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黄岩富山地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区黄岩西部,是浙江的贫困地区。距城区40km,距国家级风景区温州楠溪江40km,与大寺基生态森林公园相邻。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崩塌地貌独具特色。本区是迄今发现的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旅游开发前景看好的、因花岗斑岩山体崩塌而成的洞穴地貌景观、裂谷地貌景观、巨石川地貌景观、现代冰缘地貌景观、串珠状跌水瀑布景观最集中发育的地区。
一、富山旅游景观成因分析
本区无基底岩系出露,中生代陆相地层均为火山-沉积岩系。富山主要山体均为燕山晚期侵入岩,称半山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斑状细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等。笔者除在野外对基岩露头作初步的肉眼鉴别外,还在不同地点采集了手标本并做了室内薄片鉴定,得到8块岩石标本的鉴定结果(目镜1×6.5倍,物镜1×4倍,正交偏光)。
由分析结果可知本区侵入岩体的岩性特点为,斑状结构,基质花岗结构,部分具文象结构。矿物成分中斑晶的组成为钾钠长石含量占40~65%,一般60%。斜长石(N0=10)25%~35%,角闪石2~10%,偶见黑云母。基质主要由钾钠长石和石英组成。
本区地貌景观的形成是在特殊的新华夏构造体系下,由于特定的含钾长石为主的花岗斑岩本身抗蚀力差、但刚性又较强,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因隆起过程中出现若干组垂直节理和水平节理,加之卸荷因素,导致本区裂隙谷大量发育,岩体不断崩塌,在夏季的湿热气候和冬春季节的冻融风化交替作用下,钾长石的泥化和被水流的不断搬运流失更加剧了裂隙谷的拓宽和下切过程,加之受坡地重力作用和夏季泥石流搬运的影响,致使本区最终出现今天所见的蓬莱三岛、巨石川、鹰嘴岩、一线天、棺材岩、头梳岩、小仙师洞等崩塌地貌景观,含钾长石多的岩性部位还更易受差异性水流冲刷影响而形成“谜石”表面的冲沟景观,而仙游坪地区由于其海拔已达到准现代冰缘界限,故形成独特的“龙翻石”、石流坡、冻融蠕流阶地等现代冰缘景观,在黄枝坑则由于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次一级的差异隆升形成一系列串珠状跌水瀑布景观如“三叠瀑”等。
二、富山地区造型地貌特色及主要景观类型
该区造型地貌奇特,主要景观类型有:
1. 石景
该地崩塌地貌发育,岩石沿节理崩裂,极易产生各种有趣的造型,再加上长年流水切割侵蚀雕琢,更是巧夺天工。这些造型是五度空间的组合,长、宽、高、时间、意念(感受)。移步换景,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回味无穷。包括:三叠石、蓬莱三岛、谜石、巨石川、鹰嘴岩、龙翻石、棺材岩等。
其中,三叠石海拔864m,岩石差异风化产生的奇观。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感受各异。从下往上看,三层叠岩,像一大肚罗汉。从上往下看,极像金元宝。可作为富山的标志性景点。蓬莱三岛是一巨大崩落石沿垂直节理裂开为三块,植物生长于裂隙中,在不同的角度欣赏,随光线变化,恰似人间仙境。巨石川是山崩之后留下的倒石堆。各种石头大小混杂,叠置,形成石海奇观。鹰嘴岩是岩石沿节理差异风化产生的奇观,似一老鹰展翅飞翔。
2 .岩墙、崖壁
岩墙、崖壁广布于景区。双坑村后有两座巨型崖壁,是岩石崩塌脱落的遗迹。从下往上看,二级崖壁气势恢弘,蔚为壮观。小水电站→黄枝坑的小溪流旁,岩墙高耸。受水平节理和X节理控制,岩层大小如城砖。高达100多米。
3 . 峡谷、隙谷、裂谷、巷谷
主要景点有一线天和蓬莱三岛巷谷。
4. 洞穴景观
