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秋,雷锋的事迹已在军区工程兵部队传开,雷锋的名字也在部队驻地传颂。
国庆节刚过,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助理员张峻带着写好的《节约标兵——雷锋》和4张配文照片,匆匆来到军区政治部《前进报》报社,同时还带来中共辽阳市委、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写给部队的感谢信。这是张峻为雷锋写的第一篇报道,大约3000字。张峻告诉接待他的编辑邬迁郗说,他特别看重这篇稿子,希望能在《前进报》上发表。
邬迁郗认真看过稿子后,对张峻说,雷锋这个新战士不简单,报社胡敏编辑也收到地方送来的一篇稿子,写的就是雷锋给辽阳灾区寄去100元钱的事。报社正准备深入采访。
就在这时,报社总编辑嵇炳前走进办公室,看到张峻手上的两张照片,问道:“是谁的照片啊?”
张峻赶紧站起来,把照片递过去,说:“是一个新战士,名字叫雷锋。”接着,又对照片内容作了简单说明。
看到嵇炳前很感兴趣,邬迁郗就把张峻的文稿,连同辽阳灾区送来的稿子一起递给他看。
简单浏览了一下,嵇炳前已经被打动。他对张峻说:“走,到我的办公室,我们谈一谈。”说完,一边看稿一边往总编办公室里走,进了办公室仍不停地翻阅着,一声不吭。大约过了四五分钟,才发现张峻还在一旁站着,赶紧招呼说:“快,快坐下!”
张峻坐了下来。嵇炳前又在稿子面前陷入沉思。
又过了一会儿,嵇炳前站起来说,雷锋的事迹很生动,雷锋的家庭很典型。当前部队正在开展“两忆三查”教育,雷锋很可能是我们正在寻找的有价值的重大典型,可你的稿子没有写到点子上,太单薄了。
张峻听后,主动提出能不能请报社的同志支援一下。
“这样吧,我们报社派人”,嵇炳前思考了一下说,“还要请新华社记者参与。”
很快,嵇炳前找到新华社驻沈阳军区的记者佟希文、李健羽,他们两人主要负责东北地区的军事报道工作,接受沈阳军区政治部和新华社双重领导。他对佟希文、李健羽说:“雷锋这个典型可能很不简单,很有宣传价值。”希望前去调查了解,深入采访之后,再看如何写好文章。于是,一个写作班子组成了,由佟希文担任组长,成员有李健羽和张峻、赵志华。
恰好这几天,雷锋正接受沈阳几所院校的邀请,作忆苦报告。佟希文、李健羽觉得这是一个现场采访的好机会,决定去听听,先感受一下。
那天下午,佟希文、李健羽来到师范学院,早早坐在学生中间等候。雷锋是由院领导陪同走进会场的,主持人致词之后,雷锋走上讲台,举起右手向全场听众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从外表看,雷锋长得清秀、敦实,精明中又透出一种普通战士少有的沉稳。在众多大学生面前,他显得有些激动,但一点也不紧张。他亲切地环视了一下会场,随即开始作报告。他俩觉得雷锋是个很有风度、很有教养的战士。
“我到这里,是向师范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汇报的。” 这是雷锋操着湖南口音讲的第一句话。
接下来,雷锋首先讲到他是怎样入伍来到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大熔炉的。会场上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笑声,之后又静了下来,人们生怕落下雷锋每一句带有湖南乡音的话语。他那既有条理,又生动有趣的报告,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当他讲起苦难的童年,讲到解放后共产党和解放军如何从苦海中拯救了他,送他上学,当上县委书记的公务员,参军入伍的经历时,静悄悄的会场上,先是传出了阵阵同情的抽泣声,接着又爆发出雷鸣般的口号声。佟希文与李健羽看到会场听众拭泪振臂高呼时,两人的视线也被激动的泪水模糊了……
接下来,雷锋着重报告了他入伍以后,在党组织和同志们关心帮助下成长进步的经历。他介绍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虽然平凡,却都饱含着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炽热的情感,莫不令人叹服,给两位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雷锋的报告结束了,会场上再次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他俩顾不得在师生中搜集听报告的反映,就急切地跑回去向嵇炳前总编汇报。他们认为,雷锋的苦难家史对提高青年一代的思想觉悟很有感染力,雷锋的现实表现如果全军、全国青年都能学好做到,社会主义建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嵇炳前听完汇报,激动得泪花在眼圈里打转。他站起身,十分恳切地说:“好,好!我们抓住了一个重大典型,你们放开手干吧!”
