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利浦对于引导世界户外照明的方向,起着风向标作用。这根植于全球每3个户外照明产品之一,就有1个源自飞利浦。1996年,飞利浦开启了一场全球性的“City·People·Light”(以下简称CPL)即“城市·居民·灯光”的对话,舞台分别在在里昂、费城、汉堡等地。敏于言而速于行,飞利浦照明从2006年开始通过与国际城市照明协会合作,推出了每年一度的city.people.light奖项,奖励那些通过实际行动,以照明重新划分、规整城市景观线达到再造夜间形象的城市。2010年春天,CPL移师中国,在上海、北京与深圳这三座代表着典型的东部、北部与南部生活形态,又各自负载着在中国历史中不同定位与记忆的城市,以“光影未来 创意风暴”为题,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画布,围绕灯光与城市定位、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提高居民的归属感等等问题进行了一场前沿性的探讨。
那么,什么才是沟通起居民感情和城市记忆的“照明理想国”呢?
理想国设想之一:城市品牌的层次与色调
灯光,让城市个性将得到充分舒展,灯光下的城市记忆也得以完整呈现。2008年北京的鸟巢、首都机场新候机楼,都是进入这座城市后需要屏息凝望的光影。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会诞生同样气势磅礴的建筑与灯光传奇。城市,依靠富有张力的夜景,塑造着令人着迷的氛围,吸引居民、旅游者和投资者流连于此。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每个城市都在寻找着自己的色调。所以有皇城的红墙金瓦,外滩冷峻的大理石里面和南海边的蓝色活力,颜色与层次此时便构成了城市本身的识别符号。
中国有660多座城市,各自又拥有不同的城市文脉和所处的文化带,热带的、温带的、寒带的,平原文化、山地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明聚集、游牧文明聚集,这就让中国在世界上拥有了样本最多、特点最多元的城市群。在城市营销已经走上前台的今日,如何在投资者和游客面前表现出“百里不同天”的特色,灯光所赋予的特定感觉,就成为每个城市自己的识别符号和密码。这种识别性具体就体现在城市夜间外景展示的层次和色调上,这就需要规划者以立体化的眼光和从综合城市发展脉络的角度,来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和开发。
理想国设想之二:城市能否再延续千年
在中国的城市序列中,既有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古老市镇,也有刚刚初具雏形的新兴都市,但在今天它们同样面临着能源、交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而城市新居民涌入的速度却在不断加快,如何满足城市发展与照明的和谐布局,除了需要一份长远的规划理论,还需要一份洗去喧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勇气和冷静。
飞利浦在业界创造了光“按需提供”的模式。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要保持闪亮但同时节约节省不必要的照明用电。比如在安装时,充分考虑传感器的实用,以人、车的需求为例,当人走过来或者车开过来的时候,灯光亮起,而人、车走后则自动变暗。这种直观而且智能的照明系统是减少浪费和光污染的未来科技之一。关键是,在这其中作为城市主体的居民立意并没有得到牺牲。说到底,还是个以人为本的办法。而如果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宜居城市就真正意味着“居住”的城市环境。这种习惯的积累是让我们能够在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我们有更充足的信心迎来第三个、第四个十年,直到下一个百年、千年的到来。
理想国设想之三:让我们的后代看到更纯净的星空
在城市、灯光与人的关系中,人无疑是居于主体的地位。因为生产力的解放与交换的出现,人聚集而为城市;同时,为了打破昼夜划分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就有了照明产生的原动力。
公民在城市中的感觉就应该是“在家里”。完善的照明解决方案,应用在城市中的家庭、办公室、户外、工业、零售、酒店、娱乐和汽车中,也就有如何对这些城市中的人有序管理的问题。尤其在人口稠密的环境下,比如安全性、宜居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尤其是由安全带来的心灵归属感与自然和谐的感觉,是人生活在城市中的重要精神依托。这些也都是城市居民的健康与幸福指标之一。
(责任编辑:黄荔)
那么,什么才是沟通起居民感情和城市记忆的“照明理想国”呢?
理想国设想之一:城市品牌的层次与色调
灯光,让城市个性将得到充分舒展,灯光下的城市记忆也得以完整呈现。2008年北京的鸟巢、首都机场新候机楼,都是进入这座城市后需要屏息凝望的光影。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会诞生同样气势磅礴的建筑与灯光传奇。城市,依靠富有张力的夜景,塑造着令人着迷的氛围,吸引居民、旅游者和投资者流连于此。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每个城市都在寻找着自己的色调。所以有皇城的红墙金瓦,外滩冷峻的大理石里面和南海边的蓝色活力,颜色与层次此时便构成了城市本身的识别符号。
中国有660多座城市,各自又拥有不同的城市文脉和所处的文化带,热带的、温带的、寒带的,平原文化、山地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明聚集、游牧文明聚集,这就让中国在世界上拥有了样本最多、特点最多元的城市群。在城市营销已经走上前台的今日,如何在投资者和游客面前表现出“百里不同天”的特色,灯光所赋予的特定感觉,就成为每个城市自己的识别符号和密码。这种识别性具体就体现在城市夜间外景展示的层次和色调上,这就需要规划者以立体化的眼光和从综合城市发展脉络的角度,来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和开发。
理想国设想之二:城市能否再延续千年
在中国的城市序列中,既有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古老市镇,也有刚刚初具雏形的新兴都市,但在今天它们同样面临着能源、交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而城市新居民涌入的速度却在不断加快,如何满足城市发展与照明的和谐布局,除了需要一份长远的规划理论,还需要一份洗去喧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勇气和冷静。
飞利浦在业界创造了光“按需提供”的模式。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要保持闪亮但同时节约节省不必要的照明用电。比如在安装时,充分考虑传感器的实用,以人、车的需求为例,当人走过来或者车开过来的时候,灯光亮起,而人、车走后则自动变暗。这种直观而且智能的照明系统是减少浪费和光污染的未来科技之一。关键是,在这其中作为城市主体的居民立意并没有得到牺牲。说到底,还是个以人为本的办法。而如果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宜居城市就真正意味着“居住”的城市环境。这种习惯的积累是让我们能够在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我们有更充足的信心迎来第三个、第四个十年,直到下一个百年、千年的到来。
理想国设想之三:让我们的后代看到更纯净的星空
在城市、灯光与人的关系中,人无疑是居于主体的地位。因为生产力的解放与交换的出现,人聚集而为城市;同时,为了打破昼夜划分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就有了照明产生的原动力。
公民在城市中的感觉就应该是“在家里”。完善的照明解决方案,应用在城市中的家庭、办公室、户外、工业、零售、酒店、娱乐和汽车中,也就有如何对这些城市中的人有序管理的问题。尤其在人口稠密的环境下,比如安全性、宜居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尤其是由安全带来的心灵归属感与自然和谐的感觉,是人生活在城市中的重要精神依托。这些也都是城市居民的健康与幸福指标之一。
(责任编辑:黄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