其中,小仙师洞是大块崩塌石叠置而成,深不见底。海拔846m。大仙师洞洞口狭长,外长15.7m,内长27.6m,深7m,高2.7m,海拔 924m。头梳岩洞海拔924m,洞长17.8m,洞高2.5m,洞深4.5m。洞顶有一崩落岩石形成的天窗,洞口有瀑布。该景点价值很大。风洞位于鹰嘴岩下,大块崩塌石叠置而成,洞口凉风习习,故名风洞,洞内可容一人通过,洞内探险,惊险刺激。
5 .水景
其中,大瀑布高达60m,飞流直下,阳刚气十足。小瀑布高达1.5m,妖冶多姿,秀丽无比。跌水瀑达1m左右,多达十处,清澈无比。龙潭湾崩塌堰塞湖,海拔928m,系华东第一高湖。
6 .蠕动冻丘
属冰缘地貌,广布千米以上的山顶区。 双坑景区4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大小景点共50多处,具有雄、奇、险、秀、幽等旅游美学特征。景点高度集中,密度很大,丰度较大。选取景点品质、景观规模、自然环境容量三个方面作评价因子,多个指标作为具体评价指标,分别确定权重。评定各景点的质量高低。以满分100分,每20分为一个级差,划分五级。评定为一级景点的有:三叠岩、鹰嘴岩、头梳岩、大崖壁、大瀑布、蓬莱三岛。这些景点是该区的代表性景点,是旅游宣传时需重点推出的传播形象大使。
进行旅游规划时,可根据地质成因、景点密集度划分观赏活动区。可将该景区开辟为集地质科普、生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地。
三、旅游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自然灾害防治问题
富山地区以崩塌地貌为其特色,这种地貌易产生灾害性滑坡、崩塌。这种灾害为中潜势灾害,其过程可近似由指数曲线表示。灾害事件即顶点事件发生之前,一般有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几年以至几百年),即由致灾因子导致的物质与能量积累过程(呈指数型曲线)。当其达到最大值时,易受诱发因素触动而突破平衡状态,并在瞬间释放大量物质或能量并产生高速运动,出现顶点事件。滑坡作用首先是易滑岩土层的重力积累和滑动面的逐步形成,即滑体势能积累,一定时期后达到滑移临界点(势能极大值点),在外界诱发因素如暴雨或人类活动作用下,滑坡现象发生,其势能转化为动能并迅速释放。此外,灾害作用具有偶发性和时空有限性。其破坏效应除直接对人类产生冲击外,还可能诱发一系列不同水平的次生或衍生的环境损害事件,构成时间滞后的连锁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其破坏范围。所以在旅游开发时,一定要对滑坡进行监测。滑坡前兆是比较明显的,如地面变形和蠕动。根据这些前兆可进行预测。为了建设管理方便,根据国际惯例制作古滑坡分布图、斜坡敏感性分析图,危险区区划图。蓬莱三岛、巨石川、鹰嘴岩、一线天、棺材岩、头梳岩、小仙师洞是监测的重点地区。
降雨给滑坡提供了润滑剂和动力,是滑坡的自然诱发因子。一般滑坡始发于春季,暴发于梅雨或台风暴雨季节。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来自海洋的气流,登陆后因受山地影响,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故迎风坡滑坡产生的可能性大于背风坡。另外,此区受台风的影响很大,暴雨豪雨天气较多,易诱发滑坡。此区台风暴雨每年有两次以上,大暴雨平均每年有一次,暴雨强度在100毫米以上,大暴雨在300毫米以上,个别达到400-500毫米以上。最大台风过程雨量普遍在500-600毫米,少数达700-800毫米以上。台风危害严重。台风主要集中在7、8、9月,约占80%。台风来临之前,也是滑坡监测的关键时期。
另外,水旱灾害也是该区需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据历史记载,西部山区易旱、易洪。自1933年---1988年,发生大小水灾37次,平均一年半一次,大小旱灾24次,平均两年一次。旱灾时,游客的生活用水如何解决?向庐山学习,进行地质勘探找到永不枯竭的地下水源是十分重要的。洪灾时,山洪爆发要有准确的预报。旅游基地的建设一定要避开山洪泄洪的路径,以免造成巨大损失。从目前地理环境条件看,黄枝坑可作为首选。
2 .生态安全性问题
