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九严寒的深冬,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忙碌着。人们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忙碌一年的人们聚在各自的家中,祭祀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不少民族都有传统的习俗和特有的方式来迎接新年,这些习俗到底有多特别呢?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白族人平时的生活里要用到干松毛,或给家畜垫厩,或做农家肥,或用来引火烧饭。在除夕前几天,一家人打扫干净庭院后,还要带着篮子或者筐子到周边山上,去采集松树上的新鲜松针并且压紧装实,把这些青松毛带回家中,撒在院子和堂屋中。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两次,吃饭时必须撒新鲜松毛,一层层铺上。人们坐在软软的新松毛上,布置饭菜,吃团圆饭。若遇正月间串门的亲戚来的多了,青松毛不仅可以当饭桌、椅墩,还可以成为最好的床铺,招待客人。直到正月十六那天,人们才把堂屋里的青松毛打扫干净,开始新的一年。
以往白族人还有“放高升”的习俗,人们提前准备一根大竹子,往竹节中塞满火药,点燃引线后,火药的冲力可以把整根竹子送上天空百十丈高。除夕的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抢挑“新水”,预示着一年的好年景。初一的清晨,全家人都要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从此以后比蜜还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也是过新年不可缺少的活动。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在村寨的公共空间“摆手堂”内祭祀先祖,并举行传统的“摆手舞”聚会。跳舞时,人们会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好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用来祭祀,再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长者手持法器带队,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一边唱着摆手歌,一边跳舞,常常从初一到十五,热闹非凡。
生活在四川、湖北、湖南和贵州境内的土家族世代流传着这种非常古老的舞蹈,模仿着传统的狩猎、战争、农业等几十个动作,其节奏明快,舞姿优美,简洁而生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地域气息。除了跳摆手舞外,土家族人过春节还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生活在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人,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娱乐活动。人们身穿用当地植物染制晾晒而成的新衣,聚集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风雨楼前,或者在芦笙场内,或在村寨门口的广场上,举行芦笙赛事,气氛欢乐而热烈。通常邻近的几个村庄相互之间商量着轮流举办,周围的村民们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云南哈尼族的村寨在春节到来之前,就早已忙碌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这是当地人爱吃的一种糯米饼。青年男子们相互约好,一起上山去砍竹子,准备立秋千。村里竖起的秋千往往有十几米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过年时,附近的人们都穿着漂亮的节日盛装去荡秋千。
“特懋克”在基诺语中的意思是“盛大的打铁节”,一般是在农历腊月举行,现在固定在每年的2月6日至8日。这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在冬末春初的时候举行的一个盛大节日。人们为了纪念铁器的产生,打好新刀、新斧,投入春耕的生产。村寨的人们聚集起来,举行剽牛仪式、祭大鼓(神鼓)、打秋千、打陀螺、丢包、踩高跷等活动,或串寨访友,相互宴请,欢度节日。
特懋克节主要鼓具是“太阳鼓”,鼓的两端嵌有十数根细木棍,形似太阳放射出的光芒。人们跳大鼓舞时,还会唱基诺语的歌曲,有专门曲调,如《特模阿咪》(即过年调)。
节日到来的清晨,寨里的长老先用力敲击代表村寨的大鼓,人们听到大鼓声后,会穿戴一新,拥向剽牛场。等人们到齐后,长老会面对耕牛诵念一段剽牛词。全村成年男子,一人手持一根竹标,站在距耕牛五六米外的地方,依次举标投向牛。分好的牛肉会依次分给长老们和各家各户。
中缅边境上生活的景颇族,历经长时间的迁徙才到达现今的聚居地。传说他们的先民来自澜沧江与怒江的源头,临近甘肃、青海一带。
在“中国目瑙纵歌之乡”的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春节期间要举行目瑙纵歌。在景颇语中,“目瑙纵歌”是“大家一起来跳舞”的意思。每个村寨都有一片开阔的场地,是跳舞专用的“目瑙场”。目瑙场地的大门常常有两根引人注目的门柱,刻有藤蔓蕨类植物的纹样。门柱顶端刻有云彩星纹,象征天空。目瑙场内和场外多层看台上挤满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们。
過年的清晨,全家老少,盛装出动。在目瑙场,赶市集、跳歌舞、看热闹,常常连续几天热闹不息。这里的跳舞需要有“瑙双”带队,有助舞,有舞队。每场结束后,大家还为跳舞的人们倒上一碗米酒。
跳舞使用的音乐称“哦惹惹”。景颇族的这种哦啦调谱子有六个拍子,节奏感强,热情洋溢。曲调中还有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在此地的活动痕迹,他们曾带来风笛、吉他和军鼓,这些乐器的演奏风格都融入了当地景颇族的舞蹈音乐,流传至今。
