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全国妇联等单位组织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揭晓。在当选的100个全国“最美家庭”之中,北京市海淀区陈先觉家庭的事迹别具一格。陈先觉一家4代,22口人,大家庭团聚在一起,儿孙满堂,其乐融融。除了家庭关系,他们还有一个组织——家庭党小组。党小组有12名党员。年长者陈先觉,94岁,中共党员,离休干部,被推选为党小组长。党小组开会,不是党员的家人也列席会议。党小组的活动方式和普通党小组差不多,但是家庭特色浓厚。他们这个有党小组的家庭被评为“最美家庭”,显示出党小组进家庭,家庭生活结合政治生活的成功,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深入研讨。
政治意识融入家庭团聚
陈先觉1938年入党,随后参加了八路军,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立过大功,解放后当了干部,在国家机关工作直到离休。他离休了,精神却不减,仍然力所能及地发挥党员作用,被国家电子部、北京市评为模范离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他的老伴周智民也是一名革命军人,夫妻俩曾并肩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他们生育了五男二女,几十年后成了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一大家子人,有公务员、教师、医生、现役军官,还有学生,家人平时难以聚在一起,只有节假日才来到老两口身边。家人聚会做点什么?许许多多家庭常有这样的团聚,聚餐、旅游、玩乐……体验亲情往往和娱乐消遣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人之常情。陈先觉一家人也有这样的团聚,但不同的是,陈先觉认为大家庭还要讲点政治,有点政治色彩。从2000年起,陈先觉家开始利用家庭聚会开展学习、交流、帮扶活动,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们还建立了党员家庭活动记录。党的生活进了家庭,一家人感到对思想修养和生活都有利。2004年“七一”,陈家正式成立了家庭党小组,陈先觉是长辈,德高望重受尊敬,当上党小组长。这个党小组不直接涉及党员各自工作单位的事情,主要任务是学习、交流,而开展活动的载体又是家庭聚会、家庭生活。
家庭里的党员们协商制定了《家庭党小组工作条例》《家庭党员守则》,党员们要守党的规矩,也要守家庭的规矩。“出门造福社会,回家造福家庭”,是他们定的新家规。
家庭党小组引进工作单位党小组的一些活动方式,抓学习、定制度、搞评比。活动方式常常寓教于乐,家庭讨论会、看电影、赛诗会……党员及群众受教育,提高素质;一家人也是甜蜜地凝聚在一起,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这个党小组的活动经常不断,2011年一年党小组会就开了55次,活动次数和任何党小组比都不逊色!
这样的党小组符合党的组织制度吗?首先要弄清党小组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规定中并没有提到党小组,党小组并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党章》在党员的章节里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是党的组织生活的一种载体,有3个以上党员,依托学习、工作单位,可以建立党小组,作为党支部的组成部分开展活动。家庭里有3个以上党员可不可以成立党小组,又属于哪个党支部?党章和有关全党的组织制度对此并无规定。近年来有一些关于家庭党小组的报道,多是家庭自发性质。这类党小组活动方式参考组织生活的规范,但并不隶属于哪个党支部。陈先觉家庭党小组有无普遍意义?一方面家庭是以婚姻、血缘为纽带组成的群体,生儿育女、赡养老人、养家糊口、亲情互助是家庭的主要功能,政治生活也会影响到家庭,但不是主要的。没有必要要求在家庭普遍成立党小组。但另一方面,一家人中有几个党员,大家愿意用党小组的形式开展点活动,既有亲情互动,又符合党员的身份,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也应该赞赏。有一些社区党组织推动家庭党小组的建立,把它纳入到社区党组织系统中,但管理上仍然是松散的。把陈先觉家庭党小组看作党员自愿结合发挥作用、学习交流的一个方式更合适。
组织生活融入家庭活动
陈先觉一家人节假日聚会,也常常是党小组活动时间。一家12名党员参加活动,不是党员的家人列席。陈先觉老伴周智民虽然不是党员,但也够得上活动“积极分子”。从参与研究党小组活动内容,到挨个儿通知开会,登记到会人数,准备开会的学习材料,还要张罗茶水、水果等,前后要忙好几天。
党小组会一般由陈先觉主持。老先生发表讲话并与大家交流思想,家庭成员自由发言。党小组活动可不光是开会,陈先觉经常买些书和小礼品,赠送给晚辈。陈先觉非常重视收藏家庭与个人的文字资料。他为每个子女收集整理人生历程档案,在他们到了50岁时赠送给他们。家庭党小组的活动,陈先觉也注意保留资料。《党员之家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关于建立家庭党小组的意见》《“家庭党小组”报刊文摘汇编》《陈家记事》《党员之家话亲情》等,这些家庭资料很像机关单位的文件。
全家人曾数百人次为灾区受灾民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积极参加单位和社区组织的节能环保绿色公益活动。家庭里的党员平时分散在各处,但都努力工作,奉献社会。聚在一起,谈收获比贡献,说快乐晒幸福,把获得的荣誉视为对家庭最隆重的献礼。家庭党小组把家里家外的事沟通互动起来。