本地植被覆盖率很高,达97%。生态环境极佳。游客的大量进入极易危害该区的生态环境,尤其是东部的巨石川,生态环境急需治理保护。该景点可作为景区的代表性景点,但旅游路线一定要选择好。游客不能从巨石川中穿行。过多游客穿行在中间容易造成整体滑坡,游客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整个景区的茶园要改造成竹林或者马尾松林。巨石川的绿化也要加强,绿化树种应该选择根系比较发达的树种。黄枝坑周围的绿化也要进一步美化。
3 .旅游扶贫问题
该区是黄岩的贫困区,农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很高,这是非常可贵的。旅游必须与扶贫相连,让当地百姓受益。黄枝坑全村有约300人,应该是旅游服务的主要力量。
4 .目标市场问题
该区旅游目标市场应锁定生态旅游者。这类游客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周边的温州、黄岩、宁波是主要的目标市场。
5 .土地政策问题
土地政策是该区旅游开发能否成功的保证。土地政策要具有灵活多样性,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可以考虑以土地换取资金的优惠政策。将旅游项目的开发权和投资资金量、项目的环境保护程度相结合,尽快开发。
6 .加强人文景观建设的问题
建议开发中应将以上自然景观尽量与当地人文景观如古民居、古村落、特色农村风味餐饮、民间造纸作坊等密切结合;黄枝坑的串珠状瀑布景观应适当加以人工改造,以扩充瀑布流量和规模,在头梳岩一带面积较大的崖壁上可适当增添一些摩崖石刻(以规模宏大、有创意的名人题词或人物石刻为佳),在仙游坪可利用其独特的地势开辟避暑、滑翔、跳伞、攀岩等休闲和探险性体育运动场所,一些为游客吃喝住行的旅游服务设施也应尽快配套建设。当然,在以上旅游开发中务必遵循自然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违反旅游规划的、破坏自然景观的工程项目必须严禁上马,当地政府部门务必严格把关,否则将会带来无法弥补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唐云松:南京大学/湖南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朱诚/南京大学;申洪源/南京大学;吴承照/同济大学风景科学与旅游系;翁维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旅游局
一、富山旅游景观成因分析
本区无基底岩系出露,中生代陆相地层均为火山-沉积岩系。富山主要山体均为燕山晚期侵入岩,称半山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斑状细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等。笔者除在野外对基岩露头作初步的肉眼鉴别外,还在不同地点采集了手标本并做了室内薄片鉴定,得到8块岩石标本的鉴定结果(目镜1×6.5倍,物镜1×4倍,正交偏光)。
由分析结果可知本区侵入岩体的岩性特点为,斑状结构,基质花岗结构,部分具文象结构。矿物成分中斑晶的组成为钾钠长石含量占40~65%,一般60%。斜长石(N0=10)25%~35%,角闪石2~10%,偶见黑云母。基质主要由钾钠长石和石英组成。
本区地貌景观的形成是在特殊的新华夏构造体系下,由于特定的含钾长石为主的花岗斑岩本身抗蚀力差、但刚性又较强,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因隆起过程中出现若干组垂直节理和水平节理,加之卸荷因素,导致本区裂隙谷大量发育,岩体不断崩塌,在夏季的湿热气候和冬春季节的冻融风化交替作用下,钾长石的泥化和被水流的不断搬运流失更加剧了裂隙谷的拓宽和下切过程,加之受坡地重力作用和夏季泥石流搬运的影响,致使本区最终出现今天所见的蓬莱三岛、巨石川、鹰嘴岩、一线天、棺材岩、头梳岩、小仙师洞等崩塌地貌景观,含钾长石多的岩性部位还更易受差异性水流冲刷影响而形成“谜石”表面的冲沟景观,而仙游坪地区由于其海拔已达到准现代冰缘界限,故形成独特的“龙翻石”、石流坡、冻融蠕流阶地等现代冰缘景观,在黄枝坑则由于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次一级的差异隆升形成一系列串珠状跌水瀑布景观如“三叠瀑”等。
