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科研兴园”已成为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幼教改革发展新形势下,越来越感到办“特色幼儿园”的压力,于是,我园提出了“更新理念、加快发展,向改革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的要求。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脚踏实地,精心设计
一个良好的研究课题对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抓住幼儿园教育研究最重要的特色:实践性和应用性,来设计研究目标和内容。
首先,我园组织人员分析、研究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认清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师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来了解本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困惑和制约幼儿园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一一记录下来。整理后,选择出焦点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方向。
其次,在初次尝试课题研究时,我园选择了两个既来自于教学实践、研究范围较小、耗费时间较短,又便于操作的课题:“指导幼儿认识植物的种子”和“如何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实践证明,这两个课题为我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积累了良好经验。
二、励精图治,加强管理。
1.确保教科研组织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我园成立了教科室,形成了“幼儿园——教科室——课题组——教研组——班级”的科研网络。每学年上学期,组织教师申报课题,由教科室认真筛选,论证其可行性后,确定课题。然后,各课题组组长根据申报课题内容拟定一份《协议书》,写明参加本课题组研究活动应尽的义务,如每月必须记录几次观察笔记、每学期必须撰写几篇教育随笔和经验总结等。同时,也写明可以享受的权利,如优先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料,能参与“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等。最后,向全园教师公示确定的课题。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参加某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与课题组签订《协议书》。
2.力争教科研活动过程的规范化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实现研究目标的桥梁,其规范性直接影响课题研究活动的质量效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保证其落在实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园教科室主要采取了“两定两查”的方式进行管理。“两定”:即基本固定领导人员和研究人员,保证运行的一致性;定期总结汇报,即每周进行一次口头汇报,每月月底进行一次书面汇报,使课题组组长、教科室能清楚地了解课题进展情况。“两查”:即随机检查,幼儿园领导和课题组组长不定期地对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互看互查,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分别到对应的课题班级进行观摩,同时检查其课题研究情况,以达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目的。
3.要求教育科研材料管理的规范化
课题研究材料记录了课题研究开展的全过程,为管理好这些材料并使之规范化,我们设计部分研究表格,如《学习资料》《幼儿在园一日活动观察记录》《幼儿教师评价表》等,使教师们能够统一格式、统一记录。同时要求研究教师每月月底将研究材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上交至教科室,由课题组组长和幼儿园领导共同检查、了解材料情况。学期结束时各课题组组长搜集、整理所有研究材料,并将其妥善保存,以备结题时装订,并作为研究成果向上级汇报。
三、分层推进,深入指导。
(一)训练要求,因人而异
每位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不同,要求也各有侧重。对新教师主要进行“关键程序”训练,包括制订阶段计划,研究活动的观察与评价,写好观察分析记录。对老教师,则要求进行“反思性”的实践与总结:学习撰写设计报告、实施方案和研究报告等。
(二)训练方式,丰富多样
1.自觉“学”
“学习”是幼儿园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园从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入手,组织教师进行初步学习,转变教师头脑中固存的教科研“无用”“高深”等错误观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讲座、观摩等活动,开阔教师眼界,更好地把教科研工作引向深入。
2.练习“写”
光学不用、光看不写,对于教师而言,并未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来。为此,我们在共同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先由课题组组长撰写设计报告,接着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围绕设计报告的内容确定一个子课题,并动笔撰写实施方案。只有教师们自己动笔去写,才会认真地去查找有关资料,明确研究方向,更深入地思考研究方法和内容。然后,汇总所有的实施方案,请全体研究教师相互传阅,共同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准备、思考、撰写、讨论、修改”这五个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敢于“问”
“问”能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为此,我园开展了“每月一问”的活动,要求教师针对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困惑进行提问,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分析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4.学会“说”
“说”能使教师们积累经验、相互学习。首先,我园特地安排了“每周一说”的活动,组织教师说一说一周来的研究心得,聊一聊研究过程中幼儿的具体表现和自己的指导方法。其次,还安排了解决“每月一问”的小组讨论活动,由各组长带领教师们先详细地分析问题,再各抒己见,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这种讨论活动中,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参与,理清自己的思路,将其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这两项活动既提高了教师们的表达能力,又实现了经验分享,利用集体的智慧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实践和探索,证明了教育科研是幼儿园的立园之本、兴园之策、发展之源。惟有立足于教科研工作,才能把握幼教形势的脉搏,深化幼儿教育改革,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惟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成为合格的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才能托起明天更灿烂的太阳。
