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长株潭”一体化政策的实施为三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对“长株潭”经济的做大做强,推动湖南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但事实上三市内部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使得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根据“长株潭”三市拥有的重点高校优势,探讨如何推动三市经济的协同发展,提高“长株潭”经济圈的整体实力,以对整个湖南省的经济发展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长株潭 经济协同
一、“长株潭”人力资本资源概述与经济发展现状
1.人力资本概述。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源于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的关于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演讲:“人力资本投资——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演讲中他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钻的丰瘠和资本存量的多寡”。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贝克尔则从微观角度阐述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其著作《人力资本:特别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形成的标志[1]。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把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将其视为影响经济增长重要的内生变量[2]。
2.“长株潭”重点高校现状。统计发现,“长株潭”三市的国家或省属重点高校(一本高校)共有11所。其中,长沙的重点高校有8所,分别是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潭的重点高校有2所,分别是湘潭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株洲的重点高校有1所,为湖南工业大学。数量较多的高校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为“长株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优势。但同时也应看到,三市的高校数量差距较大,长沙的高校数量和质量远远领先于湘潭和株洲总和,这也导致了三地人才分布的不均。
3.“长株潭”经济发展现状。从人均GDP来看,2018年,“长株潭”三市人均GDP分别为13.9万元、6.5万元和7.5万元,位居全省前三位。可以看出“长株潭”一体化使得三市经济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18年,“长株潭”三市GDP分别为11003.4亿元、2631.5亿元和2161.4亿元,从该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长沙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于湘潭和株洲,“长株潭”一体化内部仍然存在经济差距较大的矛盾。
二、人力资本视角下“长株潭”经济差距较大原因分析
1.人力资本质量差异。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有二。一是直接作用,表现为劳动的边际产品与人力资本的质量成正比,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劳动的边际产品和生产效率也越高。二是间接作用,即人力资本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其他要素进步以推动经济增长。当前,长沙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较湘潭株洲高校和科研機构总和还要多,劳动力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处于强势地位。
2.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直接表现为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不仅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又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和人才供给,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和高水平又会吸引人才的流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前“长株潭”三地的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可解释经济发展差距。数据指出,2017年,“长株潭”三市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为1772.6亿元、544.6亿元和365.9亿元,公共图书馆图书总量分别为899.1万册、121.1万册和99万册。三地对教育的投资差距,导致其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和人力资本质量差异,最终表现在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三、人力资本视角下“长株潭”经济协同路径分析
1.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当前,湖南省经济发展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长沙市经济水平远远超过其他各省。尽管“长株潭”一体化政策落实已久,但距离真正的一体化还相差甚远。经济一体化建设下,三市交通贯通,无非是将湘潭和株洲的人才等资源更方便的运送到长沙。因此,“长株潭”城市圈的发展应以整体利益为重,对整个区域进行合理科学规划,否则“双短板”的存在不仅对城市圈本身发展不利,还会使得“长株潭”城市圈与其他地区的城市圈差距越来越大。同时,“长株潭”三地政府必须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完善组织结构职能部门,赋予两型实验管理委员会更大的权力,提高决策权威性[2]。
2.重视人才引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长株潭”城市圈相较其他沿海或沿江城市圈,其对人才的吸引优势不够明显,且其对人才的吸引政策力度也不及诸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进一步导致人才的整体流失。面对高质量人力资本资源不足困境下,其解决措施有二:一是外部引进,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如更高的住房补贴、更高效的落户政策和更高的工薪水平等。二是内部培养,但同时做好预防内部高质量人才流失措施。“长株潭”三地聚集了湖南省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大学,其人才资源具有极大优势。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优化教育资源在“长株潭”三地合理配置,优势资源适当向相对落后地区(湘潭和株洲)倾斜,在两地培育出可与长沙相比肩的实力学校,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同时完善企业“中干学”体制。
3.推动“长株潭”人才内部合理流动与配置。在湘潭和株洲接受高等教育的诸多人才在毕业时更倾向于选择长沙为发展地,这造成了长沙聚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数量,由此一来,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值便不高。而湘潭和株洲两地却面对着人才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人力资本的高边际产值潜力不能充分发掘。因此,两型管理委员会和“长株潭”三地政府应当形成合力,在人才内部流动与合理配置方面形成一套完善的应对措施。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往往是良性循环的,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湘潭株洲两地若要推动经济增长,必须先留住人才,防止“智力外流”,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2] 张瞳.人力资本视角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9):86.
