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意味着学会自我教育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教育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受教育意味着学会自我教育,围绕教育是什么,教育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接受教育让我们学会自我教育以及结合笔者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进一步阐释受教育意味着摆脱恐惧,获得自由,获得智慧,获得爱,学会自我教育,最终使我们茁壮成长。
  关键词:教育;接受教育;可塑性;自我教育
  一、教育是什么?教育有什么用?
  “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是任何教育理论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提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个体在出生时就于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二、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
  (一)接受教育的具体意义
  接受教育的具体意义,它不是指那些数学公式、化学元素、物理电路等冷冰冰的东西,而是指人文意义上的格局、思想、观念、思维、情感等,一切看待世界、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方式。与那些坚硬的技能相比,这些柔软的有温度的无形的存在,更接近于教育的本质。
  (二)中外教育家如何看待接受教育
  为此我查阅了一些书籍和文献,想了解一下中外的教育家是如何看待为什么要接受教育的。首先是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对接受教育的理解为:教育可以让愚昧的人变得聪明起来,让幼小的人快快长大,让落后的人迅速进步,因此教育是一种快乐的事业。教育是改良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学校应该与社会有密切往来,否则大家就不会了解社会的需要。其次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杜威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就人类而言,信仰、理想的形成与改变,希望、快乐与痛苦的产生,实践的重新创造,伴随着物质生命的更新。事实上,经验的延续是通过社会群体的不断更新得以完成的。教育从其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就是社会生活的延续。”社会群体中的单个成员都会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由生走向死的事实,这就决定了教育存在的必要性。“社会群体生活的延续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人天生并不了解也不关心社会群体生活的目的和习俗,因此,必须使社会群体成员,特别是新生成员认识它们,并对它们产生强烈的兴趣。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够完成这个使命。”社会通过传承过程而存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成就不同,这就使教育未成年变得必要且必需。“社会生活通过上代把理想、希望、期待、标准和意见传承给下代从而得以延续下去。与人类相关的一切技术、艺术、科学和道德成就需要借助教育才能被掌握。杜威认为,”不但社会生活本身的绵延不断需要教育和学习,而且共同生活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的作用。这种共同生活,既扩充又启迪经验;既激发又丰富想象;对言论和思想的正确性和生动性承担着责任。“
  三、接受教育让我们学会自我教育——教育即成长
  “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教育是由教学和德育构成的。那么完整的终身教育就不仅是由教学和自学构成,而且是由终身的德育和自我教育构成。“自我教育是人的自我完善以及心灵净化、独立获取道德价值观和社会文明的活动”。雅斯贝尔斯指出,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应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四、我的“教育”故事
  让我以我自己为例来谈谈为何接受教育对我来说意味着自我教育。正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书中写道:“生命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成长,就是生命。成长能力的大小既依靠别人的帮助,也需要借助于自己的可塑性。可塑性或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就意味着习惯,习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于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便能够应对新的情况,最终形成持续不断的成长。”结合之前印度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提出的:“教育是为了消除人的恐惧,人只有不再恐惧,不再有野心,不再怕没有安全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获得知识,只有有了真正的自由才会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革新。”这让我感到很震撼,一直以来我都接受着教育,总以为教育能让我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找份好工作。若说内心里我为什么一直读书,除了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之外,我自己也没想明白过。结合杜威和克里希那不提的这種观念,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教育的一些简单的想法,已经读到硕士研究生了,可我仍然有恐惧,会害怕很多事情,比如害怕考试不能通过,害怕将来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伴侣,害怕生老病死;我仍然会有些野心,希望考试考得比别人好,希望找份比别人好的工作,希望找个优秀的伴侣;我仍然会没有安全感,总觉得学历不高一点,不多拿些证是那么的不踏实。可是克里希那穆提却认为教育可以消除着一切!而且认为消除了这一切才能更自由地去做想做的事情并获得智慧。
  接受教育是为了摆脱恐惧,获得自由,获得智慧,获得爱,学会自我教育,最终使我们茁壮成长。只有在不断地接受教育当中,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逐渐摆脱各种恐惧,以及不再没有安全感,获得自由和智慧,最终学会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 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
  [2] [俄罗斯]弗·弗·克拉耶夫斯基著,张男星.曲程等译.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 蔡彤瑶
其他文献
摘要:正所谓“生活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间密切相关。教学老师在开展初中英语知识教学时,其就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开展英语知识教学,以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即是从生活化课前导入、生活化课中教学以及生活化课后作业三个角度出发,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
期刊
摘要:我国体育中职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学校。体育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体职生在自律性和行为规范的问题较多,这为体育中职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探索在体职生行为规范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的路径,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引领学生精神成长,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保证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融入;体育中职学生;行为规范  我国体教融合的文件背景下,对体育中职教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地快速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一些高精尖的人才,所以社会上的众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高校中大学生的管理。只有高校辅导员能够高效地管理班级,才能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班级秩序非常差,不仅会妨碍到学生的学习,还会让学生之间滋生矛盾,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辅导员要管理好自己负责的班级,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的成长。本文就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简单地谈一谈高
期刊
摘要:“立德”是“树人”的第一步,是一个无形、无痕迹的过程。真正有效的德育如一缕春风,轻轻拂去,一切都将脱离伪装,接受无抵抗的洗礼。“道不落文,文不生道”。语文学科具有德育渗透的优势,是重要的学科德育渗透平台。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我们有义务探索语文教学中德育观念的渗透途径,优化自己的德育渗透方法,实现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目标。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语文学科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当下各学科学段的主要教学目标。而初中英语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能够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将英语核心素养渗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当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前言:初中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教师工作的重点方面,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初中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还需要将新课程标准渗透在数学教学的课前、课上与课后三个阶段中,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强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方式提升策略  据调查,很多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较为矛盾,他们可以从数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的创新发展,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小学科学教学所应当具备的实践性、科学性与探索性,应当成为教师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努力方向。伴随着时代发展对科研性人才的需要,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小学教师对小学科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实验教学滞后性突出和学生没有科学学习兴趣等问题比较突出。而本文将从小学科学教师重视科学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发掘科学教学趣味三个方面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互联网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新鲜事物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多媒体的功能也日益完善,计算机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姿多彩的转变。在这种大背景与大趋势下,学生们也表现出更易于接受多元化新鲜事物的倾向。因此,广大教育研究者们开始研究将这种多元化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并作出了许多尝试。例如,早期的多媒体教室的开设与近些年来教室中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兴起的微课教学与网课教学,都
期刊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没有经历过或者说没有见过类似的事情,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学生没办法理解,学习起来自然比较困难。而通过微课教学,三五分钟的短视频,学生可以清楚的知道这节课程中的知识点,其因为其简短的特性,学生不仅不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反而可能激发学习兴趣。而在下课前,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让其在放学之后,也可以进行一个复习。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微课教学;学习兴趣;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技术也发展飞速,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实施互联网微课,MOOC和其他形式的网课等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创新了旧的教学方法。这就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如何将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与互联网融合,提高中等职业语文教学的及时性任务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面对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线上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