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条件下美战略核力量变革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对峙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在那个时代,美国一直将战略核力量视作国家的战略支柱。据有关研究机构199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曼哈顿计划开始,美国用于核武器开发的费用总额高达4万亿美元,接近于同期美军费开支总额的三分之一。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爆发全球核大战的可能性已经降至历史最低点。但是,美国丝毫没有考虑放弃其核武发展计划,而是投入大量资金继续进行核武器研发,并加快其战略核力量变革,以使其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
  
  美战略核力量变革的原因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2001年的“9·11”事件以后,组建世界范围内的反恐军事政治联盟已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占据首要地位。美国的基本考虑是,如果能够联合世界各国组成反恐联盟,加大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美国就可以长期在这样一个联盟的合法“外衣”保护下实现其重要的战略目标。
  同时,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军事行动表明,在世界上存在潜在安全威胁的主要地区,美国的核威慑战略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冷战结束后,继承了前苏联大部分核设施的俄罗斯,无论在核武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根据俄美两国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俄罗斯将放弃迄今为止破坏力最强,对美威胁最大的SS-18洲际弹道导弹,其所继续保留的SS-19和SS-25洲际弹道导弹在打击能力上均逊于美国的“民兵Ⅲ”;俄美两国保留的潜射弹道导弹数量相当,但美国的武器精度和可靠性均优于俄罗斯。据西方专家评估,按该条约削减后,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作战能力将全面超过俄罗斯,其中,打击面目标的能力将比俄罗斯高20%,打击点目标的能力将是俄罗斯的几倍。这就使得美战略核力量针对俄罗斯的在核警戒和威慑方面的意义大打折扣。
  其次,美国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些世界大国将陆续崛起,并将成为美国新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认为,在与这些国家的竞争中,他们有可能对美国进行核威慑甚至核打击。同时,据美国预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迈入核国家行列,到2007年预计将达到约40个,其中有约20个为发展中国家。美国认为,在未来拥有核武器的这些国家中,一些对美国不友好的“无赖国家”有可能对美进行核生化武器攻击。而美军战略核力量目前在应对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
  再次,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政府逐步将反恐和组建世界范围内的反恐联盟作为其内外政策的重点之一。在反恐旗帜下,美政府指责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与“基地”组织等恐怖主义分子有联系,先后主导发动战争推翻了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但是,美军占领了这两个国家后,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士兵频频遭到袭击。同时,“基地”组织也并没有完全被美军击垮,并有可能随时对美发动恐怖袭击。在应对这些情况方面,美军目前的战略核力量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恐怖分子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国家领土概念,也就不存在对其进行战略核威慑,而且美国也不可能对某一藏匿有恐怖分子的地区进行核打击。因为这样一方面有可能难以达到其目的,另一方面也将会导致过多的无辜平民死亡,并使美国遭到世界舆论谴责,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威信将会受到严重损害。
  最后,美战略核力量目前在组织、武器、战备、作战指挥等方面整体上存在缺陷和不足,影响了其作战效能。例如,美陆军目前装备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服役期限已经有26年,部分导弹和备件已经出现老化,必须对其进行改进。所有的这一切都再次证明,包括战略核力量在内的整个美军事力量必须全面进行变革。
  
