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冰洋国际治理进程检视及其协调

来源 :太平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0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北冰洋面临商业性活动的威胁不断增大,将对北极海洋生物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产生不利。BBNJ国际协定旨在为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建立统一的机制,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是重要议题之一。中北冰洋存在重要生态海区进程,也有国际组织提出公海保护区提案。这些为未来中北冰洋治理措施的采用提供了依据。同时,存在着海洋保护区与其他划区管理工具之间、BBNJ国际协定与相关国际公约之间,以及相关国际机制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问题。
其他文献
共享的理念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对于现代化建设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宗旨性和基石性的意义.但是同时必须看到,无论共享理念有多么重要,它并非现代化建设或发展的唯一理念.共享理念有着自身特定的合理边界.一旦越过这些合理边界,共享的理念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就会被误解、误用,使整个现代化建设陷入某种误区.从基本价值取向的角度看,共享理念并不意味着要妨碍人们的自由发展.从经济基础的角度看,共享理念不能脱离市场经济.从行为主体的角度看,共享不能忽略社会成员的"共建"职责问题.从公共投入的角度看,共享不等同于高福利政策.从社会共
现代以来西方哲学对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影响,基本上是单向的.而作为西方哲学家,斯洛特的阴阳哲学,却罕见地表现出了一种对中国哲学如何参与当代世界哲学创造进程的"回馈性"思考.斯洛克将阴解释为"接受性",并以之为切入点,揭示出阴阳之间的互涵平衡关系,据此证明中国传统阴阳思想在重构当代伦理学、认识论及心智哲学中的理论意义.斯洛特对阴阳的重新诠释虽契合儒家阴阳学说的精神,却又是一种否定意义上的契合.儒家的阴阳思想,从"道"与"实存"的角度来看,体现的乃是"刚"和"通"的哲学精神.阴阳是以"刚"为本质的互涵一体关系.易
关于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是伦理思想史上争论较多的问题,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德福是否可以一致.其实道德学应该研究的是道德幸福这种独立的幸福形态,或者说是作为道德价值存在的幸福,而非一般意义上基于心理主义的幸福.道德幸福是一种精神性幸福,并且道德幸福时常伴有艰难选择和自我牺牲,它是对道德规范性的自觉体认,有时甚至还有强烈的道德想象参与机制.道德幸福与美好生活向往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幸福与美好生活的同一性,即道德幸福本身就是美好生活抑或美好生活使人感受到道德幸福;二是美好生活对道德幸福的包容性,但能否
严复以"群"观念为核心,阐发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化的必要性、正当性及总体路径.他广泛吸收并融合荀子群学思想以及19世纪欧洲生物学与社会学理论,认为现代国家不仅延续了传统社群的道德内涵,同时也兼具种族联合体以及历史进程中高阶社会形态的多重身份.因此,现代国家的构建不仅是中国谋求生存、寻求富强的前提,也是遵循"群"作为社会有机体不断进化的自然法则和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这一进程要求个体努力冲破家族、部落、地方等宗法共同体束缚,并在独立、平等的身份基础上,紧密地融入现代民族国家,参与生存竞争的国际秩序,汇入历史进步潮
法定数字货币摆脱了传统货币在跨境流动中主要依靠代理银行的模式,能够有效规避结算风险,克服成本高、效率低和透明度低的缺陷。在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流动的机制设计中,应将银行业体系的中心化和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相结合,选择合适的跨境流动模式,并逐步深入。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流动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威胁”货币主权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冲击银行业结构体系、与现有金融基础设施不兼容、保护隐私与控制国际货币犯罪之间存在张力、法律和监管规则滞后等。为此,各国应形成全新的货币制度理念和货币主权制度,适应传统银行业结构体
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以及写于同一时期的其他论著中,吕思勉一直在思考中国政治变迁的基本特点.他分析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官僚集团、中国历代改革得失等重大问题,指出中国历代改革思想的内在缺陷、中国官僚集团的历史作用与一些弊病,不但体现了史家之卓识,而且具有极强的政治判断力.一方面他对中国历代典籍十分熟悉,具备从中国历史脉络出发探讨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他现实感极强,许多历史论著有着极为敏锐的问题意识,同时,由于他重视汲取社会科学理论,其历史论著颇具框架性与理论性,能够为人们提供许多思考中国古今
面对19世纪末期的内外危机,晚清儒学的话语、命题和义理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转化.从学术立场上看,康有为所著《康子内外篇》虽然围绕理学的诸多命题与概念展开,但在理学思想基础之上又展现出作者独特的诠释.首先,"理势互动"的思想关系逐渐向"由势生理"的现实策略偏转;其次,传统的"当然之理"以及赖以穷究"当然之理"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生产方式开始改变.因此,通过重建世界观与知识谱系,以新的义理整合传统儒学的诸多理念,成为康有为思考"理势"关系的重要目标.从政治态度上看,《康子内外篇》虽然多从哲学论述入手探讨政治理念,但康
全球海洋公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之外而为全人类所有的海域及其所包含的资源,既具有主权的无归属性、使用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以及利用的规范性特征,也在经济、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全球海洋公域治理正面临治理态势的权力政治化、治理供给的赤字化和治理价值导向的私有化挑战。完善全球海洋公域治理,需要秉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治理主体的包容与协商原则、治理方式的多元与规范原则、治理收益的共享原则。中国可以从加强治理能力建设、深化治理机制改革、主动宣扬和践行“中国话语”三方面出发,积极参与全球海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网络安全政策。在国内能力建设方面,日本通过组织机构构建、网络防卫能力建设和官民网络安全合作等措施打造网络安全强国。在国际合作方面,日本将网络安全作为提升国际安全事务影响力的抓手,以国际网络对话、网络安全合作、国际网络安全规则塑造和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支援为着力点,试图抢占主动权,塑造网络安全领导者角色。在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的当下,日本网络安全政策的发展方向值得关注和研究。
西方的"史料批判"相当于中国传统的考据学,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中,可以建构一种更完备的史料批判理论.它首先是基础层级的批判,是对现代文学史料的真确性、完整性和异同性等史料基本质素的批判;从发生论、形构论角度去审辨现代文学史料的形体、意图、思维方式等则进入到深透批判层级;而形上层级的史料批判是上升到对史料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材料性与话语性、历史文本性与文学文本性等本质属性和史料虚无主义、史料至上主义等史料观的追问.现代文学的史料批判方法同样是整合性的,其核心方法是文献学的版本、校勘、目录、辑佚、辨伪、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