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区南沙湿地旅游客源市场调查与分析

来源 :南方农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man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南沙新区湿地旅游资源客源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开发过程中的实际现状,剖析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湿地旅游的相应对策,为挖掘湿地旅游市场的潜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湿地旅游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沙湿地;湿地旅游资源; 客源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4-0045-05
  一、引言
  湿地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公园是在全球倡导保护湿地,恢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大背景下的一个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存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并依托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南沙区于2012年正式称为国家级新区,湿地作为南沙新区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景观,政府正充分利用其生物多样性、区域生态价值和候鸟迁徙的自然资源优势,极力将其打造成为环珠江口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近年来,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了政府部门宣传、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自然综合体(陈宜瑜,1995)。学术界存在许多关于湿地的不同定义,目前,最具权威性且得到国际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中的定义,其规定:“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刘青松,2003)。”其中,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最佳契合,是介于湿地自然保护区与传统公园之间、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生态之园。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可以达到保护湿地资源与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目标(Thayer R L,1994)。
  湿地旅游开发主要是以旅游为目的而对湿地资源进行的利用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开发模式(郭春华,张今会,2009)。其中,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是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旅游客源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旅游产品现实和潜在的总体需求,旅游客源市场按消费者地理区域分布、时间分布及旅游动机类型可划分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旅游类型结构(万绪才,1998)。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不仅取决于资源的丰度,还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无论是旅游规划还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都离不开客源市场的而研究(院玲玲,杨太保,2004)。然而,纵观学术界,大多学者主要是从建设现状、效益分析、开发模式等视角展开研究湿地旅游资源,而从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切入点展开实地调查分析的研究不多。湿地旅游开发是一种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开发模式,本文选取南沙新区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有助于研讨南沙新区湿地旅游客源市场构成及变化的影响因素,并为南沙新区湿地旅游客源市场的确定、营销策略的制定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科学意义,同时弥补目前学术界关于湿地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不足。
  二、南沙新区湿地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选择
  南沙新区位于广州的最南端,地处穗、港、澳“金三角”中心,南沙湿地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万顷沙镇南部的16涌至21涌,资源分布集中,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因此本次选择该区域作为调研对象,且重点调查区域内的主要湿地旅游区及游客聚集地,包括南沙湿地公园、十九涌渔人码头及海鲜市场、百万葵园,以保证此调查研究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统计、走访交谈、仪器测试和文献查阅等方法,通过对南沙新区湿地旅游客源市场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获取南沙湿地旅游客源市场特征的一手资料。游客问卷调查在湿地公园、十四涌海鲜市场、百万葵园三个游客较聚集的地段进行。商家问卷调查主要在十四涌的13家海鲜加工食店进行。两类回收问卷的有效率都很高,其中游客问卷有效率为94.5%,商家问卷有效率为100%。这表明问卷质量较高,调查的有效性得到更好的保证。