  美战略核力量变革规划
  
  在美国的军事词典中,加速军事力量建设所指的就是“军事变革”的速度,这其中也包括核力量的变革。
  从二十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不断调整其核战略。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在其竞选纲领中就表示,将削减战略核力量。就任总统后,布什继续执行“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核力量发展方针,谋求建立一支规模小、生存能力强、攻防兼备的核力量,并能够与常规力量兼容。
  2003年8月6~9日,美国防部代表及核武器专家举行秘密会议,专门讨论改进美核武器库问题。尽管在一年前,美国已经开始考虑对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但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并没有讨论利用其核武器对敌人实施这种打击的可能性。
  希望对美国核战略进行修改的那些倡导者认为,美国的原有战略已经存在近50年了,已不符合当代现实,因此必须进行重新审视。而2001年的“9·11”事件更是促进了这一进程的发展。
  根据美战略核力量构想,在执行全球及地区性威慑任务时,美已经不再需要使用传统的战略核力量,而是转向使用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军事高科技进攻力量和武器。因为这些力量和武器具有与核武器同样的打击效能,但在政治上对美国的威信损失更少。
  美战略核力量变革构想的规划是:建立新的混合型“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且既可兼顾执行战略和常规两种任务。同时,根据美军高层的构想,新的美军战略核进攻力量和新一代常规战略力量将得到非传统辅助装备及武器的补充。这些非传统的辅助装备及武器应包括:进攻性和积极防御力量;信息战武器;特种作战力量,应能在敌对国开展破坏战和心理战;所有侦察种类和方式、航天力量和武器,包括全球部署的管理与指挥网络。此外,加强这些装备和武器的建设应以积极的政治、外交和经济行动作为补充和维持手段。
  根据计划,未来美除战役部署的核弹头外,还计划制造和维持“非战备储备核弹头”,即把削减下来的核弹头储备起来,在出现军事必要时,美仍能够再次将其装备并加强目前已部署的核力量。目前,美军高层正在审议多种灵活的“混合型”战略核力量方案架构,内容包括战略核力量组成、数量和战斗平台、运载工具、弹药等。这样的目的是:希望更为合理地划分“混合型”战略核力量和非核力量执行任务机构、在各种条件下和军事行动中核弹与常规武器的使用等。
  
  美“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现状及未来发展
  
  根据2002年5月14日美国与俄罗斯达成的协议,到2012年,美俄双方用于战役部署的核弹头将大大削减。但同时,美将继续对其所拥有的核武器进行改进和重新设计。尽管在数量上大幅削减,但未来美在结构上仍将继续保持由陆基、海基和空基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陆基弹道导弹对维持美国核威慑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战略稳定都具有 关键性作用。因此美国陆基弹道导弹的组织机构在地理分布非常合理,完全能够保障美国在遭到潜在敌对国突然打击时顽强生存并重新恢复作战能力。
  美军目前装备有500枚“民兵Ⅲ”战略地对地弹道导弹,这是一种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从井下发射,可携带1~3枚MK12或12A核弹头。
  据美国军方媒体2002年中期公布的数据,目前美军所装备的500枚“民兵Ⅲ”导弹中已经有150枚被改装成为单弹头(150个核弹头),另有350枚民兵Ⅲ导弹仍装备3个弹头(1050个核弹头)。而美在2007年履行有关条约的条款后,所有的这500枚民兵导弹都将装备单个弹头。
  但是,即使如此,未来美军“民兵Ⅲ”战略地对地弹道导弹的战斗潜力也将能够继续维持在原有的1500个核弹头的水准,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美可重新装备原来已列入储备计划的单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为了将部分列入储备计划的导弹重新装备起来,至少需要储备1000个弹头。
  据美国专家评估,与空基及海基洲际弹道导弹相比,根据未来重新装备储备导弹的目的、内容及规模的不同,这一重新装备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将达到数月乃至一年。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和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是很清晰,而且是可以预测的。很显然,美国储备战略核力量最主要针对的是逐渐复苏的俄罗斯和飞速发展中的中国。但实际上,美国并不担心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国家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加速其核力量的规模和发展。
  美军的“民兵Ⅲ”战略地对地弹道导弹已经服役26年了。因此,目前美军正在对其进行改进,以便使其可以服役至2020年,并能够继续保持导弹的战斗质量。在对导弹进行改进的同时,美还逐渐在对处于战斗值班状态的改进型洲际弹道导弹进行更换。
  目前,美国正在研发“侵彻”型小当量核弹,该核弹可对深藏地下且保护严密的设施进行精确打击,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和存储中心、恐怖分子的指挥所和掩体、交通枢纽等。同时美国正在研发新型常规侵彻弹药,以装备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载体。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就在战场上试验了多种新型常规弹药。高新技术在这些弹药的指挥与引导系统中得到了大量运用。
  此外,美军已经开始投入资金,研究和发展用于替换“民兵Ⅲ”型导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该导弹研究发展项目目前称之为“民兵IV”。根据美军计划,美将于2020~2024年期间制造出新的战略洲际弹道导弹并进行战役部署。
  
