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用于修复胎膜破口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ogov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羊膜细胞I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用于修复胎膜破口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羊膜间质细胞接种在I型胶原蛋白三维基质中,人羊膜上皮细胞接种在基质的表面,构建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以模拟人体羊膜组织结构.DAPI标记三维基质中的细胞核以计数羊膜细胞在三维培养第2,8天的细胞数量.动态测定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复合物体积.培养含有不同数量羊膜间质细胞的羊膜细胞/I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15 d后检测抗张强度.结果 第2天和第8天的细胞数目分别是(121±5)/cm2和(124±4)/cm2(P>0.05).第5天时,I型胶蛋白的面积为原体积的45%,第10天时约为15%,第15天时约为原14%,羊膜间质细胞的存在对于Ⅰ型胶原蛋白基质具有重新塑形的作用(P<0.01),羊膜间质细胞可以导致I型胶原蛋白的收缩,抑肽酶和GM6001也不能抑制这种收缩.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复合物抗张强度随人羊膜间质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增强(P<0.01).结论 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有望成为修复胎膜破口的材料。

其他文献
为促进我国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纤维化学组第二次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定于2010年9月在山西太原市举行,届时将邀请国内肝病、肝硬化知名专家就国内外肝纤维化、肝硬化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报告。欢迎从事肝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的医务人员及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参加会议。
目的 观察合并脊柱疾患的儿童扁平足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8例诊断为脊柱疾患合并扁平足的患儿病例.对每例患儿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分别按程序行支具矫正、跟腱延长或跟腱紧缩术及肌腱转位术,术后行康复治疗;应用影像学与临床评价进行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 8例患儿中有6例得到随访.女性1例2足,男性5例7足;其中1例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1例合并T12-S1椎管内蛛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定于2010年第四季度召开第四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会议。会议研讨的内容主要是各种肝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病因学、发病机制、预防和诊治等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同时还以各种形式介绍国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会议将设专题报告、大会发言和书面交流3种形式,欢迎从事感染病(传染病)、肝病、消化病和检验等领域的各级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踊跃投稿。
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因呕血、黑便2周,腹胀10 d于2009年10月12日人院.患者2周前无诱因呕鲜血,量不详,伴黑便,2-3次/d,每次约300 ml,伴心悸、气短、乏力;10 d前感腹胀,自觉腹围增加,无发热、厌油、腹痛、腹泻。
期刊
2010年4月24至25日在天津,来自全国的100多位从事风湿性疾病临床工作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由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益赛普上市五周年暨第五届益赛普高峰论坛.本届论坛共设10个演讲主题,覆盖了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基础和临床研究热点,总结了益赛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以及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经验,并介绍了生物制剂治疗患者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以及肿瘤发生风险等。
期刊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隐匿性责任血管的辨认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立医院85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7例隐匿性责任血管的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7例术中探查时未发现直接压迫面神经出脑干端(REZ)的责任血管,但在REZ近颅底侧发现游离状微血管随脑波动压迫REZ,我们采用了Teflon棉包绕REZ减压法,阻止血管对REZ的波动性压迫.结果 7例隐匿性责任血管,均为小脑前下动脉或其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循环肿瘤细胞(CTC)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肿瘤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重视,现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优秀评测指标之一,对临床化疗药物开发和肿瘤疫苗的发明也可以起到推动和加速作用.本文回顾了CTC现象的发现历史,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乳腺癌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期刊
目的 分析经基因测序确诊的9例X连锁的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AHC)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9例X连锁的AHC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查和激素测定,包括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兴奋试验以明确性腺功能,及肾上腺CT检查,并行基因测序.结果 9例患者来自8个家系,基因检测均有DA
生发中心是免疫反应过程中淋巴器官内B细胞活化和抗体成熟的重要场所,在淋巴组织再生过程中可以在非淋巴器官形成生发中心样结构--异位生发中心.在自身免疫病中抗原诱导的异位生发中心可能是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异位生发中心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形成及可能的致病机制以及近年针对异位生发中心为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期刊
患者男,47岁,因腹痛6年,腹泻2年,于2009年10月19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6年来反复中上腹痛,伴反酸,外院胃镜示多发胃溃疡,服用奥美拉唑后好转.2年前开始水样腹泻,进食后加重,体重下降9 kg.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78次Ymin,呼吸14次/min,血压115/60 mm Hg(1 mm Hg=0.133 kP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