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政略》研究综述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嘉之际与新疆建省延至清末是新疆方志修撰两个高峰期,《乌鲁木齐政略》则是新疆早期纂修方志中力作,是乌鲁木齐地区首部地方志,又是清统一新疆后乌鲁木齐城市形成见证,史料价值之高已为多数历史学者认知。
  关键词:《乌鲁木齐政略》;研究现状;浅议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160-02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历史文献学是历史学与文献学相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对文献典籍进行编辑整理、校对、鉴别、归类,以利于文献古籍妥善保存和使用,同时在整理校勘过程中为历史工作者提供翔实可靠的史料信息是本学科的主要任务。对《乌鲁木齐政略》辨伪、考证研究有利于对该文献进行客观史学评析,为边疆史地学者研究乌鲁木齐城市建设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状况提供详瞻史料依据。
  历史文献学又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在对版本、目录、校勘、辨伪、辑佚研究中既涉及到历史学,也涉及到古典文献学,同时又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注释学、金石学、年代学、历史地理学以及社会史、文化史、科技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获取入门门径并有所成就不但要熟知研究文献学所运用的各门学科理论知识,还必须经过长时期的躬行实践以积累经验。把《乌鲁木齐政略》这部典型文献的考证作为一般文献示范研究,是历史文献学方法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需要,有裨于学生初步掌握历史文献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理论意义
  《乌鲁木齐政略》自发现之初就因其史料文献价值之高引起多位从事边疆史地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王希隆对其价值予以关注较早,嗟叹“因其系抄录条理地方官府档册案牍而成,其史料价值之高自不待言”。[1]且“就此门类而言,该书内容之丰富已不待言;其41门中多有他书不载或略载之史料。”在甘肃图书馆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易雪梅更为客观评价该馆馆藏方志古籍中“其体则史,其例则志”的珍稀文献——《乌鲁木齐政略》,是书“详细记载了乌鲁木齐满汉文武官职、绿营兵屯、科考试制度、地方官府历年采买粮石情况等,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清统一新疆后最初二十年乌鲁木齐地区的社会情况,史料价值颇高,可供研究乌鲁木齐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学者参考”。[2]
  (三)现实意义
  王希隆对此书成书年代、编撰者、史料价值等方面所作的考证研究代表在历史文化领域对其研究最高水平,并以甘肃省图书馆馆藏钞本为底本进行系统整理,收至《新疆文献四种辑注考述》[3],但其悖谬之处尚欠指证甚多,进一步查阅《清高宗实录》及成书年代稍晚于《乌鲁木齐政略》的《三州辑略》,废员一门多有阙漏,待于补苴成就完帙。
  《乌鲁木齐政略》是研究清中叶新疆政治经济概况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资料,被多篇文章转载征引作为考订史实的依据,由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浩瀚如海,无法一一熟知,在转述时出现不少疏漏贻误后学,待于指出。
  在实际研究中对该书内容大多以转述据引为主,对书中史实辨伪、版本考证少之又少,仅在吴轶群的《清代新疆镇迪道与地方行政制度之演变》[4]一文中对书中除安西道、改设巴里坤道具体时间提出质疑,其他论文中无一涉及,对史料辨伪研究有很大拓展空间。
  二、国内收藏情况及研究现状
  现存新疆地方志大多在清代修纂成书,故清修方志是中外历史学者主要研究对象和领域,《乌鲁木齐政略》实为清乾隆年间由乌鲁木齐首任都统索诺木策凌主持编撰而成,乾隆四十七年(1782)乌鲁木齐采买冒销案发,此书因主犯索诺木策凌及下属官员迅速垮台而未能刊印流传,此后几近陨没鲜为人所知。对国内地方志发展影响较大的《中国地方志综录》[5]就国内稀见文献收藏情况予以统计,但对此书收藏情况未加提及,后《〈中国地方志综录〉增订本》[6]在国内珍稀方志重新普查时才收录,仅仅指明收藏于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7]对该书版本、收藏概况做了详细统计:国内仅有两部钞本,一部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另一部收藏于甘肃省图书馆。此时边疆史地研究者获知尚有是书留存于世,故对此书真正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王希隆是对其研究的集大成者,就其历史地位、史料价值给予很高评价,并以甘肃省图书馆馆藏钞本为底本加于整理收录入《新疆文献四种辑注考述》之中,后吴轶群、张莉等一大批学者加以考订研究,形成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专门文献学研究
  王希隆在其代表作——《〈乌鲁木齐政略〉的几个问题》对成书年代、作者、编撰之缘起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对独存史料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在《新疆文献四种辑注考述》中申诸注释是其独到见解延展,这些看法被许多学者转述引载加以证实,是《乌鲁木齐政略》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2.题解提要式走马观花简介
  当代学者趋于《乌鲁木齐政略》地位及价值认同,在诠解新疆罕见古籍时总留一席之位聊备一说,马大正《新疆地方志与新疆乡土志稿》[8]即就版本、内容予以一一概说,然谬将《乌鲁木齐事宜》权作乌鲁木齐首部志书,实属鸠占鹊巢之说;易雪梅《甘肃省图书馆藏古籍述略》[9]则从版本、时间上下限、价值及地位概略一提,但将记事时间上限定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实则舛讹之论。
  3.作为辅助资料借鉴称引论证文章论点
  《乌鲁木齐政略》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四十五年,敷演乾隆二十四年(1759)至四十三年(1778)清统一新疆二十年后乌鲁木齐城市建设初期的社会情况,成书时间与书中记载事件时间至近,可谓是当代人修当代史之杰作。且多是抄录奏疏、官府档册案牍而成,其史料可靠性为许多学者推崇。
  牛海桢、李晓英合著《清代西北边疆屯田政策与经济开发》[10]援引《乌鲁木齐政略?兵屯》论证乾隆年间清统一新疆后的兵屯建制,张莉撰写《〈西域图志〉所载镇西府、迪化州地区户口资料考述》[11]通过《西域图志》与《乌鲁木齐政略?屯田》所载镇西府、迪化州屯兵数对比,考证镇西府所属各县户口数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底奏报数字,而迪化州所属各地户口数则属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或乾隆四十五年(1780)奏报数字。
  4.对其内容史实提出质疑