陈先觉爱好编写革命回忆录,他写的《抗日战争初期新安县初中中共地下党支部及其活动的回忆》《爱人民打胜仗军民欢度新春佳节》《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工作活动的几个片断》等,都有个人传记的色彩。给儿孙们读一读,讲一讲,既是教育,也培育了亲情。
陈先觉家庭党小组的活动紧紧结合家庭生活。家庭、党小组原本是两种组织,这一家人却把二者融为一体。他们把组织活动的一些办法用到家庭,比如,活动有主持,有记录,有激励机制,以学习、交流、创先争优的各种活动作载体,一家人的家庭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既有丰富的家庭情趣,又有利于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工作能力的提升。
陈先觉家庭党小组的活动令人赞赏,学习他们的事迹,首先还不是着眼一家人有多少个党员,能不能成立一个党小组,是不是经常开展组织活动,而是家庭里的每个党员是不是名副其实,家里家外是不是表里如一。每个党员回到家里,仍然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虽然不一定事事涉及思想、工作,但起码不做不符合党纪党规的事情,党性在家庭也会闪光。党性不纯,人前说一套,人后做一套,回到家里,常常露出“庐山真面目”,这样人的家庭生活怎会有党性的色彩?党性渗透人格,既表现在工作单位,也表现于家庭,这才是家庭党小组所具有的更为普遍的意义。
亲情融入向上向善的力量
陈先觉家庭党小组有明文规定:“党小组的基本工作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的文明家庭,当好社会的健康细胞,大力弘扬中央倡导的家庭美德。”在陈先觉和家里各位党员带动下,家庭成员虽然身份、性格、文化、志趣、爱好各异,但人人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
近年来,陈家经常举行家庭讨论会、赠书、题词、看电影、放光盘、赛诗会等喜闻乐见的活动。雷打不动的学习教育,密切结合时事政治的内容,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将国家梦、家庭梦、个人梦紧紧相连。2005年以来,陈家的“家庭好人好事光荣榜”,每年编辑一册。上到周奶奶,下至陈先觉的孙辈都榜上有名。2007年度,他们还编了一本《欢度2007年新春佳节再认识再实践陈家格言》。陈先觉推崇的家庭格言是“读好书,当好人,办好事,为人民;读一辈子好书,当一辈子好人,办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陈家在五年前就建立了家庭基金,每个小家庭每年提交一定数额的家庭基金,用于节假日集体出外聚餐、旅游、唱歌,或用于资助遇到困难的某个小家庭。
节假日出行,全家20多口人,五六辆车集结在小区,成了一道风景,吸引了很多邻居羡慕的目光。
陈先觉一家的家庭生活健康快乐,同时也在培育家庭美德。党员在家里培育好的家风,形成尊老爱幼、和谐互助、真情殷殷的家庭氛围,提高了一家人的幸福指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向上向善、和谐幸福,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陈先觉一家通过引进一些党组织活动的办法建设家庭美德,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
□本栏编辑/石妍
政治意识融入家庭团聚
陈先觉1938年入党,随后参加了八路军,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立过大功,解放后当了干部,在国家机关工作直到离休。他离休了,精神却不减,仍然力所能及地发挥党员作用,被国家电子部、北京市评为模范离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他的老伴周智民也是一名革命军人,夫妻俩曾并肩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他们生育了五男二女,几十年后成了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一大家子人,有公务员、教师、医生、现役军官,还有学生,家人平时难以聚在一起,只有节假日才来到老两口身边。家人聚会做点什么?许许多多家庭常有这样的团聚,聚餐、旅游、玩乐……体验亲情往往和娱乐消遣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人之常情。陈先觉一家人也有这样的团聚,但不同的是,陈先觉认为大家庭还要讲点政治,有点政治色彩。从2000年起,陈先觉家开始利用家庭聚会开展学习、交流、帮扶活动,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们还建立了党员家庭活动记录。党的生活进了家庭,一家人感到对思想修养和生活都有利。2004年“七一”,陈家正式成立了家庭党小组,陈先觉是长辈,德高望重受尊敬,当上党小组长。这个党小组不直接涉及党员各自工作单位的事情,主要任务是学习、交流,而开展活动的载体又是家庭聚会、家庭生活。
家庭里的党员们协商制定了《家庭党小组工作条例》《家庭党员守则》,党员们要守党的规矩,也要守家庭的规矩。“出门造福社会,回家造福家庭”,是他们定的新家规。
家庭党小组引进工作单位党小组的一些活动方式,抓学习、定制度、搞评比。活动方式常常寓教于乐,家庭讨论会、看电影、赛诗会……党员及群众受教育,提高素质;一家人也是甜蜜地凝聚在一起,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这个党小组的活动经常不断,2011年一年党小组会就开了55次,活动次数和任何党小组比都不逊色!
