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拯救了巴黎?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烧了吗?》
  作者:[美]拉莱·科林斯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58元
  看完《巴黎烧了吗?》,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肖尔铁茨,那个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铁血将军拯救了巴黎。是他顶住了上自希特勒下至爆破队员的种种压力,始终不发布启动爆破命令,而且在面临巴黎起义者的攻势时,千方百计避免事态扩大,直至最后派人“邀请”盟军尽快对巴黎发起奇袭,避免让巴黎陷入华沙或德累斯顿和汉堡那样成为一堆瓦砾的命运。
  但戴高乐派无疑会把功劳记在戴高乐和法军装甲二师司令勒克莱尔的头上。正是他们不惜冒着和盟军决裂的风险,果断决定出兵,从而赶在德国援军到来之前解放了巴黎,一方面避免了巴黎被屠城,另一方面造成盟军当局不得不勉强承认戴高乐掌权的既成事实,从而让法国在战后欧洲格局的安排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而戴高乐派的政治对手法国共产党人则会认为自己居功至伟,是他们四年来一直坚持抵抗运动,并在关键时刻发动了巴黎起义。
  以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统帅部又有不同版本:对巴黎人民解放事业的同情、保护象征着人类文明结晶的历史名城的热忱、避免盟军内部分裂的大局观,共同促使盟军统帅部改变了初衷,不仅同意了勒克莱尔的出兵之举,还追加了美国的一个步兵师,从而确保了战事的顺利进行。
  当然,通过两位记者出身的作者新闻镜头般的生动描述,人们也完全可以认为,是千万无惧生死、渴望自由的巴黎民众和普通士兵们,共同缔造了巴黎的解放传奇。
  抛开这种后见之明和过分乐观的进步史观,更客观地阅读《巴黎烧了吗?》,带来的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暗流涌动的惊心动魄,甚至还有一些沉郁压抑。在人性的光辉之外,种种冷酷无情的政治算计和为达成目标而不惜孤注一掷乃至铤而走险,都揭示出历史凶险的一面,以至于让人心生劫后余生的侥幸之感。
  此书成于1960年代,当时冷战方殷,所以巴黎起义的中坚力量法国共产党被赋予了颇为负面的角色:为了抢夺战后政权重建主导权而提前发动时机和准备都不成熟的起义,为此不惜以人民的生命和名城的完整为赌注。但如今回头看去,这种描述或多或少给人一种有罪推定的感觉。谁能保证盟军的绕道而行就能保证巴黎免于兵燹之灾,困兽犹斗的德军会不会越发铤而走险呢?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巴黎起义的发动不仅有其必然性,还为巴黎人民谋求了一个更主动的未来。
  书中,戴高乐派被赋予的形象,先是千方百计阻止法共发动起义,后来又主动谋求盟军力量的介入以免玉石俱焚,最后戴高乐及时赶往巴黎,一方面粉碎了法共抢班夺权的阴谋,一方面促使盟军在接受他法国领导人地位的同时加大对巴黎的各种投入,从而一举掌握了法国战后重建的主动权。
  然而无论是在法共还是在盟军领导人的回忆录中,戴高乐派的形象远没有那么完美。在前者眼里戴高乐派先是阴谋破坏起义,并试图通过与德国占领军的媾和来出卖起义者,后来又迫不及待以空降的方式来篡取革命果实,为此不惜与代表美英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盟军相勾结,对当年的战友法国抵抗运动的中流砥柱法共及其武装组织进行打压和瓦解。
  而在盟军眼里,戴高乐派一意孤行飞夺巴黎的行为更多是不顾大局的自私自利之举,为了解放巴黎并维系其后的秩序稳定和日常运转,盟军被迫分流了大量宝贵的战争资源,从而大大拖延了战争的整体进程,令盟军在人力物力方面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更为严重的是,西线进程的拖延令苏军得以在东线获取更多地盘,从而在战后中东欧政局的重组中攫取了更为有利的位置。
  这或许正是《巴黎烧了吗?》这本书的意义所在,通过大量丰富历史细节的呈现,人们可以按照作者的倾向来重读历史,也可以通过立场参差的历史参与者的不同视角与逻辑,来重新诠释甚至重构历史,而这或许更能令人们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
其他文献
导演马力克这些片子,清一色地想要远离世俗的骚动,去寻找人类天性的爱与自由  在很多人看来,《圣杯骑士》是那种挑衅观众的电影。全程各种失语,人物飘然游荡。克里斯蒂安·贝尔、凯特·布兰切特、娜塔莉·波特曼……光看脸都写着戏很满的几个演员,却被导演马力克当做了与摄影机互动的舞者,没有伴奏,完全无视电影创作的规律。但在我看来,《圣杯骑士》是根本就不想搭理观众。马力克继续拍摄他的神棍电影,在极大的宇宙自然与
城市是人类伟大的造物,文明的最新标杆,一直是、也应该是多元文化、多元人群的综合体。在中国城市化这场人类史无前例的大迁移中,人,永远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能动因子。  城市因人而生动,尤其因它的建设者而生动。他们是快递小哥、环卫保洁、物业保安、家政人员,还有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无论是城市运行,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与付出。  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称谓——“老乡”,统计学上叫农民工,
