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越冬关键生物控制因子研究

来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4年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越冬后存活及发育情况研究表明,亚洲玉米螟幼虫越冬死亡率在45%~65%之间;白僵菌Beauvaria bassiana、寄蝇和茧蜂是导致亚洲玉米螟幼虫越冬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和天敌种类,3类生物致死因子的综合控制力为22.50%~34.11%;3种生物致死因子年度间组成比例变异较大,存在互补和竞争效应,越冬后发生时期不同,白僵菌主要发生于发蛾高峰期前,茧蜂羽化期在发蛾高峰期后,寄蝇羽化期晚于白僵菌而早于茧蜂,白
其他文献
应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法分析3种具有代表性的放线菌素:放线菌素D(Act—D)、放线菌素x2(Act-X2)和7氨基放线菌素D(7AAD)的碎片离子,通过分析归纳获得放线菌素类在质谱负离子模式下的裂解
为了寻找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新型头孢菌素,设计并合成一系列2-位甲基化头孢菌素类化合物,经结构确证发现反应产物不是预期的2-位甲基取代的头孢菌素,而是新结构的4-位甲基化头孢
目的用HPLC法测定头孢替坦二钠中有关物质。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依利特E1823646;0.1mol/L磷酸溶液-甲醇-乙腈-冰醋酸(1700:105:105:100)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m检测波
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了巴氏新小绥螨捕食南方根结线虫时的发育和繁殖情况,观察了其捕食行为,并测定了其对几种线虫的捕食量。该螨对线虫的捕食行为可分为猎物的寻找、固定、捕食
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vestalis滞育茧在不同正己烷浓度、不同温度下暴露不同时间后对该蜂滞育解除、以及滞育解除后成虫羽化率和成蜂繁殖
发表于本刊2008年33卷第8期(8月)文章《重庆地区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的研究》,作者依次为罗红春、吕琳、杨致邦和梅浙川,特此申明,梅浙川为通讯作者,E—mail:meizh
以低能氮离子注入(N+)作为诱变手段对球孢白僵菌进行诱变,并对3种油茶主要害虫进行了毒力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注入后白僵菌存活率呈"马鞍曲线",其峰值即150×1013i
针对抗生素发酵过程溶氧浓度自动控制的需要,建立了三输入双输出模糊PID-神经网络控制器,通过计算机仿真和计算机实时控制,对标度因子取值不同时控制器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