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传奇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ht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娲,中国神话中的著名人物。她的故事散见于《山海经》《淮南子》《太平御览》《楚辞》《说文解字》等古籍。据称是位“神圣女”,本事很大,“一天七十变”,能“化育万物”。不过,女娲最著名的传说当属她创造人类,并为之建立婚姻制度,以及炼石补天,等等。
  说到女娲创造人类,这就要谈及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据说盘古有个习惯——不睡便罢,一睡往往就是十天半个月才醒过来。
  为什么盘古嗜睡?原来他住在一个形似鸡蛋的窝里,里面黑糊糊的,看不见任何东西。每次累了,总是倒头便睡,根本不在乎窝里那些混沌不清的液体,甚至觉得它柔软,舒适极了。正是这样的环境,让盘古嗜睡的毛病越来越严重,竟發展至沉睡一万八千年。
  醒过来的盘古非常懊恼,觉得嗜睡耽误工作,不可原谅,并归咎于自己的住所。盛怒之下,举起一把大斧头,对着那个形似鸡蛋的窝狠狠地砍去。这一砍,哗啦一声巨响,山崩地裂,窝毁了,里面的液体散了,清的冉冉上升,变成天,出现了日月星辰;浊的沉沉下坠,变成地,长出了花草树木。
  这就是世界。
  世界的出现,是当时的一件爆炸性新闻,女娲获悉后立即前去参观。一看,的确宏伟无比,当即翘起大拇指热情地对盘古说道:“老兄开天辟地,此番壮举,实在太伟大了,可喜可贺呀!”
  盘古摆摆手说:“过誉了,过誉了。这不过是无意为之,谈不上壮举。何况这样大片的土地,除了花草树木,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太冷清了。”
  盘古的话,并不夸张。女娲看了,也觉得确实过于冷清。为此,她决定用黄泥土造物,以改变世界的现状。正月初一,她造出鸡,初二,造出狗,初三,造出猪,初四,造出羊,初五,造出牛,初六,造出马,一切都很顺利。看到这一帮牲畜,围着自己身边转,女娲感到挺热闹的。然而,这些家伙只会瞎叫,无法交流,更不会帮忙出主意。又让她认识到,如果世界上只有缺少智慧、闹哄哄的牲畜,即使再热闹也没有用。显然,必须造出更高一等的动物,能够跟自己说上话才行。于是她决定立即改进。
  正月初七这天,女娲起个早,走出家门,在路边抓了一把黄泥土,来到一条小溪边,对着水中自己的影子,认认真真地捏了一个东西,然后沉思了一下,再往里面吹了口气。嘿,这东西立刻发生变化,变成了活泼可爱、能与她对话的人。
  由于正月初七女娲造出了人,这一天,也就被定为“人日”,即人的节日。
  女娲造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依靠这种手工方式造,太慢了,就是日夜加班,不休息,一天也造不出多少。相对于广袤无垠的世界,可谓杯水车薪。
  怎么办?女娲认为,造人的关键在于气,如果能有一种方法,可以制造大量带气的泥点,造人就无需再一个个捏造了。为此,她想了又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当时,她找来一根藤条,搓了搓,走到开阔处,将它插进泥浆,反复搅了几下,再顺着藤条,连续对泥浆吹了几口气,然后拔出来,朝着前方用力一甩。刹时间,只见数不尽的泥点纷纷扬扬,布满上空,落地之后,一个个都变成了活泼可爱的人,他们跳跃着,欢呼着,簇拥着,向着女娲奔来。
  “吹气甩泥法”终于成功了。
  对此,后人没有忘掉女娲的功绩。《通俗风义》明确记载了这个创造。现代的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二十世纪初还津津有味地将它故事化,写得非常生动。
  由于“吹气甩泥法”的成功,造人的速度大大加快。过了一段时间,世界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女娲当机立断,决定不再造人。
  然而多年过后,有个迹象不知不觉出现。即女娲造出来的那些人,从小到大,不断变老,有相当一部分已经陆续离开这个世界。
  人口自然减少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忧虑,特别是给女娲出了一个难题,如何让人类得以不断延续下去?
