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如同长大成人的温迪,丢失了飞往永无乡的翅膀。
好在还有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他的存在,提醒我们人类总有周而复始、绵延不断、永不消逝的童年,以及伴随着童年的永恒的母爱。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的,只有一个例外,这个孩子就是彼得·潘,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出生的第一天,因为害怕会长大,就从家里逃了出来。伦敦的肯辛顿公园曾经是他游荡的地方,如今他长住在一座远离英国本土的海岛——Never Land,梁实秋先生译作“永无乡”的地方。
那里奇异而热闹,住着一帮以胡克船长为首的海盗,一个印第安人部落,各种各样的野兽,人鱼,小仙人,还有一群被大人不小心弄丢了的孩子,彼得就是他们的队长。这些孩子不用上学、读书,不用学这样那样的规矩,常常结伴在永无岛上四处冒险,和海盗打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惟一美中不足的是,他们都是男孩,包括彼得在内,都不怎么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孩子们需要一位母亲。但是彼得瞧不起人世间所有的成年母亲,他决定为孩子们找一位小姑娘做母亲。
于是,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夏夜,他飞到伦敦,趁达林先生和太太出门赴宴而狗保姆娜娜又被锁住的时机,飞进育儿室,带着小女孩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飞到了永无乡。温迪做了孩子们的小母亲,照料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为他们缝缝补补。孩子们也敬重她,听她的话。
只有在童话和睡梦里才能见到的奇妙生活从此展开。孩子们住在地下的家里,每个人都经过根据自己身材选择的树洞进出这个家,蘑菇是家的烟囱,爱着彼得的小仙女叮叮铃陪伴着他们。有时她会因为嫉妒而和温迪作对。他们在礁湖里玩人鱼的水泡球游戏,和印第安人进行游戏战争,彼得异想天开,让孩子们扮演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也同意扮演孩子,不然战争就无法继续。他们搭救过印第安人的首领——美丽而高傲的虎莲公主。彼得和温迪绝处逢生,被知恩图报的永无鸟搭救了性命。孩子们被掠上了海盗船,为了救他们,彼得和阴险残暴的海盗头子胡克决一死战,使他终于掉进了鳄鱼的血盆大口。和海盗恶战之后,一切归于平静。
温迪开始想念母亲,央求彼得送他们回到了伦敦的家。彼得和达林太太都喜欢温迪,都舍不得离开她,最终彼得还是把温迪还给了达林太太。在达林一家团聚的时候,彼得站在窗外向里张望。他自己的乐事数也数不清,那是别的孩子永远得不到的。但是,只有这一种快乐,他隔窗看到的那种快乐,他却被关在了外面,永远也得不到。
彼得答应每年春季大扫除的时候来接温迪,可是温迪渐渐长大了。她和弟弟们渐渐失去了飞行的本领,他们说是因为缺乏练习。其实真正的意思是,他们不再相信这一切了。新的冒险趣事让健忘的彼得忘记了旧的事情,他甚至记不得胡克船长和叮叮铃是谁。有一年,彼得没有来接温迪。温迪的弟弟说:“也许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人吧,温迪!”要不是弟弟先哭了,温迪也会哭的。再下一年,彼得又来接她,他竟然不知道自己漏了一年。
这是小姑娘温迪最后一次见到彼得。等他们再次见面时,温迪已经是一位结了婚的妇人。彼得什么都不知道,仍然要求温迪去和他一起做春季大扫除。于是温迪站了起来,彼得有生以来第一次害怕了:“别开灯。”他叫道。可是温迪还是开了灯,彼得痛苦地叫起来:“你答应过我不长大的!”
