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中市属于基础旅游资源丰富型中小城市,可开发利用体育旅游资源具有优势。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汉中地区发展体育旅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通过分析显示:国家和陕西省政府的政策性指引是开发的良好机遇。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汉中市的可进入性;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种类和质量优势明显;开发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开发的不利因素是汉中市经济基础薄弱;周边城市旅游业竞争激烈。文章通过分析论证了汉中市进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汉中市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体育旅游 SWOT分析 汉中 开发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逐步进入有闲时期。人民大众的旅游需求日益增加。而目前国内旅游的趋势是大批客流涌向生态环境优良的中小城市,这些城市可供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潜在优势,例如陕西省汉中市。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法,在综合分析汉中市发展体育旅游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提出汉中市体育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提高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同时给类似区域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参考。
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是由哈佛大学的企业战略决策专家K.andrens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SWOT的含义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1]。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对原有事物发展的内、外部各影响因素环境作出更加全面、清晰透彻、明了、精确的判断。所以,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1.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S)
(1)资源优势
汉中自然资源总量大,68种基本旅游资源类型的拥有率超过80%,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高山、草甸、河流、沟壑便于开展诸如登山、攀岩、漂流、狩猎、自驾车、探险等体育旅游活动。汉中体育旅游的人文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汉中市是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汉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文化名城等。
目前汉中市逐渐成熟的旅游业也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全市各种大型旅游节会均可加以利用开发出体育旅游产品。近年来年汉中市常规开展的大型旅游节庆有近20个分布在全年各个季节。
(2)政策优势
陕西省政府以“人文陕西·山水秦岭”为形象品牌,不断加大国际国内市场宣传推广力度;其中明确提出:汉中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突破发展。
汉中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策划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汉中旅游业以“田园山水、生态休闲”为突破口,以“建设重点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市场营销、加强保障体系”为重点,着力建设“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两大旅游产品体系,塑造“秦巴天府·水韵汉中”旅游品牌形象,快速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思路。其中休闲度假旅游中就包括体育旅游。
总体上,汉中旅游政策性优势明显,相信在政府主导下,以市场为导向,汉中市的体育旅游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汉中市旅游业升级转型之际,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随之进入发展高峰。
2.汉中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劣势(W)
虽然汉中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其对外开放的滞后性使其体育旅游业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区域规模,体育旅游活动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开发利用的程度还很低,体育旅游的劣势还很明显。
(1)经济基础比较脆弱,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较弱,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都有待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比较低。总量偏小,旅游业发展速度慢。
(2)旅游开发层次低,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精品不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交通不畅;旅游开发市场意识淡薄,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高素质旅游人才缺乏。旅游生产要素不配套,旅游规范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得到全面提升。
3.汉中市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机遇(O)
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汉中地区的旅游业出现了全面升温,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了强劲的东风,为汉中地区把体育旅游资源转化成为体育旅游产品创造了条件。
(1)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攻势,汉中市旅游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争取发展政策。汉中市被列入陕西省旅游整体开发格局的次中心。这是汉中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
(2)高速公路交通网建成将改善汉中市的交通条件,提高了汉中市的可进入性,从而为汉中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是汉中也是全省旅游业发展最现实的一个机遇。
4.汉中市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威胁因素(T)
随着体育旅游的不断发展,各省市、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汉中地区的体育旅游刚刚起步,与四川省相比,实力还比较薄弱。
综观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汉中市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正是发展体育旅游的良好基础。在汉中地区的开发体育旅游是可行的,其不但可以促进该地域旅游业的更好发展,而且可以利用体育旅游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健康价值对汉中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汉中市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
体育与各种旅游资源交汇与融合发展,实现现有旅游资源的再生性开发,提高现有资源吸引力,从而促进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其次,以现有资源的深度开发为基础,可以保证汉中体育旅游市场的逐步培育,既能保证普通观光客源,又能促进体育旅游客源增加。实现汉中体育旅游产业良性发展。为此,应该加紧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深化对体育旅游的认识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识到体育旅游是一个复合型产业,单独一个部门是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建立体育旅游复合型产业管理模式,调动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积极性,充分利用已有体育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建立专门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管理机构,聘请专门体育旅游管理人才进行体育旅游的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业务。体育和旅游部门可以参与其中并以各自资源投入分红,这样可以调动其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体育旅游发展。
2.运用科学发展观,开发体育旅游品牌产品
结合汉中地域及人文特点,请专业旅游开发规划公司,开发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体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根据市场需要,挖掘可开发项目。经验表明没有特色产品是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认为汉中体育旅游的特色就是以汉中这块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沉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为基础开发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户外体育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有专业机构的体育部门组织活动,体育部门必须是管理机构成员单位,由其利用专业特点,策划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独有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尽快创出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体育旅游项目,为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 结
通过SWOT分析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条件,分析论证了汉中市进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结合汉中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汉中市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在于不断深化对体育旅游的认识;运用科学发展观,开发体育旅游品牌产品,对于改变目前汉中体育旅游的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和建议对全省及其他省份类似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瑞华,王泽宇,于文谦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252—254.