一、脚踏实地,精心设计
一个良好的研究课题对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抓住幼儿园教育研究最重要的特色:实践性和应用性,来设计研究目标和内容。
首先,我园组织人员分析、研究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认清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师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来了解本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困惑和制约幼儿园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一一记录下来。整理后,选择出焦点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方向。
其次,在初次尝试课题研究时,我园选择了两个既来自于教学实践、研究范围较小、耗费时间较短,又便于操作的课题:“指导幼儿认识植物的种子”和“如何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实践证明,这两个课题为我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积累了良好经验。
二、励精图治,加强管理。
1.确保教科研组织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我园成立了教科室,形成了“幼儿园——教科室——课题组——教研组——班级”的科研网络。每学年上学期,组织教师申报课题,由教科室认真筛选,论证其可行性后,确定课题。然后,各课题组组长根据申报课题内容拟定一份《协议书》,写明参加本课题组研究活动应尽的义务,如每月必须记录几次观察笔记、每学期必须撰写几篇教育随笔和经验总结等。同时,也写明可以享受的权利,如优先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料,能参与“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等。最后,向全园教师公示确定的课题。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参加某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与课题组签订《协议书》。
2.力争教科研活动过程的规范化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实现研究目标的桥梁,其规范性直接影响课题研究活动的质量效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保证其落在实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园教科室主要采取了“两定两查”的方式进行管理。“两定”:即基本固定领导人员和研究人员,保证运行的一致性;定期总结汇报,即每周进行一次口头汇报,每月月底进行一次书面汇报,使课题组组长、教科室能清楚地了解课题进展情况。“两查”:即随机检查,幼儿园领导和课题组组长不定期地对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互看互查,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分别到对应的课题班级进行观摩,同时检查其课题研究情况,以达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目的。
3.要求教育科研材料管理的规范化
课题研究材料记录了课题研究开展的全过程,为管理好这些材料并使之规范化,我们设计部分研究表格,如《学习资料》《幼儿在园一日活动观察记录》《幼儿教师评价表》等,使教师们能够统一格式、统一记录。同时要求研究教师每月月底将研究材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上交至教科室,由课题组组长和幼儿园领导共同检查、了解材料情况。学期结束时各课题组组长搜集、整理所有研究材料,并将其妥善保存,以备结题时装订,并作为研究成果向上级汇报。
三、分层推进,深入指导。
(一)训练要求,因人而异
每位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不同,要求也各有侧重。对新教师主要进行“关键程序”训练,包括制订阶段计划,研究活动的观察与评价,写好观察分析记录。对老教师,则要求进行“反思性”的实践与总结:学习撰写设计报告、实施方案和研究报告等。
(二)训练方式,丰富多样
1.自觉“学”
“学习”是幼儿园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园从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入手,组织教师进行初步学习,转变教师头脑中固存的教科研“无用”“高深”等错误观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讲座、观摩等活动,开阔教师眼界,更好地把教科研工作引向深入。
2.练习“写”
光学不用、光看不写,对于教师而言,并未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来。为此,我们在共同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先由课题组组长撰写设计报告,接着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围绕设计报告的内容确定一个子课题,并动笔撰写实施方案。只有教师们自己动笔去写,才会认真地去查找有关资料,明确研究方向,更深入地思考研究方法和内容。然后,汇总所有的实施方案,请全体研究教师相互传阅,共同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准备、思考、撰写、讨论、修改”这五个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敢于“问”
“问”能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为此,我园开展了“每月一问”的活动,要求教师针对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困惑进行提问,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分析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4.学会“说”
“说”能使教师们积累经验、相互学习。首先,我园特地安排了“每周一说”的活动,组织教师说一说一周来的研究心得,聊一聊研究过程中幼儿的具体表现和自己的指导方法。其次,还安排了解决“每月一问”的小组讨论活动,由各组长带领教师们先详细地分析问题,再各抒己见,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这种讨论活动中,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参与,理清自己的思路,将其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这两项活动既提高了教师们的表达能力,又实现了经验分享,利用集体的智慧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实践和探索,证明了教育科研是幼儿园的立园之本、兴园之策、发展之源。惟有立足于教科研工作,才能把握幼教形势的脉搏,深化幼儿教育改革,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惟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成为合格的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才能托起明天更灿烂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