新华社辽宁分社鲁蛮社长听了汇报也很感动:“这个战士分外好。你们放手抓好雷锋,别的事情都可以不干!”
第二天,采访就在沈阳军区招待所开始了。佟希文、李健羽的谈话,是从头天的报告开始的。雷锋那诧异的神色表明,他才知道自己刚到沈阳就已经被新华社记者“跟踪”了。接着,记者又随雷锋一起来到抚顺瓢儿屯雷锋所在连队。
在沈阳到抚顺的火车上,记者抓紧时间翻阅雷锋的笔记本,其中有日记、学习心得和读书摘记。他们从中看出了这个苦孩子出身的战士,经过学习、思考和实践,已经将报答共产党和新社会的朴素情感,升华为具有扎实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和较高的共产主义觉悟。交谈中,列车员走过来向雷锋点头微笑,车厢中也有旅客好像对他很熟。陪同人员告诉记者,若不是你们在和雷锋交谈,雷锋早就闲不住了,帮助列车员打扫车厢,给旅客们端茶送水,他总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记者来到连队,指导员高士祥在昏暗的灯光下,给他们详尽地讲述了雷锋入伍10 个月来的表现,一件件感人的事例似乎说不完,但他也讲了雷锋的不足,讲到有的同志对雷锋的不同看法。最后,高士祥说,一个先进人物在成长中难免有些不足,也难免会受到不公平的议论,但党组织对雷锋的缺点从不放过,雷锋也乐于接受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
次日,记者们开始在连队挖掘事例,倾听干部战士尤其是持不同意见的人对雷锋的看法。在连队期间,附近小学的师生、街道居民、建筑公司领导,先后主动前来向记者和通讯员介绍情况。他们从群众讲雷锋时的神色中,看出雷锋确实做了许许多多实事好事,人民群众也是真的喜欢雷锋。 团政委韩万金不等记者到团部采访,就主动到连里来了。他告诉记者,雷锋从阶级本质出发,懂得为什么要革命。他看过雷锋的一个日记本上,贴有一张英雄黄继光的画像,认为雷锋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榜样,表示他想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韩万金对雷锋看得很透彻:“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难了。雷锋做好事,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看见别人有困难就帮,看到国家有困难就上。一个战士省吃俭用节约200元钱,那容易吗?一下子拿出来支援群众走集体道路,支援辽阳灾区,稍有点私心能办到吗?”
