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言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中有言语、吞咽障碍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语言、吞咽功能训练以及发声运动、面颊肌肉训练、空吞咽、舌肌训练、屏气—呼吸训练等,同时给予活血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言语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量表、吞咽造影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对于言语障碍患者有很好的语言恢复效果,且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中风后遗症;言语障碍;吞咽障碍;活血汤
目前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的中风患者的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人们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因素[1]。中风的后遗症较多,其中言语障碍和吞咽障碍较为常见。言语障碍是中风患者在急性期病情得到控制后出现诸多后遗症状的一种,表现为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交流能力障碍,有说话、复述、理解、命名、读写等基本方面能力残缺或丧失[2]。吞咽障碍是指因食管、咽喉等器官功能受损引起的吞咽困难,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进食[3]。目前治疗中风后遗症主要有药物、物理疗法、常规吞咽功能训练、针刺等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中言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4-5] (1)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等相关机构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中风”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诊断标准:意识不清,言语不利,口舌歪斜,头痛,头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等;(3)经头部 MRI或CT或明确诊断有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病灶者。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2)洼田饮水试验评分≥3 分,吞咽造影检查证实有吞咽困难者;(3)有严重言语障碍,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均为0级;(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病史者;(2)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患者;(3)合并其他心、腦、肝、肾等严重原发病者;(4)存在其它治疗方法者。
1.4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中有言语、吞咽障碍患者90例,其中男59例,女31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32~71岁,平均(51.68±11.34)岁;病程14~35 d,缺血性卒中26例,出血性卒中19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31~74岁,平均(52.01±12.21)岁;病程15-33 d;缺血性卒中27例,出血性卒中1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进行一般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语言、吞咽功能训练以及发声运动、面颊肌肉训练、空吞咽、舌肌训练、屏气—呼吸训练等,同时给予活血汤治疗,方药组成:白芍15 g,当归15 g,川芎15 g,红花15 g,熟地20 g,桃仁20 g。每日1剂,400 ml水煎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取穴:水沟、三阴交(双侧)、内关(双侧)、完骨(双侧)、风池(双侧)、翳风(双侧)。操作手法和选穴均参照石学敏院士所创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直径 0.25 mm,长度25~70 mm)进行针刺。穴位均用 75% 酒精常规消毒,操作:内关穴直刺,行提插捻转泻法 1 min,进针 1~1.5寸;水沟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行雀啄泻法 1 min,进针 0.3~0.5 寸,直到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穴沿胫骨后缘皮肤斜向后 45°方向斜刺,行提插补法 1 min,进针 1~1.5 寸,直到下肢抽动若干次为度;风池、翳风、完骨这3个穴位均向喉结方向针刺,捻转补法 1 min,直到患者咽喉胀麻,留针 30 min。每周 5 次。
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1.6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减少85%以上为基本治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85%为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为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未达到30%为无效。(2)言语障碍采用波士顿失语诊断(BDAE)。0 级:患者和他人完全缺乏言语或其他交流;1级:与患者言语交流中存在表达不清的情况,大部分需要听者去询问、推测可知,但交流的信息非常有限;2级:与他人可进行熟悉话题的交流,但对复杂的意思不能表达清晰,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困难;3级:在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下,患者可以进行日常交流,但由于患者思维能力较弱,交流有些困难;4级:患者言语流利,思维清楚但,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但能感觉能力言语有些障碍;5级:能正常与人交流,感觉言语无障碍。(3)吞咽障碍评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造影评分以及藤岛一郎吞咽量表评分。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言语障碍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均为0级,治疗后治疗组为(3.69±0.55)级,对照组为(2.93±0.67)级,治疗组言语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吞咽障碍恢复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量表、吞咽造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内比较(P<0.01)。见表3。
3 讨论
