋明显,传统语音业务的发展空间已经面临瓶颈。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服务行业的RFID应用,使RFID技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培育起来。所以,运营商将RFID移动支付应用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战略产品。其次,RFID与手机都对私人专有特性有一定的保密措施,身份证、银行卡、门禁卡等RFID应用都是基于个人身份识别的成熟产品。RFID技术与手机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使通信终端成为个人身份的标识。再次,手机中SIM/UIM卡能够存储身份识别信息和支付信息。随着卡容量的不断扩大,可以存储更多的用户识别信息、个人身份信息,能够更广泛的支撑RFID在消费领域的应用。最后,移动通信网络使RFID的应用更加灵活和方便。比如,传统的公交卡充值,用户必须到特定的网点或POS机上才能完成。而利用RFID与SIM/UIM卡结合,就可以利用移动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空中充值操作。
5 结束语
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安全可靠的交易保障、经济实惠的使用成本,这些都是移动支付不断追求的目标。随着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必将成为通信业、金融业跨行业合作的利润“金矿”。随着技术的演进和市场的变化,需要专业人士对移动支付方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春红.3G时代的移动支付业务[J].中国新通信,2007(19).
[2]刘楠.我国移动支付仍需克服三大瓶颈[J].通信世界,2009(28).
[3]袁琦.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电信网技术,2010(02).
[4]郝文江,武捷.移动支付安全性分析及技术保障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