然而,谁都是要长大的,除了彼得·潘。于是彼得带走了温迪的女儿简。小母亲一代代不断更替,彼得却始终是个满口乳牙,长不大的小男孩。事情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只有孩子们是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
长不大的小飞侠
——《彼得·潘》书评
猫眼
1997年,我在一个好朋友那里第一次读到了《彼得·潘》。浅绿色的三联版,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一本书。她很爱惜地把《彼得·潘》递到我手里,然后把耳机给我戴好。磁带“沙沙”地转动起来,音乐声渐渐变大,耳机里响起The Beatles的《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说起来,甲壳虫乐队的这首《永远的草莓地》有许多个版本。但惟有那一个版本,我对它的印象特别清晰。可能是因为一边在看《彼得·潘》一边在听它,就会忍不住考虑,“永远的草莓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呢?和“永无乡”相比又怎么样呢?带着这些有点特殊的问题,我目睹永无乡慢慢浮现了它的轮廓。它正是一张孩子的心思的地图,每个人的永无乡又都不一样。白天的时候它不怎么惊人,“可是,在你睡着前的两分钟,它就几乎变成真的了。所以夜里要点灯。”
在所有的成年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们相信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名字叫做“草莓地”也好,“永无乡”也好,反正生活在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永无乡里住着仙人,每一个男孩和女孩都应该有一个仙人。“每个婴孩第一次笑出声来,那一声笑就裂成了一千块,这些笑到处蹦来蹦去,仙人们就是那么来的而每当一个孩子说他不再相信仙人,就有一位仙人在什么地方落下来死掉了。”蔚蓝的礁湖里,人鱼们用尾巴拍着水泡玩游戏,球门就是天边的彩虹。鳄鱼不小心吞下了一只钟,一听到这声音,正在作恶的胡克船长就吓得逃之夭夭。最重要的是,那里住着彼得·潘。
作者巴里用希腊神话里山林原野之神——“潘”神一词来做彼得的姓氏,象征着彼得未经雕琢的本性。虽然他认识仙人们,敢去摸鲨鱼的尾巴,能和星星说笑话,做许多普通孩子做不了的事情, 但是彼得仍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类的孩子。他有孩子的天性,有孩子的种种可爱和毛病。他有魅力,有侠义心肠,乐于助人,爱玩“假装”的游戏;却又骄傲,有领袖欲,健忘,还有点孩子式的自私。但他代表着人类最纯朴,从未受过污染的童真,蕴含着永不衰竭的生机。当他答应给温迪一个吻时,却给了温迪一颗橡子。因为彼得一生下来就从家里逃跑了,他甚至不知道吻是什么。
“我是少年!我是快乐!我是刚出壳的小鸟!”彼得一笑就露出他那两颗珍珠般的小牙,他至今还保留着他的第一声笑。爱玩、爱游戏是他的第一天性,所以他不愿意长大。
《彼得·潘》是一部孩子的童话,它巧妙地将现实和虚幻交织在一起,通篇洋溢着孩子般的幻想。然而又不仅仅如此,《彼得·潘》在奇幻的想像中把成年的我们推往消逝已久、永不复来的童年世界。我们如同长大成人的温迪,丢失了飞往永无乡的翅膀。成人的世界索然无味,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矩和忧虑。文明为它的每一点进步付出了代价——渐渐地丢失了人类在自己的童年所保有的最初的天真。温迪总要长大,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好在还有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他的存在,提醒我们人类总有周而复始、绵延不断、永不消逝的童年,以及伴随着童年的永恒的母爱。
忘不了通往永无乡的道路,梦幻一般的道路——右手第二条路,然后一直向前,直到天亮。
J.M.Barrie
詹姆斯·巴里,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他生于英国东部苏格兰(现安格斯郡)农村一个织布工人之家。自幼酷爱读书写作。1882年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两年。1885年(此时他已25岁),他移居伦敦,当自由投稿的新闻记者,开始创作反映苏格兰人生活的小说和剧本。1919-1922年任圣安德鲁斯大学校长。1928年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1937年受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他的小说属于“菜园派”,擅长以幽默和温情的笔调描述苏格兰农村的风土人情。他一生为孩子们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剧,最著名的是幻想剧《彼得·潘》(1904)和同名小说,它们成为不朽的英国文学名著流传下来。
巴里迁居伦敦后,住在肯辛顿公园附近,每天上下班都从那儿路过。一天,他看见有几个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用树枝盖小屋,用泥土做点心,还扮作童话中的仙女和海盗。这游戏吸引了那位黑胡子的作家。他站在一旁笑嘻嘻地看着。后来,一个胆大点的孩子问他愿不愿意跟他们一起玩,于是作家高高兴兴地加入孩子们的游戏,一直玩到天黑。在回家的路上,巴里才发现原来这些孩子都是他的邻居,其中最活跃的那个男孩叫彼得。后来,孩子们从家长那里听说巴里是个作家,他正在写一个剧本,叫《彼得·潘》,便把他围住,要他讲《彼得·潘》的故事。等巴里讲完,他们才知道自己一个个都在故事里了。巴里把这些小朋友都称为他创作的合作者。《彼得·潘》公演时,孩子们每人还分到五个便士的稿费呢!
