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次“转行”成就“两料先驱”:一生不渝的报国梦
2014年1月10日,人民大会堂。张存浩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张存浩,山东无棣人,著名物理化学家,有中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称,现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张存浩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成果,业界认为他得到最高奖实至名归。
1928年,张存浩出生在天津一个书香世家。1943年,15岁的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7年至1948年在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读研究生。1948年,20岁的张存浩踏出国门,赴美留学。他先入爱阿华州大学化学系,后转入密歇根大学化工系攻读研究生。1950年8月,张存浩刚刚获得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的时候,朝鲜战争打响了。1950年,因在异乡感受到紧张的中美关系,张存浩不得不重新权衡自己的留学计划,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到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祖国。
一心扑在科研上,国即是家,甚至“有次回家时,竟然把孩子的名字都忘了”。豁达的夫人迟云霞至今仍把此事当成笑话叙说。“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是张存浩那一代人的科研哲学。有人问过他:“你回国后,做了这么多任务性科研,没有关注过自己的科学兴趣,后悔吗?”张存浩说:“不后悔,我回国,就是为了报效祖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爱国主义是应该无条件接受的。”
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天,张存浩在北京遇到了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所长张大煜,并应邀到大连参观。在大连分所,张存浩看到了很多当时在国际上都堪称精良的先进仪器设备,认定这里是做科研的好地方。1951年春,他谢绝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4所京区高校和研究单位的聘请,只身奔赴大连。
当年,我国只在玉门有很小的油田,石油资源十分紧张,西方国家的封锁,使燃油供应更加紧张。为解国家急需,刚刚被分配到“燃料第一研究室”工作的张存浩,毅然接受了所长张大煜交下的任务,投身水煤气合成液体的研究中。
当时,用煤合成液体燃料用的是稀少昂贵、催化效率不高的钴催化剂。张存浩与楼南泉、王善鋆等人在短时间内创造性地研制出了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并建立了流化床水煤气合成油工艺体系。最终,每立方米水气的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的产率超过200克,超过当时国际最高的160克水平。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骤变,迫使中国急需独立自主地发展国防技术,之前从未见过火箭发动机的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和燃速理论研究。他率领团队冒着生命危险在火箭试车台上做固液型火箭发动机实验,经数千次实验,先后研制出液体氧化剂喷注器等关键部件。
20世纪70年代,为应对国外挑战,激光成为国家战略前沿课题。1973年1月,在人、财、物匮乏的条件下,大连化物所组建了激光化学实验室,张存浩任实验室首任主任。
“搞激光比搞火箭推进剂还难,主要是一无所有。资料、仪器、设备都缺,光谱仪、示波器什么都没有。”张存浩说。为了研究这项高技术,他再一次“改行”。越是新的、难的前沿研究,张存浩就越不惧怕。他常说:“在科研上,一样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曾作为激光化学实验室第一批组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沙国河回忆道:“在他手下干事是非常有压力的,因为他非常着急,想尽快把化学激光搞上去。他也不说什么,就是每天来检查工作,问你有什么进展。要是总没有进展的话,你自己也会不好意思的。”因为这一特点,张存浩还得了一个“张着急”的绰号。半年内,这个刚刚成立的实验室便将激光的功率从0.3瓦提升至100瓦。
此后,他率领团队解决了化学激光关键技术,并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超音速化学激光器,其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85年,他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1986年,他出任大连化物所所长,开始了“科研管理一肩挑”的学术生涯。1992年,他领导的团队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在他的带领下,我国激光器整体性能始终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
张存浩还开创了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近红外化学激光的设想。尔后,他又尝试利用拉曼介质与强激光相互作用,发展化学激光特定波长可变的技术,其成果被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和肯定。
言传身教,无私奉献:
60年追寻的科学梦
20世纪60年代,张存浩在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方面的研究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为了国家需要,他转向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火箭推进剂,何国钟成为他的搭档。他们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烧模型和理论,第一次揭示了侵蚀燃烧现象中临界流速存在的根源。这些成果,破解了当时我国亟待解决的火箭推进剂燃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然而,当这个项目在1968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时,作为项目的带头人,张存浩将自己列在第四位,而将何国钟的名字放在了第一位。如今已是中科院院士的何国钟提起往事,仍对张存浩钦佩不已。
