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手术的护理配合技术。方法:总结10例手术的配合经验。结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熟练配合和预防感染是手术护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窦
2005~2007年我院开展显微镜下经鼻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10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闭经、不孕、肢端肥大。
手术方法:全麻,仰卧位,头后仰10°~15°,以肾上腺素棉片压迫止血。切开鼻小柱,游离骨性鼻中隔,放置鼻腔撑开器,切除骨性鼻中隔,打开蝶窦腔,除去部分蝶窦前壁,确认硬脑膜并十字切开,取出垂体瘤,用双极电凝、骨蜡-明胶海绵彻底止血,缝合鼻小柱,双侧鼻腔用指套加凡士林纱条填塞。
心理护理: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手术方法及疗效缺乏了解,心存顾虑,因此我们在术前1日对患者进行访视,评估一般情况,协助做好各项术前准备,了解其心理状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如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及其优点,介绍成功病例,解除其思想顾虑,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正确治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器械物品的准备:常规鼻中隔器械包、显微镜、25cm膝状双极电凝镊子、鼻腔固定撑开器、显微咬骨钳、显微小锤、显微骨凿、显微铣钻、显微取瘤钳、垂体瘤刮圈。
巡回护士配合:热情接待患者进入手术室,严格地进行三查七对,建立静脉通道,全麻平稳后,调整好手术体位,取平卧位,肩下垫一海绵,使头后仰10°~15°沙袋固定头部,并将术侧上肢紧贴躯干包裹固定与身体同侧,同时检查静脉通道、导尿管是否通畅,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双极电凝及负压吸引的大小,连接电铣钻,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手术过程。
器械护士配合:术前15~30分钟洗手,整理器械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脑棉。手术显微镜用专用的一次性显微镜套,并用无菌橡皮筋固定在镜头和手柄上,便于手术中的调节。协助医师消毒(先用0.5%的碘伏消毒颜面部,再用0.05%碘伏棉签消毒鼻腔)铺巾,将吸引器、电凝器、电钻的连接线固定于手术台上。递枪状镊夹持肾上腺盐水棉片(0.9%%生理盐水100ml+肾上腺素10滴)浸润鼻黏膜,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递小圆刀切开鼻小柱,递鼻腔撑开器扩张鼻腔,拓宽术野,咬骨钳咬除骨性鼻中隔,并留一小块备用。确认两侧碟窦开口,充分显露碟窦前后壁,用骨凿凿开蝶窦前壁,微型咬骨钳咬除部分蝶窦前壁,递双极电凝器、骨蜡止血,侧孔吸引器头持续吸引。递7号针头接1ml注射器穿刺,确认硬脑膜并十字切开,用刮圈双极电凝镊、脑棉、明胶海绵、骨蜡彻底止血后。和巡回护士清点脑棉和缝针。用4-0可吸收缝线缝合鼻小柱。用两个乳胶手套的指套,外层涂抹红霉素,内置凡士林纱条,填塞双侧鼻腔。
讨 论
垂体位于碟鞍内,位置较深,手术经鼻腔,操作空间有限,因此对手术器械要求高。术前应仔细检查所需器械、仪器的性能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确保术中器械性能完好。
我们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各种手术步骤及配合,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手术过程中要集中精神,传递器械准确稳妥,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可有效预防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丕楠,王忠诚,张亚卓.内镜下经鼻腔-碟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4):220
“奥运测试”遇实战急救中暑不到五分钟
这不是演练。8月23日11时25分,北京奥林匹克射箭场,“好运北京”射箭测试赛现场,一位年轻女观众晕倒了。场馆医疗队经理梁存河的对讲机几乎同时传来了赛场志愿者急促的声音:“梁大夫,上担架!”此时,梁存河正巡回在賽场入口处的医疗点。
拎担架,跑步出发。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不到一分钟,巡回点医务人员和梁存河已到达晕倒观众的座位旁。
简单查看、询问、搀扶、躺上担架,前后耗时两分钟。
“请让开通道!谢谢您配合我们工作!”4位医疗队员稳稳地抬起担架,下楼,穿过出口,把患者放在等候在外面的推车上,然后一路小跑推到观众医疗站。一分钟后,这名女观众已在站里的病床上接受量体温、测血压、测心率等检查。
记者看了看表,从接到消息到送达医疗站,耗时不到5分钟。
“我们必须做到这样,并希望能够更好。”梁存河说,这是奥运水平的要求。
据介绍,射箭测试赛是2007年北京市所有奥运测试赛中唯一要求达到“奥运水平”服务的比赛,而这位女观众则是开赛以来“上担架”的第一人。
通过询问和查看各种症状,医生初步判断这位女观众是因为没吃早饭,天气热场内温度高引起的轻度中暑。“吓一跳!”接诊医生和护士轻舒一口气。由于这几天气温较高,他们每天都要接诊很多类似患者,从昨天到这位女观众,已有10位患者前来就医。
经过10多分钟的紧急治疗和观察,患者症状渐渐缓解,可以正常观赛。由于她的“第一人”身份,医疗站门外已有多家媒体记者筑成人墙,病人与其朋友要求等记者散去再行离开,梁存河同意了。
梁存河和同事们看了看等在外面的“长枪短炮”说,媒体也是工作的动力之一。因为这里与医院不同,奥运场馆服务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记者眼中,救护、治疗、保护病人隐私……一点做不好都不行。梁存河说,由于是测试赛,上座率不算高,工作强度也不大。“真到奥运会时,这种情况会出现不少,说不定还有外宾,但我们有信心服务得更好,不能丢了我们医疗队的脸。”(李兵 崔芳 李飞阳)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窦