二、富山地区造型地貌特色及主要景观类型
该区造型地貌奇特,主要景观类型有:
1. 石景
该地崩塌地貌发育,岩石沿节理崩裂,极易产生各种有趣的造型,再加上长年流水切割侵蚀雕琢,更是巧夺天工。这些造型是五度空间的组合,长、宽、高、时间、意念(感受)。移步换景,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回味无穷。包括:三叠石、蓬莱三岛、谜石、巨石川、鹰嘴岩、龙翻石、棺材岩等。
其中,三叠石海拔864m,岩石差异风化产生的奇观。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感受各异。从下往上看,三层叠岩,像一大肚罗汉。从上往下看,极像金元宝。可作为富山的标志性景点。蓬莱三岛是一巨大崩落石沿垂直节理裂开为三块,植物生长于裂隙中,在不同的角度欣赏,随光线变化,恰似人间仙境。巨石川是山崩之后留下的倒石堆。各种石头大小混杂,叠置,形成石海奇观。鹰嘴岩是岩石沿节理差异风化产生的奇观,似一老鹰展翅飞翔。
2 .岩墙、崖壁
岩墙、崖壁广布于景区。双坑村后有两座巨型崖壁,是岩石崩塌脱落的遗迹。从下往上看,二级崖壁气势恢弘,蔚为壮观。小水电站→黄枝坑的小溪流旁,岩墙高耸。受水平节理和X节理控制,岩层大小如城砖。高达100多米。
3 . 峡谷、隙谷、裂谷、巷谷
主要景点有一线天和蓬莱三岛巷谷。
4. 洞穴景观
其中,小仙师洞是大块崩塌石叠置而成,深不见底。海拔846m。大仙师洞洞口狭长,外长15.7m,内长27.6m,深7m,高2.7m,海拔 924m。头梳岩洞海拔924m,洞长17.8m,洞高2.5m,洞深4.5m。洞顶有一崩落岩石形成的天窗,洞口有瀑布。该景点价值很大。风洞位于鹰嘴岩下,大块崩塌石叠置而成,洞口凉风习习,故名风洞,洞内可容一人通过,洞内探险,惊险刺激。
5 .水景
其中,大瀑布高达60m,飞流直下,阳刚气十足。小瀑布高达1.5m,妖冶多姿,秀丽无比。跌水瀑达1m左右,多达十处,清澈无比。龙潭湾崩塌堰塞湖,海拔928m,系华东第一高湖。
6 .蠕动冻丘
属冰缘地貌,广布千米以上的山顶区。 双坑景区4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大小景点共50多处,具有雄、奇、险、秀、幽等旅游美学特征。景点高度集中,密度很大,丰度较大。选取景点品质、景观规模、自然环境容量三个方面作评价因子,多个指标作为具体评价指标,分别确定权重。评定各景点的质量高低。以满分100分,每20分为一个级差,划分五级。评定为一级景点的有:三叠岩、鹰嘴岩、头梳岩、大崖壁、大瀑布、蓬莱三岛。这些景点是该区的代表性景点,是旅游宣传时需重点推出的传播形象大使。
进行旅游规划时,可根据地质成因、景点密集度划分观赏活动区。可将该景区开辟为集地质科普、生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地。
三、旅游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自然灾害防治问题
富山地区以崩塌地貌为其特色,这种地貌易产生灾害性滑坡、崩塌。这种灾害为中潜势灾害,其过程可近似由指数曲线表示。灾害事件即顶点事件发生之前,一般有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几年以至几百年),即由致灾因子导致的物质与能量积累过程(呈指数型曲线)。当其达到最大值时,易受诱发因素触动而突破平衡状态,并在瞬间释放大量物质或能量并产生高速运动,出现顶点事件。滑坡作用首先是易滑岩土层的重力积累和滑动面的逐步形成,即滑体势能积累,一定时期后达到滑移临界点(势能极大值点),在外界诱发因素如暴雨或人类活动作用下,滑坡现象发生,其势能转化为动能并迅速释放。此外,灾害作用具有偶发性和时空有限性。其破坏效应除直接对人类产生冲击外,还可能诱发一系列不同水平的次生或衍生的环境损害事件,构成时间滞后的连锁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其破坏范围。所以在旅游开发时,一定要对滑坡进行监测。滑坡前兆是比较明显的,如地面变形和蠕动。根据这些前兆可进行预测。为了建设管理方便,根据国际惯例制作古滑坡分布图、斜坡敏感性分析图,危险区区划图。蓬莱三岛、巨石川、鹰嘴岩、一线天、棺材岩、头梳岩、小仙师洞是监测的重点地区。
