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7月底发表了那篇政治檄文之后,米利班内心就应该知道,任何的事后解释都不能改变自己和布朗的对立关系,要做的就是将这场挑战布朗的战斗进行到底。
BBC前政治主编安德鲁·马尔的《当代英国史》是从新闻角度见证1945年到今天的不列颠政治变迁,其最新平装版的序言已经总结到了2007年的英国政局。在全书结尾的时候,有这样寥寥几笔——“年轻的大卫·米利班,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之子,(在为布莱尔)提供研究帮助”,说的是大卫1997年为布莱尔撰写竞选纲领之事,并且突出这名黑头发的波兰犹太人后裔背后,有一位极富影响力的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父亲。
在此书大卖的2007—2008年,大卫·米利班已经成为英国政坛和新工党的焦点。去年4月,米利班以退出与布朗的党魁之争换取顺利进入布朗内阁担任外交大臣;在流年不利的布朗时代,年轻英俊、风采更胜于当年布莱尔的米利班被看作是工党未来的希望,身边聚拢了一批新生代势力。不久前,米利班在《卫报》上发表呼唤工党改革、抨击保守党领袖卡梅隆的署名文章,可通篇没有提及布朗的名字,被外界解读为是在动员工党同僚谋划换相。《独立报》近日报道称,英国一些后座议员希望布朗在9月工党曼彻斯特年会前辞职,但内阁大臣们决定给布朗“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布朗即将公布的经济计划不能应付油价、粮价和房价等问题,他们将在11月群起逼宫,届时,43岁的米利班将有望成为继任者。
年轻只是相对而言
大卫·米利班1965年7月15日生于伦敦,在牛津大学主修政治学,并选修了哲学和经济学。1988年他还获得肯尼迪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政治学硕士课程。任职外交大臣之前,米利班历任工党传统智库IPPR研究员(1987~1994)、布莱尔的政策顾问和竞选纲领撰写人(1994-1997)以及几个内阁大臣职位。米利班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几个关键职位的历练,使其在新一代工党精英中脱颖而出,在布莱尔系内部有“大脑”之誉。
米利班当前居住的Primrose Hill是伦敦北部的高尚住宅区,聚集了一大批当今英国娱乐圈和媒体界精英,以及被称为“Primrose Hill帮”的新一代工党精英。后者包括一批40岁左右的政治新秀,代表人物还有爱德华·鲍尔斯、亚历山大·道格拉斯以及米利班的弟弟爱德华·米利班等。当然,他们并不是一批政见一致的团队,相反在工党内各有派系。
Primrose Hill帮唯一的共同点是试图超越布莱尔一布朗时代,准备在布朗之后接班。2007年夏天布莱尔让位给布朗,由布莱尔一布朗打造的新工党时代基本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工党的代际更替已经完成。布莱尔-布朗时代的顺产得益于一次意外:1994年,工党领袖约翰·史密斯心脏病发去世,大大便利了新工党时代的到来,节约了内耗成本。而现在,布朗系的人马并不甘心这么快就把权力交还给布莱尔系的新生代,所以米利班还要等。
如果按代际构成来看,工党是老人领军、新人候命,保守党已经是新人领衔,而自民党尚处在新旧交替阶段。保守党自1997年约翰·梅杰惨败后,历经海格的骚乱、霍华德的生聚,走到了卡梅隆的更新。现任领袖卡梅隆来自英国传统的上流阶层,现年44岁,他与影子财相奥斯本、影子内相海格,共同构成了保守党的新生代阵营。而长期在野的英国第三大党自民党,尽管拥有年仅42岁的领袖克雷格,但整体的新旧交替依然没有完成,比如影子财相就是年近六旬却人气极高的坎伯。自民党只在历史上特定时期成为两大党的联盟对象,在布莱尔时代,自民党领袖艾舍顿偏向工党,此后领袖查尔斯·肯尼迪在两次大选中,都选择了亲工党的策略。肯尼迪本人也很年轻,但因为酗酒成瘾,于2006年被本党议员赶下台。随后自民党经历骚乱和坎贝尔的过渡,到2007年才由BBC前记者克雷格担当领袖。
在英国政坛大洗牌的前夜,米利班的年轻只是相对于布朗而言,他要让工党同僚相信他能够应付来自卡梅隆和克雷格的挑战,还必须依赖其他方面的才华,尤其,面对21世纪初崛起的亚洲和陷入衰退的美国,米利班是否有为英国赢得国际影响力的足够智慧?