  三、南沙新区湿地旅游客源市场调查
  (一)南沙新区湿地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1.游客的性别和年龄结构
  在随机调查的游客中,男女性别比约6:4,样本随机性较强。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61.7%;在职业方面,离退休人群占36.2%,排第一,企业职工占18.6%,排第二;在月收入方面,月收入3000-5000元的人数最多,占45.2%,其次是收入为1500-3000的人群,占33.0%。统计表明,前往本区的游客主要是中老年人和离退休人群,年龄较大的人群更倾向于自然生态类的旅游景点,一方面能满足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在区内吸收负离子有益健康。同时由于本区属低消费旅游景点,因此游客以中等消费水平人群居多,结合我国中等消费水平的国情,表明本区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客源的数量。
  2.客源地结构
  广州本地游客占75%,珠三角其他地区(除广州)游客人数居第二位(21.3%)。这表明到南沙湿地旅游的游客主要以广州市本地人居多,侧面反映南沙新区湿地旅游客源的集中度较高。
  (二)客源行为特征分析
  1.旅游动机。在188位被采访者中,来此品尝海鲜美食的游客占67%,如果加上购买海味特产的目的,二者占了总人数的75%;娱乐游玩的游客占16.5%,而以休闲观光为目的游客仅占8.50%。南沙新区属于沿海地区,游客到南沙湿地旅游的主要是被当地新鲜美味、价格实惠的海鲜美食所吸引,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上应更多地注重顾客需求,同时反思作为一个生态旅游景区,却不能更多地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的需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和景区生态元素的创新性方面需有所改进。   2.旅游信息来源。约72%的游客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亲戚朋友介绍)得知南沙湿地区的,而且大部分游客对南沙湿地公园并不了解。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媒体是现在年轻人了解南沙湿地的主要途径。而调查发现,仅有28.3%的年轻游客反映他们是在网络上看到别人的微博或是在贴吧上看到别人分享自己在南沙湿地游玩的心得之后才产生来游玩的动机。由此可见,南沙湿地旅游景区的媒体宣传力度亟待加强,大部分的宣传都是依靠游客以自发形式进行信息传递的。
  (三)景区吸引力分析
  1.主要景区过往车辆追踪
  通过在湿地公园、百万葵园以及十九涌路口追踪100辆过往车辆的行踪来分析三个景点的旅游热度,进入景区车辆占总追踪车辆的比例越大,则说明该景点的吸引力越强。数据显示,进入百万葵园与十九涌景区的车辆分别占比17%和41%,而进入湿地公园景区的车辆仅占6%,可见相对而言,百万葵园与十九涌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强些。同时,追踪发现100辆车辆中只有少数车辆同时去两个或两个以上景区,这反映湿地景区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很密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湿地景区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如旅店、指示牌、宣传广告等不足有关。
  2.主要景区“十一”黄金假期旅游数据分析
  从万顷沙湿地[2]主要旅游景区在旅游人数接待方面的数据[3]显示,对比2010年、2012年及2014年的数据,百万葵园在201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接待总量约179950人次,客运车次记录总数约21248辆次,旅游营业总收入约140865万元,三者都比2012同期有所增长。而十九涌渔港和湿地公园则都出现减少趋势,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湿地公园。造成这种旅游客源变化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湿地公园的宣传力度不及其他两个景区;二是湿地公园出于对候鸟和红树林生湿地态系统保护的需要,有意严格限制旅游人数。
  2012年各景区在十一黄金周中游客人数变化情况总体趋势都是先升后降,高峰值都出现在10月2日,其中,湿地公园的递减趋势比十九涌渔港和百万葵园都要明显。2014年十一黄金周中,百万葵园在10月1日出现游客最高峰,而十九涌渔港和湿地公园最高峰出现在10月5日;十九涌渔港和百万葵园游客最低值均出现在10月4日,而湿地公园在10月2日开始就出现低谷,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0月4日。三个景区无论是在2012年还是2014年,其旅游人数变化曲线大体相似。
  这表明,随着旅游日渐常态化,人们对待旅游活动日趋理性了。游客们大都会避开旅游高峰,选择游客相对偏少的景区旅游。而且,游客们趋向于将近距离旅游景区安排在黄金周的后期,以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
  (四)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国家新区南沙湿地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根据客源地的不同可划分为广州本地市场、珠三角(除广州)市场、粤东、粤西、粤北市场、港澳台市场和其他省份市场。国家新区南沙湿地旅游市场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可以用地理集中性指数(G)来定量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1)
