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6年安徽省审定了绿雨7号、烟宏2000、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华成麦1688、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濉1216、乐麦207、皖麦203、安1243、亿麦11,共14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通过对这14个审定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该文从产量、品质、抗病性和特征特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半冬性小麦;产量;品质;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029-06
1 引言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总面积、总产量及总贸易额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我国北方地区小麦面积较大,其中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以及皖北、苏北的种植面积较大,西北地区冬小麦和春小麦的面积基本上各占50%。我国东北地区以春小麦的面积大,黑龙江和新疆是我国春小麦的主产区[1]。经过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种植试验,并且结合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审定标准,在2016年有14个新的半冬性小麦品种通过品种的审定,分别是:绿雨7号、烟宏2000、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华成麦1688、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濉1216、乐麦207、皖麦203、安1243、亿麦11。本文对2016年的14个安徽省审定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进行了综合性比较分析和评价。
2 安徽省审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综合性状分析
2.1 特征特性分析
2.1.1 生育期 从生育期来看,大部分品种的生育期都在226d左右,亿麦11的生育期略短,为225d;华成麦1688、山农102、濉1216的生育期略长,为227d。
2.1.2 株高 从株高性状上看,这14个小麦新品种的株高大多在80~92cm,株高在80~85cm的有:安农大1216、绿雨7号、阜麦9号、徽研77、乐麦207、皖麦203、安1243、亿麦11,共8个品种;株高在85~90cm的有:烟宏2000、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濉1216,共5个品种;株高在90cm之上的只有一个品种,即华成麦1688,株高达到了91.3cm。
2.1.3 穗数 从穗数上来看,各品种的穗数在600万~750万穗/hm2,其中穗数在600万~675万穗/hm2的品种有烟宏2000、华成麦1688、徽研77、濉1216、皖麦203,共5个品种;穗数在675.1万~750万穗/hm2的品种有绿雨7号、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乐麦207、安1243、亿麦11,共9个品种。
2.1.4 穗粒数 从穗粒数上来看,每穗粒数在28~36粒,其中28~32粒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乐麦207,共7个品种,而在32~36粒的品种则是绿雨7号、烟宏2000、华成麦1688、濉1216、皖麦203、安1243、亿麦11,共7个品种。
2.1.5 千粒重 从千粒重上来看,这14个品種的千粒重都在39~50g,其中在40g以下品种只有1个,就是安1243;而在40~45g的品种有:绿雨7号、烟宏2000、徽研22、濉1216、乐麦207、皖麦203、亿麦11,共7个品种;而在45g以上的品种则是:安农大1216、阜麦9号、华成麦1688、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共6个品种。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关系来看,穗粒数越少,千粒重却越大。
2.2 产量分析
2.2.1 绿雨7号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983.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63%(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7831.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97%(不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89.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93%(表2)。
2.2.2 烟宏2000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228.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45%(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76.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02%(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272.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34%。
2.2.3 安农大1216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929.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97%(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7972.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83%(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05.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4.84%。
2.2.4 阜麦9号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854.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08%(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04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25%(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142.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62%。
2.2.5 徽研22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084.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81%(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251.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41%(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85.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69%。