家庭和亲人的影响
米利班的全家都是左派:祖父在苏波战争中参加了红军,父亲拉尔夫(Ralph Miliband)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的集中营,1937年从波兰出发,辗转比利时逃到英国,在英国左翼大本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读书,后成为《新左翼综述》(New Left Review)杂志的创始人之一。时至今日,老米利班提出的新马理论,依然是分析英国政治的重要模型。
米利班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却遗传了父亲的问政志向。他幼年学习成绩并不出众,高中会考成绩仅仅是3个B、1个D,极其一般,但还是进入了牛津大学。据说大学时代的米利班是一个略微有些内向的人,只是与很多英国政治家青年时代一样,他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毕业后米利班加入了工党,以政治分析员身份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布朗内阁中,米利班有一位亲弟弟叫爱德华·米利班。41岁的爱德华目前担任内阁事务大臣,不过他是布朗的忠实支持者。大小米利班都是牛津本科毕业,与哥哥的内向不同,弟弟在大学时代非常活跃。可是在今天的政坛上,哥哥展现给媒体的是一个活跃轻松的政治家形象,而弟弟则是担任了一个需要小心谨慎处理内阁事务的大臣角色。在哥哥未来取得大位之后,大小米利班是否可能结盟,构建工党新派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因为布朗系内部新生代人才太多,小米利班领跑上位的可能不大,而在新派系中则有空间。
对大卫·米利班来说,更重要的支持者是妻子露易丝·谢克顿(Louise Shackelton)。她是伦敦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拥有英美双重国籍,与小自己4岁的大卫结婚已10年,收养了两个幼童:伊萨克和雅各布。据说,由于收养雅各布是在去年,为了不让媒体过分关注,米利班可能因此放弃了接布莱尔班的机会。另据《每日电讯报》称,露易丝经常随夫到海外旅行,且很享受这种生活;她现在支持丈夫竞逐首相,以便把家搬到唐宁街10号。
金童和实质政治
在英国,米利班一直是媒体的宠儿,他是英国最早开设博客的内阁大臣,对于具有媒体价值的政治话题,米利班的把握非常敏锐。2006年,保守党领袖卡梅隆结合全球变暖话题,大打环境牌。米利班是工党中在媒体上发文,针锋相对呼应这个话题的人物。难怪布莱尔夫人切丽曾对媒体说,“米利班是他(布莱尔)青睐的”。事实上,在布莱尔执政晚期,很多布莱尔系的元老,都对米利班支持有加。包括最近这次,米利班明显是 与布莱尔系诸元老在合作进攻布朗,比如前内政大臣布兰科特、欧盟代表曼德尔森、前内政大臣克拉克。
在英国议会政治中,当选是实质政治的最高目标。在这种简单的游戏规则下,英国政府无非是一个四五年的过客,但凡留名的首相或者内阁,往往是抓住了关键问题,对一个相对长时段产生深远影响,比如,阿德勒的NHS(国民健康体系)、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经济。如此类比,新工党的贡献在于政治改革和外交新干涉主义。简单地说,就是政治上分权,经济上放开,媒体上合作,外交上干涉。在新工党掌权的初期,作为新生代的米利班无法进入权力核心,亲身体验“我们运行政治的方式”。但是,从理论角度,米利班是1997年工党竞选纲领起草人,这份竞选纲领是新工党政策的精华,米利班具有相当的阐释权威。
