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的展览陈列是展现博物馆馆藏文物及历史底蕴、提升展品观赏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观众与历史文化进行沟通的最佳途径。博物馆展览与陈列方法出现问题会导致其无法发挥应有的职能,也将淡化人们借助博物馆平台进行文化探索的热情。因此需要对当前博物馆展览与陈列方式中存在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为线索推进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改革。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陈列方式;受众群体;互动性
一、当前博物馆展览与陈列存在的问题
(一)展品与观众之间存在距离感
中國的历史悠久而厚重,现代考古界也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国内博物馆的展品也以历史文物为主。由于文物的历史价值,博物馆在陈列这类展品时主要以文物年代进行排列展览,在表达对厚重历史的尊重与敬畏的同时,也降低了展览的新意与创造力。而在对这类珍贵文物进行介绍时,通常是以文物年代为主要线索,对文物的名称、年代背景、出土位置进行叙述,文物在古代的实际应用、文物的制作方式等等由于资料不清晰或博物馆接收信息不全面等原因,无法展现在观众眼前。这就导致了文物与观众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感,不熟悉文物相关历史的观众则会直接失去参观的兴趣。
(二)展览的布置流于形式
当前博物馆展览与陈列存在的优势在于氛围与环境的营造,博物馆工作人员会通过灯光调节、突出独立展品等方式来凸显展品厚重的文化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观众在精心营造的气氛之中能够最直观的感受到展品所带来的视觉震撼与精神冲击。但这种对观众感官的刺激却无疑是淡化了展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追求视觉效果与布局陈列所带来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忽略了文物展品本身的背景、展示内容方面的深刻介绍,造成“买椟还珠”的不良效应。
(三)观众参与度不高
“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争取观众、组织观众、满足观众的需要,是博物馆工作的基本任务”[1]。目前博物馆展览中,展品一方面在空间上与观众存在距离,另一方面与博物馆整体也没有最大程度的融为一体,导致了观众无法感受到展品价值,参观成为了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其原因在于大型博物馆中展览的展品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及历史研究价值,对这类展品的保护与维护是无可厚非且是必要的工作,因此无法将展品开放式的供观众接触与把玩。在有效降低文物管理风险的同时也弱化了观众互动体验的效果。
二、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陈列展品的价值挖掘
“博物馆陈列展览要真正惠及观众,实现其最大价值,就要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信息并有效表达给观众。这要求展览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人员不仅对展品和观众要有深入研究,能有效提取展品信息,而且要密切配合,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使观众能顺畅地接受这些信息”[2]。展品是展览的内容所在和价值核心。博物馆应加强与考古业界进行全面配合,由负责具体展品类型或者文物鉴定专家对展品进行详细鉴定,推测出展品的年代、制作方法、制作背景以及实际的应用价值,建立文物台账。另外针对本馆研究较为深入的现有文物进行策展时,由于该类展品相关资料比较齐全,可以开展以这类展品为主的主题式展览与陈列,将该类展品作为展览的中心,从视觉震撼与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满足观众的精神层次,使展品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且长久的印象。
(二)不断丰富展览形式提高观众参与性
在展览形式上,可策划以还原历史背景为主的多样性展览形式,结合当前现代科技力量,对历史背景及历史文化进行还原,并以“场景复原,超写实雕塑,3D影像以至于视频动漫,计算机模拟等陈列技术语言”[3],丰富展品的表现形式,同时缩短观众与历史空间的距离感。另外可以根据展品的大小、颜色、材质等进行陈列,突破历史年代对展品展览的束缚,通过统一的灯光、底座及展柜类型来突出不同展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增加整体参观的创造性与趣味性。
(三)不断提升展览的趣味性,强化观众参与互动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载体,追求陈列展览艺术与陈列展览技术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传播展览的知识信息,从而实现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更好地发挥传播与教育职能”[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以计算机、3D技术模拟等方式模拟展品的整体形态变得可能。此外,以场景模拟技术还原和营造实际的文化情境,通过情境营造的方式加深观众的体验程度,在实际的场景中获得与展品相关的历史知识与艺术文化内涵,同时也提高了观众参观趣味性。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终生教育”成为当下人们时尚追求的今天,博物馆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平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观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博物馆工作的业务重点,也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可从文物类别、展览形式等方面进行策划设计,利用优质的陈列展览吸引观众,通过增强陈列展览的知识性、鉴赏性和互动性,满足社会观众的精神需求”[5]。因此需要积极应对和解决当前博物馆展览与陈列中存在的问题,从提加强陈列展品的价值挖掘、丰富展览形式、增加观众体验程度等多个方面来提升博物馆的展览水平,确保博物馆运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浅谈革命纪念馆的观众服务[J].金色年华:下,2012(10).
[2]周彩玲.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信息表达[J].博物馆研究,2013(01).
[3]程乾宁.一种新的感受力——博物馆展览与陈列的再思考[J].文博,2010(05).
[4]单霁翔.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J].东南文化,2013(02).
[5]罗军.关于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览与陈列设计的思考[J].沧桑,2014(04).