2005~2007年我院开展显微镜下经鼻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10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闭经、不孕、肢端肥大。
手术方法:全麻,仰卧位,头后仰10°~15°,以肾上腺素棉片压迫止血。切开鼻小柱,游离骨性鼻中隔,放置鼻腔撑开器,切除骨性鼻中隔,打开蝶窦腔,除去部分蝶窦前壁,确认硬脑膜并十字切开,取出垂体瘤,用双极电凝、骨蜡-明胶海绵彻底止血,缝合鼻小柱,双侧鼻腔用指套加凡士林纱条填塞。
心理护理: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手术方法及疗效缺乏了解,心存顾虑,因此我们在术前1日对患者进行访视,评估一般情况,协助做好各项术前准备,了解其心理状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如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及其优点,介绍成功病例,解除其思想顾虑,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正确治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器械物品的准备:常规鼻中隔器械包、显微镜、25cm膝状双极电凝镊子、鼻腔固定撑开器、显微咬骨钳、显微小锤、显微骨凿、显微铣钻、显微取瘤钳、垂体瘤刮圈。
巡回护士配合:热情接待患者进入手术室,严格地进行三查七对,建立静脉通道,全麻平稳后,调整好手术体位,取平卧位,肩下垫一海绵,使头后仰10°~15°沙袋固定头部,并将术侧上肢紧贴躯干包裹固定与身体同侧,同时检查静脉通道、导尿管是否通畅,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双极电凝及负压吸引的大小,连接电铣钻,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手术过程。
器械护士配合:术前15~30分钟洗手,整理器械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脑棉。手术显微镜用专用的一次性显微镜套,并用无菌橡皮筋固定在镜头和手柄上,便于手术中的调节。协助医师消毒(先用0.5%的碘伏消毒颜面部,再用0.05%碘伏棉签消毒鼻腔)铺巾,将吸引器、电凝器、电钻的连接线固定于手术台上。递枪状镊夹持肾上腺盐水棉片(0.9%%生理盐水100ml+肾上腺素10滴)浸润鼻黏膜,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递小圆刀切开鼻小柱,递鼻腔撑开器扩张鼻腔,拓宽术野,咬骨钳咬除骨性鼻中隔,并留一小块备用。确认两侧碟窦开口,充分显露碟窦前后壁,用骨凿凿开蝶窦前壁,微型咬骨钳咬除部分蝶窦前壁,递双极电凝器、骨蜡止血,侧孔吸引器头持续吸引。递7号针头接1ml注射器穿刺,确认硬脑膜并十字切开,用刮圈双极电凝镊、脑棉、明胶海绵、骨蜡彻底止血后。和巡回护士清点脑棉和缝针。用4-0可吸收缝线缝合鼻小柱。用两个乳胶手套的指套,外层涂抹红霉素,内置凡士林纱条,填塞双侧鼻腔。
讨 论
垂体位于碟鞍内,位置较深,手术经鼻腔,操作空间有限,因此对手术器械要求高。术前应仔细检查所需器械、仪器的性能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确保术中器械性能完好。
我们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各种手术步骤及配合,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手术过程中要集中精神,传递器械准确稳妥,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可有效预防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丕楠,王忠诚,张亚卓.内镜下经鼻腔-碟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4):220
“奥运测试”遇实战急救中暑不到五分钟
这不是演练。8月23日11时25分,北京奥林匹克射箭场,“好运北京”射箭测试赛现场,一位年轻女观众晕倒了。场馆医疗队经理梁存河的对讲机几乎同时传来了赛场志愿者急促的声音:“梁大夫,上担架!”此时,梁存河正巡回在賽场入口处的医疗点。
拎担架,跑步出发。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不到一分钟,巡回点医务人员和梁存河已到达晕倒观众的座位旁。
简单查看、询问、搀扶、躺上担架,前后耗时两分钟。
“请让开通道!谢谢您配合我们工作!”4位医疗队员稳稳地抬起担架,下楼,穿过出口,把患者放在等候在外面的推车上,然后一路小跑推到观众医疗站。一分钟后,这名女观众已在站里的病床上接受量体温、测血压、测心率等检查。
记者看了看表,从接到消息到送达医疗站,耗时不到5分钟。
“我们必须做到这样,并希望能够更好。”梁存河说,这是奥运水平的要求。
据介绍,射箭测试赛是2007年北京市所有奥运测试赛中唯一要求达到“奥运水平”服务的比赛,而这位女观众则是开赛以来“上担架”的第一人。
通过询问和查看各种症状,医生初步判断这位女观众是因为没吃早饭,天气热场内温度高引起的轻度中暑。“吓一跳!”接诊医生和护士轻舒一口气。由于这几天气温较高,他们每天都要接诊很多类似患者,从昨天到这位女观众,已有10位患者前来就医。
经过10多分钟的紧急治疗和观察,患者症状渐渐缓解,可以正常观赛。由于她的“第一人”身份,医疗站门外已有多家媒体记者筑成人墙,病人与其朋友要求等记者散去再行离开,梁存河同意了。
梁存河和同事们看了看等在外面的“长枪短炮”说,媒体也是工作的动力之一。因为这里与医院不同,奥运场馆服务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记者眼中,救护、治疗、保护病人隐私……一点做不好都不行。梁存河说,由于是测试赛,上座率不算高,工作强度也不大。“真到奥运会时,这种情况会出现不少,说不定还有外宾,但我们有信心服务得更好,不能丢了我们医疗队的脸。”(李兵 崔芳 李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