冬去春来,中国大地年味渐浓,每个民族的民众都在欢歌笑语中忙碌着,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白族“铺松毛”
云南白族人平时的生活里要用到干松毛,或给家畜垫厩,或做农家肥,或用来引火烧饭。在除夕前几天,一家人打扫干净庭院后,还要带着篮子或者筐子到周边山上,去采集松树上的新鲜松针并且压紧装实,把这些青松毛带回家中,撒在院子和堂屋中。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两次,吃饭时必须撒新鲜松毛,一层层铺上。人们坐在软软的新松毛上,布置饭菜,吃团圆饭。若遇正月间串门的亲戚来的多了,青松毛不仅可以当饭桌、椅墩,还可以成为最好的床铺,招待客人。直到正月十六那天,人们才把堂屋里的青松毛打扫干净,开始新的一年。
以往白族人还有“放高升”的习俗,人们提前准备一根大竹子,往竹节中塞满火药,点燃引线后,火药的冲力可以把整根竹子送上天空百十丈高。除夕的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抢挑“新水”,预示着一年的好年景。初一的清晨,全家人都要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从此以后比蜜还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也是过新年不可缺少的活动。
土家族“摆手舞”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在村寨的公共空间“摆手堂”内祭祀先祖,并举行传统的“摆手舞”聚会。跳舞时,人们会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好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用来祭祀,再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长者手持法器带队,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一边唱着摆手歌,一边跳舞,常常从初一到十五,热闹非凡。
生活在四川、湖北、湖南和贵州境内的土家族世代流传着这种非常古老的舞蹈,模仿着传统的狩猎、战争、农业等几十个动作,其节奏明快,舞姿优美,简洁而生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地域气息。除了跳摆手舞外,土家族人过春节还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侗族“芦笙会”
生活在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人,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娱乐活动。人们身穿用当地植物染制晾晒而成的新衣,聚集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风雨楼前,或者在芦笙场内,或在村寨门口的广场上,举行芦笙赛事,气氛欢乐而热烈。通常邻近的几个村庄相互之间商量着轮流举办,周围的村民们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哈尼族“荡秋千”
云南哈尼族的村寨在春节到来之前,就早已忙碌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这是当地人爱吃的一种糯米饼。青年男子们相互约好,一起上山去砍竹子,准备立秋千。村里竖起的秋千往往有十几米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过年时,附近的人们都穿着漂亮的节日盛装去荡秋千。
基诺族“特懋克”
“特懋克”在基诺语中的意思是“盛大的打铁节”,一般是在农历腊月举行,现在固定在每年的2月6日至8日。这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在冬末春初的时候举行的一个盛大节日。人们为了纪念铁器的产生,打好新刀、新斧,投入春耕的生产。村寨的人们聚集起来,举行剽牛仪式、祭大鼓(神鼓)、打秋千、打陀螺、丢包、踩高跷等活动,或串寨访友,相互宴请,欢度节日。
特懋克节主要鼓具是“太阳鼓”,鼓的两端嵌有十数根细木棍,形似太阳放射出的光芒。人们跳大鼓舞时,还会唱基诺语的歌曲,有专门曲调,如《特模阿咪》(即过年调)。
节日到来的清晨,寨里的长老先用力敲击代表村寨的大鼓,人们听到大鼓声后,会穿戴一新,拥向剽牛场。等人们到齐后,长老会面对耕牛诵念一段剽牛词。全村成年男子,一人手持一根竹标,站在距耕牛五六米外的地方,依次举标投向牛。分好的牛肉会依次分给长老们和各家各户。
景颇族“目瑙纵歌”
中缅边境上生活的景颇族,历经长时间的迁徙才到达现今的聚居地。传说他们的先民来自澜沧江与怒江的源头,临近甘肃、青海一带。
在“中国目瑙纵歌之乡”的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春节期间要举行目瑙纵歌。在景颇语中,“目瑙纵歌”是“大家一起来跳舞”的意思。每个村寨都有一片开阔的场地,是跳舞专用的“目瑙场”。目瑙场地的大门常常有两根引人注目的门柱,刻有藤蔓蕨类植物的纹样。门柱顶端刻有云彩星纹,象征天空。目瑙场内和场外多层看台上挤满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们。
過年的清晨,全家老少,盛装出动。在目瑙场,赶市集、跳歌舞、看热闹,常常连续几天热闹不息。这里的跳舞需要有“瑙双”带队,有助舞,有舞队。每场结束后,大家还为跳舞的人们倒上一碗米酒。
跳舞使用的音乐称“哦惹惹”。景颇族的这种哦啦调谱子有六个拍子,节奏感强,热情洋溢。曲调中还有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在此地的活动痕迹,他们曾带来风笛、吉他和军鼓,这些乐器的演奏风格都融入了当地景颇族的舞蹈音乐,流传至今。
冬去春来,中国大地年味渐浓,每个民族的民众都在欢歌笑语中忙碌着,准备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