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是希望的田野,播种下梦想就能收获未来;乡村,是广阔的舞台,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能发现最精彩的自己;乡村,更是“同频共振”的地方,因为乡村振兴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聚焦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以全新节目《振兴路上》和融媒体项目《同频共振》发力,宣传各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不断探索的新举措、新实践,还原乡村振兴的生动场景,观察乡村振兴的微观机理。
绿水青山就是宝
在黎平县科技局科技特派员杨正熙的种子博物馆里,随处可见紫米、黑米、红米等老品种作物种子,甚至还能看到簸箕、镰刀等传统农具。“收集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守住最后的稻米,守住最后的米香。”杨正熙说。
2012年秋天,40岁的杨正熙决定辞去镇党委书记职务,申请成为科技特派员,扎根一线收集老品种作物种子。
9月是稻谷即将收获的季节。《振兴路上》种子问题篇章的主编贾润英带领团队坐在杨正熙的皮卡上四处寻找水稻种子。
“很多梯田在海拔很高的山上,山路陡峭、狭窄,几次都险些滑下来。” 贾润英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杨正熙收集种子的第一年,就走遍了黎平400多个村寨,采集到老品种作物种子500多份,有90个品种,收集老品种畜禽13种,花光了家里大半积蓄。第二年,杨正熙更是花光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把房子都变卖了,仍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保育这些老品种。
贾润英说:“杨正熙的坚持和对保种的热情,让我很感动也很钦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
“种子是人类生存的根基。”贾润英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种、地方品种快速消失在自然界中,作物品种越来越单一。目前,全球有四分之三的农作物品种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中国农作物栽培品种也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种植的小麦品种还有1万个,现在不足400个,随着品种的消失,它们携带的优良基因也就消失了。
“对我们来说,消失的不仅仅是一组组数字。‘最适合做回锅肉的成华猪越来越少了’,四川省一位老畜牧专家曾对我这样感叹过。”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贾润英对于农业育种工作有很深的焦虑:“很多以前心心念念的食物,现在或许再也吃不到了。”保护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
在贵州黎平县,这里的田都在山上,是梯田,很难实现机械化,村民们劳动成本很高,种常规品种的水稻,每斤1元,市场上没有竞争力。2016年,杨正熙带领村民成立了有牛复古农业合作社,从传统的农耕文化汲取智慧。合作社的社员必须养牛,牛粪既是很好的肥料,也是鱼的食物;将草木灰和一些捣烂了的可以杀虫的树叶顺着流水放到稻田里防治虫害,用生态的方式种植。这样,不仅水稻的品质提高了,也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水稻每斤能卖到30多元,乡亲们的收入也提高了,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产业链。
贾润英在梯田边碰到一位老伯伯,很自豪地对她说:“我们的青山绿水就是宝贝。”
34岁的张飞是四川阿坝州小金县老营乡的扶贫第一书记。去年,他在四川阿坝州小金县老营乡一个叫麻足寨的地方,拍摄了一则10秒的短视频。画面里,海拔3200米的马路边,一张方桌支起,饭菜上桌,远处则是翠绿的苍山、层叠的梯田和飘浮的云雾,竟然获得了1194万播放量。这个数字再次让张飞坚定了自己依靠文旅实现乡村振兴的想法。
张飞告诉记者,因为有了互联网,偏僻的小山村也能吸引很多游客的到来,农产品也能卖到全国各个地方。“我希望我的工作可以转变当地人的思想,让他们意识到不靠大资本,自己就能通过利用好自然生态资源实现乡村振兴。”
把生活做成生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越来越迫切。2019年,我國乡村旅游总人次为 30.9 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比重超过一半。“到乡村去”已经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重要向往之一,这也为乡村的产业振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乡村旅游产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业态,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抓手和新动能。小乡村破解了城市人向往生活的密码,也就打开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大门。
“最重要的是要素回流和城乡融合。”重庆大学高研院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表示,城市和乡村不是分割的,既要为主动下乡开扇门,还要为在地建乡搭平台和被动返乡留条路。当前,除了资本下乡还有艺术下乡、市民下乡等多种形式的下乡。潘家恩说:“这样的下乡我们应该做一些引导,让下乡变成回乡。”
《振兴路上》“向往的生活”篇章重点讲述的就是农家乐。节目组选取了几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有内蒙古的牧家乐,有海边的渔家乐,还有独具江南特色的星级农家乐等,在展示的同时,也讲述了这些农家乐经营者是怎样逐渐破解向往生活的密码,把向往的乡村生活做成了让农民富、乡村美的好生意。
“农家乐”选题主编付蕾说:“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一头连接着市民的消费,一头连接着农民的收入。农家乐做好了,既能让城市人在乡村找到向往的生活,也能让农民持续增收。” 自我国第一家农家乐四川郫县的徐家大院开办至今,已经过去了30多年。时代在变化,人们心理需求在变化,消费水平在变化,在付蕾看来:“探讨农家乐的发展,对城里人和农村人、消费者和经营者,都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这些农家乐经营者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如何因地制宜打造农家乐特色。更重要的是,对经营者在理念上有所启发:怎样能够真正破解城里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密码,在服务和经营上提档升级,把乡村生活做成让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村持续变美、让城里人流连忘返的好生意。”
