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1990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保税区正式设立。其后,国务院相继批准了15家保税区,实行保税的海关监管政策,发展贸易、物流和加工等业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保税区与港口的资源统筹,功能协调发展,2004年以“区港联动”为特征的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作,保税物流园区实行的入区退税、海运直通、园区集拼等模式,部分地解决了制约国际中转的政策限制,扩大了保税业务的内涵。
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工程这一国家战略项目的实施,2005年6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了洋山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是按照我国国情实际需要,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型海关监管区域,首次实现了“区港合一”,叠加了目前国内各类特殊监管区的优势政策和功能,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合,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为探索向自由港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南北战略布局初显
2007年12月11日,伴随着中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天津东疆的封关运作,我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已初步完成从南到北的中国保税港区战略布局:已封关运作或正式获批的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及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正在以整体形象展示中国港口物流格局。
2005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拉开了中国设立保税港区的序幕;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同时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其中,前者因为规划面积达10km2而成为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2007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填补了南方地区无保税港区的空白。
中国保税港区从南到北的布局意义深远。对外看,保税港区作为目前中国最为开放的经济区域,是中国应对国际竞争、更好地融入世界的战略之举;对内看,4大保税港区沿海而“居”,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大区域,将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最前沿。
2006年批准设立的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也按照保税港区政策执行。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的全国保税港区已形成“4+1”的格局。
“三合一”叠加优势
保税港区实行“三合一”叠加政策,即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其政策优势表现在,境外货物入港区保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其区域优势表现为:港口与特殊监管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区港融合”,由一个海关统一监管。其功能优势表现为:保税港区具备港口、物流、加工、展示4大功能,可以全面发展港口作业、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研发、维修、展示等多种业务类型。
保税港区的运行规则基本与自由贸易区接轨,十分有利于推进转口贸易的发展。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通过第三地转手进行的贸易。根据美国商业部和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小组的估计,中国内地出口到美国的货物从香港转口后,平均加价幅度为40.7%。由此可见,通过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不但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转口利润,同时也可有效推动运输物流、金融保险等高端服务业的同步发展。
服务拓展功能各异
保税港区的特殊政策和特殊功能,使其在发展国际物流,提升我国航运物流国际竞争力方面具备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以洋山保税港区为例,封关运作以来,港口区域短时期内就进入比较成熟的运作,国际航线逐渐汇聚,集装箱吞吐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00万标箱,且预计今后几年每年都会有200多万个标箱的增量,大进大出的海运枢纽功能日趋成熟。区内已经有包括达飞、叶水福、怡亚通、普洛斯等50多家中外知名航运物流、加工制造、商贸服务型企业注册落户。保税仓储、国货复进口、进出口分拨,以及供应商管理库等业务模式逐步开展。
进入2008年以后,几个封关运作的保税港区运作业务类型将日渐丰富,业务模式也将快速成长。可以预期,保税港区未来将成为以分拨中心、采购中心、配送中心、集拼中心、中转中心为主体的国际物流枢纽集散平台,对区域物流的龙头带动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
保税港区是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各地保税港区根据区位优势不同,选择了不同的特色功能作为发展的重点。如洋山保税港区具有发展国际分拨、国际集拼的比较优势;东疆保税港区依托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在离岸金融方面寻求突破;洋蒲保税港区则主要依托周边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能源、原材料的交易中心。明确的功能定位是保税港区发展的前提,而依托不同定位的功能拓展,将越来越成为各地保税港区发展的跨越式突破热点。
(感谢洋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的智慧支持)
为了更好地推动保税区与港口的资源统筹,功能协调发展,2004年以“区港联动”为特征的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作,保税物流园区实行的入区退税、海运直通、园区集拼等模式,部分地解决了制约国际中转的政策限制,扩大了保税业务的内涵。
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工程这一国家战略项目的实施,2005年6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了洋山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是按照我国国情实际需要,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型海关监管区域,首次实现了“区港合一”,叠加了目前国内各类特殊监管区的优势政策和功能,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合,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为探索向自由港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南北战略布局初显
2007年12月11日,伴随着中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天津东疆的封关运作,我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已初步完成从南到北的中国保税港区战略布局:已封关运作或正式获批的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及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正在以整体形象展示中国港口物流格局。
2005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拉开了中国设立保税港区的序幕;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同时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其中,前者因为规划面积达10km2而成为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2007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填补了南方地区无保税港区的空白。
中国保税港区从南到北的布局意义深远。对外看,保税港区作为目前中国最为开放的经济区域,是中国应对国际竞争、更好地融入世界的战略之举;对内看,4大保税港区沿海而“居”,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大区域,将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最前沿。
2006年批准设立的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也按照保税港区政策执行。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的全国保税港区已形成“4+1”的格局。
“三合一”叠加优势
保税港区实行“三合一”叠加政策,即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其政策优势表现在,境外货物入港区保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其区域优势表现为:港口与特殊监管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区港融合”,由一个海关统一监管。其功能优势表现为:保税港区具备港口、物流、加工、展示4大功能,可以全面发展港口作业、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研发、维修、展示等多种业务类型。
保税港区的运行规则基本与自由贸易区接轨,十分有利于推进转口贸易的发展。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通过第三地转手进行的贸易。根据美国商业部和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小组的估计,中国内地出口到美国的货物从香港转口后,平均加价幅度为40.7%。由此可见,通过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不但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转口利润,同时也可有效推动运输物流、金融保险等高端服务业的同步发展。
服务拓展功能各异
保税港区的特殊政策和特殊功能,使其在发展国际物流,提升我国航运物流国际竞争力方面具备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以洋山保税港区为例,封关运作以来,港口区域短时期内就进入比较成熟的运作,国际航线逐渐汇聚,集装箱吞吐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00万标箱,且预计今后几年每年都会有200多万个标箱的增量,大进大出的海运枢纽功能日趋成熟。区内已经有包括达飞、叶水福、怡亚通、普洛斯等50多家中外知名航运物流、加工制造、商贸服务型企业注册落户。保税仓储、国货复进口、进出口分拨,以及供应商管理库等业务模式逐步开展。
进入2008年以后,几个封关运作的保税港区运作业务类型将日渐丰富,业务模式也将快速成长。可以预期,保税港区未来将成为以分拨中心、采购中心、配送中心、集拼中心、中转中心为主体的国际物流枢纽集散平台,对区域物流的龙头带动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
保税港区是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各地保税港区根据区位优势不同,选择了不同的特色功能作为发展的重点。如洋山保税港区具有发展国际分拨、国际集拼的比较优势;东疆保税港区依托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在离岸金融方面寻求突破;洋蒲保税港区则主要依托周边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发展能源、原材料的交易中心。明确的功能定位是保税港区发展的前提,而依托不同定位的功能拓展,将越来越成为各地保税港区发展的跨越式突破热点。
(感谢洋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的智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