  女娲反复考虑,觉得办法虽然不少,比如恢复“吹气甩泥法”的使用,但过些时候人又会老病死去,还得再造,很麻烦。看来,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让人能够自行产生下一代,而不是由她来代庖。为此,她精心挑选了一对青年男女,给他们当红娘,让他们生活在一起。
  一年之后,这对小夫妻终于有了爱的结晶,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受到了启发,从此再也无所顾忌,他们纷纷择偶结为伴侣。之后,生儿育女成了人们的头等大事,人口也不再递减,还出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
  这就是女娲为人类建立的婚姻制度以及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人类因此尊她为高媒,许多地方还为她建庙。每年二月,人们都要举行盛会,向这位高媒敬献“太牢”(即猪牛羊三牲),青年男女则趁这个机会游欢作乐,寻找对象。人称这是“天地之合”。
  人类有了婚姻制度之后,得以不断繁衍,世界欣欣向荣。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战争发生,主角是两个赫赫有名的神。一个叫“共工”,水神;另一个称“祝融”,火神。共工是个恶神,人的脸,蛇的身躯,红色的头发,野心很大,性情又极其粗暴。他身边的一些部下,有的长着九个脑袋,有的化作红熊,多半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其时,气势汹汹的共工和他的帮凶,依仗水路的优势,坐着大木筏子,顺流而下,江里的各种水族,顿时都成了他的兵马,参与作战。
  然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最终以祝融的胜利结束。那个被打败的共工,看到江山没了,队伍散了,属下死了,又羞又恼,便一头撞向西边的不周山。出人意外的是,这一撞,共工并没有死,倒是天与地因此改变了模样。原来,不周山是一根撑天巨柱。靠着它,天空才能高高悬着。如今,共工这一猛撞,柱子断了,天塌了一大窟窿,地也出现一道道黑黝黝的深坑。许多山林起了大火,黑熊等各种野兽都跑了出来,洪水更是波浪滔天,人类死伤惨重,遍地哀鸿。
  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类受到如此大的灾难,女娲非常难过,她决心依靠自己的神力,把破损的天补好,深陷的地填平,将洪水止住,给人类一个能够生存下去的环境。
  补天需要的材料,主要是石头。女娲先是到江河去拣。黄河,长江,乃至更远的水流,只要有都去。接着,又去了几座高山,如泰山、华山。她四处奔波,不辞劳苦,精心挑选,一筐又一筐。选的都是带有颜色的石头,可谓五彩斑斓。然后架起一个大炉,用火猛烧,将这些彩石融化成胶糊状的液体。接着,她勇敢地登上西边天际的崩塌之处,用石浆修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所有的窟窿都补好。之后,她杀掉野龙,赶走了凶残的怪兽,用泥土填平了地上破裂的深坑,还用芦草烧成灰,塞住滔天的洪水。   看到这个情景,人们热烈欢呼起来。处事周密的女娲却仍不放心,她怕天还会再塌下来,便杀了一头大乌龟,砍下它的四个脚,立在大地的四周,用来代替原来的天柱。
  残破的天空被女娲巧妙补好,大地安全也有了保障。但明眼人看出来,比起原先的样子,还是有所缺陷。其中最明显的有两处,一是西北天空,稍呈倾斜状态,所以太阳、月亮、星辰都不自觉地往那儿跑,出现落向西天的现象;另一是东南大地,留下一个大坑,大江小河的水都往那里流,成了汪洋大海。不过,这两个缺陷并没有给人类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春夏秋冬四季,依旧按顺序过去,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把所谓的缺陷当一回事。
  补天之后,时间一天天过去,人类生活得无忧无虑。但女娲细致观察后觉得,这不是她所希望的人类。为什么?因为她看到,人类虽然勤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粮满仓,鸡鸭牛羊成群,温饱没问题,但人与人之间却少有接触。除了干活,多半时间呆在家里,一到晚上,没什么事可干,就上床睡觉,非常单调。她认为,人不是牲畜,还应该有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抓什么?女娲在观察人劳动时发出的“杭育,杭育”声和身姿不断变幻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认为人有唱歌与跳舞的天赋,于是鼓动大家唱起来,跳起来。她自己还以身作则,经常参加活动。一时间,唱歌跳舞成了社会的一种风尚。