郎酒集团早就提出,不要搞大发展,要搞大保护。  郎酒的基因是生态基因,郎酒存在的最大价值是它的生态。  酱香型白酒把生产原料高粱称作“沙”,把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位于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的郎酒厂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开始了新一轮的酱酒生产。  赤水河畔适宜的环境气候与富集的微生物种群,催生了中国两大酱香型白酒之一——青花郎。听当地人说,离开了二郎镇的生态环境,就生产不出青花
以色列目前拥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球影响力,诸多新的国际挑战让传统上被巴勒斯坦问题所“劫持”的以色列外交政策赢得了大量的回旋余地。然而,以色列完全没有高兴的理由。镇压巴勒斯坦已经给(并且还将继续给)以色列社会造成破坏。  以色列长期占领巴勒斯坦领土正在给其国际地位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看法。事实上,以色列目前拥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球影响力,诸多新的国际挑战让传统上被巴勒斯坦问题所“劫持
从几年前开始,故宫内的特展、文创产品、纪录片,一次次制造着“故宫热”,将近600岁的故宫,以多数人都不曾意料到的姿态,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红”  年轻人在旅行箱上挂着“奉旨旅行”行李牌,背的帆布包上画着故宫里的猫,挂着朝珠耳机听手机音乐,手机壳则用了龙袍的样式。女生们把海水纹、万字纹和纸胶带贴在了口红外壳上,男生们随手打开一把折扇,上面是雍正手书的“朕生平不负人”。到了年末,再去故宫的官方淘宝店,
早在1930年代中期,高尔基就写道:“文学是当权者手中的武器,是进攻和自卫的武器。”这一理念不仅是苏联文艺政策的基石,也与美国特务机关数十年秘密行动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  虽然理念、政策和手段截然相反,但冷战双方对文学几乎同等重视。早在1930年代中期,高尔基就在《供红军战士和红海军战士用的〈文学史读物〉序》中写道:“文学是当权者手中的武器,是进攻和自卫的武器。”这一理念不仅是苏联文艺政策的基石,也
陈西滢去伦敦拜访萧伯纳,自以为是地告诉对方,他的著作已经有好几种都译成中文了。让陈感到意外的是,萧翁对此反应冷淡:“不要说了吧,那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反正我一个钱也拿不着。”  萧伯纳在中国的遭遇具有非常大的普遍性。1990年,马尔克斯访问中国。当时,国内书店里摆满了盗印的《百年孤独》。据说,马尔克斯对前来看望他的文化界人士说:“各位都是盗版贩子啊!”这让当时在场的钱钟书等人颇为难堪。又据说,这位哥
即便是高级自黑,也并非完全无毒无害。  本来为了打消别人的钦羡随便说说的,说着说着自己就真的入戏了,变得沮丧起来  前阵子听一位闺蜜聊到她们单位的领导辞职创业的事,说领导率部出走,受邀的全是精兵良将,不包含她。由此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拖家带口,俨然成了职场剩女。事实上,她年方奔四,家庭丰满,在单位是重任在肩的业务骨干,人生可谓正盛。另一位刚刚向自己更感兴趣的领域成功转型的朋友,则检讨自己轻易放弃初心
“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一样,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筑时代’。”这是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曾经说过的话。在中国,一个无法忽略的建筑时代是上世纪50年代。如今,这个时代已经过去整整一甲子,它留给人们的却不仅仅是一段关于过去的回忆,更多的是关于未来的思考。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百万庄住宅区,是这个“建筑时代”的代表。  小说《血色浪漫》里,有这样一段对百万庄住宅区的描写,“在非‘老兵’
那天看到一篇文章,说有些人前世是畜生,今世第一次做人,所以资质愚钝,学什么都比别人慢。老婆看后大笑,指了指我。好在文章中还说有人前世是仙,所以在文学艺术领域天赋比别人强。老婆还算客观,觉得我也有那么点像这一类。综合一下,前世既是仙又是畜生,那我肯定就是猪八戒投胎了。  文章说另有一类人前世是阿修罗,所以今世亦好与人争斗。这类人身边还真不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晓婷和她的仇家们。  晓婷是我一位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