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心理、疲劳、亏虚,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气血逆乱,基本病因又为风、火、瘀、痰导致,脑血管痹阻或血溢脑脉,以突然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等临床表现的病证[6]。中风属于“大厥”“偏枯”“仆击”等证,《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个人的体质、、精神和饮食刺激等与该病有关,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言语障碍属于中医学中的“舌强”“舌喑”范畴,症属于广义的失神,病机为窍闭神匿,舌窍不利,导致舌强不语。故本次研究以醒脑开窍针法,活络利舌,利咽开音。经络学说理论是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基础,石学敏院士首创了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及后遗症。其内关穴为其络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穴,通于阴维脉,同时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属足太阴脾经,可补肾滋阴。水沟属督脉,为开窍醒神之要穴,入颅络脑,开窍启闭,泻人中可调畅督脉。完骨穴属足少阳胆经,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穴,为治风要穴,可熄风潜阳利窍条,达阳经之气。翳风为经验性局部取穴属手少阳三焦经穴。诸穴配合,具有通关利咽、醒神开窍的功效。川芎、红花、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7]。熟地具有滋肾养肝、补血生精作用,当归可活血化瘀,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的作用,诸药合用,共活血逐瘀、通经利窍之功效[8-9]。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言语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通过对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量表、吞咽造影评分的观察,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醒脑开窍针法对于中风后遗症中言语、吞咽障碍的恢复有良好的疗效,这与熊杨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对于言语障碍患者有很好的语言恢复效果,且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建军,杜其梅,蔡玉颖.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3,33(5):766-768.
[2]齐燕,殷星,赵晶晶.针刺金津玉液联合解语丹加减方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22(3):89-90.
[3]Fredslund SV,Hgdal N,Christensen MB,et al.Dyspha-gia training after head and neck cancer fails to follow legislation and national recommendations[J].Dan Med J,2015,62(5):128-131.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5.
[6]鲍春龄,东贵荣,王海桥,等.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6):30-34.
[7]张志勇,胡可荣,袁剑峰,等.自拟滋阴活血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25(6):336-338.
[8]吴小娟,何英,曹文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2):197-199.
[9]孔菲,刘双岭,陶然,等.针刺联合滋阴活血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9):31-33.
[10]熊杨,田甜,龚泽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3):1812-1814.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中风后遗症;言语障碍;吞咽障碍;活血汤
目前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的中风患者的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人们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因素[1]。中风的后遗症较多,其中言语障碍和吞咽障碍较为常见。言语障碍是中风患者在急性期病情得到控制后出现诸多后遗症状的一种,表现为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交流能力障碍,有说话、复述、理解、命名、读写等基本方面能力残缺或丧失[2]。吞咽障碍是指因食管、咽喉等器官功能受损引起的吞咽困难,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进食[3]。目前治疗中风后遗症主要有药物、物理疗法、常规吞咽功能训练、针刺等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中言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4-5] (1)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等相关机构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中风”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诊断标准:意识不清,言语不利,口舌歪斜,头痛,头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等;(3)经头部 MRI或CT或明确诊断有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病灶者。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2)洼田饮水试验评分≥3 分,吞咽造影检查证实有吞咽困难者;(3)有严重言语障碍,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均为0级;(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病史者;(2)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患者;(3)合并其他心、腦、肝、肾等严重原发病者;(4)存在其它治疗方法者。
1.4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中有言语、吞咽障碍患者90例,其中男59例,女31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32~71岁,平均(51.68±11.34)岁;病程14~35 d,缺血性卒中26例,出血性卒中19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31~74岁,平均(52.01±12.21)岁;病程15-33 d;缺血性卒中27例,出血性卒中1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进行一般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语言、吞咽功能训练以及发声运动、面颊肌肉训练、空吞咽、舌肌训练、屏气—呼吸训练等,同时给予活血汤治疗,方药组成:白芍15 g,当归15 g,川芎15 g,红花15 g,熟地20 g,桃仁20 g。每日1剂,400 ml水煎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取穴:水沟、三阴交(双侧)、内关(双侧)、完骨(双侧)、风池(双侧)、翳风(双侧)。操作手法和选穴均参照石学敏院士所创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直径 0.25 mm,长度25~70 mm)进行针刺。穴位均用 75% 酒精常规消毒,操作:内关穴直刺,行提插捻转泻法 1 min,进针 1~1.5寸;水沟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行雀啄泻法 1 min,进针 0.3~0.5 寸,直到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穴沿胫骨后缘皮肤斜向后 45°方向斜刺,行提插补法 1 min,进针 1~1.5 寸,直到下肢抽动若干次为度;风池、翳风、完骨这3个穴位均向喉结方向针刺,捻转补法 1 min,直到患者咽喉胀麻,留针 30 min。每周 5 次。
