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十分突出,但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具有不利影响。下面,我们就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1. 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清。阅读理解习题在形式和内容上与课文极其相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清,他们往往只关注对教材和参考书中课文的讲解,但实际上流水式的讲解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学生对课本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清,是阅读教学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导致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脱离了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去理解课文,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极为有限,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内容相背离。
2.阅读教学观念落后。不论是课本中的文本事例还是语文考试试卷中的阅读理解试题在出题主旨上都是希望读者能通过细心的揣摩和品味,达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产生共鸣。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和作品心灵交流的过程,读者与作者以作品为纽带,产生灵魂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读者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大环境和背景,去感受作者所描述的人物和事物,体味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人生思考,聆听作者对人事的感悟和告诫,感悟文章的真义,使灵魂得到洗礼。有的教师掌握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的主动权,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观显然与时代不符,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符。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旁观者的位置上,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学生文学素养较低,阅读积淀不足。有数据显示,当今中学生中读过四大名著之一的学生寥寥无几。由此可见,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积淀,阅读理解的底子没打好,面对阅读试题时势必会摸不着头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初中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又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当前不少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和提高班,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静心来进行阅读和思考;(2)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整堂课都以自己教学为主,留给学生自己体会阅读的时间所剩无几;(3)历来对语文教学的误区认为,语文教学是一种对国语文化的学习,而中学生已经有了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对语文解题技巧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安排上都偏重于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引导并投入到数理化、英语科目的学习之中。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分析
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十分重要。下面,笔者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独立性。阅读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文章中获取有效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更多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受到教学模式的限制,语文阅读教学的独立性没有突显出来。许多教师将阅读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没有认识到独立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当代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作用,加强学生收集信息与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享受。比如在讲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时候,教师应当从阅读的题目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将认为这个观点正确与不正确的学生分成两小组,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观点辩论。这样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投身于文章的阅读中,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关于此观点的看法,促成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2. 加强阅读内外条件创设,培养阅读习惯。阅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兴趣作为内在动力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书具有明显的阅读倾向,而学生的需求也正是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强迫学生完成对某些问题答案的寻找,而是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理范围内的阅读素材,引发思维的活动。另外,教师要关注课外阅读活动,将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喜欢用什么方式阅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名著或者现当代小说,教师的有效指导会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于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与老师进行探讨,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更是为师生提供足够的互动空间,是使师生间交流共进,协同完成任务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务必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当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一味被动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务必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氛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4.梯度性教学设计。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对象是课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梯度进行设计,大致可以分为认读以及解读两个环节。其一,认读环节。虽然认读较为简单,但是仍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同一个焦点上,然后再将问题层次提升,并使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其二,解读环节。需要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以及表达方法。这样有层次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三、结语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初中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但是现今的阅读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多问题,阅读教学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务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梯度式教学设计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十分突出,但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具有不利影响。下面,我们就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1. 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清。阅读理解习题在形式和内容上与课文极其相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清,他们往往只关注对教材和参考书中课文的讲解,但实际上流水式的讲解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学生对课本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清,是阅读教学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导致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脱离了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去理解课文,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极为有限,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内容相背离。
2.阅读教学观念落后。不论是课本中的文本事例还是语文考试试卷中的阅读理解试题在出题主旨上都是希望读者能通过细心的揣摩和品味,达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产生共鸣。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和作品心灵交流的过程,读者与作者以作品为纽带,产生灵魂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读者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大环境和背景,去感受作者所描述的人物和事物,体味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人生思考,聆听作者对人事的感悟和告诫,感悟文章的真义,使灵魂得到洗礼。有的教师掌握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的主动权,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观显然与时代不符,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符。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旁观者的位置上,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学生文学素养较低,阅读积淀不足。有数据显示,当今中学生中读过四大名著之一的学生寥寥无几。由此可见,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积淀,阅读理解的底子没打好,面对阅读试题时势必会摸不着头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初中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又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当前不少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和提高班,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静心来进行阅读和思考;(2)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整堂课都以自己教学为主,留给学生自己体会阅读的时间所剩无几;(3)历来对语文教学的误区认为,语文教学是一种对国语文化的学习,而中学生已经有了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对语文解题技巧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安排上都偏重于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引导并投入到数理化、英语科目的学习之中。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分析
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十分重要。下面,笔者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独立性。阅读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文章中获取有效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更多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受到教学模式的限制,语文阅读教学的独立性没有突显出来。许多教师将阅读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没有认识到独立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当代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作用,加强学生收集信息与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享受。比如在讲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时候,教师应当从阅读的题目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将认为这个观点正确与不正确的学生分成两小组,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观点辩论。这样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投身于文章的阅读中,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关于此观点的看法,促成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2. 加强阅读内外条件创设,培养阅读习惯。阅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兴趣作为内在动力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书具有明显的阅读倾向,而学生的需求也正是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强迫学生完成对某些问题答案的寻找,而是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理范围内的阅读素材,引发思维的活动。另外,教师要关注课外阅读活动,将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喜欢用什么方式阅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名著或者现当代小说,教师的有效指导会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于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与老师进行探讨,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更是为师生提供足够的互动空间,是使师生间交流共进,协同完成任务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务必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当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一味被动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务必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氛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4.梯度性教学设计。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对象是课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梯度进行设计,大致可以分为认读以及解读两个环节。其一,认读环节。虽然认读较为简单,但是仍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同一个焦点上,然后再将问题层次提升,并使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其二,解读环节。需要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以及表达方法。这样有层次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三、结语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初中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但是现今的阅读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多问题,阅读教学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务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梯度式教学设计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