2.2.6 华成麦1688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106.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19%(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428.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71%(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289.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35%。 2.2.7 皖垦麦1221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946.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35%(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56.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79%(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7840.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49%。
2.2.8 山农102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707.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4.47%(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236.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20%(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02.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85%。
2.2.9 徽研77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788.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29%(不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245.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53%(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產试验中产量7989.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67%。
2.2.10 濉1216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300.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0.38%(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76.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21%(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16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97%。
2.2.11 乐麦207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118.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42%(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07.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32%(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67.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52%。
2.2.12 皖麦203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253.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77%(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19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86%(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98.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92%。
2.2.13 安1243产量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019.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23%(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22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15%(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190.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13%。
2.2.14 亿麦11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712.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4.54%(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05.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0.25%(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10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99%。
由区域试验中产量比对照增产情况柱形图可知,2013—2014、2014—2015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品种个数不显著的品种各有1个,分别是2013—2014年度的徽研77和2014—2015年度的绿雨7号;显著的品种个数为2个,是2013—2014年度山农102和亿麦11;其余的品种皆为极显著。绝大部分的品种比对照增产皆为极显著,审定的半冬性小麦产量丰产性好。
在生产试验中产量比对照增产情况柱形图可知,在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比对照增产的品种在2%~4%的品种只有一个就是皖垦麦1221;大部分品种增产都在4%~8%;而增产在8%以上的只有2个品种,分别是烟宏2000和华成麦1688。
2.3 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2.3.1 容重 容重是指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容重是粮食质量的综合标志。它与籽粒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籽粒的形状大小、含水量、比重以及含杂质等均有密切关系[8]。同类粮食,如籽粒饱满、结构紧密、容重则大;反之容重则小。因此说容重是评定粮食品质好次的重要指标。在一些标准中,小麦、玉米等都以容重作为定等的基础项目,容重与加工出品率称正相关。通过容重还可以推算出粮食仓容和粮堆体积,估算粮食的质量。