  素有“音乐女神”之称的女娲,在频繁参加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中发现,光是扯着嗓子唱歌,歌声未免有点单调。缺什么呢?她觉得缺伴奏。因为伴奏能够让歌声得到烘托,显得耐听。然而要伴奏就必须有乐器。当时的人并没有掌握这种东西。女娲精于此道,她立即按照自己的设想做了笙簧、埙、瑟。所谓笙簧,形状像凤鸟的尾巴,有十三只管子,插在半截葫芦里面,能吹出美妙动人的声音。今天的芦笙,就是它的传承。接着,女娲又请来一些对艺术有兴趣又善于制作的人,请他们再造些乐器。过不了多长时间,乐器造出来了,吹、拉、弹、击,几乎样样都有。乐器不仅能伴奏,还能独奏、合奏,很受人们的欢迎。
  慈爱的女娲不仅制乐,她还看到,人们早出晚归,埋头劳作,非常辛苦。为了让大家能解除疲乏,恢复体力,她化甘露为美酒,赏赐凡间。
  喝酒,既可以解除疲乏,还能获得快乐,人们也就爱上了它,成为一种嗜好,不仅独酌,还常聚在一起碰杯,开怀畅饮。有了酒,人们还以酒敬天,感谢女娲娘娘所做的一切,并将它作为一种礼仪,延续下来。
  女娲觉得,该做的事做得差不多了,就前往天庭“汇报工作”。《淮南子·览冥篇》对此作了报道:女娲“乘雷车,服应龙,……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
  岁月悠悠,如今的人对女娲的了解可能已经不多,但她与西方的上帝比较,有个明显的不同,还是让人感到兴趣。
  什么不同呢?这就是,女娲不仅创造人类,还关心人类的繁衍,为他们建立了婚姻制度。上帝则不关心人类的婚姻,甚至不想让男女之间产生爱情。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为了不让亚当和夏娃吃那棵“辨别善恶”之树的果子,上帝对他们撒了谎。后来夏娃听了蛇的话,与亚当一起吃了禁果,产生了爱,上帝很恼怒,便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并决定大大增加女人懷孕时与分娩时的痛苦。
  笔者以为,两位造物主如此迥然不同的表现,虽然都是神话传说,但能给人以启迪与思考,还是值得一提。
其他文献
亲爱的爸爸:  第一次当我的爸爸开心吗?很榮幸我也是第一次做您的小宝贝……  虽然我只有十个月这么大,可是我认得您是我的爸爸,也喜欢爸爸的抱抱,喜欢和爸爸在一起玩耍。喜欢爸爸的臂膀,喜欢爸爸的肩头,也喜欢爸爸的举高高,更喜欢爸爸温柔的言语,我最近已经差不多学会如何叫爸爸了……  我现在是个小淘气了,有时候不听使唤地就想调调皮,在您身上咬一咬抓一抓,但是别生我的气,我是因为跟您亲近爱您的呀!  虽然
期刊
在城里,吃什么都没了胃口,一日三餐的饭香味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心中便惦念起家乡的地锅菜。我越想越觉得,都市生活万不可缺少這一口。第二天,就找人在院子里支起了地锅。  我买了一口铁锅,找了一些干柴,还在地锅旁放置了一口大水缸,连烧地锅坐的小马扎,也是请邻居新做的。一应俱全之后,妻子来了精神头,一大早就赶到集市,买了几条活鱼放进水缸。临近中午,妻子忙开了,她一边忙,一边唱着《我们的日子》,声调一会儿上扬
期刊
清 源 翠 色 吟  彩色的阳光在枝头笑  彩色的和风在叶间游  一树又一树的新芽争相萌发  一枝又一枝的花蕾竞相怒放  夏日的清源一派生机勃发  尽情地坦露内心的奇秀瑰丽  山是那样绿,天是这样蓝  每一片花瓣都在阳光下撒欢  每一片樹叶都在风中抖擞  枝枝相倚,叶叶相扶  都在各自位置上自由地成长  不同科目属却构成奇特的和睦世界  那么融洽,又是那么和谐  于是,清源风姿更拥有非凡气度  翠
期刊
约翰洛克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他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随身都会带上几本书。  有一次,约翰洛克去外地讲学,在路过一个黑人贫民窟的时候,他看到了那里的孩子都没有书读,全身又脏又臭。约翰洛克非常同情他们,就蹲下来用小木棍教他们写字,等他想要离开的时候,那些小孩子都非常舍不得,而且都想要他口袋里的书。约翰洛克并不是舍不得把书送给他们,只是他只有三本书,这里的孩子却有十几个,把书送给谁好呢?
