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洛阳市邙山乡村民在修建房屋时,发现西汉墓一座。墓中随葬的陶器、铁器等文物多已散失,我们仅收集到其中的4枚花钱(插八下右)。这种面文纪第次的花钱,在以往的著录中多称为“权钱”。我们谨就这批花钱及其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一、洛阳新发现的纪第次花钱
秦汉时期的钱币,多为面文纪重量的“半两”、“五铢”等铜钱,也流行各种花钱。但像这种面文纪第次的花钱,却较为罕见。这批花钱共4枚,皆钱体重大,圆形方孔,面有外郭,周缘锐薄,钱文凸起,面文篆书,背部平素,通身布满浅绿色锈。依其钱文不同,简述如下:
1.“第十”钱铸作较粗糙,钱身上部有一小块凹陷下去。面文“第十”,钱径39.2mm,穿宽7.5-9.1mm,重8.3g(图一:1)。
2.“第十一”钱钱身厚薄不均,锈色较浅,外郭粗糙。面文“第十一”,钱径33.2mm,穿宽8.4-9.8mm,重9g(图一:2)。
3.“第十七”钱钱肉较薄。面文“第十七”,钱径31.2mm,穿宽8.4-9.3mm,重5.4g(图一:3)。
4.“第十九”钱 钱体厚重,铸作精致,钱外郭打磨得十分规整,圆滑。面文“第十九”,钱径32.2mm,穿宽9.2-9.3mm,重7.5g(图一:4)。
这些花钱的面文,除“第十七”为自上而下竖写外,其他三枚都是自右而左横书。
二、纪第次花钱的发现和著录
这种花钱在清代已引起钱币学者的重视,清代晚期的《古泉汇》已见著录。该书载有面文为“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一”、“第七”、“第十一”、“第十四”、“第十八”、“第十七”、“第十九”等共10种,12枚。其中,前6枚有外郭,钱径最小的30mm,最大的43mm,一般多在40mm左右。方若《药雨古化杂泳》中著录“第十”、“第二十三”2枚。钱径分别为33、41mm。丁福保《古钱大辞典》著录15枚。面文为“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四”、“第七”、“第十”、“第十六”、“第十八”、“第十九”、“第十七”、“第二十三”、“第十一”等,共12中。其中一枚面文原释为“第十十”,应为“第十七”。多数无外郭,钱径30-45mm。1954年罗伯昭在给张纲伯、戴葆庭先生祝寿时拿出一枚面文“第十”花钱作为礼品,钱径39mm。由此可见这种花钱的珍贵程度。
以往著录的这种花钱多为传世品,没有确切的出土地点和相关资料。值得注意的是,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一套40枚花钱,均为方孔无郭。正面铸篆体阳文,背平素,钱径一般33mm,一枚为37mm。其中二十枚面文为“第一”、“第二”、“第四”至“第二十”;另二十枚面文分别铸韵语一句,句三字或四字。共39种。近年,在山东临淄西汉墓出土这种花钱21枚,形体重大,铸作较精,皆微有外郭,钱文篆书。面文为“第一”至“第十五”、“第十七”至“第二十一”、“第二十三”,共20种。其中一枚面文为“第十十”,应为“第十七” (图二:4),钱径32-35mm,重量11-13g。
三、纪第次花钱的演变和年代
这种花钱的面文多为篆书,也有少量隶书,字体风格有着明显的变化。《说文·竹部》“第,次也。从竹、弟”。《说文·弟部》:“弟,韦束之次弟也”。面文上的“第”均从 、弟。在古文字的意符里, 、竹意近,可以通用。为表述方便,我们以隶定后的部首名称,将这种花钱面文上的“第”上部称为“ ”头,下部称为“弓”字。我们依其出现最多的“第”字和变化明显的“九”字书体风格的演变,将这种花钱分为二种形式。
1.小篆体:“ ”头中的“中”旁中间为竖画,由左向下再折向右上方的那笔宛曲,写作一笔:“弓”字横竖笔转折处圆转,竖写作弧形。“九”字左旁一撇作圆弧状,右旁的“乙”笔圆转宛曲。具有很强的小篆风格。洛阳西汉墓出土的4枚,山东临淄西汉墓出土的21枚,中山王墓出土的20枚,《古泉汇》《续泉汇》载录的“第一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十一”、“第十六”、“第十九”等,《古钱大辞典》载录的“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四”等均为这种书体(图二:1.6)。
2.隶书体:“ ”头由左向下再折向右上方的笔画方折,“弓”字横竖笔转折处平直,竖画为直笔。“九”字左旁一撇平缓,右旁的“乙”笔方折。具有较强的隶书气息。《古泉汇》《续泉汇》载录的“第十七”、“第十九”,《药雨古化杂泳》载录的“第二十三”,《古钱大辞典》载录的“第十一”、“第十七”、“第二十三”,《寿泉集拓初集》载录的“第十”等均为这种书体(图二:7-9)。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等人以战国时期秦国文字为基础,整理出一套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它的笔道圆转、宛曲,形体匀称。隶书是战国晚期秦国人为书写方便,将部分正体文字简化而成一种字体。隶书真正被广泛使用是在汉代。隶书笔道方折、平直,形体扁方,字形较小篆简便易写。在西汉早期的隶书里,仍有较浓的小篆气息。西汉中期以后,隶书才真正脱离小篆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字体。根据小篆与隶书的这种发展演变关系,结合以前学者对这种花钱时代的看法及考古出土情况,我们认为:小篆体纪第次花钱的年代大体上相当于秦代和西汉早期,隶书体纪第次花钱的年代大体相当于西汉中晚期。