因为雷锋要外出作忆苦思甜报告,记者们在连队只停留了三天,但采访满载而归。在回沈阳的火车上,他们感觉雷锋的事迹虽然平凡,却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力量是什么?源泉在哪里?推动力又有多大?记者们沉浸在无尽的思绪中。
回到沈阳,他们一边“消化”材料,一边核对记录,虽然搞了多年新闻工作,但对如何写好雷锋这位平凡中见伟大的典型人物,却不敢放松。写了改,改了再写,写到动情处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文章从入伍不到10个月就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写起,刻画了雷锋在党的哺育下成长,一心爱党报国、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完稿时将题目定为“党的好后生”。
嵇炳前总编看了这篇通讯稿后,表示非常满意。
11月24日,《前进报》将通讯样稿报送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审批。杜平阅后,很有感触,当即提笔挥毫,一挥而就,写下了这篇很有分量的批示:
雷锋同志的苦难,是整个阶级、民族的苦难。在解放前受到像雷锋同志那样遭遇的人比比皆是。他只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人中的一个。解放后,全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彻底翻了身,正为建设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忘我地劳动。可是,有的人竟在短短的11年中忘了本,生在福中不知福。因此,雷锋同志这种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值得学习。现将此材料印发军区部队,结合两忆三查运动进行教育。
批示写完后,杜平又把嵇炳前和两名新华社记者请到家中,将通讯报道稿的标题改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同时指示,配发社论,将他的批示手迹照排在报纸上,套红出版该期《前进报》。
11月26日,《前进报》第1309期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套红宣传雷锋的事迹。一版头条发表由张峻、赵志华、佟希文、李健羽集体采写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长篇通讯,刊登了杜平的批示手迹,报道了军区工程兵党委决定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的消息,配发了《不忘过去,发愤图强》的社论。二版用整版篇幅转接一版的长篇通讯,并在一、二版内配发了反映雷锋事迹的4幅照片。
12 月1日,军区《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在第二版以整版篇幅,摘发了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 年11月15日间写的15篇日记,并加了热情洋溢的编者按:
雷锋同志的事迹,在本报1309 期上已作了些介绍,这里再把他的日记摘录一部分发表。当我们翻开他的日记本,开始阅读的时候,就把我们的精神完全吸引住了,每一篇、每一句都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使我们久久不能动笔割爱。雷锋同志确实是我们祖国的优秀青年,是毛主席的好战士。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热爱自己的阶级弟兄,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新生活。他用毛主席的思想武装着自己的头脑,指导着自己的行动,处处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他真正做到了:对同志像春天一般的温暖,对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困难从不畏惧;对敌人恨之入骨。他没有好了疮疤忘了痛,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美德。雷锋同志的行动具体地表现了这些先进思想和高贵品质;他的日记又真实地记录了他的内心情感和具体行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希望同志们再仔细地阅读一下这组日记,把雷锋同志作为一面镜子,来对照检查自己,学习雷锋,赶上雷锋,发一发阶级之愤,图一图祖国之强!
1961年1月5日,前进报社向雷锋颁发了他的日记摘抄被评为“红旗稿件”的证书:
雷锋同志:
您写的《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一稿,已在本报第1311期刊用,并被评为乙级红旗稿件,特此祝贺!希望您继续为本报积极写稿。
此致
敬礼
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
1961年1月5日
从此,一场宣传学习雷锋的活动,在沈阳军区范围内拉开序幕。
随后,新华社播发雷锋的事迹长篇报道;《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苦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民战士》;《解放军报》在刊登通讯《一棵茁壮的新苗》后,又先后3次报道雷锋事迹,其中一次插图13幅;《解放军画报》1961年2月号、1962年6月号先后两次图文报道雷锋,发表图片13幅。《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战士》《辽宁日报》《民兵之友》 《人民工兵》等报刊也先后发表雷锋事迹通讯或刊登雷锋日记。
雷锋,这个平凡的士兵,在两年多短暂的军旅生涯中,留下了如此多的报道和史料,让后人清晰地看到他生命的轨迹、英雄的本色,看到他怎样一步步从平凡走向伟大。
延伸阅读:
入伍不到一年的雷锋,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被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成为享誉白山黑水的先进典型。这些荣誉背后,揭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伟大寓于平凡。
在《前进报》总编嵇炳前的眼里,雷锋是平凡的,可他那些再也平凡不过的事迹后面隐藏的新闻价值乃至时代价值,就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在深入采访雷锋之后的两位新华社记者眼里,雷锋是平凡的,正是他那平凡的语言和行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在军区领导杜平的眼里,雷锋是平凡的,“在解放前受到像雷锋那样遭遇的人比比皆是”,然而相比许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短短11年中忘了本”,雷锋又是那么的不平凡!
雷锋用他短短22年的人生,努力地发出光和热。他生前,像一块金子,闪耀着思想的光芒、道德的光辉;他身后,留下一座宝藏,成为后人取之不尽、获益不竭的精神富矿!
