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灸(moxibustion)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药外治法,有温通经脉、协调阴阳、祛寒除湿、消瘀逐痹等功效,临床适用于中医痹症。艾灸疗法具有很好地抗炎、消肿止痛、免疫调节、活血化瘀、清理自由基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其治疗疾病的原理是依靠腧穴的特殊作用为内因;艾灸的温热作用和艾绒药物作用为外因,内外因相结合进而产生综合的治疗效应。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理想动物模型,其在临床表现、病理学、免疫学改变和病理机制等方面与RA有许多相似特征,实验中选用CIA大鼠作为动物模型,从而观察在实验所选穴位上实施艾灸对RA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课题组前期在“相对穴”(complementary acupoints)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观察到了“相对穴”两穴间的组织细胞网络通信联系结构,为“相对穴”的阴阳相济协同增效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相对穴”阳陵泉与阴陵泉为临床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选穴,故选用阴、阳陵泉这对“相对穴”作为艾灸实验组,意将艾灸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与“相对穴”的“协同增效”作用结合,从而作为实验的干预措施。肾俞、足三里为艾灸治疗RA在临床、实验中的常选穴,其疗效得到了研究者的认可,故选艾灸肾俞、足三里组为阳性对照组。应用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检验、观察干预后各组大鼠的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进而研究艾灸“相对穴”对RA大鼠机体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艾灸“相对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目的:观察艾灸“相对穴”阳陵泉与阴陵泉对RA大鼠行为、形态、体征变化情况与其余各项检测指标的关系,探索艾灸阴、阳陵泉这组“相对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应及机制,意在为“相对穴”配穴的艾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及实验措施实验动物为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40g±15g,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大鼠中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K组),用牛二型胶原、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匀乳化剂对剩余24只大鼠进行造模。按0.2ml/只的剂量,对大鼠进行皮内注射,采用背部及尾根部多点注射,以关节炎指数AI≥9(设定四肢患处关节红肿程度评分相加后的关节炎指数最大值为16)作为造模成功的标准。模型建立成功后,对造模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M组)、艾灸阳陵泉与阴陵泉组(AB组)、艾灸肾俞与足三里组(CD组)。大鼠进行穴区剃毛处理后,两个艾灸组均采用艾柱灸的干预方式(每柱由2mg的精制艾绒制成,每穴5壮/天)。艾灸阳陵泉与阴陵泉组采用双侧隔天灸治;艾灸肾俞与足三里组采用双侧隔天灸治;模型组和正常组虽做相同的剃毛处理、固定,但不做任何干预。在艾灸组连续给予干预十次完成后,全部大鼠麻醉处死取材。2指标检测2.1观察大鼠行为、形态、体征变化情况,具体包括大鼠运动行为上的变化、肉眼可见的四肢患处关节症状表现;监测各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的体重变化情况;电子数显卡尺测量各组大鼠左足部足跖厚度、踝关节直径;用BME-410C全自动热痛刺激仪测量各组大鼠的左足热痛阈值;X线诊断机上观察左侧足、爪的软组织及骨骼破坏程度。2.2 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情况。2.3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足部患处肥大细胞(mast cell,MC)数量、脱颗粒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C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缓激肽(bradykinin,BK)含量。结果:1各组大鼠行为、形态、体征变化情况与艾灸治疗的相关性。1.1治疗结束后,K组大鼠行为正常,足爪形态正常无任何体征异常现象,饮食正常。M组大鼠跛行严重、足爪出现红肿、尾部出现结节、嗜卧少食,严重者可出现前爪拖后肢移行。AB、CD两个艾灸组大鼠跛行减轻,轻者可以正常爬行,足爪红肿减轻,尾部无结节出现,较M组食多;1.2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完成后,造模各组大鼠体重均低于K组(P<0.05)。最后一次艾灸干预结束后,艾灸的AB组和CD组体重均高于M组(P<0.05)。两个艾灸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个艾灸组的干预对RA大鼠均有治疗的作用;1.3造模前,各组大鼠左踝关节直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与K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左踝关节直径显著增宽(P<0.05),提示造模成功。干预后,与M组比较,AB、CD两个艾灸组大鼠左踝关节直径都缩短(P<0.05),而AB、CD两个艾灸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4造模前,各组大鼠左足跖厚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与K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左足跖厚度显著增宽(P<0.05),提示造模成功。干预后,与M组比较,AB、CD两个艾灸组大鼠左足跖厚度均减小(P<0.05)。AB、CD两个艾灸组比较,AB组比CD组大鼠左足跖厚度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造模前,各组大鼠左足热痛阈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与K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左足热痛阈值低于K组(P<0.05)。干预后,与M组比较,AB组和CD组大鼠左足热痛阈值均升高(P<0.05),提示两个艾灸组对RA大鼠均有治疗作用,且AB组较CD组热痛阈值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 X线成像显示:除K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左足、爪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关节骨骼畸形、骨质破坏。相较于M组大鼠,AB组和CD组大鼠左足、爪部软组织肿胀明显减轻,各关节骨骼畸形、骨质破坏有所好转,且AB组大鼠足、爪恢复程度略好于CD组。2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经HE染色后的病理改变显示:K组大鼠,滑膜组织单薄,无炎性浸润、纤维增生;M组大鼠,滑膜组织增厚、炎性浸润、纤维增生明显;AB、CD两个艾灸组大鼠的滑膜,滑膜组织增厚、炎性浸润、纤维增生等病理情况好转,且AB组的艾灸效果略优于CD组(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3根据各组大鼠足部患处MC数量、脱颗粒情况观察其与大鼠血清中MC释放的TNF-α、BK含量的关系。3.1各组大鼠足部患处甲苯胺蓝染色检测显示:K组MC数量及脱颗粒情况正常;M组MC数量及脱颗粒情况增加;AB、CD组较M组MC数量及脱颗粒情况减少,较K组增加,且AB组低于CD组。各组间比较,MC数量及脱颗粒率均差异显著(P<0.05)(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3.2检测血清TNF-α、BK显示:各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B、CD两个艾灸组的TNF-α、BK血清含量小于M组,且AB组的TNF-α、BK血清含量较CD组小。结论:1艾灸“相对穴”阴陵泉与阳陵泉对RA大鼠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减轻RA大鼠的炎性反应及临床症状表现;2艾灸AB组较艾灸CD组治疗效果明显,这可能跟腧穴特殊效应有关,凸显了“相对穴”的协同增效作用优势,也可能跟阴陵泉、阳陵泉这组“相对穴”临近患处的位置优势有关;3艾灸干预RA大鼠能影响RA大鼠患处足部MC的动态变化,降低其释放的TNF-α、BK在血清中的含量,这可能是艾灸干预RA大鼠显效的作用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