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镇痛的比较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术后需应用镇痛药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镇痛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评分、不良反应、药物用量及半数有效剂量(ED50)。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芬太尼用量及ED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病人术后镇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减轻病人的术后疼痛,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
  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强效麻醉性镇痛药,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镇痛药,但由于芬太尼镇痛作用较短、易成瘾、术后易发生胃肠道反应、呼吸抑制及胸壁肌肉强直等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地佐辛不仅是κ受体激动剂,同时也是μ受体拮抗剂,属于新型的混合型的激动-拮抗剂,临床上常用于内脏疼痛、癌性疼痛及术后疼痛。地佐辛采用皮下、肌内注射时吸收较快速,静注大约在15分钟内即可生效,服用后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弱,且不易产生成瘾性,是一种较好的镇痛药物[2]。本文通过分析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骨科术后需应用镇痛药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7.34±4.56)岁,体重46-76kg,平均体重(50.21±3.67)kg;治疗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6.25±5.12)岁,体重49-72kg,平均体重(49.67±4.87)kg。所有入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史、药物过敏史及镇痛药物使用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镇痛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时均行硬膜外全麻,当手术结束后患者苏醒时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镇痛治疗,静脉滴注,剂量为15μg/kg,并利用镇痛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如果评分在3分以下则表示镇痛成功,如果评分在3分以上则需要加大芬太尼的用量(6μg/kg),当镇痛服成功后再减至原来用量。治疗组患者给予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镇痛治疗,静脉滴注,芬太尼剂量为15μg/kg,地佐辛剂量为0.8mg/kg,芬太尼用量变化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客观评分,分值为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统计患者在1h、3h、6h、12h、24h的VAS值[3]。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用量、半数有效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 ±s)表示,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评分
  经过VAS评分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连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与ED50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的芬太尼用量与ED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结果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高于治疗组患者(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结果见表3。
  3讨论
  术后疼痛是指当机体受到手术等伤害性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包括心理、生理及行为上的各种反应。术后疼痛会给机体带来诸多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4]。随着疼痛理论及镇痛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术后采取有效的镇痛方法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疾病的早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镇痛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并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
  阿片类镇痛剂是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其中芬太尼、地佐辛比较常见。芬太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强大的镇痛效果,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较广,但由于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时间较短、且具有易成瘾、易导致呼吸抑制及胸壁肌肉强直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地佐辛不仅是κ受体激动剂,同时也是μ受体拮抗剂,属于一种新型的混合型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其主要通过κ受体发挥镇痛作用,临床镇痛效果较强,因此常用于内脏疼痛、癌性疼痛及术后疼痛。地佐辛采用皮下、肌内注射时吸收较快速,静注大约在15分钟内即可生效,且在机体内的半衰期较长,药物作用维持时间较久,同时地佐辛由于具有激动及拮抗双重作用,服药后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弱,且不易产生成瘾性,因此是一种较好的镇痛药物[5]。
  本研究显示,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应用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患者的用药量为(12.47±3.84)μg/kg,明显少于单用芬太尼者(17.76±4.51)μg/kg(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7%,明显对于单用芬太尼者40.0%(P<0.05),说明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结语
  综上所述,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病人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仅能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也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了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联合应用芬太尼与地佐辛对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荣,杨红湘,施海珊,辛莹.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131-132.
  [2]刘军.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05:745-746.
  [3]杨吉安,夏中元,周显琎,赵博,侯家保,刘敏.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效果及安全性Meta分析[J].医药导报,2014,07:899-905.
  [4]师小伟,熊源长,刘佩蓉.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镇痛的疗效[J].上海医学,2012,04:295-297.
  [5]徐明.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4月收治的42例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实验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17例。结果:实验组得到96.0%的治疗有效率,对照组得到76.5%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实验组:使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方法 对我科2012年收治的15例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方法 结果 18例百草枯中毒的患者通过洗胃、血液净化、激素的应用、对症治疗,痊愈2例,死亡14例,死亡率80% 结论 提高百草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水平,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急救;护理  一、临床资料  1.1 我院2012年共收治白草枯
期刊
摘要:在患者实行了腹部手术后,会受到麻醉药物以及手术过程中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导致其胃肠功能受损,无法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来看,患者在经过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反酸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康复以及生活质量。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应当寻求解决的对策。随着中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一一总结,并进行综合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西药房的药品调剂差错防范措施及实践效果。方法 对本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1月至12月登记的176起药品调剂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并在2013年1月至12月的药品调剂工作中实施防范措施,对比分析2012年和2013年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经实施防范措施后2013年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2年,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罗红霉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罗红霉素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重点观察罗红霉素不良反应类型。结果:过敏、头痛、皮炎、血管性水肿、肝损害、出血等是罗红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罗红霉素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不良反应类型也出现多样化表现,医生需加强用药合理性,预防不良症状出现。  关键词:罗红霉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特发性震颤患者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普拉克索治疗)和对照组(给予美多芭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震颤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震颤评分均有所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实施健康教育的防控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中心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对收治的160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进行治疗,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治疗顺应性、完成疗程率、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评析微波热凝结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方式治疗,治疗组采取微波热凝结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桑叶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桑叶的中药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中药桑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分析。结果:桑叶是中医临床上一味重要的中药,包括17种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可药食两用。结果:桑叶在多种疾病中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用以食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桑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心悸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效果。结果:本组2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达到显著标准的有10例,达到进步标准的有11例,仅1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有效率为95.4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心悸;临床治疗  Abstract:Obje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