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丽,只会因朴实无华而历久弥香。正如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所言:“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本文摘自《永恒的丰碑——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集》,此书由总政治部组织部编纂,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国庆节刚过,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助理员张峻带着写好的《节约标兵——雷锋》和4张配文照片,匆匆来到军区政治部《前进报》报社,同时还带来中共辽阳市委、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写给部队的感谢信。这是张峻为雷锋写的第一篇报道,大约3000字。张峻告诉接待他的编辑邬迁郗说,他特别看重这篇稿子,希望能在《前进报》上发表。
邬迁郗认真看过稿子后,对张峻说,雷锋这个新战士不简单,报社胡敏编辑也收到地方送来的一篇稿子,写的就是雷锋给辽阳灾区寄去100元钱的事。报社正准备深入采访。
就在这时,报社总编辑嵇炳前走进办公室,看到张峻手上的两张照片,问道:“是谁的照片啊?”
张峻赶紧站起来,把照片递过去,说:“是一个新战士,名字叫雷锋。”接着,又对照片内容作了简单说明。
看到嵇炳前很感兴趣,邬迁郗就把张峻的文稿,连同辽阳灾区送来的稿子一起递给他看。
简单浏览了一下,嵇炳前已经被打动。他对张峻说:“走,到我的办公室,我们谈一谈。”说完,一边看稿一边往总编办公室里走,进了办公室仍不停地翻阅着,一声不吭。大约过了四五分钟,才发现张峻还在一旁站着,赶紧招呼说:“快,快坐下!”
张峻坐了下来。嵇炳前又在稿子面前陷入沉思。
又过了一会儿,嵇炳前站起来说,雷锋的事迹很生动,雷锋的家庭很典型。当前部队正在开展“两忆三查”教育,雷锋很可能是我们正在寻找的有价值的重大典型,可你的稿子没有写到点子上,太单薄了。
张峻听后,主动提出能不能请报社的同志支援一下。
“这样吧,我们报社派人”,嵇炳前思考了一下说,“还要请新华社记者参与。”
很快,嵇炳前找到新华社驻沈阳军区的记者佟希文、李健羽,他们两人主要负责东北地区的军事报道工作,接受沈阳军区政治部和新华社双重领导。他对佟希文、李健羽说:“雷锋这个典型可能很不简单,很有宣传价值。”希望前去调查了解,深入采访之后,再看如何写好文章。于是,一个写作班子组成了,由佟希文担任组长,成员有李健羽和张峻、赵志华。
恰好这几天,雷锋正接受沈阳几所院校的邀请,作忆苦报告。佟希文、李健羽觉得这是一个现场采访的好机会,决定去听听,先感受一下。
那天下午,佟希文、李健羽来到师范学院,早早坐在学生中间等候。雷锋是由院领导陪同走进会场的,主持人致词之后,雷锋走上讲台,举起右手向全场听众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从外表看,雷锋长得清秀、敦实,精明中又透出一种普通战士少有的沉稳。在众多大学生面前,他显得有些激动,但一点也不紧张。他亲切地环视了一下会场,随即开始作报告。他俩觉得雷锋是个很有风度、很有教养的战士。
“我到这里,是向师范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汇报的。” 这是雷锋操着湖南口音讲的第一句话。
接下来,雷锋首先讲到他是怎样入伍来到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大熔炉的。会场上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笑声,之后又静了下来,人们生怕落下雷锋每一句带有湖南乡音的话语。他那既有条理,又生动有趣的报告,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当他讲起苦难的童年,讲到解放后共产党和解放军如何从苦海中拯救了他,送他上学,当上县委书记的公务员,参军入伍的经历时,静悄悄的会场上,先是传出了阵阵同情的抽泣声,接着又爆发出雷鸣般的口号声。佟希文与李健羽看到会场听众拭泪振臂高呼时,两人的视线也被激动的泪水模糊了……
接下来,雷锋着重报告了他入伍以后,在党组织和同志们关心帮助下成长进步的经历。他介绍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虽然平凡,却都饱含着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炽热的情感,莫不令人叹服,给两位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雷锋的报告结束了,会场上再次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他俩顾不得在师生中搜集听报告的反映,就急切地跑回去向嵇炳前总编汇报。他们认为,雷锋的苦难家史对提高青年一代的思想觉悟很有感染力,雷锋的现实表现如果全军、全国青年都能学好做到,社会主义建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嵇炳前听完汇报,激动得泪花在眼圈里打转。他站起身,十分恳切地说:“好,好!我们抓住了一个重大典型,你们放开手干吧!”