《彼得·潘》在伦敦公演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轰动。后来,人们又把它改为童话故事,并将它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以彼得·潘故事为内容的连环画、纪念册、版画、邮票等风行欧美各国。自从《彼得·潘》被搬上银幕,每年圣诞节,西方各国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好在还有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他的存在,提醒我们人类总有周而复始、绵延不断、永不消逝的童年,以及伴随着童年的永恒的母爱。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的,只有一个例外,这个孩子就是彼得·潘,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出生的第一天,因为害怕会长大,就从家里逃了出来。伦敦的肯辛顿公园曾经是他游荡的地方,如今他长住在一座远离英国本土的海岛——Never Land,梁实秋先生译作“永无乡”的地方。
那里奇异而热闹,住着一帮以胡克船长为首的海盗,一个印第安人部落,各种各样的野兽,人鱼,小仙人,还有一群被大人不小心弄丢了的孩子,彼得就是他们的队长。这些孩子不用上学、读书,不用学这样那样的规矩,常常结伴在永无岛上四处冒险,和海盗打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惟一美中不足的是,他们都是男孩,包括彼得在内,都不怎么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孩子们需要一位母亲。但是彼得瞧不起人世间所有的成年母亲,他决定为孩子们找一位小姑娘做母亲。
于是,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夏夜,他飞到伦敦,趁达林先生和太太出门赴宴而狗保姆娜娜又被锁住的时机,飞进育儿室,带着小女孩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飞到了永无乡。温迪做了孩子们的小母亲,照料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为他们缝缝补补。孩子们也敬重她,听她的话。
只有在童话和睡梦里才能见到的奇妙生活从此展开。孩子们住在地下的家里,每个人都经过根据自己身材选择的树洞进出这个家,蘑菇是家的烟囱,爱着彼得的小仙女叮叮铃陪伴着他们。有时她会因为嫉妒而和温迪作对。他们在礁湖里玩人鱼的水泡球游戏,和印第安人进行游戏战争,彼得异想天开,让孩子们扮演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也同意扮演孩子,不然战争就无法继续。他们搭救过印第安人的首领——美丽而高傲的虎莲公主。彼得和温迪绝处逢生,被知恩图报的永无鸟搭救了性命。孩子们被掠上了海盗船,为了救他们,彼得和阴险残暴的海盗头子胡克决一死战,使他终于掉进了鳄鱼的血盆大口。和海盗恶战之后,一切归于平静。
温迪开始想念母亲,央求彼得送他们回到了伦敦的家。彼得和达林太太都喜欢温迪,都舍不得离开她,最终彼得还是把温迪还给了达林太太。在达林一家团聚的时候,彼得站在窗外向里张望。他自己的乐事数也数不清,那是别的孩子永远得不到的。但是,只有这一种快乐,他隔窗看到的那种快乐,他却被关在了外面,永远也得不到。
彼得答应每年春季大扫除的时候来接温迪,可是温迪渐渐长大了。她和弟弟们渐渐失去了飞行的本领,他们说是因为缺乏练习。其实真正的意思是,他们不再相信这一切了。新的冒险趣事让健忘的彼得忘记了旧的事情,他甚至记不得胡克船长和叮叮铃是谁。有一年,彼得没有来接温迪。温迪的弟弟说:“也许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人吧,温迪!”要不是弟弟先哭了,温迪也会哭的。再下一年,彼得又来接她,他竟然不知道自己漏了一年。
这是小姑娘温迪最后一次见到彼得。等他们再次见面时,温迪已经是一位结了婚的妇人。彼得什么都不知道,仍然要求温迪去和他一起做春季大扫除。于是温迪站了起来,彼得有生以来第一次害怕了:“别开灯。”他叫道。可是温迪还是开了灯,彼得痛苦地叫起来:“你答应过我不长大的!”
