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的《一件小事》和芥川龙之介的《桔子》的文本细读和比较,发现这两篇文学作品既有相似之处亦有相异之处,其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对应角色身份和作者情感变化趋势两方面;其相异性则主要体现在渲染气氛、表现手法两方面。
【关键词】鲁迅 芥川龙之介 《一件小事》 《桔子》 异同
虽然鲁迅与芥川龙之介置身于不同文化国度,但是鲁迅对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多有褒奖,例如:鲁迅于1921年翻译了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鼻子》和《罗生门》,此外1935年发表的文学作品《故事新编》也是对芥川龙之介早期历史小说的模仿创作。另外,鲁迅和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题材大多源于社会丑恶,都希望通过揭露丑恶来讽刺现实。由此,在文学创作中,鲁迅和芥川龙之介呈现出某些相似之处。但是鲁迅和芥川龙之介毕竟生长于不同文化土壤,那么二人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将以鲁迅的《一件小事》和芥川龙之介的《桔子》为例,探究两位文学家在这两篇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异同。
一、《一件小事》和《桔子》的相似之处
通过对《一件小事》和《桔子》有意识的比较阅读,本文发现这两篇小说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主要就体现在对应角色的身份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趋势。
(一)对应角色的身份相似
鲁迅的《一件小事》中涉及两个主要角色:作者和车夫。根据小说文本来看,“我”态度冰冷,对国家腐朽现状看不顺眼,是用冷眼看现实的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而车夫则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是于生存困境中坚强求生的普通人。
芥川龙之介的《桔子》中亦涉及两个主要角色:作者和乡下小姑娘。通过小说文本,可以看出“我”对周围事物都失去兴趣、对现实感到疲倦无力,是一个内心空虚没落的知识分子;而小姑娘则充满乡土气息,衣着朴素,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谋生,也是底层老百姓。
《一件小事》中的“我”和《桔子》中的“我”相对应,同是对现实不满的冷酷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对下层百姓的不屑和冷漠的态度;车夫则和小姑娘相对应,二者皆是处于社会底层,皆为谋生而努力的穷苦百姓。
(二)情感变化趋势相似
鲁迅的《一件小事》这篇小说中,作者“我”因对社会现实不满而生坏脾气,对人和事都稍显苛刻。当“我”看见车夫因老太太摔倒而停下脚步时,“我”认为车夫多事并且耽误自己;当我看见车夫上前询问老太太时,“我”认为车夫是自讨苦吃,于己无关;出乎意料的是,当车夫把老太太扶到附近的警察局协助处理时,“我”被车夫身上淳朴的品质、敢于担当的胸襟以及对陌生人无所保留的信赖所感动甚至对车夫持仰望的姿态。正如《一件小事》中所叙述:“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从上述分析可以感知到,《一件小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情感变化呈现出“嫌多事,冷淡—嫌自找苦头,于己无关—形象变得高大,仰视、感动”的趋势,《桔子》这篇小说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则呈现出“不快、生气—厌恶—感动、产生好感”的趋势。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篇小说在情感变化趋势上具有相似性。
二、《一件小事》和《桔子》的相异之处
《一件小事》和《桔子》是生长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作家的文学作品,自然存在着不同之处。本文认为,两篇小说在渲染氛围、表现手法以及“小事”对作者影响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渲染氛围相异
鲁迅的《一件小事》通篇小说并没有渲染气氛,只是在简单叙述故事。从开头交代天气恶劣,然后叙说车夫撞倒老太太这件事情的始末,到最后作者抒发自己的感受为止,整篇语言显得简约朴素,可看出作者的目的在于读者明白他所想要传达的意思即可。
芥川龙之介的《桔子》在渲染气氛方面则加以注意。在文本语言中即可体现:“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朝窗外一看,今天和往常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大概是扳道夫在打信号吧,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暮中懒洋洋地摇曳着。”这些语句通过描写天色和周围环境的冷清使小说呈现出一种凄清阴沉的氛围。
(二)表现手法相异
鲁迅的《一件小事》主要是运用了白描的朴素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利落,并无过多的辞藻修饰以及氛围烘托。例如,在表现车夫品格高尚、“我”的品格欠缺时,作者是这样描写的:“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作者采用极为朴素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车夫的“高大”和“我”的“渺小”。
芥川龙之介的《桔子》则与《一件小事》不同,主要是运用了色彩描画,在这篇小说中,色彩鲜明,反差较大。例如,描写岔道口小姑娘与弟弟们道别的情形时,是这样描述的:“大概是扳道夫在打信号吧,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暮中懒洋洋地摇曳着。”“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通过白旗孤零摇曳的冷清和姑娘抛向弟弟们的金色的桔子相对比,对冷色白和暖色桔也作了一番色彩对比,这种色彩的转变也暗示了作者情感的变化。通过鲜艳的桔色的色彩刺激,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作者通过这件小事从黯淡的现实人生中看到了丝缕阳光和希望。
鲁迅的《一件小事》和芥川龙之介的《桔子》这两篇小说既具有共性亦具有各自的个性。其共性体现在对应角色身份和作者情感变化趋势方面,其个性主要体现在渲染气氛、表现手法方面。然而,不管是共性还是个性,都是这两个伟大的文学家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所作出的文学抉择。不容置疑,各有各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李元亮《鲁迅与芥川龙之介的比较研究》,《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
[2]张文宏《〈桔子〉中芥川龙之介的“明”与“暗”》,《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