期刊
闽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孕育的三角梅甚为出名。无论你在城里的街头巷尾,还是在乡村的房前屋后,總能见到她绰约多姿的身影。因其刚柔并济,朴实无华,花色丰富,早年被厦门确定为市花名副其实。  我2000年来到漳州,第一次见识三角梅。记得那个秋高气爽的清晨,跟友人一道去百花村赏花,一片争奇斗艳的三角梅花海着实令人倾倒。苍翠欲滴中红、橙、黄、白、紫等色泽妖姿艳丽,让人心花怒放。滑稽的是,当我津津乐道三角梅花时
期刊
阳春二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树开。3月23日上午,我在天福石雕园杜鹃花园偶遇漳浦县诗词学会会长何友麟先生,他问我,他下午要去山城村与村书记谈“邓子恢同志纪念馆”楹联雕刻宜事,同时也可以欣赏欣赏山上的野杜鹃花,要不要一起去?我欣然答应。下午,我们相约出发,同行的还有陈瑞芳校长、魏国章校长等人。  杜鹃花也叫映山红,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李商隐有诗曰:庄生晓梦迷蝴蝶,
期刊
说起闽南“海丝”通商贸易史迹,您到长泰来,一定会听说林溪奎璧齐辉楼、内枋泰芳楼、上蔡四落大厝、珪后升厝等等。今天重点说说奎璧齐辉楼。无独有偶,奎璧齐辉楼和泰芳楼两座宝楼,都位于长泰东北部的古善化里,二者都做烟草收购、加工和买卖,可以说宝楼正是靠烟草一叶一叶累积而成的。  奎璧齐辉楼,位于今之林墩林溪村,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楼主林天定。泰芳楼,位于今之枋洋镇内枋村,建于清嘉庆庚申年(1800
期刊
一座回字小城,在群山包围中,在蓝天下,显得老成、骄傲、威武、独特,它就是蓝廷珍府第。  蓝廷珍府第在福建省漳浦县湖西乡顶坛村新城自然村。这座城堡幸运地遇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春风吹拂下,这座城堡成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了旅游热点,成了新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向往秀地。  “蓝廷珍府第”是武将建造的建筑,必然带有武将的性格。这一座府第,是蓝氏家族显赫家势的见证,隐藏着漳浦畲
期刊
常州是我的神往之地。那里是苏东坡的终老地,也是瞿秋白的出生地。常州的朋友热情好客,作了线路规划,希望在有限的到访时间,能让我多看看,比如行程中的最后一站安排了千年古刹天宁寺。  常州古有“龙城”之称,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常州出了齐、梁两代15位帝王。其中梁武帝萧衍一生笃信佛教,在位48年间兴建了大量佛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常州天宁寺始建于唐贞观、永徽年间,到明代时,成为闻名遐迩的“东
期刊
当年在圣约翰大学就读时的林玉堂还没改名林语堂。在文章署名上首次使用林语堂那是在他约大毕业十年之后的事了,所以我是奔着林玉堂而去圣约翰大学旧址的。  从上海中山公园北门走出,沿着栽有法国梧桐的人行道再步行十分钟,便可以看到华东政法大学的校门了,这里就是当年的圣约翰。苏州河在这里绕了个弯,那道弯标准得形如一个教堂的拱券,河道让这座美丽校园居于恬静的半岛之内。有时我挺敬佩当年的建筑规划师,他们成功地让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