容重大于等于790g/L属于1级,大于等于770g/L属于2级。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从2016年安徽省审小麦新品种品质性状表(表3)和2013—2014、2014—2015年度容重情况柱形图可以得知容重大于等于770(g/L)且小于790(g/L)的品种只有2个,而且都是2013—2014年度的品种,分别是徽研77和安1243,属于2级;其余的品粽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都是在790(g/L)以上,属于1级,皆为优质小麦[3]。
2.3.2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与食品加工关系密切,国内外均作为重要指标,我国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标准要求蛋白质含量分别大于等于14.0%(干基)和小于等于11.5%(干基)[2],处于11.5%~14.0%的是中筋小麦。2013—2014年度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等于14.0%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华成麦1688、山农102、濉1216、乐麦207,共7个品种;且其他品种皆处于11.5%—14.0%。2014—2015年度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等于14.0%的品种有:阜麦9号、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濉1216、皖麦203、亿麦11,共8个品种;其余品种都在11.5%~14.0%,并没有小于等于11.5%的品种。
2.3.3 湿面筋含量 湿面筋的含量大于等于32.0%属于强筋小麦,小于等于22.0%属于弱筋小麦,处于22.0%~32.0%的是中筋小麦[4,5]。2013—2014、2014—2015年度有且只有一个品种在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湿面筋含量为32.5%,属于强筋小麦范围,其余小麦都处于22.0%~32.0%。 2.3.4 面团稳定时间 面团稳定时间大于等于7.0min的属于强筋小麦,小于等于2.5min属于弱筋小麦,处于2.5~7.0min的是中筋小麦[4,5]。2013—2014、2014—2015年度有且只有一个品种连续2年度测定面团稳定时间小于2.5min,属于弱筋小麦,这个品种是徽研77。2013—2014年度中大于等于7.0分钟以上的品种有:烟宏2000、乐麦207、皖麦203、亿麦11,共4个品种;其余品种除徽研77外,都处于2.5~7.0min,属中筋小麦。2014—2015年度中大于等于7.0min以上的品种有:烟宏2000、阜麦9号、华成麦1688、濉1216、皖麦203、安1243、亿麦11,共7个品种;其余品种除徽研77外,都处于2.5~7.0min,属中筋小麦。
2.3.5 吸水率 面粉的吸水率是指调制单位重量的面粉成面团所需的最大加水量,以百分比表示(%),通常采用粉质仪来测定[6]。它表示面粉在面包厂或馒头厂和面时所加水的量。面粉吸水率可以提高面包、馒头的出品率,而且面包中水分增加,面包芯较柔软,保存时间也相应延长。面粉吸水率低,面包出品率也降低。在比较两种或多种不同面粉之间的吸水率时,必须将不同的面粉含水量统一到相同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对于饼干、糕点面粉,则要求用吸水率较低的面粉,这有利于饼干、糕点的烘烤。面粉的吸水率一般在60%~70%为适。我国面粉吸水率在50.2%~70.5%,平均为57%。所有品种都在允许范围内,属于优质品。
2.3.6 硬度指数 小麦硬度指数测定方法GB/T21304是测定小麦硬度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据软、硬麦具有不同的抗机械粉碎强度原理(粉碎时硬麦不易成粉状,软麦易成粉状):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由留存在筛网上样品质量与样品比例决定小麦的硬度。即在一定的粉碎时间内,不同硬度小麦穿过筛网粉粒质量是不同的,用留存在筛网上粉粒质量占测试小麦样品质量的百分比值表征小麥的硬度,简称HI。小麦硬度指数数值越大,表明小麦硬度越高,反之表明小麦硬度越低[7]。
由柱形图可知,2013—2014年度小麦硬度指数没有在50以下的,反而2014—2015年度在50以下的有2个品种,分别是华成麦1688和濉1216;2013—2014年度小麦硬度指数在50~60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阜麦9号、华成麦1688和濉1216,2014—2015年度在50~60的有2个品种,分别是绿雨7号和徽研22;其余品种皆在60.1~70.0。
2.4 抗病鉴定结果及分析
2.4.1 白粉病 由表4和图7可知,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白粉病中感(5级)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绿雨7号、烟宏2000和山农102,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2014—2015年度白粉病中感(5级)的有2个品种,是绿雨7号和乐麦207;值得关注的是2014—2015年度试验中有一个品种是高抗(1级)的,这个品种是徽研77,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
2.4.2 赤霉病 由表4和图8可知,2013—2014年度中感赤霉病的品种只有一个,是徽研77;抗赤霉病的品种也只有一个,是皖麦203;其余品种都是中抗。2014—2015年度对赤霉病中感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山农102、乐麦207和皖麦203共4个品种;其余品种皆为中抗。
2.4.3 纹枯病 从表4和图9可知,2013—2014年度中感纹枯病的品种有:绿雨7号、烟宏2000、安农大1216、阜麦9号、华成麦1688、皖垦麦1221、山农102、濉1216、乐麦207、安1243、亿麦11,共11个品种;剩下的3个品种都是感病,分别是徽研77、徽研22和皖麦203。2014—2015年度中感纹枯病的品种有且只有一个,是山农102;其余的13个品种都是感病。
3 结论
2016年安徽省审定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绝大部分都是优质的、高产的、抗病的。
从产量水平上来看,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都在显著以上,绝大部分都是极显著,2013—2014、2014—2015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品种个数不显著的品种各有1个,分别是2013—2014年度的徽研77和2014—2015年度的绿雨7号。而在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的品种在2%~4%的品种只有一个就是皖垦麦1221;大部分品种增产率都在4%~8%;而增产率在8%以上的只有2个品种,分别是烟宏2000和华成麦1688,产量水平很高。
品质方面:
从容重上来看,所有品种在2个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容重都大于等于770(g/L),皆为优质小麦。