新华社辽宁分社鲁蛮社长听了汇报也很感动:“这个战士分外好。你们放手抓好雷锋,别的事情都可以不干!”
第二天,采访就在沈阳军区招待所开始了。佟希文、李健羽的谈话,是从头天的报告开始的。雷锋那诧异的神色表明,他才知道自己刚到沈阳就已经被新华社记者“跟踪”了。接着,记者又随雷锋一起来到抚顺瓢儿屯雷锋所在连队。
在沈阳到抚顺的火车上,记者抓紧时间翻阅雷锋的笔记本,其中有日记、学习心得和读书摘记。他们从中看出了这个苦孩子出身的战士,经过学习、思考和实践,已经将报答共产党和新社会的朴素情感,升华为具有扎实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和较高的共产主义觉悟。交谈中,列车员走过来向雷锋点头微笑,车厢中也有旅客好像对他很熟。陪同人员告诉记者,若不是你们在和雷锋交谈,雷锋早就闲不住了,帮助列车员打扫车厢,给旅客们端茶送水,他总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记者来到连队,指导员高士祥在昏暗的灯光下,给他们详尽地讲述了雷锋入伍10 个月来的表现,一件件感人的事例似乎说不完,但他也讲了雷锋的不足,讲到有的同志对雷锋的不同看法。最后,高士祥说,一个先进人物在成长中难免有些不足,也难免会受到不公平的议论,但党组织对雷锋的缺点从不放过,雷锋也乐于接受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
次日,记者们开始在连队挖掘事例,倾听干部战士尤其是持不同意见的人对雷锋的看法。在连队期间,附近小学的师生、街道居民、建筑公司领导,先后主动前来向记者和通讯员介绍情况。他们从群众讲雷锋时的神色中,看出雷锋确实做了许许多多实事好事,人民群众也是真的喜欢雷锋。 团政委韩万金不等记者到团部采访,就主动到连里来了。他告诉记者,雷锋从阶级本质出发,懂得为什么要革命。他看过雷锋的一个日记本上,贴有一张英雄黄继光的画像,认为雷锋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榜样,表示他想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韩万金对雷锋看得很透彻:“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难了。雷锋做好事,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看见别人有困难就帮,看到国家有困难就上。一个战士省吃俭用节约200元钱,那容易吗?一下子拿出来支援群众走集体道路,支援辽阳灾区,稍有点私心能办到吗?”