降雨给滑坡提供了润滑剂和动力,是滑坡的自然诱发因子。一般滑坡始发于春季,暴发于梅雨或台风暴雨季节。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来自海洋的气流,登陆后因受山地影响,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故迎风坡滑坡产生的可能性大于背风坡。另外,此区受台风的影响很大,暴雨豪雨天气较多,易诱发滑坡。此区台风暴雨每年有两次以上,大暴雨平均每年有一次,暴雨强度在100毫米以上,大暴雨在300毫米以上,个别达到400-500毫米以上。最大台风过程雨量普遍在500-600毫米,少数达700-800毫米以上。台风危害严重。台风主要集中在7、8、9月,约占80%。台风来临之前,也是滑坡监测的关键时期。
另外,水旱灾害也是该区需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据历史记载,西部山区易旱、易洪。自1933年---1988年,发生大小水灾37次,平均一年半一次,大小旱灾24次,平均两年一次。旱灾时,游客的生活用水如何解决?向庐山学习,进行地质勘探找到永不枯竭的地下水源是十分重要的。洪灾时,山洪爆发要有准确的预报。旅游基地的建设一定要避开山洪泄洪的路径,以免造成巨大损失。从目前地理环境条件看,黄枝坑可作为首选。
2 .生态安全性问题
本地植被覆盖率很高,达97%。生态环境极佳。游客的大量进入极易危害该区的生态环境,尤其是东部的巨石川,生态环境急需治理保护。该景点可作为景区的代表性景点,但旅游路线一定要选择好。游客不能从巨石川中穿行。过多游客穿行在中间容易造成整体滑坡,游客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整个景区的茶园要改造成竹林或者马尾松林。巨石川的绿化也要加强,绿化树种应该选择根系比较发达的树种。黄枝坑周围的绿化也要进一步美化。
3 .旅游扶贫问题
该区是黄岩的贫困区,农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很高,这是非常可贵的。旅游必须与扶贫相连,让当地百姓受益。黄枝坑全村有约300人,应该是旅游服务的主要力量。
4 .目标市场问题
该区旅游目标市场应锁定生态旅游者。这类游客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周边的温州、黄岩、宁波是主要的目标市场。
5 .土地政策问题
土地政策是该区旅游开发能否成功的保证。土地政策要具有灵活多样性,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可以考虑以土地换取资金的优惠政策。将旅游项目的开发权和投资资金量、项目的环境保护程度相结合,尽快开发。
6 .加强人文景观建设的问题
建议开发中应将以上自然景观尽量与当地人文景观如古民居、古村落、特色农村风味餐饮、民间造纸作坊等密切结合;黄枝坑的串珠状瀑布景观应适当加以人工改造,以扩充瀑布流量和规模,在头梳岩一带面积较大的崖壁上可适当增添一些摩崖石刻(以规模宏大、有创意的名人题词或人物石刻为佳),在仙游坪可利用其独特的地势开辟避暑、滑翔、跳伞、攀岩等休闲和探险性体育运动场所,一些为游客吃喝住行的旅游服务设施也应尽快配套建设。当然,在以上旅游开发中务必遵循自然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违反旅游规划的、破坏自然景观的工程项目必须严禁上马,当地政府部门务必严格把关,否则将会带来无法弥补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唐云松:南京大学/湖南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朱诚/南京大学;申洪源/南京大学;吴承照/同济大学风景科学与旅游系;翁维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