  海基战略核力量
  在美国的核战略思想中,海基战略核力量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交战双方大规模互投核弹和陆基核力量可能损失后,对敌方进行二次和持续的核打击。因此,海基战略核力量在美国核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美海军装备有18艘弹道导弹潜艇。就发射平台和导弹运载体的数量来看,在可预见未来,美国海基战略核力量具有作战能力的最大作战组成是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
  根据《第一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美海基战略核力量保留的核战斗部最大数量应为1680枚。其中,到2012年前,用于进行战役部署的海基战略进攻性武器中的核弹头数量将削减到1200个。
  目前,美还未正式作出决定,将要为多少个潜射弹道导弹填装弹药。到2012年,美国战略核力量武器库中最多允许有1700-2200个核弹头填装弹药,因此有理由预测,到2012年,美国海基战略核力量的组成将为12艘弹道导弹潜艇,288枚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导弹有4个战斗部(共有1152个战役部署核战斗部,或称之为核弹头)。
  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海军战略核潜艇的组成包括:美海军潜艇部队拥有18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其中,11艘装备了“三叉戟Ⅱ”洲际弹道导弹(264枚),这是美海基战略核力量战役组成核心;4艘已经开始进行改装,将在2007年前用“三叉戟Ⅱ”替换目前其装备的“三叉戟I”,第一艘“杰克逊”号已经改装完毕,并于2002年底再次编入现役。
  美国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海基战略核力量,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美军的战备,同时可以保持美军弹道导弹潜艇的正常轮换,至少可以保证两艘弹道导弹潜艇在海洋上同时巡逻,一艘在太平洋,一艘在大西洋。在必要时,美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海军战略核潜艇巡逻力量,即在一个海洋战区就可以部署两艘弹道导弹潜艇。此外,美海基战略核力量可以根据国际军事政治形势及弹道导弹潜艇状况的变化相应的进行改变。
  2002年美国公布的战略核方案再次表明,美国需要新一代的海基战略核潜艇,并应当在2029年完成制造并开始服役,用以更换目前装备的“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
  