从粗蛋白(干基)上来看,所有品种都大于11.5%,而2013—2014年度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等于14.0%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华成麦1688、山农102、濉1216、乐麦207,共7个品种;且其他品种皆处于11.5%~14.0%。2014—2015年度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等于14.0%的品种有:阜麦9号、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濉1216、皖麦203、亿麦11,共8个品种;其余品种都在11.5%~14.0%,并没有小于等于11.5%的品种,这证明了这些审定的品种都是优质中强筋小麦。
从湿面筋含量上来看,2013—2014、2014—2015年度有且只有一个品种在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中湿面筋含量为32.5%属于强筋小麦范围,其余小麦都处于22.0%~32.0%。都是中筋小麦。
从面团稳定时间上来看,连续两年的测定只有一个品种徽研77属于弱筋小麦范围,其余的品种都属于中筋、强筋小麦。
品种的抗病性: (1)白粉病:2013—2014年度白粉病中感(5级)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绿雨7号、烟宏2000和山农102;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2014—2015年度白粉病中感(5级)的有2个品种,是绿雨7号和乐麦207,占这些品种的14.29%;值得关注的是2014—2015年度试验中有一个品种是高抗(1级)的,这个品种是徽研77,占这14个品种的7.14%;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占比78.57%。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指标,也符合审定要求。
(2)赤霉病:2013—2014年度中感赤霉病的品种只有一个,是徽研77,占这些品种的7.14%;抗赤霉病的品种也只有一个,是皖麦203,占这些品种的7.14%;其余品种都是中抗,占85.71%。2014—2015年度对赤霉病中感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山农102、乐麦207和皖麦203,共4个品种,占比28.57%;其余品种皆为中抗,占比71.47%。
(3)纹枯病:2013—2014年度中感纹枯病的品种有:绿雨7号、烟宏2000、安农大1216、阜麦9号、华成麦1688、皖墾麦1221、山农102、濉1216、乐麦207、安1243、亿麦11,共11个品种,占比78.57%;剩下的3个品种都是感病,分别是徽研77、徽研22和皖麦203,占这些品种的21.43%。2014—2015年度中感纹枯病的品种有且只有一个,它是山农102,占比7.14%;其余的13个品种都是感病。
总体上说,从对白粉病的看性来看,我省审定的半冬性新品种抗病性一般,达到高抗的只有1个品种,中感的有2~3个品种,其余都是中抗,育种上要加强对抗白粉病性状的选择。赤霉病是我省近几年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达到高抗的品种没有,只有皖麦203达到抗病,其它的都是中抗,说明我省赤霉病的抗病育种任重道远。从纹枯病的抗病性上来看,没有1个品种是达到抗病的,都感病品种,虽然纹枯病不是主要的病害,但也要加强抗纹枯病的新品种的选育。
参考文献
[1]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林作楫,王美芳,吴政卿.小麦不同蛋白质性状指标与食品加工关系—蛋白质含量、面筋仪指标与微量测定指标[J].粮食加工,2010,35(01).
[3]小杜.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J].河北农业科技,2003(06):15.
[4]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优质小麦弱筋小麦GB/T17893-1999[S].1999.
[5]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优质小麦 强筋小麦 GB/T 17892—1999[S].1999.
[6]徐金泉.面粉吸水率与面粉蛋白质、损伤淀粉等的关系研究[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0,(03):70-80.
[7]王小萍,吕秀鑫.小麦硬度指数法的应用与分析[J].面粉通讯,2008(04):23-25.
[8]孙卫辉,吴兴文.小麦容重对面粉质量的影响[J].现代面粉工业,2014,28(04):26-27.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半冬性小麦;产量;品质;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029-06
1 引言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总面积、总产量及总贸易额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我国北方地区小麦面积较大,其中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以及皖北、苏北的种植面积较大,西北地区冬小麦和春小麦的面积基本上各占50%。我国东北地区以春小麦的面积大,黑龙江和新疆是我国春小麦的主产区[1]。经过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种植试验,并且结合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审定标准,在2016年有14个新的半冬性小麦品种通过品种的审定,分别是:绿雨7号、烟宏2000、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华成麦1688、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濉1216、乐麦207、皖麦203、安1243、亿麦11。本文对2016年的14个安徽省审定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进行了综合性比较分析和评价。
2 安徽省审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综合性状分析
2.1 特征特性分析
2.1.1 生育期 从生育期来看,大部分品种的生育期都在226d左右,亿麦11的生育期略短,为225d;华成麦1688、山农102、濉1216的生育期略长,为227d。
2.1.2 株高 从株高性状上看,这14个小麦新品种的株高大多在80~92cm,株高在80~85cm的有:安农大1216、绿雨7号、阜麦9号、徽研77、乐麦207、皖麦203、安1243、亿麦11,共8个品种;株高在85~90cm的有:烟宏2000、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濉1216,共5个品种;株高在90cm之上的只有一个品种,即华成麦1688,株高达到了91.3cm。
2.1.3 穗数 从穗数上来看,各品种的穗数在600万~750万穗/hm2,其中穗数在600万~675万穗/hm2的品种有烟宏2000、华成麦1688、徽研77、濉1216、皖麦203,共5个品种;穗数在675.1万~750万穗/hm2的品种有绿雨7号、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乐麦207、安1243、亿麦11,共9个品种。
2.1.4 穗粒数 从穗粒数上来看,每穗粒数在28~36粒,其中28~32粒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乐麦207,共7个品种,而在32~36粒的品种则是绿雨7号、烟宏2000、华成麦1688、濉1216、皖麦203、安1243、亿麦11,共7个品种。
2.1.5 千粒重 从千粒重上来看,这14个品種的千粒重都在39~50g,其中在40g以下品种只有1个,就是安1243;而在40~45g的品种有:绿雨7号、烟宏2000、徽研22、濉1216、乐麦207、皖麦203、亿麦11,共7个品种;而在45g以上的品种则是:安农大1216、阜麦9号、华成麦1688、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共6个品种。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关系来看,穗粒数越少,千粒重却越大。