四、纪第次花钱的性质和用途
这种纪第次花钱的性质,以往学者认为是“权钱”。李佐贤、鲍康说是“权钱,面文纪数”。丁福保说是“秦初权钱,面文纪数”。马定祥说是“西汉权钱”。自满城西汉中山王墓发掘后,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看法。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作者认为是“宫中行乐钱”。余榴梁等认为是“西汉王公贵族饮酒作乐时的钱形游戏品”,视为花钱的一种。赵振华也认为是“花钱”。
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做为法定货币。西汉初年仍铸行“半两”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铸行“五铢”钱。西汉晚期王莽铸行过刀币、布币。在秦汉时期的文献里,没有这种面文纪第次的“钱币”作为流通货币的记录。《国语·周语下》云:“权轻重”,韦昭注:“权,称也”。《公羊传·桓公十一年》云:“以为知权也”,何休注:“权者,称也,所以别轻重”。这说明“权”有衡量之意。所谓“权钱”,当是用来称量其他物体轻重的砝码。战国秦汉时期的砝码,每套大小重量均呈有规律的递增关系。如果这种“钱币”是权钱的话,大小重量应呈规律性递增。我们分析以往著录和洛阳新出的这些“钱币”,他们的大小重量并不存在规律性的递增关系。因此,这种“钱币”肯定不是权钱。
花钱是指铸作成钱币形状的那些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非流通钱币。它的外形似钱而实非钱,不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西汉中山王墓所出的花钱中20枚面文纪第次,20枚面文铸韵语。韵语中记有饮酒作乐的场面。与这40枚花钱同出的还有1件铜骰,花钱可能与铜骰配合使用,“应是一套行酒令的玩物”。故《满城汉墓发掘报告》将这种面文纪第次的“权钱”定为“宫中行乐钱”,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这种圆形方孔、面文纪第次的所谓“权钱”,应为秦汉时期用于宫中行乐的花钱。洛阳西汉墓新出的这批纪第次的花钱,为研究我国古代的钱币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后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蔡运章先生的悉心指导,特致谢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洛阳新发现的纪第次花钱
秦汉时期的钱币,多为面文纪重量的“半两”、“五铢”等铜钱,也流行各种花钱。但像这种面文纪第次的花钱,却较为罕见。这批花钱共4枚,皆钱体重大,圆形方孔,面有外郭,周缘锐薄,钱文凸起,面文篆书,背部平素,通身布满浅绿色锈。依其钱文不同,简述如下:
1.“第十”钱铸作较粗糙,钱身上部有一小块凹陷下去。面文“第十”,钱径39.2mm,穿宽7.5-9.1mm,重8.3g(图一:1)。
2.“第十一”钱钱身厚薄不均,锈色较浅,外郭粗糙。面文“第十一”,钱径33.2mm,穿宽8.4-9.8mm,重9g(图一:2)。
3.“第十七”钱钱肉较薄。面文“第十七”,钱径31.2mm,穿宽8.4-9.3mm,重5.4g(图一:3)。
4.“第十九”钱 钱体厚重,铸作精致,钱外郭打磨得十分规整,圆滑。面文“第十九”,钱径32.2mm,穿宽9.2-9.3mm,重7.5g(图一:4)。
这些花钱的面文,除“第十七”为自上而下竖写外,其他三枚都是自右而左横书。
二、纪第次花钱的发现和著录
这种花钱在清代已引起钱币学者的重视,清代晚期的《古泉汇》已见著录。该书载有面文为“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一”、“第七”、“第十一”、“第十四”、“第十八”、“第十七”、“第十九”等共10种,12枚。其中,前6枚有外郭,钱径最小的30mm,最大的43mm,一般多在40mm左右。方若《药雨古化杂泳》中著录“第十”、“第二十三”2枚。钱径分别为33、41mm。丁福保《古钱大辞典》著录15枚。面文为“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四”、“第七”、“第十”、“第十六”、“第十八”、“第十九”、“第十七”、“第二十三”、“第十一”等,共12中。其中一枚面文原释为“第十十”,应为“第十七”。多数无外郭,钱径30-45mm。1954年罗伯昭在给张纲伯、戴葆庭先生祝寿时拿出一枚面文“第十”花钱作为礼品,钱径39mm。由此可见这种花钱的珍贵程度。
以往著录的这种花钱多为传世品,没有确切的出土地点和相关资料。值得注意的是,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一套40枚花钱,均为方孔无郭。正面铸篆体阳文,背平素,钱径一般33mm,一枚为37mm。其中二十枚面文为“第一”、“第二”、“第四”至“第二十”;另二十枚面文分别铸韵语一句,句三字或四字。共39种。近年,在山东临淄西汉墓出土这种花钱21枚,形体重大,铸作较精,皆微有外郭,钱文篆书。面文为“第一”至“第十五”、“第十七”至“第二十一”、“第二十三”,共20种。其中一枚面文为“第十十”,应为“第十七” (图二:4),钱径32-35mm,重量11-13g。
