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中,“哲理”是文章的灵魂,能激发阅读者对真善美的追求,也能提高文章的思想价值。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指导学生写出有哲理的文章:一是综合运用思维方法,即综合运用辩证思维,如由个别到一般、相似联想等方法;二是突破思维定式,不断横向拓展或纵向深挖。
【关键词】哲理写作;思维方法;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钟恺,中学一级教师,南宁市教学骨干。
一、哲理概说
(一)哲理的界定
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道理,是对生活的深刻启示。“哲理”一词乍一听很玄奥,其实不然。比如我们日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等,都蕴含着哲理。那么,“人要吃饭”是不是哲理?这是常识,而非哲理。哲理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表达一种人生观。譬如史铁生的“死,是一种无需着急的事情”便从常识层面上升到了哲理层面,因为他启示人如何正确对待生活,对待死亡。简而言之,只有那些深刻的、能给人以启迪的思想,才能称为哲理。
(二)哲理对美文的意义
一篇美文,一定是具有真实体验的,能表达一定的思想。美文之所以能打动人,往往是因为其中体现了真情实感或深邃的思想。深邃的思想是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和提炼出来的,即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从看似寻常的生活中发掘出来,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并融入文中。一句哲理性的话语有点石成金之妙,使文章放出异彩。古人说的写文章要“片言居要”“画龙点睛”,讲的是要开掘思想,在文中加入核心的语句。文章富有哲理,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不仅能激发读者追求“真善美”,而且能提高文章的思想价值。
(三)写作缺乏哲理的原因
作文有两个基本要素:语言和思想。进行创作时,不能只写下自己想说的话,更要考虑如何通过文字与读者进行思想交流。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经历缺乏观察和思考,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且枯燥,缺少可写的内容,故只是机械地将平日的经历直接搬到作文中,没有进行思考。由于他们缺乏对事件进行独立的、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尽管他们已经尽力在叙事上做到绘声绘色,但也很难闪烁出思想的光辉,从而致使文章流于平庸。
(四)哲理作文的写作策略
1.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
世间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思维以世间万物的客观联系为基础,对事物进行多角度观察和感知,进而得出结论。在写作中要善于使用哲学观点,学会变换角度观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辩证地进行思考,这样文章才会富有哲理。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
(2)由个别到一般
由个别到一般是人们深刻认识现象和规律时常用的思维方法。所谓“个别”是指在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件事情中所体现的特征,而“一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适用的通用规律。“由个别到一般”的思考方式不仅能让人发现个别事物的特征,更能挖掘出一类人和事的共性。行文中若能体现出这种哲理的思维轨迹,文章的逻辑线索就会很明确,思维品质也能得以彰显。
(3)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看到一个事物时能将特征相似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在作文中,若能将写作的对象与学生熟悉的相似事物联系起来,并将蕴含其中的情感傳递给读者,那么文章就会更富有感染力。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不仅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思维,也能使学生的感触和思考表现得更深邃。
2.突破思维定式
人的思维出现定式是难以避免的。写作中可以从俗语着手,通过不同的解读给人以新颖的感受。比如人们常以“开卷有益”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但如果书非好书,那读之就未必有益。由此延伸开来,“历史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等俗语都是如此,文章如果能从一个新角度不断地横向拓展或纵向深挖,就能体现出更有深度的哲理思想。
二、富有哲理之“真写作”教程
(一)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是轻视我们自己。
——蒙田
材料二 你越是放弃自我,相应地你也越变得伟大而又真实。
——费尔巴哈
材料三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习近平
“我”,是每个人在面对具体问题乃至考虑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对自我的强化和淡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有我”和“无我”的拷问。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作文境域
题目中“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明确了学生写作的方向,即必须立足于材料提供的三则名言。学生首先应认真解读三则名言中体现的思想,以免因为错误的解读造成偏题。蒙田说要重视“我们自己”,是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不要妄自菲薄;费尔巴哈强调的“无我”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强调个人要弱化对自我利益的考量,心怀天下,积极奉献社会。
习近平则强调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年轻一代在干事创业中必须自觉做到克制自我、成就大我、追求无我。三人的话都是围绕“我”而谈。由此观之,题目的主旨是既要重视自己、找到自我、建立自我,又不可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学生立意时必须以三则名言中的具体语境为基础,紧扣材料展开对“有我”和“无我”的辩证思考。
(三)个性体悟
体悟一:本题的材料以名人名言的形式呈现。三则名言中提到了“自我”“有我”“无我”的概念。其中,“有我”即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能力,“无我”指淡泊名利。二者具有一定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每个人只有做到内心有“我”,才能敦促自己不断提升,进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无我”需放弃自我利益,提高自我的思想高度,为社会无私奉献。“有我”是“无我”的基础,“无我”是“有我”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哲理写作;思维方法;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钟恺,中学一级教师,南宁市教学骨干。