因为雷锋要外出作忆苦思甜报告,记者们在连队只停留了三天,但采访满载而归。在回沈阳的火车上,他们感觉雷锋的事迹虽然平凡,却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力量是什么?源泉在哪里?推动力又有多大?记者们沉浸在无尽的思绪中。
回到沈阳,他们一边“消化”材料,一边核对记录,虽然搞了多年新闻工作,但对如何写好雷锋这位平凡中见伟大的典型人物,却不敢放松。写了改,改了再写,写到动情处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文章从入伍不到10个月就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写起,刻画了雷锋在党的哺育下成长,一心爱党报国、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完稿时将题目定为“党的好后生”。
嵇炳前总编看了这篇通讯稿后,表示非常满意。
11月24日,《前进报》将通讯样稿报送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审批。杜平阅后,很有感触,当即提笔挥毫,一挥而就,写下了这篇很有分量的批示:
雷锋同志的苦难,是整个阶级、民族的苦难。在解放前受到像雷锋同志那样遭遇的人比比皆是。他只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人中的一个。解放后,全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彻底翻了身,正为建设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忘我地劳动。可是,有的人竟在短短的11年中忘了本,生在福中不知福。因此,雷锋同志这种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值得学习。现将此材料印发军区部队,结合两忆三查运动进行教育。
批示写完后,杜平又把嵇炳前和两名新华社记者请到家中,将通讯报道稿的标题改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同时指示,配发社论,将他的批示手迹照排在报纸上,套红出版该期《前进报》。
11月26日,《前进报》第1309期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套红宣传雷锋的事迹。一版头条发表由张峻、赵志华、佟希文、李健羽集体采写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长篇通讯,刊登了杜平的批示手迹,报道了军区工程兵党委决定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的消息,配发了《不忘过去,发愤图强》的社论。二版用整版篇幅转接一版的长篇通讯,并在一、二版内配发了反映雷锋事迹的4幅照片。
12 月1日,军区《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在第二版以整版篇幅,摘发了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 年11月15日间写的15篇日记,并加了热情洋溢的编者按:
雷锋同志的事迹,在本报1309 期上已作了些介绍,这里再把他的日记摘录一部分发表。当我们翻开他的日记本,开始阅读的时候,就把我们的精神完全吸引住了,每一篇、每一句都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使我们久久不能动笔割爱。雷锋同志确实是我们祖国的优秀青年,是毛主席的好战士。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热爱自己的阶级弟兄,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新生活。他用毛主席的思想武装着自己的头脑,指导着自己的行动,处处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他真正做到了:对同志像春天一般的温暖,对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困难从不畏惧;对敌人恨之入骨。他没有好了疮疤忘了痛,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美德。雷锋同志的行动具体地表现了这些先进思想和高贵品质;他的日记又真实地记录了他的内心情感和具体行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希望同志们再仔细地阅读一下这组日记,把雷锋同志作为一面镜子,来对照检查自己,学习雷锋,赶上雷锋,发一发阶级之愤,图一图祖国之强!
1961年1月5日,前进报社向雷锋颁发了他的日记摘抄被评为“红旗稿件”的证书:
雷锋同志:
您写的《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一稿,已在本报第1311期刊用,并被评为乙级红旗稿件,特此祝贺!希望您继续为本报积极写稿。
此致
敬礼
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
1961年1月5日
从此,一场宣传学习雷锋的活动,在沈阳军区范围内拉开序幕。
随后,新华社播发雷锋的事迹长篇报道;《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苦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民战士》;《解放军报》在刊登通讯《一棵茁壮的新苗》后,又先后3次报道雷锋事迹,其中一次插图13幅;《解放军画报》1961年2月号、1962年6月号先后两次图文报道雷锋,发表图片13幅。《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战士》《辽宁日报》《民兵之友》 《人民工兵》等报刊也先后发表雷锋事迹通讯或刊登雷锋日记。
雷锋,这个平凡的士兵,在两年多短暂的军旅生涯中,留下了如此多的报道和史料,让后人清晰地看到他生命的轨迹、英雄的本色,看到他怎样一步步从平凡走向伟大。
延伸阅读:
入伍不到一年的雷锋,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被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成为享誉白山黑水的先进典型。这些荣誉背后,揭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伟大寓于平凡。
在《前进报》总编嵇炳前的眼里,雷锋是平凡的,可他那些再也平凡不过的事迹后面隐藏的新闻价值乃至时代价值,就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在深入采访雷锋之后的两位新华社记者眼里,雷锋是平凡的,正是他那平凡的语言和行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在军区领导杜平的眼里,雷锋是平凡的,“在解放前受到像雷锋那样遭遇的人比比皆是”,然而相比许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短短11年中忘了本”,雷锋又是那么的不平凡!
雷锋用他短短22年的人生,努力地发出光和热。他生前,像一块金子,闪耀着思想的光芒、道德的光辉;他身后,留下一座宝藏,成为后人取之不尽、获益不竭的精神富矿!
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丽,只会因朴实无华而历久弥香。正如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所言:“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本文摘自《永恒的丰碑——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集》,此书由总政治部组织部编纂,解放军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