这样的党小组符合党的组织制度吗?首先要弄清党小组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的基层组织的规定中并没有提到党小组,党小组并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党章》在党员的章节里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是党的组织生活的一种载体,有3个以上党员,依托学习、工作单位,可以建立党小组,作为党支部的组成部分开展活动。家庭里有3个以上党员可不可以成立党小组,又属于哪个党支部?党章和有关全党的组织制度对此并无规定。近年来有一些关于家庭党小组的报道,多是家庭自发性质。这类党小组活动方式参考组织生活的规范,但并不隶属于哪个党支部。陈先觉家庭党小组有无普遍意义?一方面家庭是以婚姻、血缘为纽带组成的群体,生儿育女、赡养老人、养家糊口、亲情互助是家庭的主要功能,政治生活也会影响到家庭,但不是主要的。没有必要要求在家庭普遍成立党小组。但另一方面,一家人中有几个党员,大家愿意用党小组的形式开展点活动,既有亲情互动,又符合党员的身份,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也应该赞赏。有一些社区党组织推动家庭党小组的建立,把它纳入到社区党组织系统中,但管理上仍然是松散的。把陈先觉家庭党小组看作党员自愿结合发挥作用、学习交流的一个方式更合适。
组织生活融入家庭活动
陈先觉一家人节假日聚会,也常常是党小组活动时间。一家12名党员参加活动,不是党员的家人列席。陈先觉老伴周智民虽然不是党员,但也够得上活动“积极分子”。从参与研究党小组活动内容,到挨个儿通知开会,登记到会人数,准备开会的学习材料,还要张罗茶水、水果等,前后要忙好几天。
党小组会一般由陈先觉主持。老先生发表讲话并与大家交流思想,家庭成员自由发言。党小组活动可不光是开会,陈先觉经常买些书和小礼品,赠送给晚辈。陈先觉非常重视收藏家庭与个人的文字资料。他为每个子女收集整理人生历程档案,在他们到了50岁时赠送给他们。家庭党小组的活动,陈先觉也注意保留资料。《党员之家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关于建立家庭党小组的意见》《“家庭党小组”报刊文摘汇编》《陈家记事》《党员之家话亲情》等,这些家庭资料很像机关单位的文件。
全家人曾数百人次为灾区受灾民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积极参加单位和社区组织的节能环保绿色公益活动。家庭里的党员平时分散在各处,但都努力工作,奉献社会。聚在一起,谈收获比贡献,说快乐晒幸福,把获得的荣誉视为对家庭最隆重的献礼。家庭党小组把家里家外的事沟通互动起来。
陈先觉爱好编写革命回忆录,他写的《抗日战争初期新安县初中中共地下党支部及其活动的回忆》《爱人民打胜仗军民欢度新春佳节》《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工作活动的几个片断》等,都有个人传记的色彩。给儿孙们读一读,讲一讲,既是教育,也培育了亲情。
陈先觉家庭党小组的活动紧紧结合家庭生活。家庭、党小组原本是两种组织,这一家人却把二者融为一体。他们把组织活动的一些办法用到家庭,比如,活动有主持,有记录,有激励机制,以学习、交流、创先争优的各种活动作载体,一家人的家庭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既有丰富的家庭情趣,又有利于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工作能力的提升。
陈先觉家庭党小组的活动令人赞赏,学习他们的事迹,首先还不是着眼一家人有多少个党员,能不能成立一个党小组,是不是经常开展组织活动,而是家庭里的每个党员是不是名副其实,家里家外是不是表里如一。每个党员回到家里,仍然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虽然不一定事事涉及思想、工作,但起码不做不符合党纪党规的事情,党性在家庭也会闪光。党性不纯,人前说一套,人后做一套,回到家里,常常露出“庐山真面目”,这样人的家庭生活怎会有党性的色彩?党性渗透人格,既表现在工作单位,也表现于家庭,这才是家庭党小组所具有的更为普遍的意义。
亲情融入向上向善的力量
陈先觉家庭党小组有明文规定:“党小组的基本工作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的文明家庭,当好社会的健康细胞,大力弘扬中央倡导的家庭美德。”在陈先觉和家里各位党员带动下,家庭成员虽然身份、性格、文化、志趣、爱好各异,但人人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
近年来,陈家经常举行家庭讨论会、赠书、题词、看电影、放光盘、赛诗会等喜闻乐见的活动。雷打不动的学习教育,密切结合时事政治的内容,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将国家梦、家庭梦、个人梦紧紧相连。2005年以来,陈家的“家庭好人好事光荣榜”,每年编辑一册。上到周奶奶,下至陈先觉的孙辈都榜上有名。2007年度,他们还编了一本《欢度2007年新春佳节再认识再实践陈家格言》。陈先觉推崇的家庭格言是“读好书,当好人,办好事,为人民;读一辈子好书,当一辈子好人,办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陈家在五年前就建立了家庭基金,每个小家庭每年提交一定数额的家庭基金,用于节假日集体出外聚餐、旅游、唱歌,或用于资助遇到困难的某个小家庭。
节假日出行,全家20多口人,五六辆车集结在小区,成了一道风景,吸引了很多邻居羡慕的目光。
陈先觉一家的家庭生活健康快乐,同时也在培育家庭美德。党员在家里培育好的家风,形成尊老爱幼、和谐互助、真情殷殷的家庭氛围,提高了一家人的幸福指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向上向善、和谐幸福,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陈先觉一家通过引进一些党组织活动的办法建设家庭美德,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
□本栏编辑/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