目前看来,作为外交大臣的米利班所持的观点,可以看作是新干涉主义的一种延续。新干涉主义强调从人权、民主等政治理念出发,以军事实力为基础,对于地区性问题进行直接干预,典型的如介入科索沃战争、进攻伊拉克和阿富汗等。虽然这种新干涉主义因为伊战、阿富汗战争和反恐等因素而日益缺乏吸引力,但是对于英国来说,其中利弊还很难一语论断。此外,从米利班对环境问题的热衷看,他也应该对一些理念驱动型政策葆有热情。
与布朗相比,曾在美国深造的米利班更加重视与华盛顿的关系。在苏丹达尔富尔人道主义危机、津巴布韦大选后遗症、格鲁吉亚与俄罗斯争端上,米利班都与美国的立场保持一致。他还对中国的人权纪录持批评态度,并敦促北京与达赖对话。不过,与他的几位前任相比,米利班处理涉华问题的手段明显不落西方传统的俗套。在今年2月访问中国时,他曾劝慰北京道,世界本来就是复杂和多样的,中国没必要理会国际上那些抵制奥运的提议。
抛开政治理念的异同,挑战上位是最切实的行动。2008年夏,米利班迎来了一场真正的战斗。也许新生代的政治人物,不管是卡梅隆、克雷格,还是米利班,他们一个个都是在媒体上熠熠发光的金童,许诺、说服和批评是他们的强项,但政治明星并不是政治家,媒体形象一流、擅长政策分析和言辞的米利班要成为领袖,必须从媒体和文字的幻象中走出,走向真正的政治角斗场。在7月底发表了那篇政治檄文之后,米利班内心就应该知道,任何的事后解释都不能改变自己和布朗的对立关系,要做的就是将这场挑战布朗的战斗进行到底。这是赢得盟友和选民支持的第一步。在下一场大选之前,米利班既要保证在党内的地位,又要为工党赢得选民支持,这将是两场战斗。金童能否变成政坛常青树,端赖于此。
BBC前政治主编安德鲁·马尔的《当代英国史》是从新闻角度见证1945年到今天的不列颠政治变迁,其最新平装版的序言已经总结到了2007年的英国政局。在全书结尾的时候,有这样寥寥几笔——“年轻的大卫·米利班,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之子,(在为布莱尔)提供研究帮助”,说的是大卫1997年为布莱尔撰写竞选纲领之事,并且突出这名黑头发的波兰犹太人后裔背后,有一位极富影响力的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父亲。
在此书大卖的2007—2008年,大卫·米利班已经成为英国政坛和新工党的焦点。去年4月,米利班以退出与布朗的党魁之争换取顺利进入布朗内阁担任外交大臣;在流年不利的布朗时代,年轻英俊、风采更胜于当年布莱尔的米利班被看作是工党未来的希望,身边聚拢了一批新生代势力。不久前,米利班在《卫报》上发表呼唤工党改革、抨击保守党领袖卡梅隆的署名文章,可通篇没有提及布朗的名字,被外界解读为是在动员工党同僚谋划换相。《独立报》近日报道称,英国一些后座议员希望布朗在9月工党曼彻斯特年会前辞职,但内阁大臣们决定给布朗“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布朗即将公布的经济计划不能应付油价、粮价和房价等问题,他们将在11月群起逼宫,届时,43岁的米利班将有望成为继任者。
年轻只是相对而言
大卫·米利班1965年7月15日生于伦敦,在牛津大学主修政治学,并选修了哲学和经济学。1988年他还获得肯尼迪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政治学硕士课程。任职外交大臣之前,米利班历任工党传统智库IPPR研究员(1987~1994)、布莱尔的政策顾问和竞选纲领撰写人(1994-1997)以及几个内阁大臣职位。米利班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几个关键职位的历练,使其在新一代工党精英中脱颖而出,在布莱尔系内部有“大脑”之誉。