  其中n为客源地总个数,T为各客源地接待游客总数量,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一般来说,G值越小,越接近0,旅游客源市场越分散,经营越稳定,但不利于主要客源市场的确定,给旅游宣传、旅游服务带来困难;反之,G值越大,越接近100,说明旅游客源市场越集中,经营越不稳定,故G值以适中为妥。据表3和公式(1)计算得出南沙新区旅游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性指数G值为78,说明南沙新区多元化旅游客源市场虽相对较为集中,但稳定性较差,市场结构有待改善,应加大宣传服务水平和力度,以增强湿地公园、十九涌渔港和百万葵园等景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扩大粤东、粤西、粤北、港澳台和其他省份的旅游市场份额。
  (五)与周边景区客源市场竞争合作分析
  近年来,随着旅游投入不断增加,南沙区旅游发展迅速。据统计,2014年整个南沙区共接待游客数约950万人次,全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11.4%。值得一提的是,南沙湿地被评为“羊城新八景”,极大地提高了南沙湿地旅游的影响力,一方面加强与周边部分景区建立友好合作,另一方面则与同质性较强的景区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竞争关系。其与周边景区客源市场的竞争合作关系如表1所示。
  四、南沙新区湿地旅游开发对策
  (一)坚持以保护湿地为原则,严格控制工业发展
  湿地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南沙区的宜居程度。作为城市湿地,南沙湿地除了要发挥观赏价值之外,更应充分发挥其生态调节功能。政府应坚持保护湿地原则,严禁在南沙万顷沙一带(特别是湿地附近区域)进行工业建设。已有工厂考虑搬迁。若搬迁困难,应对其排污进行严格监控。
  (二)以国家新区为契机,打造广州旅游新增长极
  展现广州滨海旅游城市特色,延伸珠江深度游品牌路线,促进广州旅游业发展重心南拓,成为广州旅游的生态新名片。同时,可利用其连江靠海的区位条件,探索在本区域内实行粤港澳三地游艇牌照互认、海域使用权拓宽、免税购物的政策优惠,落实粤港澳旅游合作先行区及新平台,论证南沙游艇俱乐部建设可行性。
  (三)着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汽车污染
  目前,调研区旅游交通条件欠佳,自驾游占主导。考虑到本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建议从水域交通及陆路交通两方面发展区内与区外相联系的绿色公共交通系统网。具体来说,第一,开发十七涌、十八涌、十九涌、二十涌的横向道路,贯通各涌的东西部;第二,依托南沙干道,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同时,也可以考虑在湿地区内开发小型观光轨道火车;第三,进行环湿地海景河景和环围垦养殖区建设旅游自行车道和生态步道;第四,设置交通节点,规划旅游交通换乘枢纽站场,供游客搭乘电瓶车等景区内公共运输工具,节点可设置在各涌的路口以及景点的门口。
  (四)从细节入手,进一步完善旅游硬软件设施   在十六涌、十七涌、十八涌、十九涌等节点设置游客引导牌;在各个景点设置“周围景点介绍”栏;在十四涌设置各景区的大型广告牌或标语,吸引十四涌的游客“往里走”,例如:“饭后游湿地公园,给您的胃透透气”等;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开通景区热线,为游客提供及时、全面的帮助;坚持走低碳路线,例如利用海边的风能、光能发电等;在十五涌等湿地外区建适量南沙湿地休闲度假酒店,选址上提倡“区内游区外住”,功能上要求集会议住宿、康体健身、休闲度假于一体;建设生态养殖和科教活动示范区,示范区可设分级体验区,增加游客与自然的互动;打造岭南文化街,将具有岭南商业文化、水乡文化以及食文化相互连通,打造集旅游、住宿、购物、民俗、餐饮于一体的游客活动区域,文化街可建设在十九涌西段;策划特色节事,例如春季举办观鸟节、垂钓节,夏天举办荷花节,秋天举办湿地自行车赛、美食节,冬天则有观鸟节。通过举办活动,一方面能吸引游客,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策划活动为湿地管理及开发筹集资金;加强湿地旅游和湿地科教方面的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湿地、了解南沙湿地旅游区,提高南沙湿地的知名度;加快专业人才引进,充实湿地科研与管理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宜瑜.中国湿地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广东省统计局编.广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社,2008-2011.
  [3]广东省林业局编,广东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R].2010.
  [4]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南沙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报
  告[R].2007.
  [5]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广州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R].
  2006.
  [6]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编.广州市南沙区旅游发展
  规划报告(2009-2020)[R].2008.
  [7]廖森泰,梁荣.广东观光旅游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2001(05):47-50.
  [8]刘莉茗,丁镭,方雪娟,等.地质公园规划中的游客规模预
  测[J].旅游经济研究,2011(03):112-115.
  [9]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10]兰思仁.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2004.