2.2 产量分析
2.2.1 绿雨7号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983.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63%(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7831.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97%(不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89.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93%(表2)。
2.2.2 烟宏2000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228.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45%(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76.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02%(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272.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34%。
2.2.3 安农大1216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929.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97%(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7972.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83%(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05.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4.84%。
2.2.4 阜麦9号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854.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08%(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04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25%(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142.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62%。
2.2.5 徽研22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084.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81%(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251.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41%(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85.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69%。
2.2.6 华成麦1688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106.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19%(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428.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71%(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289.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35%。 2.2.7 皖垦麦1221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946.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35%(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56.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79%(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7840.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49%。
2.2.8 山农102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707.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4.47%(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236.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20%(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02.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85%。
2.2.9 徽研77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788.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29%(不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245.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6.53%(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產试验中产量7989.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67%。
2.2.10 濉1216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300.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0.38%(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76.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21%(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16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97%。
2.2.11 乐麦207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118.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42%(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07.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32%(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67.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52%。
2.2.12 皖麦203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253.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77%(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19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86%(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098.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92%。
2.2.13 安1243产量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9019.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23%(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22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9.15%(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190.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13%。
2.2.14 亿麦11 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712.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4.54%(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产量8305.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0.25%(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8103.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99%。
由区域试验中产量比对照增产情况柱形图可知,2013—2014、2014—2015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品种个数不显著的品种各有1个,分别是2013—2014年度的徽研77和2014—2015年度的绿雨7号;显著的品种个数为2个,是2013—2014年度山农102和亿麦11;其余的品种皆为极显著。绝大部分的品种比对照增产皆为极显著,审定的半冬性小麦产量丰产性好。
在生产试验中产量比对照增产情况柱形图可知,在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中产量比对照增产的品种在2%~4%的品种只有一个就是皖垦麦1221;大部分品种增产都在4%~8%;而增产在8%以上的只有2个品种,分别是烟宏2000和华成麦1688。
2.3 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2.3.1 容重 容重是指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容重是粮食质量的综合标志。它与籽粒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籽粒的形状大小、含水量、比重以及含杂质等均有密切关系[8]。同类粮食,如籽粒饱满、结构紧密、容重则大;反之容重则小。因此说容重是评定粮食品质好次的重要指标。在一些标准中,小麦、玉米等都以容重作为定等的基础项目,容重与加工出品率称正相关。通过容重还可以推算出粮食仓容和粮堆体积,估算粮食的质量。
容重大于等于790g/L属于1级,大于等于770g/L属于2级。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从2016年安徽省审小麦新品种品质性状表(表3)和2013—2014、2014—2015年度容重情况柱形图可以得知容重大于等于770(g/L)且小于790(g/L)的品种只有2个,而且都是2013—2014年度的品种,分别是徽研77和安1243,属于2级;其余的品粽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都是在790(g/L)以上,属于1级,皆为优质小麦[3]。
2.3.2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与食品加工关系密切,国内外均作为重要指标,我国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标准要求蛋白质含量分别大于等于14.0%(干基)和小于等于11.5%(干基)[2],处于11.5%~14.0%的是中筋小麦。2013—2014年度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等于14.0%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华成麦1688、山农102、濉1216、乐麦207,共7个品种;且其他品种皆处于11.5%—14.0%。2014—2015年度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等于14.0%的品种有:阜麦9号、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濉1216、皖麦203、亿麦11,共8个品种;其余品种都在11.5%~14.0%,并没有小于等于11.5%的品种。
2.3.3 湿面筋含量 湿面筋的含量大于等于32.0%属于强筋小麦,小于等于22.0%属于弱筋小麦,处于22.0%~32.0%的是中筋小麦[4,5]。2013—2014、2014—2015年度有且只有一个品种在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中湿面筋含量为32.5%,属于强筋小麦范围,其余小麦都处于22.0%~32.0%。 2.3.4 面团稳定时间 面团稳定时间大于等于7.0min的属于强筋小麦,小于等于2.5min属于弱筋小麦,处于2.5~7.0min的是中筋小麦[4,5]。2013—2014、2014—2015年度有且只有一个品种连续2年度测定面团稳定时间小于2.5min,属于弱筋小麦,这个品种是徽研77。2013—2014年度中大于等于7.0分钟以上的品种有:烟宏2000、乐麦207、皖麦203、亿麦11,共4个品种;其余品种除徽研77外,都处于2.5~7.0min,属中筋小麦。2014—2015年度中大于等于7.0min以上的品种有:烟宏2000、阜麦9号、华成麦1688、濉1216、皖麦203、安1243、亿麦11,共7个品种;其余品种除徽研77外,都处于2.5~7.0min,属中筋小麦。
2.3.5 吸水率 面粉的吸水率是指调制单位重量的面粉成面团所需的最大加水量,以百分比表示(%),通常采用粉质仪来测定[6]。它表示面粉在面包厂或馒头厂和面时所加水的量。面粉吸水率可以提高面包、馒头的出品率,而且面包中水分增加,面包芯较柔软,保存时间也相应延长。面粉吸水率低,面包出品率也降低。在比较两种或多种不同面粉之间的吸水率时,必须将不同的面粉含水量统一到相同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对于饼干、糕点面粉,则要求用吸水率较低的面粉,这有利于饼干、糕点的烘烤。面粉的吸水率一般在60%~70%为适。我国面粉吸水率在50.2%~70.5%,平均为57%。所有品种都在允许范围内,属于优质品。
2.3.6 硬度指数 小麦硬度指数测定方法GB/T21304是测定小麦硬度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据软、硬麦具有不同的抗机械粉碎强度原理(粉碎时硬麦不易成粉状,软麦易成粉状):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由留存在筛网上样品质量与样品比例决定小麦的硬度。即在一定的粉碎时间内,不同硬度小麦穿过筛网粉粒质量是不同的,用留存在筛网上粉粒质量占测试小麦样品质量的百分比值表征小麥的硬度,简称HI。小麦硬度指数数值越大,表明小麦硬度越高,反之表明小麦硬度越低[7]。