米利班当前居住的Primrose Hill是伦敦北部的高尚住宅区,聚集了一大批当今英国娱乐圈和媒体界精英,以及被称为“Primrose Hill帮”的新一代工党精英。后者包括一批40岁左右的政治新秀,代表人物还有爱德华·鲍尔斯、亚历山大·道格拉斯以及米利班的弟弟爱德华·米利班等。当然,他们并不是一批政见一致的团队,相反在工党内各有派系。
Primrose Hill帮唯一的共同点是试图超越布莱尔一布朗时代,准备在布朗之后接班。2007年夏天布莱尔让位给布朗,由布莱尔一布朗打造的新工党时代基本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工党的代际更替已经完成。布莱尔-布朗时代的顺产得益于一次意外:1994年,工党领袖约翰·史密斯心脏病发去世,大大便利了新工党时代的到来,节约了内耗成本。而现在,布朗系的人马并不甘心这么快就把权力交还给布莱尔系的新生代,所以米利班还要等。
如果按代际构成来看,工党是老人领军、新人候命,保守党已经是新人领衔,而自民党尚处在新旧交替阶段。保守党自1997年约翰·梅杰惨败后,历经海格的骚乱、霍华德的生聚,走到了卡梅隆的更新。现任领袖卡梅隆来自英国传统的上流阶层,现年44岁,他与影子财相奥斯本、影子内相海格,共同构成了保守党的新生代阵营。而长期在野的英国第三大党自民党,尽管拥有年仅42岁的领袖克雷格,但整体的新旧交替依然没有完成,比如影子财相就是年近六旬却人气极高的坎伯。自民党只在历史上特定时期成为两大党的联盟对象,在布莱尔时代,自民党领袖艾舍顿偏向工党,此后领袖查尔斯·肯尼迪在两次大选中,都选择了亲工党的策略。肯尼迪本人也很年轻,但因为酗酒成瘾,于2006年被本党议员赶下台。随后自民党经历骚乱和坎贝尔的过渡,到2007年才由BBC前记者克雷格担当领袖。
在英国政坛大洗牌的前夜,米利班的年轻只是相对于布朗而言,他要让工党同僚相信他能够应付来自卡梅隆和克雷格的挑战,还必须依赖其他方面的才华,尤其,面对21世纪初崛起的亚洲和陷入衰退的美国,米利班是否有为英国赢得国际影响力的足够智慧?
家庭和亲人的影响
米利班的全家都是左派:祖父在苏波战争中参加了红军,父亲拉尔夫(Ralph Miliband)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的集中营,1937年从波兰出发,辗转比利时逃到英国,在英国左翼大本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读书,后成为《新左翼综述》(New Left Review)杂志的创始人之一。时至今日,老米利班提出的新马理论,依然是分析英国政治的重要模型。
米利班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却遗传了父亲的问政志向。他幼年学习成绩并不出众,高中会考成绩仅仅是3个B、1个D,极其一般,但还是进入了牛津大学。据说大学时代的米利班是一个略微有些内向的人,只是与很多英国政治家青年时代一样,他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毕业后米利班加入了工党,以政治分析员身份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布朗内阁中,米利班有一位亲弟弟叫爱德华·米利班。41岁的爱德华目前担任内阁事务大臣,不过他是布朗的忠实支持者。大小米利班都是牛津本科毕业,与哥哥的内向不同,弟弟在大学时代非常活跃。可是在今天的政坛上,哥哥展现给媒体的是一个活跃轻松的政治家形象,而弟弟则是担任了一个需要小心谨慎处理内阁事务的大臣角色。在哥哥未来取得大位之后,大小米利班是否可能结盟,构建工党新派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因为布朗系内部新生代人才太多,小米利班领跑上位的可能不大,而在新派系中则有空间。