作者简介:黄涛坚(1982—),男,现任职于广东省博物馆开发经营部,入职广东省博物馆之前曾在多家大型上市公司担任策划主管或经理等职务,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展览陈列、文创产业。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陈列方式;受众群体;互动性
一、当前博物馆展览与陈列存在的问题
(一)展品与观众之间存在距离感
中國的历史悠久而厚重,现代考古界也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国内博物馆的展品也以历史文物为主。由于文物的历史价值,博物馆在陈列这类展品时主要以文物年代进行排列展览,在表达对厚重历史的尊重与敬畏的同时,也降低了展览的新意与创造力。而在对这类珍贵文物进行介绍时,通常是以文物年代为主要线索,对文物的名称、年代背景、出土位置进行叙述,文物在古代的实际应用、文物的制作方式等等由于资料不清晰或博物馆接收信息不全面等原因,无法展现在观众眼前。这就导致了文物与观众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感,不熟悉文物相关历史的观众则会直接失去参观的兴趣。
(二)展览的布置流于形式
当前博物馆展览与陈列存在的优势在于氛围与环境的营造,博物馆工作人员会通过灯光调节、突出独立展品等方式来凸显展品厚重的文化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观众在精心营造的气氛之中能够最直观的感受到展品所带来的视觉震撼与精神冲击。但这种对观众感官的刺激却无疑是淡化了展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追求视觉效果与布局陈列所带来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忽略了文物展品本身的背景、展示内容方面的深刻介绍,造成“买椟还珠”的不良效应。
(三)观众参与度不高
“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争取观众、组织观众、满足观众的需要,是博物馆工作的基本任务”[1]。目前博物馆展览中,展品一方面在空间上与观众存在距离,另一方面与博物馆整体也没有最大程度的融为一体,导致了观众无法感受到展品价值,参观成为了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其原因在于大型博物馆中展览的展品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及历史研究价值,对这类展品的保护与维护是无可厚非且是必要的工作,因此无法将展品开放式的供观众接触与把玩。在有效降低文物管理风险的同时也弱化了观众互动体验的效果。
二、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陈列展品的价值挖掘
“博物馆陈列展览要真正惠及观众,实现其最大价值,就要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信息并有效表达给观众。这要求展览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人员不仅对展品和观众要有深入研究,能有效提取展品信息,而且要密切配合,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使观众能顺畅地接受这些信息”[2]。展品是展览的内容所在和价值核心。博物馆应加强与考古业界进行全面配合,由负责具体展品类型或者文物鉴定专家对展品进行详细鉴定,推测出展品的年代、制作方法、制作背景以及实际的应用价值,建立文物台账。另外针对本馆研究较为深入的现有文物进行策展时,由于该类展品相关资料比较齐全,可以开展以这类展品为主的主题式展览与陈列,将该类展品作为展览的中心,从视觉震撼与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满足观众的精神层次,使展品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且长久的印象。
(二)不断丰富展览形式提高观众参与性
在展览形式上,可策划以还原历史背景为主的多样性展览形式,结合当前现代科技力量,对历史背景及历史文化进行还原,并以“场景复原,超写实雕塑,3D影像以至于视频动漫,计算机模拟等陈列技术语言”[3],丰富展品的表现形式,同时缩短观众与历史空间的距离感。另外可以根据展品的大小、颜色、材质等进行陈列,突破历史年代对展品展览的束缚,通过统一的灯光、底座及展柜类型来突出不同展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增加整体参观的创造性与趣味性。
(三)不断提升展览的趣味性,强化观众参与互动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载体,追求陈列展览艺术与陈列展览技术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传播展览的知识信息,从而实现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更好地发挥传播与教育职能”[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以计算机、3D技术模拟等方式模拟展品的整体形态变得可能。此外,以场景模拟技术还原和营造实际的文化情境,通过情境营造的方式加深观众的体验程度,在实际的场景中获得与展品相关的历史知识与艺术文化内涵,同时也提高了观众参观趣味性。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终生教育”成为当下人们时尚追求的今天,博物馆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平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观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博物馆工作的业务重点,也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可从文物类别、展览形式等方面进行策划设计,利用优质的陈列展览吸引观众,通过增强陈列展览的知识性、鉴赏性和互动性,满足社会观众的精神需求”[5]。因此需要积极应对和解决当前博物馆展览与陈列中存在的问题,从提加强陈列展品的价值挖掘、丰富展览形式、增加观众体验程度等多个方面来提升博物馆的展览水平,确保博物馆运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浅谈革命纪念馆的观众服务[J].金色年华:下,2012(10).
[2]周彩玲.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信息表达[J].博物馆研究,2013(01).
[3]程乾宁.一种新的感受力——博物馆展览与陈列的再思考[J].文博,2010(05).
[4]单霁翔.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J].东南文化,2013(02).
[5]罗军.关于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览与陈列设计的思考[J].沧桑,2014(04).
作者简介:黄涛坚(1982—),男,现任职于广东省博物馆开发经营部,入职广东省博物馆之前曾在多家大型上市公司担任策划主管或经理等职务,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展览陈列、文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