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科教育中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423
引言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这就使地理教学可以从多种维度去落实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落实培养目标。作为普通的中学地理教师,更要注重教育教学手段、理念,特别是培养目标的现代化。
一、对初中地理教育现代化培养目标的思考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
1、爱国是人文精神不变的主题。
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至今仍未得到全面遏制。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确定疫情后的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通报,全力救治患者,大力管控,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我们的爱国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说教式、应试式的爱国教育普遍存在。爱国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应试层面,肯定会适得其反。其次,爱国教育还缺乏有效的抓手。地理教学中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初中地理八年级的中国地理部分,就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2、地理课堂上培养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学校教育是落实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3、鼓励竞争,但也要强调合作共赢。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优势互補、合作共赢的大局意识。初中地理教材上不乏这类教学案例,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合作模式,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的不足,最终取得共赢。西气东输也是个很好的案例,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因此缓解了能源供应紧张的压力。学生平时的学习也需要这种互帮互助、互促互进,一味强调竞争只会使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使其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超前意识的培养
面对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类正在努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大计。我国政府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党的方针政策,所以地理学科教师教学也要具备超前的意识。
二、对落实初中地理教育现代化培养目标的思考
(一)加强地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促进地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目前,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对教育现代化进行了大力推广,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已经比较超前,教师在理论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但与实践环节紧密联系的学科教育现代化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多,这样容易造成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大计难以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认真研究教育现代化。
(二)促进新课程改革,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科书中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地理教师应该紧跟形势,甚至要有超前意识,对教材的结构、选材做出适当调整。比如,压缩教材中陈述性、重复性的知识点,注重同类问题研究方法的教学而不是追求知识的多和全。增加生态、环保等能体现时代发展特色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典型案例,体现时代的特色,满足新时期国家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加强师资培训,健全教师终身学习制度
在人类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呈爆发式的增长。要想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具备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多方面确保教师培训能高效化、常态化、多途径地开展。地理教师的专业培训要多体现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学校要加大投入,从硬件上保障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地理教学的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有抽象性的特点,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教师通过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比如,教师在地理课中可以进行地球公转的演示,还可以在立体的地形模型图前组织中国地形的教学,也可以做探讨水土流失原因的小实验等。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思路会更清晰。
三、对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研究的建议
(一)初中地理课本知识的现代化
传统的地理学内容简单枯燥, 社会重视不够, 很多人认为地理学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 没有什么理论深度和技术含量, 导致很少有学生将地理科学规划为未来事业。伴随着地理学科的发展, 将地理学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的一些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进展引入初中地理课本, 能够避免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 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若干年改革和投入, 电化教育已经深入人心, 但在地理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地理是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 尤其是地理信息与遥感, 学生通过使用手机地图导航规划回家的路线或通过观察地图遥感影像上自己家的位置, 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转化的能力。
(三)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近年来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地理信息与遥感的发展。地理信息与遥感不仅仅是一门技术, 它给我们带来了研究、理解地学问题的一种全新视角。初中地理学的教育即是地理知识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同时也是学生地理认识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在现代地理学背景下思考地理问题, 是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四)师资力量的现代化
3S系统是近些年才引入地理学。年龄稍大的老师在其求学阶段没有学过相关课程, 并不熟悉相关内容, 因此, 相关部门应组织地理课教师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师资力量才能更好的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 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结语
总之,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思路会更清晰。地理教师通过努力,最终必将实现目标,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顾娟. 地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讨[J]. 绥化师专学报,2002(4):92-93.
[2]刘天雨. 浅谈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J].教学文萃,2020.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423
引言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这就使地理教学可以从多种维度去落实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落实培养目标。作为普通的中学地理教师,更要注重教育教学手段、理念,特别是培养目标的现代化。
一、对初中地理教育现代化培养目标的思考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
1、爱国是人文精神不变的主题。
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至今仍未得到全面遏制。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确定疫情后的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通报,全力救治患者,大力管控,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我们的爱国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说教式、应试式的爱国教育普遍存在。爱国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应试层面,肯定会适得其反。其次,爱国教育还缺乏有效的抓手。地理教学中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初中地理八年级的中国地理部分,就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2、地理课堂上培养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学校教育是落实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3、鼓励竞争,但也要强调合作共赢。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优势互補、合作共赢的大局意识。初中地理教材上不乏这类教学案例,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合作模式,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的不足,最终取得共赢。西气东输也是个很好的案例,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因此缓解了能源供应紧张的压力。学生平时的学习也需要这种互帮互助、互促互进,一味强调竞争只会使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使其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超前意识的培养
面对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类正在努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大计。我国政府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党的方针政策,所以地理学科教师教学也要具备超前的意识。
二、对落实初中地理教育现代化培养目标的思考
(一)加强地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促进地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目前,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对教育现代化进行了大力推广,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已经比较超前,教师在理论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但与实践环节紧密联系的学科教育现代化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多,这样容易造成国家的教育现代化大计难以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认真研究教育现代化。
(二)促进新课程改革,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科书中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地理教师应该紧跟形势,甚至要有超前意识,对教材的结构、选材做出适当调整。比如,压缩教材中陈述性、重复性的知识点,注重同类问题研究方法的教学而不是追求知识的多和全。增加生态、环保等能体现时代发展特色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典型案例,体现时代的特色,满足新时期国家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加强师资培训,健全教师终身学习制度
在人类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呈爆发式的增长。要想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具备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多方面确保教师培训能高效化、常态化、多途径地开展。地理教师的专业培训要多体现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学校要加大投入,从硬件上保障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地理教学的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有抽象性的特点,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教师通过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比如,教师在地理课中可以进行地球公转的演示,还可以在立体的地形模型图前组织中国地形的教学,也可以做探讨水土流失原因的小实验等。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思路会更清晰。
三、对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研究的建议
(一)初中地理课本知识的现代化
传统的地理学内容简单枯燥, 社会重视不够, 很多人认为地理学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 没有什么理论深度和技术含量, 导致很少有学生将地理科学规划为未来事业。伴随着地理学科的发展, 将地理学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的一些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进展引入初中地理课本, 能够避免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 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若干年改革和投入, 电化教育已经深入人心, 但在地理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地理是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 尤其是地理信息与遥感, 学生通过使用手机地图导航规划回家的路线或通过观察地图遥感影像上自己家的位置, 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转化的能力。
(三)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近年来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地理信息与遥感的发展。地理信息与遥感不仅仅是一门技术, 它给我们带来了研究、理解地学问题的一种全新视角。初中地理学的教育即是地理知识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同时也是学生地理认识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在现代地理学背景下思考地理问题, 是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四)师资力量的现代化
3S系统是近些年才引入地理学。年龄稍大的老师在其求学阶段没有学过相关课程, 并不熟悉相关内容, 因此, 相关部门应组织地理课教师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师资力量才能更好的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 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结语
总之,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思路会更清晰。地理教师通过努力,最终必将实现目标,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顾娟. 地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讨[J]. 绥化师专学报,2002(4):92-93.
[2]刘天雨. 浅谈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J].教学文萃,2020.