然而,谁都是要长大的,除了彼得·潘。于是彼得带走了温迪的女儿简。小母亲一代代不断更替,彼得却始终是个满口乳牙,长不大的小男孩。事情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只有孩子们是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
长不大的小飞侠
——《彼得·潘》书评
猫眼
1997年,我在一个好朋友那里第一次读到了《彼得·潘》。浅绿色的三联版,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一本书。她很爱惜地把《彼得·潘》递到我手里,然后把耳机给我戴好。磁带“沙沙”地转动起来,音乐声渐渐变大,耳机里响起The Beatles的《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说起来,甲壳虫乐队的这首《永远的草莓地》有许多个版本。但惟有那一个版本,我对它的印象特别清晰。可能是因为一边在看《彼得·潘》一边在听它,就会忍不住考虑,“永远的草莓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呢?和“永无乡”相比又怎么样呢?带着这些有点特殊的问题,我目睹永无乡慢慢浮现了它的轮廓。它正是一张孩子的心思的地图,每个人的永无乡又都不一样。白天的时候它不怎么惊人,“可是,在你睡着前的两分钟,它就几乎变成真的了。所以夜里要点灯。”
在所有的成年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们相信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名字叫做“草莓地”也好,“永无乡”也好,反正生活在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永无乡里住着仙人,每一个男孩和女孩都应该有一个仙人。“每个婴孩第一次笑出声来,那一声笑就裂成了一千块,这些笑到处蹦来蹦去,仙人们就是那么来的而每当一个孩子说他不再相信仙人,就有一位仙人在什么地方落下来死掉了。”蔚蓝的礁湖里,人鱼们用尾巴拍着水泡玩游戏,球门就是天边的彩虹。鳄鱼不小心吞下了一只钟,一听到这声音,正在作恶的胡克船长就吓得逃之夭夭。最重要的是,那里住着彼得·潘。
作者巴里用希腊神话里山林原野之神——“潘”神一词来做彼得的姓氏,象征着彼得未经雕琢的本性。虽然他认识仙人们,敢去摸鲨鱼的尾巴,能和星星说笑话,做许多普通孩子做不了的事情, 但是彼得仍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类的孩子。他有孩子的天性,有孩子的种种可爱和毛病。他有魅力,有侠义心肠,乐于助人,爱玩“假装”的游戏;却又骄傲,有领袖欲,健忘,还有点孩子式的自私。但他代表着人类最纯朴,从未受过污染的童真,蕴含着永不衰竭的生机。当他答应给温迪一个吻时,却给了温迪一颗橡子。因为彼得一生下来就从家里逃跑了,他甚至不知道吻是什么。
“我是少年!我是快乐!我是刚出壳的小鸟!”彼得一笑就露出他那两颗珍珠般的小牙,他至今还保留着他的第一声笑。爱玩、爱游戏是他的第一天性,所以他不愿意长大。
《彼得·潘》是一部孩子的童话,它巧妙地将现实和虚幻交织在一起,通篇洋溢着孩子般的幻想。然而又不仅仅如此,《彼得·潘》在奇幻的想像中把成年的我们推往消逝已久、永不复来的童年世界。我们如同长大成人的温迪,丢失了飞往永无乡的翅膀。成人的世界索然无味,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矩和忧虑。文明为它的每一点进步付出了代价——渐渐地丢失了人类在自己的童年所保有的最初的天真。温迪总要长大,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好在还有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他的存在,提醒我们人类总有周而复始、绵延不断、永不消逝的童年,以及伴随着童年的永恒的母爱。
忘不了通往永无乡的道路,梦幻一般的道路——右手第二条路,然后一直向前,直到天亮。
J.M.Barrie
詹姆斯·巴里,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他生于英国东部苏格兰(现安格斯郡)农村一个织布工人之家。自幼酷爱读书写作。1882年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两年。1885年(此时他已25岁),他移居伦敦,当自由投稿的新闻记者,开始创作反映苏格兰人生活的小说和剧本。1919-1922年任圣安德鲁斯大学校长。1928年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1937年受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他的小说属于“菜园派”,擅长以幽默和温情的笔调描述苏格兰农村的风土人情。他一生为孩子们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剧,最著名的是幻想剧《彼得·潘》(1904)和同名小说,它们成为不朽的英国文学名著流传下来。
巴里迁居伦敦后,住在肯辛顿公园附近,每天上下班都从那儿路过。一天,他看见有几个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用树枝盖小屋,用泥土做点心,还扮作童话中的仙女和海盗。这游戏吸引了那位黑胡子的作家。他站在一旁笑嘻嘻地看着。后来,一个胆大点的孩子问他愿不愿意跟他们一起玩,于是作家高高兴兴地加入孩子们的游戏,一直玩到天黑。在回家的路上,巴里才发现原来这些孩子都是他的邻居,其中最活跃的那个男孩叫彼得。后来,孩子们从家长那里听说巴里是个作家,他正在写一个剧本,叫《彼得·潘》,便把他围住,要他讲《彼得·潘》的故事。等巴里讲完,他们才知道自己一个个都在故事里了。巴里把这些小朋友都称为他创作的合作者。《彼得·潘》公演时,孩子们每人还分到五个便士的稿费呢!
《彼得·潘》在伦敦公演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轰动。后来,人们又把它改为童话故事,并将它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以彼得·潘故事为内容的连环画、纪念册、版画、邮票等风行欧美各国。自从《彼得·潘》被搬上银幕,每年圣诞节,西方各国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