由柱形图可知,2013—2014年度小麦硬度指数没有在50以下的,反而2014—2015年度在50以下的有2个品种,分别是华成麦1688和濉1216;2013—2014年度小麦硬度指数在50~60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阜麦9号、华成麦1688和濉1216,2014—2015年度在50~60的有2个品种,分别是绿雨7号和徽研22;其余品种皆在60.1~70.0。
2.4 抗病鉴定结果及分析
2.4.1 白粉病 由表4和图7可知,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白粉病中感(5级)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绿雨7号、烟宏2000和山农102,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2014—2015年度白粉病中感(5级)的有2个品种,是绿雨7号和乐麦207;值得关注的是2014—2015年度试验中有一个品种是高抗(1级)的,这个品种是徽研77,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
2.4.2 赤霉病 由表4和图8可知,2013—2014年度中感赤霉病的品种只有一个,是徽研77;抗赤霉病的品种也只有一个,是皖麦203;其余品种都是中抗。2014—2015年度对赤霉病中感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山农102、乐麦207和皖麦203共4个品种;其余品种皆为中抗。
2.4.3 纹枯病 从表4和图9可知,2013—2014年度中感纹枯病的品种有:绿雨7号、烟宏2000、安农大1216、阜麦9号、华成麦1688、皖垦麦1221、山农102、濉1216、乐麦207、安1243、亿麦11,共11个品种;剩下的3个品种都是感病,分别是徽研77、徽研22和皖麦203。2014—2015年度中感纹枯病的品种有且只有一个,是山农102;其余的13个品种都是感病。
3 结论
2016年安徽省审定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绝大部分都是优质的、高产的、抗病的。
从产量水平上来看,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都在显著以上,绝大部分都是极显著,2013—2014、2014—2015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品种个数不显著的品种各有1个,分别是2013—2014年度的徽研77和2014—2015年度的绿雨7号。而在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的品种在2%~4%的品种只有一个就是皖垦麦1221;大部分品种增产率都在4%~8%;而增产率在8%以上的只有2个品种,分别是烟宏2000和华成麦1688,产量水平很高。
品质方面:
从容重上来看,所有品种在2个年度的区域试验中容重都大于等于770(g/L),皆为优质小麦。
从粗蛋白(干基)上来看,所有品种都大于11.5%,而2013—2014年度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等于14.0%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华成麦1688、山农102、濉1216、乐麦207,共7个品种;且其他品种皆处于11.5%~14.0%。2014—2015年度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等于14.0%的品种有:阜麦9号、徽研22、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濉1216、皖麦203、亿麦11,共8个品种;其余品种都在11.5%~14.0%,并没有小于等于11.5%的品种,这证明了这些审定的品种都是优质中强筋小麦。
从湿面筋含量上来看,2013—2014、2014—2015年度有且只有一个品种在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中湿面筋含量为32.5%属于强筋小麦范围,其余小麦都处于22.0%~32.0%。都是中筋小麦。
从面团稳定时间上来看,连续两年的测定只有一个品种徽研77属于弱筋小麦范围,其余的品种都属于中筋、强筋小麦。
品种的抗病性: (1)白粉病:2013—2014年度白粉病中感(5级)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绿雨7号、烟宏2000和山农102;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2014—2015年度白粉病中感(5级)的有2个品种,是绿雨7号和乐麦207,占这些品种的14.29%;值得关注的是2014—2015年度试验中有一个品种是高抗(1级)的,这个品种是徽研77,占这14个品种的7.14%;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占比78.57%。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指标,也符合审定要求。
(2)赤霉病:2013—2014年度中感赤霉病的品种只有一个,是徽研77,占这些品种的7.14%;抗赤霉病的品种也只有一个,是皖麦203,占这些品种的7.14%;其余品种都是中抗,占85.71%。2014—2015年度对赤霉病中感的品种有:安农大1216、山农102、乐麦207和皖麦203,共4个品种,占比28.57%;其余品种皆为中抗,占比71.47%。
(3)纹枯病:2013—2014年度中感纹枯病的品种有:绿雨7号、烟宏2000、安农大1216、阜麦9号、华成麦1688、皖墾麦1221、山农102、濉1216、乐麦207、安1243、亿麦11,共11个品种,占比78.57%;剩下的3个品种都是感病,分别是徽研77、徽研22和皖麦203,占这些品种的21.43%。2014—2015年度中感纹枯病的品种有且只有一个,它是山农102,占比7.14%;其余的13个品种都是感病。
总体上说,从对白粉病的看性来看,我省审定的半冬性新品种抗病性一般,达到高抗的只有1个品种,中感的有2~3个品种,其余都是中抗,育种上要加强对抗白粉病性状的选择。赤霉病是我省近几年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达到高抗的品种没有,只有皖麦203达到抗病,其它的都是中抗,说明我省赤霉病的抗病育种任重道远。从纹枯病的抗病性上来看,没有1个品种是达到抗病的,都感病品种,虽然纹枯病不是主要的病害,但也要加强抗纹枯病的新品种的选育。
参考文献
[1]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林作楫,王美芳,吴政卿.小麦不同蛋白质性状指标与食品加工关系—蛋白质含量、面筋仪指标与微量测定指标[J].粮食加工,2010,35(01).
[3]小杜.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J].河北农业科技,2003(06):15.
[4]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优质小麦弱筋小麦GB/T17893-1999[S].1999.
[5]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优质小麦 强筋小麦 GB/T 17892—1999[S].1999.
[6]徐金泉.面粉吸水率与面粉蛋白质、损伤淀粉等的关系研究[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0,(03):70-80.
[7]王小萍,吕秀鑫.小麦硬度指数法的应用与分析[J].面粉通讯,2008(04):23-25.
[8]孙卫辉,吴兴文.小麦容重对面粉质量的影响[J].现代面粉工业,2014,28(04):26-2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