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布局,主动应对“低生育率陷阱”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mineon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近日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人口问题深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远景,因此,面对迅猛袭来的出生率下降,中国必须及时采取大力度、系统性应对举措,如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以引导生育水平有所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当然,除了尽可能引导生育率提升,中国还应该在另一个方向上未雨绸缪,对低出生率问题及早进行全方位布局。这种布局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取决于对人口演变趋势的一个最基本判断,即中国能够避免“低生育率陷阱”吗?
  综合种种因素,目前看来即使出生率下降趋势能够得到切实扭转,中国仍然面临“低生育率陷阱”,依据在于:
  首先,一般经验表明,人口变化趋势往往带有巨大惯性,甚至暗含自强化机制。迄今为止,人类发展历史中尚未有成功打破“低生育率陷阱”的先例,也就是说,至少到目前为止,一国总和生育率一旦降至1.5水平,扭转生育率下降趋势就会变得极为困难,所有已经步入这一“陷阱”的国家,尚无重新达到世代更替水平的先例。而中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总和生育率就已经跌至远低于1.5水平的1.18。
  其次,从人口变化内在规律来看,人口出生率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负相关关系,而且这种负相关关系有着强有力的因果关系,例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相应健全,国民受教育年限相应延长,对个人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等等,这些随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相应发生的变化,都会导致生育意愿不断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普遍在少子化问题上变招迭出,但依然无法走出“低生育率陷阱”的根本原因。
  第三,从中国人口演化的自然趋势来看,由于显而易见的特殊原因,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每年出生人口数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从初期的2600万人左右急剧下降至末期1400万人左右,因此未来十几年内,育龄高峰期女性数量还将急跌至目前一半左右,这个人口增长的硬性约束是基本给定并很难突破的。
  在“低生育率陷阱”面前,中国固然要从各方面入手,在社会政策层面尽力扭转生育意愿过于急速的下降趋势,但是与此同时,中国更应该充分做好两条腿走路的应对准备。这种准备不仅是人口层面的,而是应站在全局角度,深刻认识到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将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持续发生深刻改变并相互作用,因此,这就要求中国必须以更高的紧迫性,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及早展开涵盖计生、医疗、教育、社保、户籍,以及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全方位的战略调整,唯有如此,中國才能在“低生育率陷阱”挑战下掌握先机,保持主动。
其他文献
应用径流系数、基尼系数及马斯京根分段演算法,系统分析2016年"7·20"与2012年"7·21"北京遭遇的两场典型暴雨中凉水河降雨径流特征规律,认为凉水河流域暴雨洪水呈现出强
认识和把握教书育人规律,有利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从多维视角审视,教书育人规律主要包括: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
目的比较来曲唑(LE)不同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PCOS不孕患者63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于月经第3~7天口服LE5.0mg/d,B组31例于月经第3天单次
苏氏"寂感"说分为体用、动静、性情三个层面,强调主体修为由思而至于无思、"入神"以致用;物我交相感应以至于"忘";性发为情而最终复于性。苏氏"寂感"说是苏轼等人文学思想的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最有才能的人究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做政府还是在做企业?如果他们做企业,他们是在
通过对湖南沅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新产品——野生甜茶的包装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系统地介绍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机制砂在粒形、级配与小于75μm细粒含量方面与天然砂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测试抗压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干缩率考察了纳米二氧化硅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借助水化热与界面
为统筹做好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加快推进绿博园建设,2月2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召开第四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