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标志物测定结果的调查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1989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乙肝病毒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验结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48
  
  资料与方法
  
  标准品: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HBV标志物(HBVm)阳性质檢品作为此比对的标准品,其含量分别为HBsAg 1nu,抗-HBs 30MIU,HBeAg 4NCU,抗-HBe 2NCU,抗-HBc 2NCUF发放3次,分别在规定时间内检测。
  比对品:将常规检测HBVm结果模式相同的血清分别混合3份比对品,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试剂:国家食品药品检定所检定合格的乙肝五项体外诊断试剂。
  检测方法:采用定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
  
  结 果
  
  4家实验室检测3份HBVm质控品结果:前3项检测结果比较高为100%,抗-HBe、抗-HBc检测结果为88.3%、91.7%,略偏低。见表1。
  


  4家实验室检测3份混合比对结果:混合品没有统一的标定,试剂的灵敏度有一定的范围;HBeAg检测结果有所下降为91.7%,抗-HBe、抗-HBc检测结果也有所下降。见表2。
  
  讨 论
  
  结果显示,分析各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技术操作的掌握,微量加样器是否校准,时间(30分钟),温度(37±1℃)和洗板与自动化洗板,酶标仪的标准不尽相同等有一定的关系。
  试剂所用的抗原、抗体、酶标志物及试剂的灵敏度不尽相同,经销商在保存、运输时的温度控制(2~8℃)也有直接的关系。
  综合比对分析反映出各实验室之间在管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品及质控品,也没有较为统一的操作流程。我们认为只有使各实验室之间建立网络化,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规程,仪器定期进行校准,酶标仪、试剂的标准进行统一化,才能使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提高,检测结果达到一致。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三种检测模式的主要性能进行评价,并探讨其预稀释模式在采血后不同放置时间血细胞结果的变化情况。方法:对BC-5500血细胞分析仪的三种检测模式分别进行准确度、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的测试。结果:三种检测模式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批内精密度均值<3.50%,批间总精密度均值<5.00%,批内精密度0.26%~4.58%,批间总精密度0.75%~7.59%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91    无花果为桑棵植物,无花果的果实、树叶也可入药。其性味甘、酸、平,入肺、胃、大肠经,有健胃清肠、消肿解毒的作用。果实化学成分含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和少量延胡索酸、琥珀酸、丙二酸、吡咯烷羧酸、草酸、蘋果酸、奎宁酸、莽草酸以及植物生长激素。干果、未成熟果实和植物的乳汁都含抗瘤成分,乳汁尚含淀粉糖化酶、酯酶、蛋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八钢区域职工异常心电图全面分析,掌握流行规律,发病趋势,为控制心血管疾病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2007年期间八钢22 846个职工体检资料。结果:本次调查中,正常心电图占86.43%,异常心电图占13.57%。正常心电图、低电压心电图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束支阻滞、左心室肥厚、陈旧性心肌梗死、早期复极综合征及其他异常心电图的比例男性
期刊
摘 要 目的:结合临床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诊断及价值,探讨DAI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旨在提高对DAI的认识。方法:对86例经临床证实为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脑肿胀36例;脑白质、灰白质交界区、基底节和胼胝体斑点状、小片状出血灶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合并脑挫裂伤25例、硬膜外/硬膜下血肿6例。结论:CT检查对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DA
期刊
摘 要 目的:针刺加TDP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方法:80例患者取仰卧位,取穴关元、三阴交。进针得气后,在关元穴上照射TDP,温度以患者适宜为度,30分钟后取针。把TDP移开,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47例(59%),有效27例(34%),无效6例(8%),总有效率达92%。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关元 三阴交 平补平泻 TDP  doi:10.3969/j.is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72    资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6~2007年住院患者,男50例,女14 例;年龄42~75(68±9.5)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14例,初发劳力性心绞痛8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2例,自发性心绞痛6例,混合型心绞痛2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年龄、性别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57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多发性脑转移瘤39例、单发18例。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原发病灶最多来源于肺癌。结论:CT为临床诊治脑转移瘤提供重要的信息,颅内占位性病变,并有明显原发病灶者有助于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特别是肺部CT检查非常必要。  关键词 脑转移瘤 CT  doi:1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57    典型病例    患者,女, 70岁。2年前发现左腹小儿拳头大小肿物伴间歇性腹痛,在当地就诊,未做任何影像学检查。于入院前3天突然出现左腹阵发性疼痛,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当天疼痛自行缓解,入院前1天下腹部又出现持续性疼痛并阵发行加剧。体查:下腹部膨隆,压痛。左中下腹部可触及12cm×15cm大小的肿块,质软,活动度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094    典型病例    患者,女,46岁,初诊时间2007年8月26日。主诉:突然出现左眼眼眶痛,复視,余无特殊不适,视力右眼1.0,左眼0.8。双眼左转时复视,左眼外转受限。瞳孔无改变。CT扫描:头颅未见颅内血管病变及肿瘤。  双眼无球后占位。眼肌无异常。空腹血糖9.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3mmol/L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60    典型病例    患者,12岁,柯尔克孜族,因发现外阴肿物5天,于2007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还未来月经,于2007年10月16日无明显诱因阴道口有肿物掉出,无下腹及外阴疼痛不适,肿物有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多,有臭味,大小便正常,无尿频、尿急、尿痛不适。查体:四肢正常,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