无论是发表文章,还是评奖,张存浩一贯“照顾”年轻人。“回顾几十年的学术生涯,我常常想起那些共同工作过的技术人员,他们得到的荣誉少、待遇低,但没有他们协助,也就无法取得科研的成功。一想起他们,我就觉得特别感激,我忘不了他们。”大连化物所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无论张存浩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还是担任所长,他提出的许多科学理论和思想在取得成果和获得各种重大奖励时,他总把最大的功劳归于实际操作的学生、部下和合作者。
1991年到1999年,张存浩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这期间,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增加了近8倍,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界建立了合作关系,增设管理科学学部,新增了13个资助类别。他两次上书国家领导人,最终申请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谈起这项成绩,他把荣誉功劳都归功别人:“我只是请教了老科学家的意见,意识到应该有个人才的资助项目,我不过是把这个想法提交上去了。”并说:“对人才作用加以强调,再怎么估计也不过分。”在任期间,他还推动成立了我国科技管理部门中的第一个专业学风管理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如今,许多科技工作者都称赞:“张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科学家。”
2002年,张存浩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和在香港等地讲学所得的酬金,全部捐赠给大连化物所设立奖学金,以激励更多的青年学者发奋学习,献身科研,报效祖国。他所带领的团队共有8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晚年的张存浩,每天早上7时起床读报之后都会先给大连化物所打电话,详细询问课题的进展情况,再给试验场打电话询问激光实验进展情况,然后,他会上网查找国外最新的科技进展信息,批阅学生的文章。中午12时到下午3时午睡过后,张存浩会坚持绕着家里走30圈,他算过,一圈是37米。晚上,他雷打不动地收看《新闻联播》、读书,10时左右休息。
晚年,张存浩依然坚持为年轻人批改论文,细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说起生活中的张存浩,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迟云霞“抱怨”道:“他的体质不太好,年纪大了,脑子里却总是想着科研。年轻人来找他,他都很热心,一起探讨问题,修改论文。”生活上的张存浩不挑剔,随遇而安,他时常告诉老伴不要为饭食“发愁”,“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迟云霞说:“张先生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不但是我的丈夫,也是我的导师。我们做夫妻没有吵过架,我们家庭是幸福和完美的家庭。”
如今,“中国化学激光之父”张存浩无疑已登上科技顶峰,不过,他仍旧不顾年事已高,始终活跃在科学研究最前沿,继续追寻着他那强国富民的科学报国梦。他并不想休息,只是希望在与时间的追逐中做得再多一点。
2014年1月10日,人民大会堂。张存浩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张存浩,山东无棣人,著名物理化学家,有中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称,现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张存浩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成果,业界认为他得到最高奖实至名归。
1928年,张存浩出生在天津一个书香世家。1943年,15岁的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7年至1948年在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读研究生。1948年,20岁的张存浩踏出国门,赴美留学。他先入爱阿华州大学化学系,后转入密歇根大学化工系攻读研究生。1950年8月,张存浩刚刚获得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的时候,朝鲜战争打响了。1950年,因在异乡感受到紧张的中美关系,张存浩不得不重新权衡自己的留学计划,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到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祖国。
一心扑在科研上,国即是家,甚至“有次回家时,竟然把孩子的名字都忘了”。豁达的夫人迟云霞至今仍把此事当成笑话叙说。“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是张存浩那一代人的科研哲学。有人问过他:“你回国后,做了这么多任务性科研,没有关注过自己的科学兴趣,后悔吗?”张存浩说:“不后悔,我回国,就是为了报效祖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爱国主义是应该无条件接受的。”
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天,张存浩在北京遇到了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所长张大煜,并应邀到大连参观。在大连分所,张存浩看到了很多当时在国际上都堪称精良的先进仪器设备,认定这里是做科研的好地方。1951年春,他谢绝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4所京区高校和研究单位的聘请,只身奔赴大连。
当年,我国只在玉门有很小的油田,石油资源十分紧张,西方国家的封锁,使燃油供应更加紧张。为解国家急需,刚刚被分配到“燃料第一研究室”工作的张存浩,毅然接受了所长张大煜交下的任务,投身水煤气合成液体的研究中。
当时,用煤合成液体燃料用的是稀少昂贵、催化效率不高的钴催化剂。张存浩与楼南泉、王善鋆等人在短时间内创造性地研制出了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并建立了流化床水煤气合成油工艺体系。最终,每立方米水气的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的产率超过200克,超过当时国际最高的160克水平。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骤变,迫使中国急需独立自主地发展国防技术,之前从未见过火箭发动机的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和燃速理论研究。他率领团队冒着生命危险在火箭试车台上做固液型火箭发动机实验,经数千次实验,先后研制出液体氧化剂喷注器等关键部件。