付蕾表示,这也是对城乡融合方面的一个探索。虽然农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由于长久以来的城乡发展差异,很多人在理念上还没有转变,不能从城乡融合的思维理念来提升服务水平、经营水平和发展水平,硬件有了,软件却跟不上,这也是造成很多乡村从网红打卡村到一次游乡村的重要原因。“希望通过节目让农家乐的经营者发现问题,改变理念,找到产业升级可为之借鉴的发展之道。”
十几年来,付蕾一直奔走在农村一线进行新闻报道和影视创作工作。对三农宣传领域的人来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她表示,首先要做好这一战略的政策、措施的传达者;其次,也要用好的节目和作品说话,做好振兴路上的记录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之中。
“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振兴路上》始终从小处着手。对农村而言,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厕所革命”与民生紧密关联。“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这曾是我国广大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冬天冷、夏天臭,“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在农村,上厕所成为一种非常不好的体验。尤其是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在体验乡村美景的同时,都会遇到如厕难的尴尬。《振兴路上》“厕所革命”篇章的主编钱超兰表示,广大农民以及游客对农村“厕所革命”有着很高的期待。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房屋更新换代,农村环境更加宜居,迫切需要一场“厕所革命”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厕所革命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实际上却是不可忽略的大事。” 钱超兰说,“国家已经把农村厕所革命当成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几年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难题。因此,我们来通过不同人的视角讲述厕所革命进程中的一些故事,提供鲜活案例和研究样本,也希望观看此片的人都能获得一些借鉴与启发。”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在筹备《振兴路上》上线的过程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做出了很多细致的努力。其中,设立“乡村振兴观察点”便是其中之一。目前,首个乡村振兴观察点落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这也标志着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乡村振兴观察点”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为即将到来的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出的一系列高质量升级改版举措中的重要内容。
农业农村节目中心还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典型村庄,全视角、全过程展现乡村振兴发展鲜活故事,并将客观记录所在省区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此外,依托观察点,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样本研究,适时向社会发布调研结果,并结合所在地需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所在地乡村振兴发展助力加油。
对于“乡村振兴观察点”的设立,潘家恩很是欣喜:“很多乡村节目是自上而下的。但是《振兴路上》通过乡村观察点的设立,能够让记者长期在现场蹲点,深入乡村基层去看乡村的变化,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今年4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审议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在《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条规定的实施乡村振兴的原则中,特别规定了第二项原则,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据了解,《振兴路上》配套的新媒体产品《同频共振》还将以总台央视频为平台,突破“你讲我听”的单向传播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号召全国的乡村视频博主、乡村基层工作者、“三农”专家成为乡村振兴up主,以共创模式,通过短视频讲述乡村振兴发展故事,源源不断为《振兴路上》输送最鲜活的内容。
“栏目的内容共创模式恰恰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民主体性。”《同频共振》负责人李凌波表示,《振兴路上》加《同频共振》,是一个全媒体类型的创新节目形式。“我们首先要做到能大量征集到来自各个地方以及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内容,其次要做好全民互动的内容。”目前《同频共振》已经和乡村基层干部、乡村up主和乡村网络主播建立了内容提供体系,引导更多人参与上传分享和互动,形成一个号召力强大的“振友圈”,聚集人气,让节目成为乡村振兴事业最有热度的传播平台。在《振兴路上》项目负责人周玉看来,这些探索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地积极性,“把乡村振兴的宣传阵地从单方面的输出,转变成各地共同参与的窗口和平台,真正做到‘乡村振兴、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