一、哲理概说
(一)哲理的界定
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道理,是对生活的深刻启示。“哲理”一词乍一听很玄奥,其实不然。比如我们日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等,都蕴含着哲理。那么,“人要吃饭”是不是哲理?这是常识,而非哲理。哲理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表达一种人生观。譬如史铁生的“死,是一种无需着急的事情”便从常识层面上升到了哲理层面,因为他启示人如何正确对待生活,对待死亡。简而言之,只有那些深刻的、能给人以启迪的思想,才能称为哲理。
(二)哲理对美文的意义
一篇美文,一定是具有真实体验的,能表达一定的思想。美文之所以能打动人,往往是因为其中体现了真情实感或深邃的思想。深邃的思想是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和提炼出来的,即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从看似寻常的生活中发掘出来,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并融入文中。一句哲理性的话语有点石成金之妙,使文章放出异彩。古人说的写文章要“片言居要”“画龙点睛”,讲的是要开掘思想,在文中加入核心的语句。文章富有哲理,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不仅能激发读者追求“真善美”,而且能提高文章的思想价值。
(三)写作缺乏哲理的原因
作文有两个基本要素:语言和思想。进行创作时,不能只写下自己想说的话,更要考虑如何通过文字与读者进行思想交流。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经历缺乏观察和思考,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且枯燥,缺少可写的内容,故只是机械地将平日的经历直接搬到作文中,没有进行思考。由于他们缺乏对事件进行独立的、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尽管他们已经尽力在叙事上做到绘声绘色,但也很难闪烁出思想的光辉,从而致使文章流于平庸。
(四)哲理作文的写作策略
1.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
世间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思维以世间万物的客观联系为基础,对事物进行多角度观察和感知,进而得出结论。在写作中要善于使用哲学观点,学会变换角度观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辩证地进行思考,这样文章才会富有哲理。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
(2)由个别到一般
由个别到一般是人们深刻认识现象和规律时常用的思维方法。所谓“个别”是指在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件事情中所体现的特征,而“一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适用的通用规律。“由个别到一般”的思考方式不仅能让人发现个别事物的特征,更能挖掘出一类人和事的共性。行文中若能体现出这种哲理的思维轨迹,文章的逻辑线索就会很明确,思维品质也能得以彰显。
(3)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看到一个事物时能将特征相似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在作文中,若能将写作的对象与学生熟悉的相似事物联系起来,并将蕴含其中的情感傳递给读者,那么文章就会更富有感染力。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不仅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思维,也能使学生的感触和思考表现得更深邃。
2.突破思维定式
人的思维出现定式是难以避免的。写作中可以从俗语着手,通过不同的解读给人以新颖的感受。比如人们常以“开卷有益”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但如果书非好书,那读之就未必有益。由此延伸开来,“历史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等俗语都是如此,文章如果能从一个新角度不断地横向拓展或纵向深挖,就能体现出更有深度的哲理思想。
二、富有哲理之“真写作”教程
(一)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所有缺点中,最无可救药的是轻视我们自己。
——蒙田
材料二 你越是放弃自我,相应地你也越变得伟大而又真实。
——费尔巴哈
材料三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习近平
“我”,是每个人在面对具体问题乃至考虑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对自我的强化和淡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有我”和“无我”的拷问。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作文境域
题目中“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明确了学生写作的方向,即必须立足于材料提供的三则名言。学生首先应认真解读三则名言中体现的思想,以免因为错误的解读造成偏题。蒙田说要重视“我们自己”,是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不要妄自菲薄;费尔巴哈强调的“无我”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强调个人要弱化对自我利益的考量,心怀天下,积极奉献社会。
习近平则强调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年轻一代在干事创业中必须自觉做到克制自我、成就大我、追求无我。三人的话都是围绕“我”而谈。由此观之,题目的主旨是既要重视自己、找到自我、建立自我,又不可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学生立意时必须以三则名言中的具体语境为基础,紧扣材料展开对“有我”和“无我”的辩证思考。
(三)个性体悟
体悟一:本题的材料以名人名言的形式呈现。三则名言中提到了“自我”“有我”“无我”的概念。其中,“有我”即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能力,“无我”指淡泊名利。二者具有一定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每个人只有做到内心有“我”,才能敦促自己不断提升,进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无我”需放弃自我利益,提高自我的思想高度,为社会无私奉献。“有我”是“无我”的基础,“无我”是“有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