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似看山不喜平”、“平地掀起三尺波”。历史教学也是这样,要利用好“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悬念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悬念导入,引人入胜”、“ 悬念牵引,拓展情节”、“ 巧设悬念,突出重点”、“ 悬念留疑,探究学习”。
关键词:悬念历史课堂教学运用
近几年学术味和文化味极浓的《百家讲坛》栏目取得了火爆的收视率。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打出了“悬念”这张王牌。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可使用悬念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悬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悬念导入,引人入胜
清代文学家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应讲究落笔艺术,在新课的导入中也应如此。“导入”在一节课中虽仅占几分钟,其作用却不容忽视。新课导入得法,就能扣住学生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我在讲授《鸦片战争》一文时这样导入:“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东方的中国必须饶过非洲的好望角(那时苏伊士运河还没开凿),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利用这个悬念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如在讲授《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一文时,先展示丰子恺的漫画《茶店一角》,然后设置悬念:“为什么茶店的老板要求大家‘莫谈国事’?这幅画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漫画大家都很熟悉,问题很快激起同学们的求知欲,教师顺势导入:“答案就在课文中,现在我们就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悬念牵引,拓展情节
课文的情节总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可以按照课文叙述的逻辑顺序,设置层层悬念,在拨云见雾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动情节的发展,使讲授顺利进行。如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一文中这样设疑:1、中国人民经历了千辛万苦,八年抗战赶走了侵略者,国内的局势怎么样?蒋介石对中国的前途持何种态度2、蒋介石坚持独裁,想用内战消灭共产党,为什么又要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3、重庆谈判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什么?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又是如何对这一问题展开争论的?4、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既然已达成协议,蒋介石为何又不顾协议发达内战?5、内战初期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中共是如何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和重点进攻的?一连窜的悬念包括进了课文主要知识点,解开了悬念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三、巧设悬念,突出重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教师能使学生的面前出现疑问,那么事情就办成了一半。”因此在课文的重点处巧设悬念更能使学生加强印象,启迪思维,深化理解。如讲授“西安事变”时可以这样设置悬念:1、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在《西安半月记》中说张学良发动“兵谏”的原因是“受人欺蒙”,你知道西安事变发生的真正原因吗?2、西安事变发生,举世震惊。当时国际、国内各种力量各自主张如何解决事变?3、事变发生后张、杨二将军难以驾驭复杂局面,希望中共协助解决,中共为什么不乘机杀掉蒋介石?4、西安事变的最后结果如何?张学良初时“兵谏”蒋介石,事变后为何又执意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四个悬念涉及到事变发生的原因、各界态度、中共的努力、事变的结果,通过解决悬念,学生加强了对重要知识点“西安事变”的理解。
又如学习“三大改造”时,先出示图片:“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同时介绍:“1956年,40岁的荣毅仁在全国8个大城市拥有24个工厂。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他毅然将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地交给了国家。”然后设置悬念:“荣毅仁作为一个资本家,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你知道新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了什么政策吗?”一个悬念直抓问题的核心。
四、悬念留疑,探究学习
从教学内涵来说,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终止和教学内容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应是学习活动的延伸。“学贵有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求。倘若在课堂结束时巧妙设置悬念,则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一文结束后,我这样设置悬念:“今年3月25日出版的《大河报》第16版,专版刊登了《小岗村重走集体合作之路》一文。文章全面介绍了小岗村由30年前的“分田到户”到如今重走集体合作之路的演变历程及前景展望。由此,有人提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也应随之变化,个体分散的经营方式应逐渐向集约化发展,大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大农业)才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出路。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你认为农村经济的出路在哪里?”这一悬念涉及现实敏感问题和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问题,促使学生产生了探究学习的欲望,推动历史思维向纵深发展。
又如在《“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一文结束后,我这样设置悬念:对于台湾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而台湾新的领导人马英九上台后则对台湾问题提出三不原则,即“不独、不统、不武”。你是怎样看待台湾问题的?你觉得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注意力,深化理解,开拓思维,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悬念历史课堂教学运用
近几年学术味和文化味极浓的《百家讲坛》栏目取得了火爆的收视率。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打出了“悬念”这张王牌。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可使用悬念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悬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悬念导入,引人入胜
清代文学家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应讲究落笔艺术,在新课的导入中也应如此。“导入”在一节课中虽仅占几分钟,其作用却不容忽视。新课导入得法,就能扣住学生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我在讲授《鸦片战争》一文时这样导入:“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东方的中国必须饶过非洲的好望角(那时苏伊士运河还没开凿),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利用这个悬念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如在讲授《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一文时,先展示丰子恺的漫画《茶店一角》,然后设置悬念:“为什么茶店的老板要求大家‘莫谈国事’?这幅画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漫画大家都很熟悉,问题很快激起同学们的求知欲,教师顺势导入:“答案就在课文中,现在我们就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悬念牵引,拓展情节
课文的情节总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可以按照课文叙述的逻辑顺序,设置层层悬念,在拨云见雾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动情节的发展,使讲授顺利进行。如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一文中这样设疑:1、中国人民经历了千辛万苦,八年抗战赶走了侵略者,国内的局势怎么样?蒋介石对中国的前途持何种态度2、蒋介石坚持独裁,想用内战消灭共产党,为什么又要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3、重庆谈判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什么?在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又是如何对这一问题展开争论的?4、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既然已达成协议,蒋介石为何又不顾协议发达内战?5、内战初期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中共是如何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和重点进攻的?一连窜的悬念包括进了课文主要知识点,解开了悬念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三、巧设悬念,突出重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教师能使学生的面前出现疑问,那么事情就办成了一半。”因此在课文的重点处巧设悬念更能使学生加强印象,启迪思维,深化理解。如讲授“西安事变”时可以这样设置悬念:1、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在《西安半月记》中说张学良发动“兵谏”的原因是“受人欺蒙”,你知道西安事变发生的真正原因吗?2、西安事变发生,举世震惊。当时国际、国内各种力量各自主张如何解决事变?3、事变发生后张、杨二将军难以驾驭复杂局面,希望中共协助解决,中共为什么不乘机杀掉蒋介石?4、西安事变的最后结果如何?张学良初时“兵谏”蒋介石,事变后为何又执意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四个悬念涉及到事变发生的原因、各界态度、中共的努力、事变的结果,通过解决悬念,学生加强了对重要知识点“西安事变”的理解。
又如学习“三大改造”时,先出示图片:“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同时介绍:“1956年,40岁的荣毅仁在全国8个大城市拥有24个工厂。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他毅然将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地交给了国家。”然后设置悬念:“荣毅仁作为一个资本家,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你知道新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了什么政策吗?”一个悬念直抓问题的核心。
四、悬念留疑,探究学习
从教学内涵来说,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终止和教学内容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应是学习活动的延伸。“学贵有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求。倘若在课堂结束时巧妙设置悬念,则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一文结束后,我这样设置悬念:“今年3月25日出版的《大河报》第16版,专版刊登了《小岗村重走集体合作之路》一文。文章全面介绍了小岗村由30年前的“分田到户”到如今重走集体合作之路的演变历程及前景展望。由此,有人提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也应随之变化,个体分散的经营方式应逐渐向集约化发展,大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大农业)才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出路。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你认为农村经济的出路在哪里?”这一悬念涉及现实敏感问题和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问题,促使学生产生了探究学习的欲望,推动历史思维向纵深发展。
又如在《“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一文结束后,我这样设置悬念:对于台湾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而台湾新的领导人马英九上台后则对台湾问题提出三不原则,即“不独、不统、不武”。你是怎样看待台湾问题的?你觉得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注意力,深化理解,开拓思维,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