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1.6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减少85%以上为基本治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85%为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为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未达到30%为无效。(2)言语障碍采用波士顿失语诊断(BDAE)。0 级:患者和他人完全缺乏言语或其他交流;1级:与患者言语交流中存在表达不清的情况,大部分需要听者去询问、推测可知,但交流的信息非常有限;2级:与他人可进行熟悉话题的交流,但对复杂的意思不能表达清晰,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困难;3级:在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下,患者可以进行日常交流,但由于患者思维能力较弱,交流有些困难;4级:患者言语流利,思维清楚但,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但能感觉能力言语有些障碍;5级:能正常与人交流,感觉言语无障碍。(3)吞咽障碍评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造影评分以及藤岛一郎吞咽量表评分。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言语障碍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均为0级,治疗后治疗组为(3.69±0.55)级,对照组为(2.93±0.67)级,治疗组言语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吞咽障碍恢复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量表、吞咽造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内比较(P<0.01)。见表3。
3 讨论
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心理、疲劳、亏虚,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气血逆乱,基本病因又为风、火、瘀、痰导致,脑血管痹阻或血溢脑脉,以突然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等临床表现的病证[6]。中风属于“大厥”“偏枯”“仆击”等证,《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个人的体质、、精神和饮食刺激等与该病有关,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言语障碍属于中医学中的“舌强”“舌喑”范畴,症属于广义的失神,病机为窍闭神匿,舌窍不利,导致舌强不语。故本次研究以醒脑开窍针法,活络利舌,利咽开音。经络学说理论是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基础,石学敏院士首创了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及后遗症。其内关穴为其络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穴,通于阴维脉,同时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属足太阴脾经,可补肾滋阴。水沟属督脉,为开窍醒神之要穴,入颅络脑,开窍启闭,泻人中可调畅督脉。完骨穴属足少阳胆经,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穴,为治风要穴,可熄风潜阳利窍条,达阳经之气。翳风为经验性局部取穴属手少阳三焦经穴。诸穴配合,具有通关利咽、醒神开窍的功效。川芎、红花、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7]。熟地具有滋肾养肝、补血生精作用,当归可活血化瘀,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的作用,诸药合用,共活血逐瘀、通经利窍之功效[8-9]。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言语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通过对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量表、吞咽造影评分的观察,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醒脑开窍针法对于中风后遗症中言语、吞咽障碍的恢复有良好的疗效,这与熊杨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对于言语障碍患者有很好的语言恢复效果,且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建军,杜其梅,蔡玉颖.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3,33(5):766-768.
[2]齐燕,殷星,赵晶晶.针刺金津玉液联合解语丹加减方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22(3):89-90.
[3]Fredslund SV,Hgdal N,Christensen MB,et al.Dyspha-gia training after head and neck cancer fails to follow legislation and national recommendations[J].Dan Med J,2015,62(5):128-131.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5.
[6]鲍春龄,东贵荣,王海桥,等.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6):30-34.
[7]张志勇,胡可荣,袁剑峰,等.自拟滋阴活血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25(6):336-338.
[8]吴小娟,何英,曹文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2):197-199.
[9]孔菲,刘双岭,陶然,等.针刺联合滋阴活血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9):31-33.
[10]熊杨,田甜,龚泽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3):1812-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