[3] 罗莉华.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6:63.
作者简介:崔磊强(1996年-),男,汉族,安徽阜阳人,湘潭大学商学院在读本科,经济学专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长株潭 经济协同
一、“长株潭”人力资本资源概述与经济发展现状
1.人力资本概述。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源于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的关于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演讲:“人力资本投资——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演讲中他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钻的丰瘠和资本存量的多寡”。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表现为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贝克尔则从微观角度阐述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其著作《人力资本:特别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形成的标志[1]。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把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将其视为影响经济增长重要的内生变量[2]。
2.“长株潭”重点高校现状。统计发现,“长株潭”三市的国家或省属重点高校(一本高校)共有11所。其中,长沙的重点高校有8所,分别是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潭的重点高校有2所,分别是湘潭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株洲的重点高校有1所,为湖南工业大学。数量较多的高校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为“长株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优势。但同时也应看到,三市的高校数量差距较大,长沙的高校数量和质量远远领先于湘潭和株洲总和,这也导致了三地人才分布的不均。
3.“长株潭”经济发展现状。从人均GDP来看,2018年,“长株潭”三市人均GDP分别为13.9万元、6.5万元和7.5万元,位居全省前三位。可以看出“长株潭”一体化使得三市经济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18年,“长株潭”三市GDP分别为11003.4亿元、2631.5亿元和2161.4亿元,从该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长沙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于湘潭和株洲,“长株潭”一体化内部仍然存在经济差距较大的矛盾。
二、人力资本视角下“长株潭”经济差距较大原因分析
1.人力资本质量差异。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有二。一是直接作用,表现为劳动的边际产品与人力资本的质量成正比,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劳动的边际产品和生产效率也越高。二是间接作用,即人力资本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其他要素进步以推动经济增长。当前,长沙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较湘潭株洲高校和科研機构总和还要多,劳动力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处于强势地位。
2.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直接表现为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不仅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又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和人才供给,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和高水平又会吸引人才的流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前“长株潭”三地的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可解释经济发展差距。数据指出,2017年,“长株潭”三市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为1772.6亿元、544.6亿元和365.9亿元,公共图书馆图书总量分别为899.1万册、121.1万册和99万册。三地对教育的投资差距,导致其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和人力资本质量差异,最终表现在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三、人力资本视角下“长株潭”经济协同路径分析
1.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当前,湖南省经济发展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长沙市经济水平远远超过其他各省。尽管“长株潭”一体化政策落实已久,但距离真正的一体化还相差甚远。经济一体化建设下,三市交通贯通,无非是将湘潭和株洲的人才等资源更方便的运送到长沙。因此,“长株潭”城市圈的发展应以整体利益为重,对整个区域进行合理科学规划,否则“双短板”的存在不仅对城市圈本身发展不利,还会使得“长株潭”城市圈与其他地区的城市圈差距越来越大。同时,“长株潭”三地政府必须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完善组织结构职能部门,赋予两型实验管理委员会更大的权力,提高决策权威性[2]。
2.重视人才引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长株潭”城市圈相较其他沿海或沿江城市圈,其对人才的吸引优势不够明显,且其对人才的吸引政策力度也不及诸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进一步导致人才的整体流失。面对高质量人力资本资源不足困境下,其解决措施有二:一是外部引进,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如更高的住房补贴、更高效的落户政策和更高的工薪水平等。二是内部培养,但同时做好预防内部高质量人才流失措施。“长株潭”三地聚集了湖南省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大学,其人才资源具有极大优势。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优化教育资源在“长株潭”三地合理配置,优势资源适当向相对落后地区(湘潭和株洲)倾斜,在两地培育出可与长沙相比肩的实力学校,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同时完善企业“中干学”体制。
3.推动“长株潭”人才内部合理流动与配置。在湘潭和株洲接受高等教育的诸多人才在毕业时更倾向于选择长沙为发展地,这造成了长沙聚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数量,由此一来,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值便不高。而湘潭和株洲两地却面对着人才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人力资本的高边际产值潜力不能充分发掘。因此,两型管理委员会和“长株潭”三地政府应当形成合力,在人才内部流动与合理配置方面形成一套完善的应对措施。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往往是良性循环的,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湘潭株洲两地若要推动经济增长,必须先留住人才,防止“智力外流”,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2] 张瞳.人力资本视角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9):86.
[3] 罗莉华.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6:63.
作者简介:崔磊强(1996年-),男,汉族,安徽阜阳人,湘潭大学商学院在读本科,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