[3]]雷晓敏《〈橘子〉与〈一件小事〉之比较研究》,《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
【关键词】鲁迅 芥川龙之介 《一件小事》 《桔子》 异同
虽然鲁迅与芥川龙之介置身于不同文化国度,但是鲁迅对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多有褒奖,例如:鲁迅于1921年翻译了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鼻子》和《罗生门》,此外1935年发表的文学作品《故事新编》也是对芥川龙之介早期历史小说的模仿创作。另外,鲁迅和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题材大多源于社会丑恶,都希望通过揭露丑恶来讽刺现实。由此,在文学创作中,鲁迅和芥川龙之介呈现出某些相似之处。但是鲁迅和芥川龙之介毕竟生长于不同文化土壤,那么二人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将以鲁迅的《一件小事》和芥川龙之介的《桔子》为例,探究两位文学家在这两篇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异同。
一、《一件小事》和《桔子》的相似之处
通过对《一件小事》和《桔子》有意识的比较阅读,本文发现这两篇小说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主要就体现在对应角色的身份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趋势。
(一)对应角色的身份相似
鲁迅的《一件小事》中涉及两个主要角色:作者和车夫。根据小说文本来看,“我”态度冰冷,对国家腐朽现状看不顺眼,是用冷眼看现实的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而车夫则是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是于生存困境中坚强求生的普通人。
芥川龙之介的《桔子》中亦涉及两个主要角色:作者和乡下小姑娘。通过小说文本,可以看出“我”对周围事物都失去兴趣、对现实感到疲倦无力,是一个内心空虚没落的知识分子;而小姑娘则充满乡土气息,衣着朴素,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谋生,也是底层老百姓。
《一件小事》中的“我”和《桔子》中的“我”相对应,同是对现实不满的冷酷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对下层百姓的不屑和冷漠的态度;车夫则和小姑娘相对应,二者皆是处于社会底层,皆为谋生而努力的穷苦百姓。
(二)情感变化趋势相似
鲁迅的《一件小事》这篇小说中,作者“我”因对社会现实不满而生坏脾气,对人和事都稍显苛刻。当“我”看见车夫因老太太摔倒而停下脚步时,“我”认为车夫多事并且耽误自己;当我看见车夫上前询问老太太时,“我”认为车夫是自讨苦吃,于己无关;出乎意料的是,当车夫把老太太扶到附近的警察局协助处理时,“我”被车夫身上淳朴的品质、敢于担当的胸襟以及对陌生人无所保留的信赖所感动甚至对车夫持仰望的姿态。正如《一件小事》中所叙述:“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从上述分析可以感知到,《一件小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情感变化呈现出“嫌多事,冷淡—嫌自找苦头,于己无关—形象变得高大,仰视、感动”的趋势,《桔子》这篇小说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则呈现出“不快、生气—厌恶—感动、产生好感”的趋势。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篇小说在情感变化趋势上具有相似性。
二、《一件小事》和《桔子》的相异之处
《一件小事》和《桔子》是生长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作家的文学作品,自然存在着不同之处。本文认为,两篇小说在渲染氛围、表现手法以及“小事”对作者影响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渲染氛围相异
鲁迅的《一件小事》通篇小说并没有渲染气氛,只是在简单叙述故事。从开头交代天气恶劣,然后叙说车夫撞倒老太太这件事情的始末,到最后作者抒发自己的感受为止,整篇语言显得简约朴素,可看出作者的目的在于读者明白他所想要传达的意思即可。
芥川龙之介的《桔子》在渲染气氛方面则加以注意。在文本语言中即可体现:“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朝窗外一看,今天和往常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大概是扳道夫在打信号吧,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暮中懒洋洋地摇曳着。”这些语句通过描写天色和周围环境的冷清使小说呈现出一种凄清阴沉的氛围。
(二)表现手法相异
鲁迅的《一件小事》主要是运用了白描的朴素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利落,并无过多的辞藻修饰以及氛围烘托。例如,在表现车夫品格高尚、“我”的品格欠缺时,作者是这样描写的:“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作者采用极为朴素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车夫的“高大”和“我”的“渺小”。
芥川龙之介的《桔子》则与《一件小事》不同,主要是运用了色彩描画,在这篇小说中,色彩鲜明,反差较大。例如,描写岔道口小姑娘与弟弟们道别的情形时,是这样描述的:“大概是扳道夫在打信号吧,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暮中懒洋洋地摇曳着。”“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通过白旗孤零摇曳的冷清和姑娘抛向弟弟们的金色的桔子相对比,对冷色白和暖色桔也作了一番色彩对比,这种色彩的转变也暗示了作者情感的变化。通过鲜艳的桔色的色彩刺激,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作者通过这件小事从黯淡的现实人生中看到了丝缕阳光和希望。
鲁迅的《一件小事》和芥川龙之介的《桔子》这两篇小说既具有共性亦具有各自的个性。其共性体现在对应角色身份和作者情感变化趋势方面,其个性主要体现在渲染气氛、表现手法方面。然而,不管是共性还是个性,都是这两个伟大的文学家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所作出的文学抉择。不容置疑,各有各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李元亮《鲁迅与芥川龙之介的比较研究》,《潍坊学院学报》,2003年。
[2]张文宏《〈桔子〉中芥川龙之介的“明”与“暗”》,《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
[3]]雷晓敏《〈橘子〉与〈一件小事〉之比较研究》,《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