[2]陕西省旅游局.陕西省旅游资源选编[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
[3]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关键词】体育旅游 SWOT分析 汉中 开发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逐步进入有闲时期。人民大众的旅游需求日益增加。而目前国内旅游的趋势是大批客流涌向生态环境优良的中小城市,这些城市可供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潜在优势,例如陕西省汉中市。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法,在综合分析汉中市发展体育旅游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提出汉中市体育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提高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同时给类似区域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参考。
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是由哈佛大学的企业战略决策专家K.andrens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SWOT的含义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1]。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对原有事物发展的内、外部各影响因素环境作出更加全面、清晰透彻、明了、精确的判断。所以,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1.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S)
(1)资源优势
汉中自然资源总量大,68种基本旅游资源类型的拥有率超过80%,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高山、草甸、河流、沟壑便于开展诸如登山、攀岩、漂流、狩猎、自驾车、探险等体育旅游活动。汉中体育旅游的人文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汉中市是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汉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文化名城等。
目前汉中市逐渐成熟的旅游业也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全市各种大型旅游节会均可加以利用开发出体育旅游产品。近年来年汉中市常规开展的大型旅游节庆有近20个分布在全年各个季节。
(2)政策优势
陕西省政府以“人文陕西·山水秦岭”为形象品牌,不断加大国际国内市场宣传推广力度;其中明确提出:汉中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突破发展。
汉中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策划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汉中旅游业以“田园山水、生态休闲”为突破口,以“建设重点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市场营销、加强保障体系”为重点,着力建设“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两大旅游产品体系,塑造“秦巴天府·水韵汉中”旅游品牌形象,快速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思路。其中休闲度假旅游中就包括体育旅游。
总体上,汉中旅游政策性优势明显,相信在政府主导下,以市场为导向,汉中市的体育旅游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汉中市旅游业升级转型之际,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随之进入发展高峰。
2.汉中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劣势(W)
虽然汉中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其对外开放的滞后性使其体育旅游业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区域规模,体育旅游活动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开发利用的程度还很低,体育旅游的劣势还很明显。
(1)经济基础比较脆弱,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较弱,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都有待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比较低。总量偏小,旅游业发展速度慢。
(2)旅游开发层次低,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精品不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交通不畅;旅游开发市场意识淡薄,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高素质旅游人才缺乏。旅游生产要素不配套,旅游规范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得到全面提升。
3.汉中市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机遇(O)
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汉中地区的旅游业出现了全面升温,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了强劲的东风,为汉中地区把体育旅游资源转化成为体育旅游产品创造了条件。
(1)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攻势,汉中市旅游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争取发展政策。汉中市被列入陕西省旅游整体开发格局的次中心。这是汉中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
(2)高速公路交通网建成将改善汉中市的交通条件,提高了汉中市的可进入性,从而为汉中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是汉中也是全省旅游业发展最现实的一个机遇。
4.汉中市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威胁因素(T)
随着体育旅游的不断发展,各省市、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汉中地区的体育旅游刚刚起步,与四川省相比,实力还比较薄弱。
综观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汉中市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正是发展体育旅游的良好基础。在汉中地区的开发体育旅游是可行的,其不但可以促进该地域旅游业的更好发展,而且可以利用体育旅游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健康价值对汉中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汉中市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
体育与各种旅游资源交汇与融合发展,实现现有旅游资源的再生性开发,提高现有资源吸引力,从而促进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其次,以现有资源的深度开发为基础,可以保证汉中体育旅游市场的逐步培育,既能保证普通观光客源,又能促进体育旅游客源增加。实现汉中体育旅游产业良性发展。为此,应该加紧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深化对体育旅游的认识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识到体育旅游是一个复合型产业,单独一个部门是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建立体育旅游复合型产业管理模式,调动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积极性,充分利用已有体育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建立专门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管理机构,聘请专门体育旅游管理人才进行体育旅游的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业务。体育和旅游部门可以参与其中并以各自资源投入分红,这样可以调动其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体育旅游发展。
2.运用科学发展观,开发体育旅游品牌产品
结合汉中地域及人文特点,请专业旅游开发规划公司,开发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体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根据市场需要,挖掘可开发项目。经验表明没有特色产品是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认为汉中体育旅游的特色就是以汉中这块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沉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为基础开发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户外体育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有专业机构的体育部门组织活动,体育部门必须是管理机构成员单位,由其利用专业特点,策划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独有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尽快创出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体育旅游项目,为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 结
通过SWOT分析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条件,分析论证了汉中市进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结合汉中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汉中市体育旅游开发的策略在于不断深化对体育旅游的认识;运用科学发展观,开发体育旅游品牌产品,对于改变目前汉中体育旅游的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和建议对全省及其他省份类似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瑞华,王泽宇,于文谦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252—254.
[2]陕西省旅游局.陕西省旅游资源选编[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
[3]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