  少数学者在考析清中叶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时对《乌鲁木齐政略》载及史实作出辨证思考,吴轶群《清代新疆镇迪道与地方行政制度之演变》就是一篇典型具有辩证性思维学术著文,通过运用翔实可靠史料,严谨逻辑推理分析加以证实:《乌鲁木齐政略》《西域图志》记载乾隆三十八年(1773)除安西道、改设巴里坤道应属齐东野语,《乌鲁木齐政略》载乾隆四十一年(1776)巴里坤道更名镇迪道应为确切时间。
  国内学者对《乌鲁木齐政略》考证研究虽然较晚,但在短时间取得很大成果,他们研究思路新颖,从不同角度创造性思考,我们必须继承他们的新思想、新观点并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希隆.《乌鲁木齐政略》的几个问题[J].西域研究,1996,3(1).
  [2][9]易雪梅.甘肃省图书馆藏古籍述略[J].图书与情报,2002,(1).
  [3]索诺木策凌.王希隆整理.新疆文献四种辑注考述•乌鲁木齐政略[Z].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1-87.
  [4]吴轶群.清代新疆镇迪道与地方行政制度之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3).
  [5]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6]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增订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77.
  [7]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244.
  [8]马大正.新疆地方志与新疆乡土志稿[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8,(6).
  [10]牛海桢,李晓英.清代西北边疆屯田政策与经济开发[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5,12(4).
  [11]张莉.《西域图志》所载镇西府、迪化州地区户口资料考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壮族鼻咽癌患者EB病毒Zta-IgG、抗早期蛋白抗体IgA(EA-IgA)与鼻咽癌2008分期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未经治疗的壮族鼻咽癌患者140例的血清Zta-IgG、EA-Ig
莒南县陡山水库通过采取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质监测和水利风景区的管理等有力措施,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取得较好成效。
摘 要: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受教育水平较高、成长环境优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特点,这导致他们在职业期望上呈现出职业定位失当、职业选择多样化、职业动机求发展等特征。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上又受到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因此,必须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培养合理的就业观。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期望;职业发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156-
摘 要: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建立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之上,有其现实性和合理性。管子、孟子等思想家都提出过丰富的福利思想。我们今天建构现代化的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应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福利思想,并赋予其时代性。  关键词:福利思想;《管子》;孟子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153-03    社会福利致力于使人们在物质生活上更加安全、富足,精神上得到自由发展。社会福利
摘 要: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生命之魂,是民族认同感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民族凝聚力的有力支撑。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大学理所当然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之所。本文从当前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复杂情况来看,认为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既有鲜明的优势、也有特殊的困境。因此,亟需认清和把握好民族精神教育的形势,充分利用优势、认清困境、找到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教育  文章编号:978-7-53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56例和健康对照组4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循环酶法测定血清中的hs—CRp和HCY的含量。结果
摘 要:从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现状来看,文化教学的推行势在必行,此外,文化与语言四要素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为当今汉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语言四要素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88-02     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趋提高,越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继免征农业税后的又一项惠民举措。但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乡镇在申报国家支农建设项目资金时,由于个别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上级单位苛扣挤占,使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我国支农建设的意义和概况,支农建设中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并对腐败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支农建设;腐败;治理对策   文章编号:978-7-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联合注射舒芬太尼及布比卡因对重度子痈前期剖宫产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