三、纪第次花钱的演变和年代
这种花钱的面文多为篆书,也有少量隶书,字体风格有着明显的变化。《说文·竹部》“第,次也。从竹、弟”。《说文·弟部》:“弟,韦束之次弟也”。面文上的“第”均从 、弟。在古文字的意符里, 、竹意近,可以通用。为表述方便,我们以隶定后的部首名称,将这种花钱面文上的“第”上部称为“ ”头,下部称为“弓”字。我们依其出现最多的“第”字和变化明显的“九”字书体风格的演变,将这种花钱分为二种形式。
1.小篆体:“ ”头中的“中”旁中间为竖画,由左向下再折向右上方的那笔宛曲,写作一笔:“弓”字横竖笔转折处圆转,竖写作弧形。“九”字左旁一撇作圆弧状,右旁的“乙”笔圆转宛曲。具有很强的小篆风格。洛阳西汉墓出土的4枚,山东临淄西汉墓出土的21枚,中山王墓出土的20枚,《古泉汇》《续泉汇》载录的“第一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十一”、“第十六”、“第十九”等,《古钱大辞典》载录的“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四”等均为这种书体(图二:1.6)。
2.隶书体:“ ”头由左向下再折向右上方的笔画方折,“弓”字横竖笔转折处平直,竖画为直笔。“九”字左旁一撇平缓,右旁的“乙”笔方折。具有较强的隶书气息。《古泉汇》《续泉汇》载录的“第十七”、“第十九”,《药雨古化杂泳》载录的“第二十三”,《古钱大辞典》载录的“第十一”、“第十七”、“第二十三”,《寿泉集拓初集》载录的“第十”等均为这种书体(图二:7-9)。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等人以战国时期秦国文字为基础,整理出一套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它的笔道圆转、宛曲,形体匀称。隶书是战国晚期秦国人为书写方便,将部分正体文字简化而成一种字体。隶书真正被广泛使用是在汉代。隶书笔道方折、平直,形体扁方,字形较小篆简便易写。在西汉早期的隶书里,仍有较浓的小篆气息。西汉中期以后,隶书才真正脱离小篆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字体。根据小篆与隶书的这种发展演变关系,结合以前学者对这种花钱时代的看法及考古出土情况,我们认为:小篆体纪第次花钱的年代大体上相当于秦代和西汉早期,隶书体纪第次花钱的年代大体相当于西汉中晚期。
四、纪第次花钱的性质和用途
这种纪第次花钱的性质,以往学者认为是“权钱”。李佐贤、鲍康说是“权钱,面文纪数”。丁福保说是“秦初权钱,面文纪数”。马定祥说是“西汉权钱”。自满城西汉中山王墓发掘后,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看法。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作者认为是“宫中行乐钱”。余榴梁等认为是“西汉王公贵族饮酒作乐时的钱形游戏品”,视为花钱的一种。赵振华也认为是“花钱”。
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做为法定货币。西汉初年仍铸行“半两”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铸行“五铢”钱。西汉晚期王莽铸行过刀币、布币。在秦汉时期的文献里,没有这种面文纪第次的“钱币”作为流通货币的记录。《国语·周语下》云:“权轻重”,韦昭注:“权,称也”。《公羊传·桓公十一年》云:“以为知权也”,何休注:“权者,称也,所以别轻重”。这说明“权”有衡量之意。所谓“权钱”,当是用来称量其他物体轻重的砝码。战国秦汉时期的砝码,每套大小重量均呈有规律的递增关系。如果这种“钱币”是权钱的话,大小重量应呈规律性递增。我们分析以往著录和洛阳新出的这些“钱币”,他们的大小重量并不存在规律性的递增关系。因此,这种“钱币”肯定不是权钱。
花钱是指铸作成钱币形状的那些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的非流通钱币。它的外形似钱而实非钱,不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西汉中山王墓所出的花钱中20枚面文纪第次,20枚面文铸韵语。韵语中记有饮酒作乐的场面。与这40枚花钱同出的还有1件铜骰,花钱可能与铜骰配合使用,“应是一套行酒令的玩物”。故《满城汉墓发掘报告》将这种面文纪第次的“权钱”定为“宫中行乐钱”,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这种圆形方孔、面文纪第次的所谓“权钱”,应为秦汉时期用于宫中行乐的花钱。洛阳西汉墓新出的这批纪第次的花钱,为研究我国古代的钱币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后记: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蔡运章先生的悉心指导,特致谢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