20世纪70年代,为应对国外挑战,激光成为国家战略前沿课题。1973年1月,在人、财、物匮乏的条件下,大连化物所组建了激光化学实验室,张存浩任实验室首任主任。
“搞激光比搞火箭推进剂还难,主要是一无所有。资料、仪器、设备都缺,光谱仪、示波器什么都没有。”张存浩说。为了研究这项高技术,他再一次“改行”。越是新的、难的前沿研究,张存浩就越不惧怕。他常说:“在科研上,一样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曾作为激光化学实验室第一批组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沙国河回忆道:“在他手下干事是非常有压力的,因为他非常着急,想尽快把化学激光搞上去。他也不说什么,就是每天来检查工作,问你有什么进展。要是总没有进展的话,你自己也会不好意思的。”因为这一特点,张存浩还得了一个“张着急”的绰号。半年内,这个刚刚成立的实验室便将激光的功率从0.3瓦提升至100瓦。
此后,他率领团队解决了化学激光关键技术,并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超音速化学激光器,其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85年,他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1986年,他出任大连化物所所长,开始了“科研管理一肩挑”的学术生涯。1992年,他领导的团队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在他的带领下,我国激光器整体性能始终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
张存浩还开创了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近红外化学激光的设想。尔后,他又尝试利用拉曼介质与强激光相互作用,发展化学激光特定波长可变的技术,其成果被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和肯定。
言传身教,无私奉献:
60年追寻的科学梦
20世纪60年代,张存浩在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方面的研究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为了国家需要,他转向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火箭推进剂,何国钟成为他的搭档。他们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烧模型和理论,第一次揭示了侵蚀燃烧现象中临界流速存在的根源。这些成果,破解了当时我国亟待解决的火箭推进剂燃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然而,当这个项目在1968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时,作为项目的带头人,张存浩将自己列在第四位,而将何国钟的名字放在了第一位。如今已是中科院院士的何国钟提起往事,仍对张存浩钦佩不已。
无论是发表文章,还是评奖,张存浩一贯“照顾”年轻人。“回顾几十年的学术生涯,我常常想起那些共同工作过的技术人员,他们得到的荣誉少、待遇低,但没有他们协助,也就无法取得科研的成功。一想起他们,我就觉得特别感激,我忘不了他们。”大连化物所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无论张存浩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还是担任所长,他提出的许多科学理论和思想在取得成果和获得各种重大奖励时,他总把最大的功劳归于实际操作的学生、部下和合作者。
1991年到1999年,张存浩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这期间,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增加了近8倍,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界建立了合作关系,增设管理科学学部,新增了13个资助类别。他两次上书国家领导人,最终申请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谈起这项成绩,他把荣誉功劳都归功别人:“我只是请教了老科学家的意见,意识到应该有个人才的资助项目,我不过是把这个想法提交上去了。”并说:“对人才作用加以强调,再怎么估计也不过分。”在任期间,他还推动成立了我国科技管理部门中的第一个专业学风管理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如今,许多科技工作者都称赞:“张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科学家。”
2002年,张存浩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奖金和在香港等地讲学所得的酬金,全部捐赠给大连化物所设立奖学金,以激励更多的青年学者发奋学习,献身科研,报效祖国。他所带领的团队共有8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晚年的张存浩,每天早上7时起床读报之后都会先给大连化物所打电话,详细询问课题的进展情况,再给试验场打电话询问激光实验进展情况,然后,他会上网查找国外最新的科技进展信息,批阅学生的文章。中午12时到下午3时午睡过后,张存浩会坚持绕着家里走30圈,他算过,一圈是37米。晚上,他雷打不动地收看《新闻联播》、读书,10时左右休息。
晚年,张存浩依然坚持为年轻人批改论文,细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说起生活中的张存浩,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迟云霞“抱怨”道:“他的体质不太好,年纪大了,脑子里却总是想着科研。年轻人来找他,他都很热心,一起探讨问题,修改论文。”生活上的张存浩不挑剔,随遇而安,他时常告诉老伴不要为饭食“发愁”,“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迟云霞说:“张先生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不但是我的丈夫,也是我的导师。我们做夫妻没有吵过架,我们家庭是幸福和完美的家庭。”
如今,“中国化学激光之父”张存浩无疑已登上科技顶峰,不过,他仍旧不顾年事已高,始终活跃在科学研究最前沿,继续追寻着他那强国富民的科学报国梦。他并不想休息,只是希望在与时间的追逐中做得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