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要求。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进一步深化理解十七大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和谐校园 构建 目标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步伐迅猛有力,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必然会产生新的矛盾,当前我国社会内部主要有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二元结构与贫富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与资源约束、腐败等五种矛盾,从十六大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点就是在未来阶段解决这五大矛盾。十七大报告中再次阐述了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要求。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为推动学校、乃至社会进一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提供有力保障。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再次,构建和谐校园体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和目的。是体现学校软实力的综合标志。是完成学校规划及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最后,构建和谐校园代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诉求。
二、对和谐校园基本特征的认知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特征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和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基本表征和要求体现在学科发展的统一协调;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的和谐;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法治与人本的和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
三、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
1.坚持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科学谋划长远发展
高校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二是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只有在人本观念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以其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才能形成全校上下一心的氛围,在和睦友爱中增进和谐。
学校的科学发展需要在明確战略定位和办学理念的前提下,科学谋划长远的发展需求: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中为与不为的关系,人才培养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科学研究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队伍建设中大师与基本队伍的关系,结构调整中资源集成优化与合理配置的关系,条件保障中有与无、全与缺、高与低的关系,利益均衡中学校、院系及个人三方面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和谐发展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好这些重要关系,努力建设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大学。
2.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和谐校园
国有高校具备国有企业的一切弊端,改革是唯一的出路,而体制创新是改革的唯一取向,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突破口。其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关键性龙头,薪酬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改革是两翼,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内部管理制度改革要统一认识、步调一致,系统配套、瞄准时机。要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保持学校的稳定。
3.正确处理好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发展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与政府的关系;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与学生及其家长亲友的关系;与企业的关系;与兄弟高校的关系;与国(境)外相关资源环境的关系。
4.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依法治校问题
构建和谐校园,要坚持校务公开,进一步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充分尊重民意,善于广集民智,真正做到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民意顺畅,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切实处理好民主和集中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构建和谐校园,要依法治校,法治是校园有序和谐的基础,是校园健康运行的基石。要让师生员工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提高法律素质,使广大师生员工知法守法用法,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构建和谐校园,还要加强管理,提高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率。
5.干部队伍建设和干群关系问题
高校的干部建设是事关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的干群关系才能使高校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目前很多高校的经过新一轮的合并,引起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前几年,在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下,欠缺理论和物质准备的高等院校开始了一场大合并,由此引起了一些新合并高校干部队伍庞大,机关人员臃肿,干部年龄层次偏大,干部之间的权力边界的不明确、分工不规范,更有甚者“以人划线”拉帮结派影响领导班子内部的和谐;教师之间争职称、争待遇使得教师内部不团结,干群关系不和谐,更有甚者滋生腐败,这些都是导致高校内部矛盾,产生内耗,延误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校干部建设必须坚持用人导向的正确性,坚持用人选择的科学、民主、公正、公平,坚持用人过程中科学合理评价机制的建立,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统一,建立和谐一致的干群关系。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共同努力,各高校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契机,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参 考 文 献
[1]张国军.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再认识,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2]毛平.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思路,校园之声,2007(11).
[3]杨学艺. 和谐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关键词]和谐校园 构建 目标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步伐迅猛有力,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必然会产生新的矛盾,当前我国社会内部主要有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二元结构与贫富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与资源约束、腐败等五种矛盾,从十六大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点就是在未来阶段解决这五大矛盾。十七大报告中再次阐述了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要求。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为推动学校、乃至社会进一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提供有力保障。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再次,构建和谐校园体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和目的。是体现学校软实力的综合标志。是完成学校规划及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最后,构建和谐校园代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诉求。
二、对和谐校园基本特征的认知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特征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和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基本表征和要求体现在学科发展的统一协调;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的和谐;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法治与人本的和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
三、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
1.坚持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科学谋划长远发展
高校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二是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只有在人本观念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以其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才能形成全校上下一心的氛围,在和睦友爱中增进和谐。
学校的科学发展需要在明確战略定位和办学理念的前提下,科学谋划长远的发展需求: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中为与不为的关系,人才培养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科学研究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队伍建设中大师与基本队伍的关系,结构调整中资源集成优化与合理配置的关系,条件保障中有与无、全与缺、高与低的关系,利益均衡中学校、院系及个人三方面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和谐发展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好这些重要关系,努力建设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大学。
2.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和谐校园
国有高校具备国有企业的一切弊端,改革是唯一的出路,而体制创新是改革的唯一取向,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突破口。其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关键性龙头,薪酬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改革是两翼,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内部管理制度改革要统一认识、步调一致,系统配套、瞄准时机。要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保持学校的稳定。
3.正确处理好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发展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与政府的关系;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与学生及其家长亲友的关系;与企业的关系;与兄弟高校的关系;与国(境)外相关资源环境的关系。
4.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依法治校问题
构建和谐校园,要坚持校务公开,进一步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充分尊重民意,善于广集民智,真正做到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民意顺畅,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切实处理好民主和集中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构建和谐校园,要依法治校,法治是校园有序和谐的基础,是校园健康运行的基石。要让师生员工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提高法律素质,使广大师生员工知法守法用法,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构建和谐校园,还要加强管理,提高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率。
5.干部队伍建设和干群关系问题
高校的干部建设是事关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的干群关系才能使高校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目前很多高校的经过新一轮的合并,引起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前几年,在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下,欠缺理论和物质准备的高等院校开始了一场大合并,由此引起了一些新合并高校干部队伍庞大,机关人员臃肿,干部年龄层次偏大,干部之间的权力边界的不明确、分工不规范,更有甚者“以人划线”拉帮结派影响领导班子内部的和谐;教师之间争职称、争待遇使得教师内部不团结,干群关系不和谐,更有甚者滋生腐败,这些都是导致高校内部矛盾,产生内耗,延误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校干部建设必须坚持用人导向的正确性,坚持用人选择的科学、民主、公正、公平,坚持用人过程中科学合理评价机制的建立,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统一,建立和谐一致的干群关系。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共同努力,各高校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契机,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参 考 文 献
[1]张国军.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再认识,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2]毛平.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思路,校园之声,2007(11).
[3]杨学艺. 和谐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