  空基战略核力量
  空基战略核力量是美国威慑指挥机制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之一。美军的战略轰炸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改变战斗任务,并重新瞄准别的目标。
  在新的战争形态和模式下,美国战略轰炸机使用高精度武器解决战斗任务的范围和内容更加广泛。目前,战略轰炸机高精度武器的战斗负载已经大大增加,可装备小直径自动制导炸弹,其数量已经由目前的80枚增加到了300枚。同时,军事专家认为,根据进行核武装规模和任务的不同,美仅需要几天就可以对已列入储备的空基核力量进行重新武装。
  2002年底,美国拥有210架战略轰炸机,其中有94架是B-52型机,其服役期限已经超过40年。据美国空军专家评估,如果对B-52型机进行改进,它预计可以服役到2035年。
  美军装备有B-1B型机93架,但正在考虑将其数量削减三分之一。由于该型机上的核弹已经被拆除下来,因此美现在主要是对其导航系统和作战指挥系统进行改进,以便使其能够执行常规作战任务。
  美国目前装备有21架B-2隐形轰炸机,对该型机主要是改进其作战武器指挥系统和导航系统,使其既可以执行核打击任务,也可以执行常规作战任务。
  军事分析人士认为,经过改进武器等系统和延长使用寿命,美空基战略核力量的组成和机构原则上在近35年内不会改变。但改进后的美国空基战略核力量无论是在使用期限还是在费用方面都可更为有效地进行重新装备。
其他文献
在台湾制订的“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战略中,“毁敌于滩头、歼敌于阵内的滩头阻击、地面决战”,是“防卫固守”的关键。追求“量少、质高、机动、快速反应、多功能”的“第二代台湾陆军”中的装甲兵团,就是“地面决战”中的主要突击力量。  与上个世纪60年代40多万陆军相比,现今台湾陆军本着“减少兵力、增强火力、提升战力”的宗旨,“瘦身”了许多。目前,台陆军总兵力19万人,有3个军团(第6、第8、第10军团)
期刊
正当美国五角大楼决定向太平洋地区增派核潜艇的时候,北京时间2005年1月8日10时(夏威夷时间1月7日下午16时),美海军“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旧金山”号(SSN-711)在从关岛前往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港途中,于关岛南部约560千米的海域撞上海底的一座山峰,艇首外壳和声纳系统严重受损,造成1人死亡和60人受伤。美国海军刚于2004年底在关岛永久性核潜艇基地完成3艘“洛杉矶”级核潜艇的部署,仅仅1
期刊
2004年5月,印度宣布印俄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试验取得成功,年内将投入试生产。这种被称21世纪海上“杀手”的新一代反舰导弹,原来就是俄罗斯“红宝石”反舰导弹的印度型。    引起海战样式变化的武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机器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设计师们对世界反舰导弹的未来发展做了一次系统的评估,得出的结论是,20世纪70-80年代购买第一代反舰导弹的国家,进入90年代后将不得不
期刊
编者按:本文自美国JAMESTOWN基金会网络期刊CHINABRIEF编译而来,刊发此文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台湾“国防部”最近宣布:中国已经加快速度建造用于对付台岛的战区弹道导弹,到2010年将部署近1800枚导弹用于跨海峡打击。由于中国和朝鲜都在建造战区弹道导弹,本地区的其他军事大国正在投资研发弹道导弹防御(BMD)侦测设施和武器系统。这些研发BMD的投资相应削弱了
期刊
1989年5月,随着苏联领导人的访华,中苏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2004年4月22日指出:“1990年我们与中国恢复了军事技术合作,这种合作变得更加成熟。可以说,我们获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变得更聪明,学会更好地理解对方和世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向中国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武器装备。俄方还向中方提供生产军用飞机、步兵武器和其他军用产品的许可证,与中国专家一起
期刊
王咏梅 编译    即使将普通炸弹从高空投掷下来,至少也能滑翔10公里。如果在低空由战斗机做特殊机动动作,可使抛出的普通炸弹获得同样射程。但这样的射程不足以对付拥有现代化近程防空系统的地面目标。要使空地武器获得更远的射程只能赋予其更好的空气动力外形或安装某种动力装置,或是二者相结合。以下的讨论主要涉及那些射程超过10公里但又不安装涡轮发动机的炸弹或导弹。安装涡轮发动机的导弹射程一般都超过100公里
期刊
当今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已处于社会大转型之中。中国军事战略转变电难以避免,由“高筑墙”延续到“深挖洞”式的防卫型军队也开始逐步走向外洋。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相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新军事变革”已经成为国内军界的热门话题。除了装备更新加快,军队编制和构成有了重大调整外,在毛泽东时代便确定的传统军事战略也开始发生变化。陆军一再强调建立信息化部队,海军开始向各大洋远航并不断有建造航空
期刊
小卫星在军事中的应用    现代小卫星一般是指质量低于1000千克的卫星,也有专家把它们更细地分为小卫星、微卫星、纳卫星、皮卫星。现代小卫星采用新的设计思想和大量高新技术,功能密度急剧提高,既能以单颗卫星廉价、快速地完成各项航天任务,又能以多颗卫星组成星座完成多项空间任务。卫星的技术性能和功能密度已成为现代小卫星区别于传统小卫星的主要指标。    现代小卫星具备的优点  一、体积小、重最轻,既可以
期刊
编者按:本文译自印度《亚洲军事评论》,作者为詹姆斯.C.哈罗兰。刊登本文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印度人眼中的中国武器发展水平,并不代表本刊赞同或证实其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中国导弹武器的发展之路和中国其他武器类似。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为了尽快发展起来,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帮助,在苏联支援下,中国重工业取得了质的飞跃。所以虽然已经过去50多年,但中国的军工产品仍然有俄制武器的影子,当时发
期刊
事实上,航母与潜艇的关系是很密切的,电就是谁也离不开谁,但是我们的许多军事迷居然分了什么潜艇派和航母派。没有潜艇的航母与没有航母的潜艇在战术打击及综合战力上远远无法与航母、潜艇的混合编队相比。当今,美国的航母完全展现了航母的作战优势,威力十分强悍,而俄罗斯因国力下降因素,已居于下风。但是,俄国人的航母战斗群却也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在讲航母时往往过分强调了美国的航母,并以此为版本对航母进行描述,而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