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一篇好的作文犹如一座精美的建筑,那么布局谋篇是建筑的结构,而语言则是不可或缺的装潢。因此,扮靓作文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文修辞比喻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练,更要生动、活泼。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别林斯基认为,文章内容再好,如果没有文采,“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如果说一篇好的作文犹如一座精美的建筑,那么布局谋篇是建筑的结构,而语言则是不可或缺的装潢。因此,扮靓作文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为作文插上灵动的翅膀,让写出的文章赏心悦目呢?
一、善用修辞添灵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种能力训练就是体会作者运用修辞的表达效果,进而在写作时学以致用,增强语言表现力。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格并加以巧妙运用,会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文采斐然。
1.巧用比喻
比喻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巧妙的比喻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灵动,用比喻喻景、状物能使人如见其物,有身临其境之感,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这一比喻句用音乐的节奏和母亲在摇篮边对童谣的哼唱作喻体,生动地写出了雨落在各处的特点,形象可感;
用比喻喻人可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描写杨二嫂的形象“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用圆规作比,将杨二嫂瘦削的身体,细小的双脚,刻画的淋漓尽致;用比喻抒情,能使不尽之情融于形象之中,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喻自己的愁思之深之广之无穷无尽;用比喻说理,可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荀子在《劝学》中用大量的比喻说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将深刻的道理明白如话地表达出来,增强了感染力。
写作时巧用比喻,会为文章增色添彩,熠熠生辉。
2.善用排比
排比句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例如“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是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黄集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青翠,闻一下香沁心脾,心里得到恬适不会孤单。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可收到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善用排比句,可使文章内容集中,气势磅礴,节奏鲜明,酣畅淋漓。
如果说语言是绚烂的春景,那么修辞就是翩翩起舞的蝴蝶,为美丽的景色增添一丝灵动。写作时综合使用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复、对偶等各种修辞手法,可以有效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将读者带入美好境地,使之读其文,乐其心,回味无穷。
二、巧引妙化增色彩
1.引用、化用诗文名句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诗词名句、谚语、熟语和中外名人名言等,历来具有表达凝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的特点。引用名句使文章神采飞扬,恰当引用于自己的作文,必能使文章意蕴深厚,激活语言表达,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例如,柯灵在《乡土情结》中大量引用诗文,“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引用的古诗文恰到好处地为表现情感主旨起到了服务的作用。不仅说明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而且还营造具体的历史场景,使文章生动感人。
2.巧引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古人云:“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恰当地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巧借他山之石,可给作文的语言平添一份亮点,一份情趣,一份飘逸。写标题时信手拈来作为文章的“眼”,不仅是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而且常使文章熠熠生辉,人们常说: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采。例如,在写“追求”话题的作文时,可用《阳光总在风雨后》《与往事干杯》《将追求进行到底》《借我一双慧眼》作标题,表达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用优美的歌词开头或结尾,容易造成一种抒情氛围,取得引人入胜、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效果。
三、陌生表达创新奇
平凡的事物,熟悉的情感,用过于滥俗的表达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可反其道而行之,用陌生化的语言表达,亦会产生新奇的效果。例如,林徽因在《月光》中写道:“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方文山的《东风破》“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洛夫的《今日小雪》“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等等,都通过陌生化的表达,增加了感悟难度,丰富了审美体验。
当然,写作文如果不注意仔细推敲和修改,也不能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好上面提到的一些让作文语言生动起来的基本方法,而且要不断对自己的作文反复进行修改锤炼,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语言文采飞扬,靓丽夺目!苏子云“浓妆淡抹总相宜”,写作亦如此,无论是平实质朴的文章还是旖旎华美的文章,都离不开语言的千锤百炼。
作文修辞比喻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练,更要生动、活泼。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别林斯基认为,文章内容再好,如果没有文采,“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如果说一篇好的作文犹如一座精美的建筑,那么布局谋篇是建筑的结构,而语言则是不可或缺的装潢。因此,扮靓作文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为作文插上灵动的翅膀,让写出的文章赏心悦目呢?
一、善用修辞添灵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种能力训练就是体会作者运用修辞的表达效果,进而在写作时学以致用,增强语言表现力。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格并加以巧妙运用,会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文采斐然。
1.巧用比喻
比喻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巧妙的比喻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灵动,用比喻喻景、状物能使人如见其物,有身临其境之感,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这一比喻句用音乐的节奏和母亲在摇篮边对童谣的哼唱作喻体,生动地写出了雨落在各处的特点,形象可感;
用比喻喻人可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描写杨二嫂的形象“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用圆规作比,将杨二嫂瘦削的身体,细小的双脚,刻画的淋漓尽致;用比喻抒情,能使不尽之情融于形象之中,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喻自己的愁思之深之广之无穷无尽;用比喻说理,可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荀子在《劝学》中用大量的比喻说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将深刻的道理明白如话地表达出来,增强了感染力。
写作时巧用比喻,会为文章增色添彩,熠熠生辉。
2.善用排比
排比句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例如“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是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黄集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青翠,闻一下香沁心脾,心里得到恬适不会孤单。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可收到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善用排比句,可使文章内容集中,气势磅礴,节奏鲜明,酣畅淋漓。
如果说语言是绚烂的春景,那么修辞就是翩翩起舞的蝴蝶,为美丽的景色增添一丝灵动。写作时综合使用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复、对偶等各种修辞手法,可以有效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将读者带入美好境地,使之读其文,乐其心,回味无穷。
二、巧引妙化增色彩
1.引用、化用诗文名句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诗词名句、谚语、熟语和中外名人名言等,历来具有表达凝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的特点。引用名句使文章神采飞扬,恰当引用于自己的作文,必能使文章意蕴深厚,激活语言表达,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例如,柯灵在《乡土情结》中大量引用诗文,“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引用的古诗文恰到好处地为表现情感主旨起到了服务的作用。不仅说明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而且还营造具体的历史场景,使文章生动感人。
2.巧引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古人云:“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恰当地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巧借他山之石,可给作文的语言平添一份亮点,一份情趣,一份飘逸。写标题时信手拈来作为文章的“眼”,不仅是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而且常使文章熠熠生辉,人们常说: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采。例如,在写“追求”话题的作文时,可用《阳光总在风雨后》《与往事干杯》《将追求进行到底》《借我一双慧眼》作标题,表达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用优美的歌词开头或结尾,容易造成一种抒情氛围,取得引人入胜、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效果。
三、陌生表达创新奇
平凡的事物,熟悉的情感,用过于滥俗的表达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可反其道而行之,用陌生化的语言表达,亦会产生新奇的效果。例如,林徽因在《月光》中写道:“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方文山的《东风破》“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洛夫的《今日小雪》“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等等,都通过陌生化的表达,增加了感悟难度,丰富了审美体验。
当然,写作文如果不注意仔细推敲和修改,也不能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好上面提到的一些让作文语言生动起来的基本方法,而且要不断对自己的作文反复进行修改锤炼,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语言文采飞扬,靓丽夺目!苏子云“浓妆淡抹总相宜”,写作亦如此,无论是平实质朴的文章还是旖旎华美的文章,都离不开语言的千锤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