  [11]邱彭华,徐颂军.人工次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
  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12]魏小安.对发展中国家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思考[N].中国
  旅游报,2001-09-07.
  [13]杨桂华,张志勇,徐永红.生态旅游案例分析[M].天津:南
  开大学出版社,2003.
  [14]杨文槐,徐越,宋焱.广州南沙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
  热带地貌,2012,33(02):88-92.
  [15]袁龙义,龙利华.长湖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安
  徽农业科学,2011,39(08):4812-4813.
  [16]庄晨辉,陈星,李闽丽.福建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策划
  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8,21(03):1-7.
  [17]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18]Burley R.A Framework of Ecotourism.Annais of
  Tourism Research[J].1994.
  [19]Peter Valentine.Eco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and
  Nature Conservation[J].Tourism Management,1993.
  [20]Thayer R L.Gray World,Green Heart:Technology,
  Na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Landscape[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94.
  (责任编辑:陈 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金融服务的渗透性和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两个维度对2009—2018年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水平、政府扶持力度、农业的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效率均能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最后为加快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影响因素;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城市边缘农村区域的空间形态、农村风貌及发展动力机制明显区别于大城市城区和传统农村,其在乡村振兴五个重要內涵上的发展路径也存在较大差异。以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为例,对其近年来乡村振兴发展成绩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黄埔区城乡融合发展实际,提出黄埔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为其他城市边缘农村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边缘;乡村振兴;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全球氣候变化在短期内表现为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增加,因此农户的适应性行为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苏州东山镇农户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户对极端气候感知的准确性,并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研究感知、适应性行为和农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农户在准确感知极端气候的情况下,会采取一定的适应性措施,这种主观能动性在稳定与提高农业产量和收
期刊
摘 要: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皮村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现阶段存在着种植标准化程度低、柑果合格率不高、陈皮产品推广品种少以及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新会陈皮村的产业化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新会陈皮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企业、行业和政府等层面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新会陈皮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江门新会;陈皮村;产业化;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政府购买服务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成都市w区相关实践探索的分析,总结了“统筹谋划、层层推进,深入梳理、优化测算,立足实际、专干转入,严格考核、加大竞争”的经验做法,认为当前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存在社会组织培育不足、社会组织和两委职责不清、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必须通过加快培育社会组织、明晰社会组织服务范围、加大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宣传、严格对社会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加速了传统村落的衰败和乡土文化的消逝,带来了乡村社会发展变迁中的治理困境。受时代召唤、现实需要、价值追求等内外部因素影响,新乡贤作为一种参与乡村治理的新生力量,在实践中展现了它的优势,并取得了实际效果,逐渐发挥着倡导农村乡风文明的“践行者”、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和剂”、乡村公共事务管理的“代言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等功能。但也存在思想观念桎梏、政
期刊
摘 要:代际分工已经成为农村最基本的家计模式,与社会稳定存在辩证的关系,既可以通过提供长久动力和缓冲空间给社会稳定带来正效应,又会衍生出农村空心化、家庭割裂和教育意愿低等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正确对待资本下乡,发展农村“中农”群体,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满足产业升级需要和普及农民工专项社保体系,鼓励有条件农民工市民化是克服代际分工社会稳定负效应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代际分工;社会稳定;社会效
期刊
摘 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是实现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的关键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措施,是推进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枢纽。本文以山西省高平市野川镇、寺庄镇、河西镇、神农镇、陈区镇的5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效益综合评价研究,从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四方面入手,构建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组成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农村土
期刊
摘 要:基于四个省的婚嫁女性和宁强县禅家岩镇上门女婿的数据,分析婚迁流动对土地权益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婚迁中土地权益都极易流失,证明现有的土地制度并未针对性别的明显歧视。保护婚迁农民的土地权益,要克服因婚迁要求资产具有流动性与土地资产固有之间的矛盾,显化个体在土地权益中的地位。  关键词:土地权益;婚迁;性别歧视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三补贴”强农惠农重要举措之一。自2003年来,广东省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广东省农机化水平,加强了农业综合能力,但在贯彻政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的实地调查,分析广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成效,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存在问题;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