对大卫·米利班来说,更重要的支持者是妻子露易丝·谢克顿(Louise Shackelton)。她是伦敦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拥有英美双重国籍,与小自己4岁的大卫结婚已10年,收养了两个幼童:伊萨克和雅各布。据说,由于收养雅各布是在去年,为了不让媒体过分关注,米利班可能因此放弃了接布莱尔班的机会。另据《每日电讯报》称,露易丝经常随夫到海外旅行,且很享受这种生活;她现在支持丈夫竞逐首相,以便把家搬到唐宁街10号。
金童和实质政治
在英国,米利班一直是媒体的宠儿,他是英国最早开设博客的内阁大臣,对于具有媒体价值的政治话题,米利班的把握非常敏锐。2006年,保守党领袖卡梅隆结合全球变暖话题,大打环境牌。米利班是工党中在媒体上发文,针锋相对呼应这个话题的人物。难怪布莱尔夫人切丽曾对媒体说,“米利班是他(布莱尔)青睐的”。事实上,在布莱尔执政晚期,很多布莱尔系的元老,都对米利班支持有加。包括最近这次,米利班明显是 与布莱尔系诸元老在合作进攻布朗,比如前内政大臣布兰科特、欧盟代表曼德尔森、前内政大臣克拉克。
在英国议会政治中,当选是实质政治的最高目标。在这种简单的游戏规则下,英国政府无非是一个四五年的过客,但凡留名的首相或者内阁,往往是抓住了关键问题,对一个相对长时段产生深远影响,比如,阿德勒的NHS(国民健康体系)、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经济。如此类比,新工党的贡献在于政治改革和外交新干涉主义。简单地说,就是政治上分权,经济上放开,媒体上合作,外交上干涉。在新工党掌权的初期,作为新生代的米利班无法进入权力核心,亲身体验“我们运行政治的方式”。但是,从理论角度,米利班是1997年工党竞选纲领起草人,这份竞选纲领是新工党政策的精华,米利班具有相当的阐释权威。
目前看来,作为外交大臣的米利班所持的观点,可以看作是新干涉主义的一种延续。新干涉主义强调从人权、民主等政治理念出发,以军事实力为基础,对于地区性问题进行直接干预,典型的如介入科索沃战争、进攻伊拉克和阿富汗等。虽然这种新干涉主义因为伊战、阿富汗战争和反恐等因素而日益缺乏吸引力,但是对于英国来说,其中利弊还很难一语论断。此外,从米利班对环境问题的热衷看,他也应该对一些理念驱动型政策葆有热情。
与布朗相比,曾在美国深造的米利班更加重视与华盛顿的关系。在苏丹达尔富尔人道主义危机、津巴布韦大选后遗症、格鲁吉亚与俄罗斯争端上,米利班都与美国的立场保持一致。他还对中国的人权纪录持批评态度,并敦促北京与达赖对话。不过,与他的几位前任相比,米利班处理涉华问题的手段明显不落西方传统的俗套。在今年2月访问中国时,他曾劝慰北京道,世界本来就是复杂和多样的,中国没必要理会国际上那些抵制奥运的提议。
抛开政治理念的异同,挑战上位是最切实的行动。2008年夏,米利班迎来了一场真正的战斗。也许新生代的政治人物,不管是卡梅隆、克雷格,还是米利班,他们一个个都是在媒体上熠熠发光的金童,许诺、说服和批评是他们的强项,但政治明星并不是政治家,媒体形象一流、擅长政策分析和言辞的米利班要成为领袖,必须从媒体和文字的幻象中走出,走向真正的政治角斗场。在7月底发表了那篇政治檄文之后,米利班内心就应该知道,任何的事后解释都不能改变自己和布朗的对立关系,要做的就是将这场挑战布朗的战斗进行到底。这是赢得盟友和选民支持的第一步。在下一场大选之前,米利班既要保证在党内的地位,又要为工党赢得选民支持,这将是两场战斗。金童能否变成政坛常青树,端赖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